随州碑刻的背后
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
□ 刘炳坤
《大戴礼记·劝学》云:“天子藏珠玉,诸侯藏金石,大夫畜犬马,百姓藏布帛。”
一方碑刻,往往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捧文化的光焰。
随州的碑刻,历来见于经传者并不多见。盖因随州处于南北要冲,江淮之间,历代受燹损害较重。故随地金石碑刻保存于世的不多,散见于民间的,也是少之又少。现将有关资料收集起来,并将其背后的历史加以补述。
一、舜井碑
据《随州志》卷十四古迹记载:
舜子巷、义井碑在城南一里许,《隶释》,在随之舜子巷,石理皴剥,其间有“光和三年”字,知其为汉碑也,元佑丁卯年郡守许觉之始徒于后圃。《方舆胜览》,舜井碑在随州,碑字漫灭,惟碑阴有“五大夫”三字,相传秦时碑旧。在舜子巷草间,今在汉东阁下,宋许觉之有《舜井断碑》诗,此碑于宋初尚谓之“舜子巷义井碑”,而今直谓之"舜井碑",舜井之名当自此始。又杨升庵《法贴神目》云舜井碑秦时隶书,在随州,又云碑阴题名之下尚有数十字,盖纪事之辞,残缺无成文者,考《隶释》,有“光和三年”字,而《方舆胜览》则云惟碑阴“五大夫”三字尚存,是“光和”字又已剥蚀矣。升庵于二百年后忽复见碑阴题名,其下又有数十字,岂所见别是一碑耶?“义井”见于《水经注》,不知即是否。
随州城南一公里的随城山前进村有一处地名叫舜井冲,也就是今随州市区白云湖舜井大坝西端楼盘御山墅所在地。城区舜井大道因起于此而得名。
舜井冲有井一口,民间传为舜所掘名为舜井,井旁有碑,原为秦时县令所立。正面篆刻“舜井”二字,碑后镌记舜于烈山耕耨种植、教民掏井故事。后来秦碑遭毁,汉代续立再被毁。宋代继立新碑,款格沿用秦式,此碑于抗日战争时毁坏,舜井也在“文化大革命”中堙废。1996年,舜井碑和碑座相继在随州市涢水河旁徐家湾国税局发现,经文物专家鉴定:此碑为宋时所立。碑系青石凿成,高1·15米、宽0·9米、厚0·13米,上面清楚地刻着“舜井”二字,连同碑背面的文字,均与古书记载相同。
舜井碑
二、紫阳先生塔铭碑
《随州志》卷十四古迹记载:
紫阳先生塔铭,李白撰,在州南三十里,《光化镇寰宇记》所谓在废光化县是也。宋敏求作《太白文集后序》云,同舍吕缙叔出汉东紫阳先生碑而残缺,间莫能辨,因不复收入。近时钱塘王琦收辑李白诗文,于《茅山志》中录出此碑,且云虽有缺文,而与集中所称元丹丘僧、倩公、仙城山、餐霞楼等多所取证,其文系太白真作,铭词元奥可喜。
据笔者推断,此碑应为宋时碑,在宋时佚失。
三、骕骦陂碑
据《随州志》卷十四古迹记载:
“骕骦马,子常欲之,弗与,三年止之,唐人窃马而献之,子常归唐侯是也。”骕骦名陂,始见于唐人胡曾诗,今唐县镇骕骦桥即其地,旧时刻石“骕骦陂”三字犹在。
透过骕骦陂碑,可以一窥随州境内神秘诸侯国唐国的文化点滴,可惜,此碑早已佚失。
四、知州署戒石碑
据《随州志》卷七公署记载:
知州署,乾隆五十一年,知州亢依禄于大堂西隙地掘得戒石一座,旁有"乾道四年,通直郎知随州随县,主管劝农屯田",以下姓名剥落不可辨,今存内署。
乾道四年,乃1168年,南宋孝宗年号。根据《随州志》的记载,此碑刻至少在同治八年尚且存在。
五、尹公亭碑
据《随州志》卷十四古迹记载:
在州治东,宋尹洙谪随时所居也。《梅圣俞集》有《使者自随州来,知尹师鲁寓止僧舍语其处物景甚详,因作诗以寄焉》,曾巩记其所居为城东五里开元佛寺金灯院,又云于其北阜竹柏之间结茅为亭,既去而人不忍废,辄理之,因名之曰尹公亭,州从事谢景平刻石纪其事,治平四年,知随州李禹卿因其旧址增修,后废,明知州李充嗣复立于白云书院。
尹洙在随州的故事完全可以通过尹公亭碑有机地串连起来。
六、中天柱石石刻
据同治版《随州志》卷四山记载:
立石山,在东北一百四十里王子城西,山有巨石,介然特立,高可五六丈。其下削若悬针,旁有两小石左右撑拄,中正不倚,故称立石山。又谓之端正石,安陆教授胡景旦刻其上曰"中天柱"石。
中天柱石石刻(清代),随县草店民俗爱好者罗保提供。
引清风而招明月石刻(清代),随县草店民俗爱好者罗保提供。
七、佛子洞《西来阁序》碑刻
据同治版《随州志》卷四山记载:
洞山,在东北一百五十里,俗称"佛子洞",洞在山半,其外有金台观,宋大观九年建,后圮,明参将宋之彦重修之,又建西来阁,以为远眺之所,与其子宗郊、从子宗祁读书其上,今讹为宋郊、宋祁读书处。
而同版书卷十五寺观亦载:
佛子洞在州东(北)一百五十里,因洞建寺,创始于宋大观九年,后渐圮,明参将宋之彦重修之,又建西来阁于洞岩之上,侍郎张之(如)蕙为作序,其下有金台观,亦宋世遗迹。
张如蕙乃信阳五云山人,五云山与车云山相连。
佛子洞《西来阁序》碑刻,随县草店民俗爱好者罗保提供。
八、栲栳寺碑
栲栳寺即普济寺,在今随县吴山镇。
据同治版《随州志》卷四山记载:
栲栳山……中有普济寺,为明僧觉海开山地,寺有碑,沙门一峰撰称山为随阳第一高峰,神物所居,实栖真之窟宅、隐圣之幽乡。寺中古柏盘郁,叠石成桥,自成圣域。其东凿石为龛 深广如屋,题曰“五佛真容”。按:碑亦有坐化真容,然不详为何僧坐化处, 其左流泉滃出,绕寺而西,历众峰间,曲折十余里,至西北岩间为水帘下注,声如骤雨,琤琮涧谷。北流入枣阳界,余小泉无算,其由东南出山者入撅水(应为溠水)。山又有洞曰鲁班洞,其上有鲁班塔,高六尺许,苔痕黝绿,如古彝器。
该版《随州志》卷十五寺观记载:
普济寺……殿有三铁佛像,殿东一龛,有鲁班像。寺于明为巨刹,后渐圮,今惟西偏数楹,稍加修葺,以存旧贯而已。中有二碑,一碑为明月公禅师行业碑,河南沙门一峰撰称寺为唐慈忍大师创建,盘基宏旷,历代增修,遭兵燹,基址俱陷。正统甲子,师方卓锡斯山,乃芟其茅茨,孤隐数年,四方善信闻风来谒,相尾于径,大路方通,岁在戊辰,鸠工庀材,历有年载,渐次落成,殿堂、廊庑、法轮、宝藏,莫不轩翥丹碧,绳直翼舒,巨刹顿成,宗幢斯树,前代废坠,奂然一新,望隆维楚矣。一碑是住持通公碑,钱塘沙门德详撰称通能绍述宗风,及善信枣阳袁铭、袁志舍财装塑伽蓝事。
上述资料表明,栲栳寺碑刻众多,记述许多宋以来的佛教历史。
另据吴山镇文化爱好者王光赋介绍,2010年左右,栲栳寺石头匾额“普济禅院”尚在原址,不知被谁盗走。
普济禅院石刻,吴山镇文化馆王光赋提供
栲栳寺八仙浮雕,吴山镇文化馆王光赋提供
栲栳寺光昭流芳石刻,吴山镇文化馆王光赋提供
九、大洪山楚山望刹碑
据同治版《随州志》卷十五寺观记载:
灵峰寺,在州西南一百三十里大洪山顶,俗称洪山寺,唐慈忍禅师道场也。万历间,蜀僧广祥驻锡兹刹,于是发愿重修,以复唐宋灵迹,经始于崇祯四年,大雄祖师诸殿、藏经、钟鼓楼以次毕举,至七年二月落成,额曰"楚山望刹",州进士田见龙记。有藏经塔在猪龙陂上,高三丈七尺,宋嘉佑七年建,中藏经五百一十六函,及诸佛舍利,其先后写经人姓名具载于碑。
大洪山楚天望刹碑(明代),大洪山贺晓利提供
另,大洪山“汉东地阔无双院,楚北天空第一峰碑刻”尚在,惜被人有所毁坏。
十、妙济寺碑
同治版《随州志》卷十五寺观记载:
妙济寺,在州南六十里灵泉山,前临五港,故俗称五港寺,碑为宋大明五年立,其字剥蚀已尽,欧阳公《集古录》搜罗天下碑刻殆遍,而于随之义井、蔡昭墓、紫阳塔铭俱不收入,殆不可解。此碑以地僻,故并不见于《舆地志》及他碑目,可为深惜,故特表出之。
同一版《随州志》卷四山也记载:
灵泉山 ,在南六十里,山下有古寺,额曰“妙济”,碑称宋大明五年,亦古迹之仅存者。按:《南史·沈庆之传》所谓五水岭即灵泉山。
(同治版《随州志》卷四山)
此处所说的宋应为南北朝时的宋朝,大明五年为公元461年。此碑可有力证明,至少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已流行于随州。
十一、蔡昭碑
蔡昭墓在光化镇,昭,后汉时人,《天下碑录》载蔡昭碑在随州光化县,今失。(同治版《随州志》卷十六墓域)
随光化县故址在今淅河大堰坡。
十二、宗悫碑
据同治版《随州志》卷十六墓域记载:
宋征西将军宗悫墓在玉波门内宗驾岭,乾隆十三年居民锄地得断碑,仅存一字,余皆剥落,知州王云翔为立于墓前,旋失去。二十八年,知州李阊棱复立石刻“宗悫墓”三字。道光三十年,知州金云门即墓为垣,咸丰十一年毁。
十三、布衾铭碑
同治版《随州志》卷三十杂记记载:
《汉东志》载范忠宣公判安州日,尝作布衾铭以示学者,后落职知随州。而铭无传焉至今。正统五年,始获铭石于州南之土山,盖当时学者所手勒也。(铭辞附:藜藿之甘,绨布之温,名教之乐,德义之尊,求之孔易,享之常安。锦绣之奢,膏梁之珍,权宠之盛,利欲之繁,苦难其得,危辱旋臻,舍难取易,去危就安,至愚且知,士宁不然?颜乐箪瓢,万世师模。纣居琼台,死为独夫。君子以俭为德,小人以侈丧躯。然则斯衾之陋,其可忽诸?)
范忠宣公乃范仲淹次子范纯仁,曾任随州刺史,有德政。北宋时期名臣、政治家、宰相,人称“布衣宰相”。
十四、大洪山仙人洞神仙碑
据《大洪山志》卷四古迹题名载:
仙人洞题名及洞额左右两壁上所镌,凡数十处。其可辨,右壁“神仙”二大字、“万历(缺)年仲春缺随州知州李大谦”十二字;又诗一首,惟“万古山中一洞天”句可识,余俱模糊,后题“随寓粤西马缺,知州戴九偕书,万历三十七年季春”共二十余字。左壁“仙人洞”三大字、“兴都洞天”四大字,皆大径尺许,旁小字惟“过游至此”四字可识,上下皆模糊;又题名记约二百余字,字大径寸许,石勒参差,文与人名皆不可辨。
目前上述碑刻保存较好。
大洪山仙人洞石刻(明代),刘炳坤摄
十五、大浪山浪山依秀碑
据《湖北随县地名志》记载:
大浪山属大洪山余脉,呈盛开的菊花形。眺望此山,“层峦重岭,势如涌浪”,故名大浪山。古称龙浪山。此山原修有庙字,后庙宇已全部拆毁,唯古庙残门上的石刻“浪山依秀”四字尚存,依稀可认。
此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尚存,目前已佚失。
十六、殷店袁家楼中堂里石刻
袁家楼石刻在殷店镇鹦鹉村,此石刻究竟是何年代的,目前有多种说法。据草店镇民俗爱好者罗保所著《小草淮文化和遗址》一文记载:
袁家楼,在今殷店镇鹦鹉村二组,朱店集镇西1.7公里处,有漂水河从村北蜿蜒西流。殷店镇地方文史研究者江西源先生在《神农故里记事》一书说是唐朝宰相袁滋(元和十一年领光、申、随州观察使)所建。《殷店镇志》(主编殷大国,副主编周祥久,冷明山)一书写作明万历年间首辅中堂袁延机所建(见该书322页),随州文史专家程卫国老师,根据《絜斋集》、《瓮牖闲评》、《宋史》、《宝庆四明志》、《钦定四库全书》等多部文献资料和求证,认定此村落为宋政和五年袁灼知随州后所建。
袁家楼安口"中堂里″石刻,随县草店民俗爱好者罗保提供
十七、澴潭清光禄大夫孙公长绂神道碑
据《澴潭镇志》卷二十八文物胜迹记载:
清光禄大夫孙公长绂神道碑,又称界岭碑,原位于大碑界岭与枣阳的结合部位,现存放于澴潭宾馆前院东侧。该碑通高3.62米,其中碑首0.87米,居中有“圣旨”二字,碑身高2.75米,宽.0.82米,厚0.21米,正文为楷书阴刻“清光禄大夫孙公长绂神道碑”,清光绪丙子(1875年)立。文革中,此碑的乌龟底座被炸毁,碑也断成三截,后辗转运到澴潭宾馆,基本恢复了原貌。
十八、厉山山陕会馆楹联雕刻
据汪爱萍《故乡的回忆》一书记载:
清末,山陕十三家布商,和厉山布商蒋中和、谭财盛、宋三发等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集资铸建的一对旗杆,至今犹存。两旗杆形制、大小一致。由石座、铁座、旗杆三部分组成。整体高5丈、重两万三千余斤。旗杆以生铁铸成,圆柱形,上细下粗,可分为五节,第二、三节分别铸一条盘龙,头下尾上;旗杆各有3层“古寿”方斗,方斗四角各悬钟铃一个;杆顶有展翅凤凰,基部为大理石装饰,杆座上部,挂有虎头弧形金属楹联一副,铸有凹文,曰:“正气凌云昭万古""英灵耀日照千秋”。间有“日月”字样,铁座六面均铸有各种图案和铭文;“大清嘉庆十六年岁次辛未仲夏吉日铸造旗杆壹对,重贰万叁千余斤,永保十方平安.....”。铸造工匠系陕西同州府蒲城华阴县金火匠人徐福长祖孙七人和其他几个匠人。
《湖北随县地名志》所载山陕会馆照片,约拍摄于1983年,图片注释有错误,旗杆上有对联。
十九、白林寨永远千秋碑
据程卫国先生考察,白林寨残垣中尚存“永远千秋”碑一座。
1851年,清“咸丰元年,红巾贼起。壬子(1852),省城陷,各郡县皆惊而修寨。以故近清陵者修清陵,近白陵者修白陵,曾不敢以稍怠。”(白林寨残垣中“永远千秋”碑碑文)
柳林白林寨碑文载“……适奉母率妻子避居此二陵,真警急时也。四面焚烧民房,此之烟未消,彼之烟旋起,登此山俯瞰之如窥瓮底。且此山西有十九山,鹿耳山,茶山;北有珠宝山,落石寺,以一寨居众寨之中,依倚更觉甚固,虽今春落石,围山诸寨自溃,其逃避于此山者数十户,修此寨之功可胜述哉……”
白林寨残垣中的“功绩无量”碑碑文记载:“同治元年白陵寨创修庙宇,建妆金象,抬枪大炮,修城做堰,置枪旗火药,乐善功德名目开列于后:……修正殿庙三间、大炮三杆、招枪五杆、修城造堰木料、火药、枪旗匠二火食、从力诸般杂费,共用钱一百九十二串三百七三文。总共收功德钱一百五十六串八百,空钱三十五千五百。北边箱房蔡学儒一间、金上全一间南边箱房金钜一间,张正辅一间。贼至除空自居,贼退和尚管业,并无后悔。”
以上碑文对研究随州明清时期的山寨史有重要价值。
二十、柳林民国王士俊游圆通寺记碑
据程卫国先生考察:在随县柳林镇草庙村(今大堰角村)圆通寺旧址湾边,曾伫立一方石碑,上刻有原国民政府陆军第125师师长王士俊作于1940年3月的诗词各一首。石碑为普通灰色硬石,约100x60x12厘米。碑文内容为:
游圆通寺感怀
民国二十九年岁次庚辰上已节
貔貅久驻古随州,百战来从佛院游。
红树春山看历历,白云芳草自悠悠。
桃葩共下新亭泪,竹页难消故园愁。
未忍悟空同老衲,后先优乐到心头。
陆军第一二五师师长王士俊题
游圆通寺记
民国二十九年,我军歼灭倭寇于随县何家店洛阳等处以后,柳林店鼓鼙余暇,因仿古人兰亭修禊韵携殽载酒同游圆通寺,时值天朗气清、春风和煦,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百鸟争鸣、群山环拱,松篁掩映、苍翠欲滴,野香扑鼻、逸兴巅飞,禅堂畅叙、心旷神怡,因仿昔年昌州浓荫渡旧作《渔樵闲话》爰笔草成游春词一阙以记胜游。
万山深处,古寺郁幽,鼓鼙暇、禊事悠,辛劳百战,曾历九州,花时节权携酒,人谷不鸣雏。且看那无心白云出岫,老僧不管古人愁。爱禅房佳木秀,分明洞天福地,浮生半日此勾留。何须问琼楼玉宇、瀛台丹邱。
西康省荣经县韬园主人王氏题。
国民政府陆军第125师师长王士俊诗文石刻
二十一、公秉藩撰大洪山抗战阵亡先烈纪念碑亭记碑刻
现存于洪山双河学校江汉公学纪念馆,该碑曾有一段时间不知所终,后由洪山镇文史爱好陈强者收集并转交洪山镇政府收藏。
该碑系抗日战争期间由抗日将领公秉藩所撰。
碑文全文为:
大洪山战役后十九日,既追悼诸烈士于涢上平原。复思所以永垂纪念者,莫若建碑立亭,于战争激烈之马鞍山以彰义烈。乃稽死事官兵姓名、籍贯,胪得一百五十一人,一一泐之,石额曰“大洪山抗战阵亡先烈纪念碑亭记”。竣之日,爰综是役事略,执笔撰写,俾登斯亭者,知所敬仰焉。
慨自倭寇侵淫,战云弥漫,燕赵敌气延于大江南北。本师参加抗战两载以来,转战千余里,流血鄂、豫间。汴梁以还,凡东双河、平靖关、三阳店诸役,皆余亲为之指挥。陷阵冲锋,为民族自卫捐躯者,前后以数千计,诚一悲壮奋斗之血史哉!五月初,鄂中路战局突紧。贼以十三、十六两师团之众,由钟祥北犯枣阳;另以两师团由应山下随县,合趋宛之唐河、新野。八日,奉命侧击,迟滞敌之北进,始以一团出茅茨畈当敌。十五日晨,与南窜之敌会于鸡鸣寺。十六,寇益纵,约五千步骑;我亦增二团以对阵,长延数十里,尤以马鞍山反复争夺战为最激。黄风起,天为之蔽,撼山振岳,敌气为催。两军鏖战肉搏者五昼夜,斩敌殆二千,陈尸遍野。寇图襄樊之计,因以粉碎。
噫!状矣!各志士相与余随沙场,共生死。每于战争剧烈之际,见弹雨横飞,宝刀欲折。亲见伤痛、收敛之惨,心裂胸酸,悲痛不自禁。夫岂不知为主义、为国家民族战,所欲有胜于生,则三千文化暨团体精神永存?然以与诸先烈,朝夕讲习韬阵技击,亲如骨肉,情不获已矣!呜呼!诸先烈之所以轻生命、冒锋刃、慷慨成仁、视死如归者,为主义耳!为国家民族耳!
嗟夫!可以招来兹、励百世矣。
公秉藩敬撰,孟默文敬书。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八月吉日。
大洪山抗战阵亡先烈纪念碑亭记碑,现存洪山双河学校江汉公学纪念馆。刘炳坤摄。
另有洪山乌龙观顶碑刻、新城熊堂庙等地的碑刻,不及拓文。
洪山乌龙观顶的道光、光绪年间的石碑
新城熊堂庙清嘉庆五年石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