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0月的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带着女儿,来到江西省南昌市北郊的梅岭山麓方志敏烈士墓前。
老人凝视着方志敏烈士的墓碑,伫立许久,不禁失声痛哭,他哽咽地说道:“方大哥,我是黄维啊,50多年前,是您指引我考入黄埔军校,您期望我成为一个将军,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可我的前半生一直在为反动派卖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我,我对不起您啊……”
黄维的话语中透露出他与方志敏烈士之间不寻常的关系,这一切还要从两人曾打算一起为了理想而奋斗的青年时代开始说起。
方志敏的小迷弟
黄维是江西贵溪人,生于1904年,他比方志敏要小5岁,两人还是不折不扣的赣东北老乡。
1918年,14岁的黄维以优异成绩考入五年制的江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这里,他结识了先于他四年前入学的方志敏,两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为朋友。
黄维性格高冷,在同龄人中略显老成,在学校里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方志敏则正好相反,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谈吐不凡,在学校聚集了光环。
方志敏的待人热情和积极向上深深地吸引着黄维,也让这个远离家乡的学子在心灵上得到一丝慰藉。
因此,黄维很崇拜这个比他大5岁的同乡,在校期间一直称方志敏为“方大哥”。方志敏也很照顾黄维,一直拿他当亲弟弟对待。
在方志敏的影响下,黄维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两人谈古论今,立志救国救民。
从江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后,黄维回到家乡的一所小学担任国文教员,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积极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因此得罪了当地的地主乡绅,被迫离开家乡另谋出路。
一同考黄埔
正好此时,有两个同学从广州致信黄维,说孙中山先生要在广州开办黄埔军校,上海设有招生点,并相约黄维先去南昌找方志敏再一同报考。
黄维一听说能和方大哥在一起,非常激动,于1924年春离开家乡,独自一人乘坐火车来到南昌。
在南昌大街上,黄维看到了在人群中演讲的方志敏,迅速跑过去打招呼。方志敏也一眼认出了黄维,两兄弟相拥在一起。
当得知黄维此行是要去报考黄埔军校的时候,方志敏非常赞同,表示自己也正好要去报考。于是,两人第二天结伴乘火车赶赴上海。
在灯红酒绿的大上海,黄维庆幸身边有方志敏陪同,否则真的寸步难行。更庆幸的是,两人都通过了黄埔军校招生的初试。
正当黄维信誓旦旦地准备前往广州参加复试时,方志敏却告诉他自己临时有事不能一同前往。
望着方志敏离开的背影,黄维陷入了沉思。这一路来,要不是这位方大哥的照顾,自己早已迷失在上海的某个角落。比起方志敏的成熟稳健,自己则更显得幼稚,缺乏社交能力,孤陋寡闻,这都是黄维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
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黄维独自一人乘坐轮船前往广州。令谁也没想到的是,这竟成为了两人之间的永诀。
1924年4月28日,黄维顺利通过复试,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二队,与周士第、许继慎、桂永清、俞济时、郑洞国、李玉堂、冯圣法成为同学。
在黄埔军校里,黄维以刻苦学习而著称,理论水平出色。不过,在没有方志敏的日子里,黄维却渐渐放弃了青年时期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转而成为蒋介石的忠实追随者。
血战罗店,一战成名
黄埔军校毕业之后,黄维因东征和北伐中的出色表现,被提拔为团长,而后又进入陆大特一期深造,毕业后历任旅长、师长,成为陈诚土木系麾下的一员大将。
值得一提的是,黄维还曾被选派前往德国陆军大学进修。不过,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他提前回国参战。
1937年9月3日,黄维受命接替受伤的李树森出任第18军第67师师长,着手负责指挥罗店争夺战。
在这场“血肉磨坊”之称的罗店战役中,黄维打得极为顽强,面对日寇的凶猛火力,他率67师硬是死顶了一个星期,手下三个团长一个阵亡、两个重伤,除了一个电报员,最后连文书和炊事员都拿枪上了战场,战后67师幸存的人还不满一个团。
罗店战役是黄维的成名之战,也是他这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一战,因为这里倒下了67师数千名将士。晚年,黄维每次回想起罗店之战,总是忍不住地掉下眼泪。
国民党军里的一股清流
罗店之战后,黄维升任地18军军长,参加了武汉保卫战。1940年11月,他奉命接任第54军军长一职,54军划归关麟征的第九集团军序列。
关麟征是黄维黄埔一期的同学,但是历来跟土木系的当家人陈诚不和。黄维自担任54军军长之后,一直对“军粮发霉、掺砂”等恶劣现象多次找关麟征发难,这件事惹恼了关麟征。
换做其他人,这种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毕竟这涉及到了国民党高层的贪腐问题。但是耿直的黄维历来坚持原则,哪里看得惯这种克扣军粮的的现象,于是直接装了一袋发霉掺砂的军粮,让人送到参谋总长何应钦手上。
何应钦大怒,再加上关麟征在耳边吹风,立即以“吃空饷”为名撤掉黄维的54军军长一职。老长官陈诚向蒋介石求情,委以军委会中将高参的头衔,但是黄维深感心灰意冷,拒绝上任,带着妻儿回了贵溪老家闲住。
在国民党军中,黄维堪称一股清流,他不抽烟不喝酒,更没有不良嗜好,再加上耿直的性格,显得于其他人格格不入,被同僚们称为“书呆子将军”。
1935年1月,红十军团军团长刘畴西在怀玉山区不幸被国民党军俘虏,随即被押送到浙江省保安处长俞济时的面前。同为黄埔一期同学,俞济时表现冷淡,在看到刘畴西冻得瑟瑟发抖的窘境时,不仅出言奚落刘畴西,而且连一顿饱饭都不管。
后来黄维听说此事后,毫不留情地当面嘲讽俞济时:“天那么冷,你也该叫人吃顿好饭,穿一件棉袄啊!大家同学一场,你这个人太狠心了。”
俞济时自知理亏,羞愧不已,只好沉默不语。黄维的有情有义与俞济时的冷血无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他的这种耿直性格也为他的坎坷仕途埋下了伏笔。
兵败被俘,功德林改造27年
1948年9月,在武汉担任新制军官学校校长的黄维收到一纸调令,任命他为第12兵团司令官。由于白崇禧的强烈反对,胡琏未能如愿成为12兵团的第一把手,取而代之的是久疏战阵的黄维。胡琏大为不满,找了个借口就离开部队回老家了。
重返部队带兵打仗,绝非黄维所愿,他本想以“久疏战阵,带兵困难”为向老蒋请辞,没想到却被老蒋训斥没有大局意识。黄维见实在推脱不掉,便提出了一个条件:去12兵团当司令只是暂时过渡,打完了这一仗还是回来办学校,兵团司令仍应给胡琏。
老蒋当即同意,黄维这才到第12兵团走马上任。从这次选将就可以看出,12兵团失败其实早已注定,即使胡琏后来空降双堆集重新主持大局,12兵团也难逃覆灭的命运。
1948年12月15日,随着十二兵团被全歼,黄维本人也被俘,此后一直在功德林监狱接受改造。
在功德林监狱里,黄维是公认的“最顽固的战犯”,一直拒绝接受改造,但是我党依旧给予了最大的宽容。他提出要研究永动机,管理所仍给予了不小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管理所的免费治疗和精心照顾下,黄维身上的多种结核病得到了根治。有一次,黄维身上的多处结核爆发,为了买到治疗需要用到的青霉素和链霉素,公安部为此特意派人去香港和澳门给他买。对于这一点,黄维还是感激的,他说:“是共产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被毛主席亲自下令特赦,为伟人守灵
1975年,黄维被毛主席亲自下令特赦,此时他71岁。拿到特赦通知书的黄维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情绪,失声痛哭,并高呼:“毛主席万岁!”
重获自由的黄维被中央批示留在北京担任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享受政协委员待遇,并对黄维格外照顾,每月工资200元。
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毛主席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在公布的治丧委员会名单中,黄维的名字出现在上面,此外还有杜聿明和宋希濂。
值得一提的是,黄维居然特批为毛主席守灵,连杜聿明和宋希濂都没有获此殊荣。得知这个消息后的黄维,激动不已,嘴里喃喃自语,重复着说谢谢。
此后,黄维一直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奔走呼号,做了许多有益工作。1989年,黄维因病逝世,享年85岁,被特批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
黄维的一生,坚守原则,耿直清廉,为抗日事业,于民族有大功,晚年心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他是一位真正的军人。#文章首发挑战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