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西安故事 郭廼光:三学街的记忆

西安故事 郭廼光:三学街的记忆

西安故事 郭廼光:三学街的记忆兴隆巷西口,今文昌门里有一座高大的木制牌楼,上有“贤观”二字,这是清乾隆年间的陕西巡抚毕沅所立,毕沅是状元,大学问家,在陕西做了很多保护和考证古

西安市文史馆_西安文史馆_西安文史馆历任馆长

兴隆巷西口,今文昌门里有一座高大的木制牌楼,上有“贤观”二字,这是清乾隆年间的陕西巡抚毕沅所立,毕沅是状元,大学问家,在陕西做了很多保护和考证古迹文物的事,为发现的古迹立碑,他还在孔庙西侧现在的公厕地址立了一模一样的“圣域”牌楼,这两座牌楼都在“大跃进”年代拆毁做了“大炼钢铁”的土高炉燃料。而当地年轻人少了一处“狎凉”和“捉迷藏”的去处。孔庙在动乱前围墙都是砌“十字花”的空孔墙,那时也没有监控和报警设置,但民风淳厚,没人扒墙入内盗窃那些宝物。

清朝时西安府一府两县,东县咸宁县衙在今“东县门”街道,现在的八中是其遗址。西县长安县衙门在西大街路北。但府学、县学却都在孔庙紧邻:孔庙东边是咸宁学,西边紧邻是西安府学,府学西边是长安学。这三学都是官家给教谕们居住和办公的房屋,清朝垮台,这些房屋就成了教谕们的私房,但没有“房契”和“地契”,所以民国年间如果要买卖房屋只能写上“老当不赎”。教谕们都是翁、何、李、夏四大家成员,每年祭孔大典教谕们担任“礼宾”先生,负责引导大员们入座。而这四大家的子弟则是专职的乐舞生,在大典上跳“八佾”舞,他们有专用的乐器、道具和服装,别人不得染指。即使解放后这四大家的后辈也多学者名流。

西安市文史馆_西安文史馆_西安文史馆历任馆长

孔庙门外有唐槐、宋槐……等古树,环境幽雅,民风良善,文化积淀深厚,许多有点儿地位的人争相在此购房建房,如:抗日英雄十七路军独立47旅旅长王镇华将军,就在三学街有住宅、马厩;西安绥靖公署军法处长张依中、旧西安市长王友直、书法家兼古董商段绍嘉、戴笠的弟弟戴云霖也在府学居住……倒是解放前的省城侦缉队长在府学购房后,为非作歹,平添不少戾气,为邻居们所侧目。而长安学巷口东侧的古树洞里住着一个姓王的女助产士,招牌就挂在树上,却也从未受人欺侮。

段绍嘉长女阿莹生活贫困,直接就用岳飞手迹《前、后出师表》石碑多块铺了房间地面,因为她买不起砖头。

中公园封闭,这些唐槐,宋槐……各古树下的护台就成了年轻男女约会场合。

三学街的“古铜器社”在西安也是叫得响的,他们的赞词皆为四大家人所撰,文雅高深,曲目众多。每次朝山进香,其它社在和三学社打擂对仗时总是败阵。西安音乐学院专攻古曲的李石根老教授专注这个社,与其交往很深。

西安文史馆历任馆长_西安文史馆_西安市文史馆

西安市文史馆_西安文史馆_西安文史馆历任馆长

孔庙 绘图/@陶浒

西安文史馆馆员、国家一级作家朱文杰曾撰文说,三学街以“一庙三学”著称,“三学”即西安府学、咸宁县学、长安县学。“一庙”为文庙,也叫孔庙,即现今的碑林博物馆。这“一庙三学”都和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学街著名景点——孔庙影壁墙上“孔庙” 两字能保存至今,其中有一段逸闻趣事。说“横扫一切”“破四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来临之际,碑林博物馆这面南墙上“孔庙” 二字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眼看将逃不脱被捣毁之命运。可聪明的碑林人,用泥灰把砖墙壁糊住粉成白墙,再用红油漆刷了一条主席语录。借助毛老人家的语录,神奇保护这面“孔庙” 二字的墙壁。

如今,走在西安城,恐怕只有三学街才有千年唐槐、文庙、碑林、百年紫藤和三学一街的遗韵古风,才有一条充满书香的悠长小巷。

本文由郭廼光女士授权刊发

西安市文史馆_西安文史馆历任馆长_西安文史馆

西安文史馆历任馆长_西安文史馆_西安市文史馆

西安市文史馆_西安文史馆历任馆长_西安文史馆

上一篇: “西安年·最中国” 文化IP让“网红”成“真红”
下一篇: 张钫:民革前辈 辛亥元老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