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二十世纪初大户人家的家族兴衰及内部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二十世纪初大户人家的家族兴衰及内部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二十世纪初大户人家的家族兴衰及内部生活状况是怎样的?讲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故事。祁寯藻_百度百科祁寯藻嫡裔事迹述考 文\沈建中山西寿阳人祁寯藻(1793-1866),人称寿阳相国

讲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故事。

祁寯藻_百度百科

祁寯藻嫡裔事迹述考 文\沈建中

山西寿阳人祁寯藻(1793-1866),人称寿阳相国,为晋人有清一代居京师为官最高最久者。累官至内阁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又为道咸同三朝帝师。寯藻逝后,其子祁世长以翰林院编修累迁至工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若加上祁寯藻父祁韵士、弟祁宿藻,可谓是三世显达。然自祁世长逝后,特别是辛亥以后,其直系后裔却星散各处,与寿阳族人,似已断了联系,身故之人,再也未能归葬故里。因此,自祁世长之后始,参照相关公私资料,梳理祁氏正支主要后裔史迹,可以反映出一个词显宦家后人的各个方面。

一、祁友慎、祁友蒙、祁友鼎

祁友慎(伯重,1851一1879)为祁世长长子,二品荫生。其祖父祁寯藻卒时,他已16岁,故穆宗钦赐举人,内阁中书。“准其一体会试,以示朕笃念耆臣至意。”清同治八年(1869)十一月六日,19岁的祁友慎娶直隶(今河北)高阳人氏,咸丰二年壬子(1852)进士,祁寯藻的门生李鸿藻(兰孙,1820-1897)长女李淑宜(小字桂官)为妻,李氏小友慎两岁。此段婚姻,其来有因。缘李鸿藻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应顺天乡试,中式第72名举人。然会试却“荐卷未中”。道光二十七年,李“再上春官不第”。消极悲观,然身为殿试阅卷大臣的祁寯藻对李却多有鼓励,令李颇为感激。至咸丰二年李鸿藻终于会试中式第102名贡士,保和殿复试(祁寯藻时为首席阅卷大臣)钦定一等一名,殿试二甲第十八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完成了士人入仕最终历程。咸丰三年,李鸿藻生长女淑宜,为感激祁寯藻的知遇之恩,李即将此女许配给了祁寯藻的长孙友慎。由门生而为至戚。

关于祁、李两家的联姻,《李鸿藻年谱》和《翁同龢日记》均有记载。李氏年谱在同治八年已巳(1869)条下有“十一月六日(12月8日)长女淑宜适祁寯藻(文端)之孙,祁世长(文恪)之长子友慎。”之谓。翁氏日记则有“兰孙(李鸿藻)嫁女,请三日假,余代之。……贺李兰孙、祁子禾。”的记载。

祁友慎,李淑宜夫妇育有长子祁师曾(小字仁),次子祁师俭(小字义官)。光绪五年(1879)四月,祁友慎以咳血症殁,年仅29岁。

祁世长次子祁友蒙是长兄友慎的同父异母弟弟,字孳敏,号甘荼。生于光绪九年(1883),属羊。他的出生,对于刚经受过失子之痛的祁世长(时任浙江学政,吏部侍郎)而言,可谓是喜从忧来。

祁世长卒后,清廷赐其子,年仅十岁的祁友蒙主事。祁友蒙弱冠后,外放过外官中南河堰盱同知(正五品)、湖北知府(从四品)一类的官职。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有祁友蒙自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三十四年(1908)间的履历:

祁友蒙,现年27岁,系山西寿阳人。因故父祁世长殁于工部尚书任内,光绪十八年八月十八日奉上谕:伊子祁友蒙著俟及岁时,由吏部带领引见。钦此。二十八年二月初二日引见。奉旨:著以同知发往南河即补。钦此,五月二十五日到工试署堰盱同知。三十年十月初三日奏请实授。因二十九、三十两年南河安澜出力,保以知府在任候补。三十二年正月初十,丁生母忧。扣至三十四年四月初十日服满在部就近起。复应归知府班回省候补,在江南赈捐局捐离,原省改指湖北,以知府仍归原保班补用。五月二十日蒙钦派大臣验收,次日复奏:堪以照例发往。奉旨依议。

祁友蒙少年时即喜古诗文词,尤长灯谜之制,射作俱工。在江苏清江浦(今江苏淮阴)南河堰盱同知任上,为范丹林主持的清江浦谜社骨干。辛亥革命后,定居扬州。“购东圈门何氏楼,以栖遁焉”。又为孔剑秋为社长的扬州竹西后社中坚。所撰隐谜,传诵一时,后人云其“甘荼刻画尤玲珑,雕虫不啻如雕龙。钩心斗角妙嵌空,果然鬼斧兼神工”。孔剑秋后曾将祁与另外四位扬州谜社竹西后社亡友谜作,辑成《埋脔集》一书为纪念。

祁友蒙在湖北知府任上,娶江苏仪征人氏,祁寯藻的朋友,清光绪朝浙江巡抚卞士云孙女、清光绪朝闽浙总督卞宝第么女卞实为妻。他与卞实共育二女一子,另有二房与三房。二房鞠氏也是江苏扬州府人,是其弟祁友鼎的妻姐。祁友蒙与鞠氏育子女4人。三房张氏实际上是祁家的婢女,小名小琴,她为祁友蒙生了一子一女。

1930年,祁友蒙卒于扬州,年48岁。1939年夏,江苏仪征人氏,祁友蒙的姻亲,学者陈含光在题祁寯藻《息园日记》之跋中提及祁友蒙并评论道:

公孙(此指祁友蒙)字孽敏者,居扬州,与先君为僚婿于卞氏,其家人甘食美服,口皆燕语,非复文端之风。孽敏死数年,劫后家藏书籍荡尽……。

祁友鼎小其兄友蒙3岁,字云帆(一作荣繁),小名杭官。从现有材料看,他与两位兄长相比,似无“功名”。青少年时代生活在北京祁府,其父祁世长归葬之期,他曾偕侄祁师俭同至姻伯李鸿藻寓致谢。及母亲去世以后,与兄友蒙曾受长嫂李淑宜冷遇(后来,友蒙、友鼎为他们的十五个子女以“式 ”字命名,而非按照祁氏家谱原定的“师”字辈,个中原因,耐人寻味。),一度无以为生。由北京赴天津,寻在津门坐寓公的徐世昌,徐世昌践行前诺,送了一些银元给祁友鼎。以后,祁友鼎携妻去了江苏扬州。

1935年,寿阳祁氏祖茔发生盗墓事,祁友鼎曾返故里,作为祁氏嫡裔,祭奠先人,并对被盗之墓予以修缮。

1937年夏,抗日战争开始,祁友鼎独自走上了流浪之路。在重庆,至化龙桥红岩嘴八路军办事处访世交董必武,要求参加中共革命。董以《联共(布)党史》相赠。

1945年秋,祁友鼎在西安,生活贫困,住在庙里。祁曾著书立说。“书内容有的和共产主义近乎,有的又讲大同论。”

1949年以后,祁友鼎先后居住在安徽和上海依亲。被聘为文史馆馆员。其擅书法,著有《治本》、《天演论》等书稿。逝于“文革”高潮中的1968年,年83。

祁友鼎娶妻鞠氏,夫妇共育三子三女。祁友鼎逝后,鞠氏仍居沪上,1985年卒,年90岁。

二、祁师曾、祁式潜、祁式弇

祁师曾,字景沂。后改名颂威,字君殿。入民国后,复改名景颐。

祁师曾是祁友慎长子,小字仁(其外祖父李鸿藻有“仁外孙”之谓),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父亲去世时,师曾年甫十岁,与祖父祁世长“茕茕弱息,相依为命”。

光绪十二年(1886)九月,祁师曾娶唐氏为妻,嗣复纳妾何氏。祁师曾娶妇时李鸿藻、翁同龢均往祁世长处祝贺。光绪十五年(1889)秋,祁师曾“籍以秋试,榜发不售”。

光绪十八年(1892)八月初六日,祁世长卒于工部尚书任上,灵枢暂停北京长椿寺。次年三月,祁师曾至外祖李鸿藻寓,“商酌乃祖归葬事宜”,并扶乃祖灵枢至寿阳归葬。祁世长卒后,清廷赏祁师曾以员外郎候补,后仕至山东道员(正四品)。戊戌年(1898)间,祁师曾为新任礼部侍郎、祁世长门生阔普通武保举的“通达时务人才”,曾受慈禧太后与光绪帝召见。祁世长逝后,祁师曾与外家联系密切。几乎每隔十天半月必至外祖李鸿藻家请安,离京师外出,亦必来函告知行止。李家仆人称其为“祁大少爷”。李鸿藻卒后的庚子年(1900),李家老小避难乡间,祁师曾随行,历经艰险。光绪二十八年李鸿藻四子李石曾夫妇赴法国,亦将祁师曾子祁彦孺带在身边偕行。

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祁师曾履历档案四件,其中最详尽的一件反映了其自光绪十八年至三十二年的事略:

祁颂威,原名师曾,现年35岁(此档年龄与祁师曾所撰《祁太府君行述》中所述之年龄不同。按清代士子有更改年龄之习惯,年长者改少,如朱彭寿《安乐康平室随笔》卷1记载,祁世长即循俗例,在乡会试卷中,少填一岁。此处祁师曾将年龄改小2岁,实际上至1906年,他已37岁)。系山西寿阳县人,前工部尚书祁世长之孙。由一品荫生于光绪十八年蒙恩,赏以员外郎即补。二十一年八月考试荫生,钦取一等一名。奉旨仍以员外郎用。二十二年签分兵部武选司行走。二十八年七月经出使比国大巨杨兆鋆奏调出洋。二十九年八月选授刑部四川司员外郎。三十一年十月在洋三年期满。经杨兆鋆奏保,俟得知府分省后以道员补用,并加二品街。十一月差满回京,补见引见。奉旨准其补授,经刑部保送知府,于闺四月初十日引见。奉旨以知府分发省分补用。遵即由道员指分山东补用。本月初六日经吏部带领引见。奉旨照例发往。

祁师曾指分山东时,山东巡抚为祁世长门生杨士骧,及至杨迁升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祁师曾一直在杨幕之中。光绪三十四年(1908),其舅父李石曾(煜瀛,李鸿藻四子)在法国巴黎创办豆腐公司成功,回国招股,在天津欲访杨士骧,即先由祁师曾代为先容,而后再陪李见杨,促成了杨对李豆腐公司的赞助。

祁师曾妇唐氏何氏相继夭折,嗣复娶段氏。岳丈段书云,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为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拔贡。任过刑部员外郎、军机部章京等官职。光绪二十六年(1900),祁师曾赴江苏徐州岳家省亲。“因为他很有学问,到徐州后无人能与其谈天”。段书云就将女婿介绍给了其同乡,秀才出身的徐树铮。交谈之下,俩人颇为投契,自幼有“神童”之誉的徐树铮对工骈体文的祁师曾很佩服,遂结为盟兄弟。

祁、徐订交后近二十年的1918年5月14日、5月16日、6月7日,徐树铮三次致电山西督军阎锡山,荐举祁师曾(时已易名为祁景颐)为新国会议员,请阎“鼎力扶持,幸得入彀,于国于晋,两俱裨益也”。是年7月底,新国会选举揭晓,祁景颐(师曾)与岳丈段书云同时当选为新国会议员(祁为众议员,段为参议员)。8月12日,新国会在北京正式成立。9月4日,选举徐世昌为中华民国第二任大总统。

资料显示,祁师曾复次步入议坛是其在1925年2月当选为段祺瑞组织的南北善后会议的北方代表,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仍健在人世。

作为世家子弟的祁师曾,对晚清人事颇为熟悉。“所记李鸿藻、翁同龢、张荫桓等人事及枢府秘闻,均可供治史者参考。”部分内容曾为《花随人圣庵摭忆》所引,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点校,收入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晚清民初政坛百态》一书之中。另与徐沅辑有《清秘述闻再续》,由中华书局点校后,列入《清秘述闻三种》之下册。

祁式潜(1915-1966),字乐陶,化名徐大可、李公然、赵政。为祁友蒙长子。在祁友蒙、祁友鼎昆仲所生十五个以“式 ”字命名的子女之中,排行第九。

祁式潜出生地及青少年时代生活在江苏扬州。在扬州接受家学教育后。1927年,祁式潜及两姐随母亲卞氏离扬州至南京依亲。同年,考入南京钟英中学(今南京市第23中学)住读,直至高中毕业。其钟英中学的同学有刘西尧、胡笃弘(叔度)、胡笃冲(畏)兄弟等。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三省及热河沦陷。是年9月25日,南京学生界成立了首都学生抗日救国会,发起学界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祁式潜与刘西尧等4名同学被选为钟英中学(罢)(课)学生代表。是年秋,祁式潜考入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后转文学院政治系)学习。同期,王昆仑、孙晓村、曹孟君等秘密组织南京读书会,祁式潜参加了读书会。“学习马列主义,在青年中从事革命启蒙活动”。

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在北平爆发。在南京金陵大学,“以祁式潜为首的一批进步学生行动起来,自觉承担起在同学中作发动工作的艰巨任务”。1936年春,祁式潜与同学李庚、胡笃弘等开始筹备南京学生界救国联合会。8月1日,南京学生界救国会(简称南京秘密学联)正式成立。祁式潜当选为执行委员,分管组织工作。

1937年7月7日,北平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战军兴。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合作,共御外侮。7月下旬,经南京秘密学联发动,南京各校暑期留校学生200余人集会,会上成立了“南京学生界抗敌后援会”,该会是以南京秘密学联为基础,第一次在南京学界建立的公开合法性全市范围的学生组织。祁式潜被选为后援会总负责。8月,在中共中央驻南京代表博古指导下,中共南京市委在中止活动三年多后重新组建。以李华为书记。经李华等介绍,祁式潜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又担任了市委委员,并专赴扬州,帮助建立中共扬州支部。南京沦陷前夕,祁式潜自南京到安徽芜湖,传达中共南京市委指示:抗日宣传团即刻去武汉。

自1938年初至1943年7月,祁式潜先后担任武汉青年救国团中共党团书记、中共鄂东特委委员、中共鄂豫皖边区委员会委员、中共苏皖省委委员兼和(县)江(浦)中心县委书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江北游击纵队新七团政治处主任、中共津浦路东省委委员兼津浦路东苏皖边区总文化界抗敌协会理事长、中共路东区委委员兼东南中心县委书记、中共淮南区党委宣传部长等党政军领导职务(具体资料见居瀛棣回忆、祁安年记录的《祁式潜简历》,稿本,1969年)。期间,1939年初,祁式潜与居正六女居瀛棣在安徽省金寨县白水河新四军兵站结婚。居瀛棣复由方毅、何伟介绍加入中共组织。

1945年8月以后,祁式潜在重庆加入中共“吴克坚情报系统”。1946年,祁式潜、居瀛棣夫妇随昊克坚同机由渝抵沪,继续从事中共地下情报工作。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祁式潜担任中共中央军委联络部上海联络局专员兼秘书处处长。

1952年至1966年,祁式潜先后在北京重工业部化工局、化学工业部、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等单位工作。

1978年11月,在北京八宝山举行“祁式潜同志骨灰安放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黎澎致悼词,“怀着悲痛的心情,悼念我们的战友——中国共产党党员祁式潜同志”。

祁式潜、居瀛棣夫妇育子四。

祁式弇(1919-1968),又名祁式恪、祁石之,化名萧成、萧大成。1949年后以萧大成行于世。

祁式弇为祁友鼎次子,在祁友蒙、祁友鼎十五个子女中排行十二。自幼与其长兄祁式迪、堂兄祁式潜等,生活在江苏扬州。

抗日战争爆发后,祁式弇偕长兄祁式迪等参加新四军五支队罗炳辉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淮北及淮南抗日根据地镇长、乡长、副区长、县大队秘书、指导员、县府科员等职,“曾因作战勇敢受到邓子恢的通令嘉奖”。其长兄祁式迪先在新四军敌工部,后亦转入淮南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祁式弇转入中共隐蔽战线,为“吴克坚情报系统”成员之一。1948年底,化名萧大成,通过国民党上海市警察局专员陆大公策反警察局机动车大队起义成功,为上海解放做出了贡献。上海解放后,祁式弇(萧大成)任中共中央军委联络部上海联络局(华东军政委员会联络局)联络员、组长。华东联络局改为中共上海市委调查部后,祁式弇转业地方。历任上海市冶金局科长、上海市有色金属工业公司工会主任。1968年5月在“文革”中遭迫害致死。1978年12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祁式弇1959年与洪氏结婚,育一子。

三、祁彦孺、祁安年

祁彦孺 (或作彦儒),字公慕,为祁师曾之长子。约生于1890年代,曾留学法国。入民国后,其与父亲的好友徐树铮亦有较密切的关系。1919年6月,徐树铮任西北筹边使,兼任西北边防军总司令。筹边使署设北京西城锦什坊街旧顺承王府内,祁彦孺被徐树铮任为公署参议室参议。

是年10月23日,祁彦孺以随员身份随徐树铮入外蒙,29日抵库伦(今乌兰巴托)。11月21日动身返北京,24日回到北京。“以二十二天的功夫,不费一兵一矢,使已经脱离了我国版图的外蒙,重返故国”。

从1924年12月13日起,祁彦孺在天津就任直隶省津海关监督(继徐祖善)。1926年3月6日免职,由王典型署理。1927年7月30日复任原职。一直到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攻占北京,改北京为北平、直隶为河北省,旧京兆区并入该省时止。其任职历经李景林、孙岳、褚玉璞三任督办。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是年12月14日,祁彦孺的父执朋友王克敏、王揖唐等在北平成立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次年5月,祁彦孺应其在西北筹边使署结识的山西同乡王荫泰之邀,至北平出任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部(部长王荫泰)农林局局长。1940年3月30日,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伪华北临时政府宜布撤消,改组为汪伪国民政府华北政务委员会,原实业部则改为实业总署(督办王荫泰),祁彦孺仍为下属的农林局局长,一直到1943年。其后,未见有祁氏从政的材料。

1943年冬,祁彦孺偕其日籍妻子及翻译等数人,回山西寿阳县平舒村祭祖,并为日军在当地黄丹沟开矿,涉及砍伐祁氏祖茔内松树事,与日方交涉。

祁安年(1940-2000),为祁式潜之长子,生于中共苏皖边区抗日根据地。1959年于北京市男四中毕业后,考入山西太原工学院(今太原理工大学),学的是发电专业。1964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内蒙古自治区工作,先后在包头及呼和浩特的企业工作20余年。后调入河北保定华北电力学院(今华北电力大学)任教。2000年夏因心肌梗塞突发在北京逝世。

祁安年是民革党员。曾任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省海外联谊会副秘书长,有三女。

上一篇: 2020艺考生参考:各省市艺术类文化录取线汇总
下一篇: 我的阅读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