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莲花池:主流价值取向
莲花池是整个华夏池文化中最普遍的一种存在。从皇城到郡县,无处不在。
莲池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背后体现了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
莲池文化起自《诗经》和《楚辞》,《楚辞》涉及到莲花的作品就有十篇左右,如《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湘夫人》:“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招魂》:“坐堂伏槛,临曲池些。芙蓉始发,杂芰荷些。”屈原将莲花视为香草,并认为它所具有的美好的品质是文人高洁志趣的象征。
如果说《诗经》中的莲花意象奠定了莲花与女子之间的类比关系,那么《楚辞》中的莲花意象奠定了莲花与士大夫之间的类比关系。因此池中植莲成为各地官员表达为官者高尚节操的一种隐喻行为,莲花池也就应运而生,广泛传播。
后世佛教传入,莲为诸佛坐床,更成了祥瑞之兆,代表繁荣、安康、和谐,更进一步推至国泰民安的祥和之意。
《巴县志·古迹》载“莲花池”:“王志”云:“在通远门内,巴蔓子基在其侧,系县人王应熊涵园也。昔有亭榭台阁,上下二池皆种莲花,故号为莲花池。上池旧基,周围七十九丈,长十七丈,宽二十二丈五尺。下池旧基,周围九十一丈,长二十九丈(按“王志”原 版为三十九丈),宽九丈五尺。”按:池今存。
王应熊,渝北区洛碛镇人,四川按察使、《蜀中广记》作者曹学佺非常器重他,亲自教学。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督川、湖、云、贵军务,卒赠太保、建极殿大学士,谥号“文恪”。
王应熊是明末重庆两大“双尚书”之一,另一位是江津人程源,同样任过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很可惜程源不广为江津或重庆人知晓,是因为江津“在编”文史界视南明为伪政府,将程源官职与伪夏(明玉珍大夏国)同比对待,不予宣传。有失偏颇,甚为遗憾。
“莲花池”在王应熊的涵园内,乡人称之为“丞相花园”。丞相花园里有上下两个池塘,皆遍植莲花,作为王应熊操守和精神追求的隐喻。
但王应熊本人很骄横傲慢,曾因巴蔓子墓在其涵园有碍心情,一声令下,墓毁坊拆,颇受后人指责。创办“西湖大社”书院的倪侍郎,被其弄得家破人亡。其行为远远背离莲池文化的精神指向。
清初刘道开写过一首《高门行》的诗,讽刺王应熊人去楼空为粪土:“电光石火不须臾,海市蜃楼竟安在?春风蝴蝶飞过墙,贪他一园好青菜。”同时嘲笑他的毁墓行径:“地下若逢巴蔓子,岂宜侈说我赏筜。”
涵园,初为马氏所造,继属蹇氏,后来为王应熊经营,历为渝城望族大户所居之地。
清朝龙为霖有诗:“少时游此地,常爱水中莲。胜事可长在,回头四十年。”
明清之交,张献忠屠城,涵园一度荒芜,莲花池易主周姓。清嘉庆二十一年,周氏将涵园捐作字水书院院址,为重庆字水中学前身。
不知字水中学是否将书院及之前的池文化一脉相承,并作为字水中学的文化标签?若是,则得地域文脉之精华矣。若否,后来领导尚可修正。
1941年重庆街道图中的“莲花池”位置图
LIANHUACHI
1850-1900年渝城图中的“莲花池”位置
当今地图上莲花池与巴蔓子墓位置
06
熄火池:喻意五行生克
传统建筑依据五行生克理论,在名称和雕像上有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比如高层建筑为了防火,必建“吞火”神兽鸱(音吃)吻。河流上建筑石桥,必置镇水神兽蚣蝮,龙九子之一,又名避水兽,具有镇水消灾,保一方平安的神力。
同样,重庆古代城市必建消防池,但名称不同,用意相似。
《巴县志·古迹》记载了2个池名:大熄火池、小熄火池。
巴县知县王尔鉴说:“前人营建城郭,内多凿大池,以水制火,颇有深义。而大小熄火池,命名尤可想。”
大熄火池,“王志”:“在储奇门内旧仓后。旧基周围周三十八丈,长十丈五尺,宽八丈五尺。
小熄火池,“王志”:“在宣化坊城隍庙大街右。前临官道,后抵周姓,左右抵王姓,东西阔七尺五寸,南北长一丈五尺。”
《巴县志·古迹》后面附解说:按,江州地势刚险,重屋累居。堪舆家言:“郡城南涂山一带,绵亘数十里,峰蛮高耸,尽属火星,俯瞰城中,火星旺则水弱多患。”前人营建,城郭内多凿大池,以水制火,颇有深义。而大、小熄火池,命名尤可想。乃日久为居民地,旧迹渐灭,幸基址依然可考。勘明界址丈尺,列入志内,逐次整厘,以御火患,庶无负古人用心云。
这是古代建筑的生克理论,用大、小熄火池克制属于南山一带的火星位。渝中区北面还有“七星缸”,将水缸摆出的北斗七星阵法,以驱邪消灾,压制火魔,渝中区“七星岗”由此得名。
1177年,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其还乡游记《吴船录》中,首次给重庆戴上“火炉”的红帽子,说重庆“乃在一大磐石上,盛夏无水土气,毒热如炉炭燔灼”,自然容易发生火灾,这不是从风水角度说,而是从地形地质角度谈。
若按传统堪舆家理论,渝中新城建设造型、楼盘命名或夜光设计,当以水形或水意或海蓝色为基调。原朝天门舰船造型,确实与水相关。
而新的来福士设计,寓意朝天扬帆,也符合古代生克理论。两者不同处是:原舰船造型内涵了巴人在历史上的赫赫武功,来福士前面的两幢高楼更有玉笏高举的朝天味道。
也许在符合水性的前提下,由原来巴武的刚性变成了朝天的柔性。
《巴县志》中的池古遗迹记载之白龙池、白象池、小熄火池、大熄火池。
1925年《新测重庆城全图》,储奇门内熄火池的位置。
当代地图中的大、小熄火池位置
07
白龙白象池:风水祈祷兴旺
渝中区两水东流,在古代堪舆家看来,一是官星财运流失,二是半岛如无根浮萍,飘泊水中,动荡不定。一方面设置了青狮白象锁大江的风水阵,青狮在南岸,白象在渝中。另一方面白龙池和白象池也应时而生,龙象镇岛,犹如定海神针。
《巴县志·古迹》载:
白龙池,“王志”:“‘在东岳前。’命名无考,今为白龙池街。”
白象池,“王志”:“在旧同知署后,白象街缘此得名。”命名无考,今废。
龙和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故佛界用以喻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能力者。以白龙池与白象池组合,喻意渝中半岛坚如磐石,有镇岛压邪之功。
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主水,白龙又是神话中的河神,白龙池正好是火星克物。
因此龙象两池,表达了利用传统风水文化祈祷重庆平安兴旺的追求。
1940年重庆市街道图中的白龙池、白象池位置及传说中的青狮白象锁大江阵法图
08
流杯池:精神高洁追求
水文化中其实蕴含了巫文化的神性特征,以水为对象的活动最初都带有健康与平安相关的生命祈祷。
《淮南子·地形训》中载:“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物。”《礼记·祭法》所云:“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鬼怪,皆曰神。”说明水具有巫术性质。
早在夏商周,官方和民间都流行着消灾祈福的巫术祭祀,最基本的行为是“沐浴”,也叫“絜濯”,这一习俗与上巳节“契母行欲吞燕卵而生契”有关。
到了春秋与秦朝,“絜濯”已成风俗,巫术祭祀衍生出春游活动。汉朝出现“同禊曲洛”的宴饮游乐形式,成“曲水流觞”的开端。唐宋时巫文化已逐渐淡化,佛文化盛行,“絜濯”习俗演变成万民参与的世俗活动。
但《兰亭集序》将“曲水流觞”引向文人结社、群贤高会、切磋技艺等活动的高雅趣旨。
流杯池成为各地高雅文化的行为物象,表达人们对大自然的情意,承载着中国文人文化的精髓及民族特征。
《巴县志·古迹》载有“流杯池”:在正里九甲飞雪岩上,溪中有平石丈余。宋淳熙状元冯时行修层阁于岩畔,复于溪石上凿九曲池,引水流觞,以资胜览。明大学士王应熊、巡按詹朝用等重游于此,复继流风。今阁圮,池犹存。”
古人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集会于环曲的水渠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停在谁面前,谁即取饮,叫做“流觞”,也叫“流杯”。
跟巴县流杯池相关的主要人物是重庆状元冯时行,元朝儒文化不是官方主流,明朝恢复,清朝延续,对推进重庆地区文人的生活品质与精神雅趣具有一定作用。
此流杯池位于重庆梁滩坝土主镇的人文名景飞雪岩附近,此处的梁滩河上层河床有一石坑,古称“九曲池”,又称流杯池。郭沫若《飞雪岩》感叹“飞沫四溅,惊雷远震”后,认为“九曲池的遗迹是还存在,就在那河床上层的正中,在断折处与高滩桥这间,其开颇类亚字而较复杂。周围有础穴残存,大约就是九层阁的遗址吧。”。
流杯池经历从神性、人性、世俗到回归精神高洁的追求,成为当地教育与文化繁盛的象征。
《巴县志·古迹》未载江津独特的流杯池,该池在城外两里的长江礁石上,每年枯水期即三、四月份可享受长江曲水流杯之乐,一旦江水上涨,立即淹没。时间虽短,却得长江清水之妙,是绝大多数城市不具备的天然优势。
《巴县志》中的池古遗迹记载之流杯池、八角池。
巴县飞雪岩梁滩河上层河床流杯池形状近似于“亚”字
土主镇飞雪岩处的流杯池位置,在飞雪寺对面
飞雪岩瀑布,洞口石壁有南宋题刻
09
八角池:巴巫祈祷文化
八角形的纹饰,出现在七千多年前的湖南高庙遗址,出现在六千年前的大汶口遗址,也出现在五千多年前的安徽凌家滩遗址……
中国历史上,所用器物、家具、建筑、兵器、兵阵等,常常可见八角形。
“八角”代表着五行八卦。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两种相反的气是天地万物的源泉,阴阳相合,万物生长。
古代文化中的八风、八节、八方、八音、八仙和八卦、八角形一样,数字中带有一个“八”字,这些绝非巧合,而是古人观念中划“分”时间和空间的基本单位。
八角形寓意着阴阳交替,持久轮回,消灾除祸,或古巫祭祀,祈雨求灵。凌家滩遗址有玉凤八角星,安徽含山也有玉版八角星,湖南高庙文化遗址有八角星纹甚至十六角星,都是上古巫师所用器具文化的呈现。
《巴县志·古迹》载有“八角池”:“王志”云,“在缙云山上。相传有龙甚灵,又名龙王塘。明万历时,封龙神为康济侯。土人遇旱,祷雨辄应。其上常有云气荫之。”
“八角池”在缙云山,璧山与北碚交界的地方,行政区划上属璧山。
作为巫文化大本营的重庆,“八角池”突现了巴巫底蕴,特别是祈天祷神,保佑民生。作为中国民间龙文化的又一种变形方式,“八角池”又叫龙王塘,明朝甚至封龙神为康济侯,将其人格化。
而“八角池”上常有云气弥漫,体现其神秘与神性特征。
璧山八角池在地图上的位置图
END
作者简介:
1.谭云籍(1990—),重庆江津人,研究生,就职于成都环投集团。曾担任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网站部主任,参与文化作文图书和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材编写,获得多项国家技术专利。
2.谭蘅君(1967—),重庆江津人,全国语文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副理事长,编著、主编、策划各类图书杂志近200种,其中《新文化作文丛书》成为全国部分名校作文专用教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