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他出生于南通一个清寒的书香世家,清末秀才,善诗能文,与徐益修、曹文麟、顾贶予并称“通州四才子”。通师毕业后,他留校任教,毕生奉献于师范教育。郭沫若曾专门题诗贺其七十大寿,后又为其题写墓碑。他就是顾怡生。
沿南濠河经博物苑向东,可见一座五孔石桥,名为“怡桥”。驻足桥上,濠河之水淌于脚下,水面波光粼粼,两岸景色宜人。
这座怡桥,是因师范教育家顾怡生而得名。桥东首的石碑上记载着建桥始末:1952年,南通师范学校为顾怡生之教泽,在学校至博物苑河堤上建怡亭,“下有小桥,名曰‘怡亭桥’。”上世纪60年代桥亭均毁。1998年,市政府决定拓宽、东延濠南路,斥资于怡亭旧址,新建了一座拱桥,即为现在的怡桥。
生活中以清廉自守
他是保持书生本色的爱国主义者
顾怡生何人?张謇在《顾生母墓志铭》中曾这样写道:“南通教育,自师范建校以来,最初就学、媞媞娓娓、最贤而有文章者,顾公毅其一也。”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民国初年通师全景
顾怡生出身在清末时期的一个清寒文士家庭,少年时参加科举考试,中秀才。1902年,张謇创办私立通州师范学校,顾怡生毅然舍弃科举仕途投考,于次年3月成为师范本科第一届学生。就读期间,他渴求新知,刻苦攻读,成绩优异,得到创校人、学校总理张謇及日籍教师木村忠治郎、西谷虎二的赏识。1906年毕业后,留校担任教育学、心理学和国文教员。
顾怡生是张謇的得意门生。当时,亲近张謇的不少人夤缘财势,扩大居处,“肯堂肯构”,务求华丽;顾怡生却保持贫寒出身的书生本色,以清廉自守。他早年的居处位于南通城南马家桥一块庄稼地中间,地处僻角,人迹罕至。这处居所约平房十间,正面四周低平瓦房,中间是一个小小的厅堂。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通州师范二十五届师生合影(前排右三为顾怡生)
在顾怡生妻子的侄子、早期革命家李俊民的眼里,顾宅却是一方半村半郭、风景宜人的自由天地:天井中有长青松柏,间以春梅、海棠、红枫之类,正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意趣;大门面临小河,沿河向北是马家桥,从小桥南望,是“小桥、流水、人家”的一片景色。大门向南沿河小蹊径向南约二三十步,是一大片竹林。在南通求学时,李俊民常去探望姑父姑母,并把顾宅叫做“南园”。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日军在南通城门持枪警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3月,南通城沦陷。顾怡生是个强烈的爱国主义者,南通城被日寇占领后,他为了表示与侵略者不共戴天而倾家迁居,在乡下颠沛流离,居无定处。日寇拟兴建“江北医院”,看中南园土地,令汉奸走狗们办理,要拆除顾氏故居。汉奸知顾怡生是南通社会名人,德高望重,不便贸然下手,便托人寻访顾家,表示可以城内首富姚家的宅第为交换条件,以小易大,实有笼络之意,却被顾怡生严词拒绝:“姚家宅第宏敞,如果我‘鹊巢鸠占’必定遗臭万年。”他借此讽骂了汉奸们的卖国求荣,汉奸们无可奈何,只得以东南城脚一处平民居宅交换。
顾怡生在通师从教期间,包括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南京女子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教育学院和民国江苏省教育厅,不少地方慕名前来聘请他。通师在解放前是私立学校,当时的月薪只有六七十元,而那些延聘的公立学校和政府部门所给报酬要优厚得多,大学教授的月薪在100元以上。面对这些优厚的条件,顾怡生却一一婉言谢绝。
逆境中始终乐观向上
他是侨校师生的精神领袖
纷乱的战火没有阻挡住通师继续办学的脚步。抗日战争爆发后,顾怡生与当时学校的校长于敬之筹划,将学校迁至位于今天启东海复镇的第二附属小学,坚持敌后办学。就这样,年近花甲的顾怡生只身离开家人,乘独轮车颠簸两百里路,与学生一同来到黄海之滨。当年9月,学校复课,称通师侨校。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侨校校景
战时办学条件十分艰苦,生活条件尤其差。顾怡生虽是学校领导之一,却从不讲特殊化,前后八年多的时间里,他的宿舍就一张木铺、一张写字桌、一盏煤油灯。黄海之滨不种水稻,收到元麦就吃纯麦粞饭,收到玉米就吃纯玉米粞饭。陆文蔚、沈陶真等通师侨校的学生后来回忆,一次,后勤部门从南通弄到几斤白米,特意为顾怡生改善伙食,“可是顾老见大家都吃杂粮,不愿独享,将厨房煮的米饭倒入饭桶拌和,让大家分享,其他老师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顾怡生给学生的赠字
侨校期间,顾怡生还给自己起了个别号“风波民”,表明其痛失家园、颠沛流离的境遇,激励自己和学生矢志匡复国土。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不少忧国忧民的诗文佳作。其中一首《在侨校赠诸诗友诗》,最能体现老人在困境中乐观主义的精神风貌:此间天宇何寥廓,尔我都成不系舟;中夜风狂愁月陨,诘朝云起骇山流;潜鱼飞鸟天殊趣,老竹寒松意未秋;今日艰难来日甚,及时诵弦共追求。
顾怡生的独子顾民元积极投身革命,在1941年春不幸牺牲。晚年遭受失子之痛,顾怡生却强忍着痛楚,坚持在通师侨校任教。于逆境中始终乐观向上、愈挫愈奋,强大的人格力量感染着大家。这一时期,他成为侨校师生的精神领袖。
1943年日军疯狂“清乡”扫荡,学校无法在侨校校舍上课,顾怡生便和师生一起,租赁民房办起了学塾,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胜利。1944年,苏中行署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会上表彰了坚持抗战教育的知识分子,顾怡生与顾贶予、刘伯厚、于敬之、徐立孙等人一起,被表彰为苏中“八老”。
四十五载献身师范
他是与时代一同进步的教育家
顾怡生自毕业后始终在师范任教,至70岁那年退休,从教长达45年。
45年来,对教育教学工作,顾怡生自始至终一丝不苟,对新事物更是从不保守。留校之初,他自学了日文,翻译、编辑专业教材、书籍。民国初年,日籍教师相继离开,他全面承担起教育、心理等师范课程的教学任务。此后,又不断吸取来自欧美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结合贯穿到教学中,先后在学校开设学校管理学、学校卫生学、教育哲学等专业课程。由他编译、出版的《教育史》《心理学》《论理学》,成为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专业教科书,广为各地师范学校采用。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顾怡生主编的《教育史》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顾怡生还自编了《学校行政》《小学校事务》《幼儿教育原理》《小学作文教授》等十几本讲义稿,并在师范生教育实习、儿童学、伦理学等方面颇有研究,他提出的师范学习是“储战具,修战术”,教育实习是“做计划,历战事”的比喻,为后世研究师范教育的论文、专著广为征引。
抗日战争胜利后,顾怡生以校董身份积极参与南通城内学校复校和校舍重建工作。其间,他积多年教学张謇选文的经验,于1947年编成《录》,由翰墨林书局印刷发行。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通州师范学校高中师范科第三十七届毕业合影(前排左六为顾怡生)
在学生们的印象中,顾怡生教学总是生动活泼,循循善诱。他教育学生做人,虽然严格,却总是以理服人,从不厉声斥责。他的思想一向开明,“五四”以后,一直支持进步学生,虽不是革命斗争的倡导者、实践者,却是支持者、保护者。
1925年通师学生成立秘密党支部,进行革命活动。1928年,中共南通县委主要成员在南通博物苑开会被反动政府逮捕并送至南京特别法庭受审。当时被捕的学生党员丁瓒被无罪释放后,顾怡生担着生命危险送他渡江转学上海、杭州,继续追逐革命理想。1932年,通师中有个学生地下党员在从事革命活动时被捕,由顾怡生作保营救出来。侨校时期,1941年新四军东进启海前,国民党到学校逮捕学生中的地下党员,顾怡生安排党员学生住在校外,把校内学生点名的牌子翻红,表示不在校,暗中仍让这个学生在校学习,进行抗日革命活动。抗日民主政权建立起来后,他领导的学校则接受中共的领导,积极配合根据地的建设。
南通城解放后,顾怡生不顾年事已高,积极参与新中国建设,投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种社会活动,担任南通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苏北行署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文史馆馆员。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郭沫若为顾怡生题诗
1952年,顾怡生退休之年,适逢七十大寿。因感动于其献身教育的事迹,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专门题诗贺寿:殷殷桃李遍华东,鲁殿巍然一健翁;冰雪万方今解冻,门墙数仞足矜崇;成人兰桂腾重馥,淑世琴书仰正宗;四十五年朝夕事,高山长水漾春风。
1955年,顾怡生病逝,享年74岁。出席他追悼会和送殡的师生及各界人士达千余人,为解放后所仅见者。郭沫若题写墓碑“教育家顾怡生之墓”,时任南通师范校长张梅安代表全校师生题悼词:“建校五十四年,任教四十五年,垂范将千百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