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中传文史哲极限拯救计划​丨文学部分「下」

中传文史哲极限拯救计划​丨文学部分「下」

中传文史哲极限拯救计划​丨文学部分「下」中传文史哲极限拯救计划​

文史哲大类包括哪些_文史哲大类吗_文史哲大类是什么意思

==传媒艺考 从未如此简单 ==

文史哲大类是什么意思_文史哲大类包括哪些_文史哲大类吗

中传初试文史哲极限拯救计划

前两期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文学部分「下」

一、北宋诗文革新: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是指中国北宋继唐代古文运动而起的文学革新运动。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主张对诗、文进行革新。北宋初年,面对土地兼并加剧,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政治斗争日趋尖锐,一些开明的中下层士大夫文人主张革除社会类病,要求文学反映现实,而当时风靡文坛的西昆体根本无法担当这样的历史使命。于是推崇韩愈、白居 易,反西昆成为政治改革派们在文学上的反映。

第一阶段:先驱者有王禹偶等。王禹偶也主张宗经复古 倡导写作“传道明心”的古文,强调韩愈文论“文从字顺”的一面,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反映现实的诗歌。

第二阶段:运动形成高潮阶段。代表作家有范仲淹、欧队日修、苏氏父子、王安石和曾巩等。

第三阶段:诗文革新运动完成期,代表人物是王安石、 曾巩、苏轼、苏辙以及黄庭坚、秦观等人。

二、苏轼:

1.苏轼的词有什么创新

从内容到风格,从用调到音律,都打破了词的狭隘的传统观, 给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

他对词的革新主要体现为:将诗的境界,引入词里,把词的题机从儿女私情、羁旅行役扩大到怀古咏诗、悼亡送别、说理谈玄、感时伤事、山水田园等各种诗歌的题材。

用以抒写自己的性情抱负、胸襟学问,从而使词和诗同样具有言志述怀的作用。开拓出了豪放词派,在当时就产生了很大影响。

2.苏轼风格特点

第一类是奏议、进策、史论和科举文章。

其中写得最好的是历史人物论,《贾谊论》《留侯论》等都是他的名篇。这些文章博采史事,借古论今,滔滔雄辩,笔势级横,尤其善于从旧史料中翻出新见解。

第二类是记、传、碑、赋等写景抒情、论人记事的散文、风格随内容而异。

其中为亭台楼阁做的题记名篇最多,一般都是从它们题名的原因上做文章。第三类是那些意趣高逸的游记和散文诗,如《石钟山记》苏轼通过亲自考察石钟山以钟命名的原因,体会到凡事不能臆断必须目见耳闻才可知真相的道理。

3.苏辛词派:

辛词的风格以豪放为主而又变化多端,富于浪漫色彩和作者的独特个性。历来称豪放词者,往往以苏、辛并提。如果说苏轼词的豪放表现为壮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和超旷的情怀,那么辛词则体现为奔放激越的感情、暗呜沉雄的气势和狂放做兀的风神。

读书广博,善于大量运用典故、诗文句法和口语。

三、南宋:

1.爱国词派

南宋中叶的词坛,在金辽对峙的局面下,受辛弃疾的影响,形成的一个继承苏、辛词风,词作感情激越,词情慷慨语言通畅,词风粗犷,叙事议论,明指直陈抒发爱国激情的词派。代表诗人: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干等。

2.四大中兴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3.诚斋体:

杨万里早年改学江西诗派,后改学王安石绝句,最后博观约取,师法自然,自成“诚斋体”特征,善于捕捉。

日常生活等情趣,风格新鲜活泼、幽默诙谐、想象新颖,并大量采用口语俚语谣谚入诗,通俗易懂。

四、元散曲:

1.散曲:

元代虽然有散曲这种体裁,但是并没有“散曲”这个名称。作为指称元曲体式名称的“散曲"一词,初见于明初朱有的《诚斋乐府》,指的是不成套的零散只曲,即人们所说的“小令"明中叶以后才包括小令、套数。20世纪以来,一般文学史上所说的散曲是相对剧曲而言的,剧曲就是元杂剧里的曲子。

2.散曲的曲调特征和文体形式

(1)曲牌:和词的曲调不同,敢曲的曲牌名称前面要加官调的名称。中国古代分七音:官、商、角、微、羽、变宫、变微又分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药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个音和十二律相配理论上得八十四调。比如黄钟律以宫调为调首,称为黄钟宫。

3.散曲的三种主要形式:

(1)小令:又叫叶儿,单片只曲结构稳定基本没有增句减句现象,只有增字减字现象。

(2)套数:又称散套大套等,指用同一官调的两支以上的曲子相连而成的作品。

基本特点是:多曲组合一套里可有多个曲牌:从头到尾-韵到底:北曲一般有尾声(也有例外)。

(3)带过曲:是两支或三支乐律可以街接的曲牌连成的作品。

4.元散曲的前后分期:

元散曲的发展趋势是逐渐走向典雅化,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以元仁宗延柏年(1314-1321)为分界。

(1)前期:作家活动中心在大都散曲从民间转到文人手中,走向全而繁荣。这时从事散曲创作的主要是一些兼作诗文的作家和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等兼写杂剧的作家,还有睢景臣、张养浩等人。散曲的题材和内容范围有所扩大,从早期多写男女恋情、歌咏四季风光,走向怀古、言志述怀。在艺术上,多有通俗平易的特色和质朴自然的意趣。

(2)后期:作家活动中心逐渐南移杭州,不少人专攻散曲,如张可久、贯云石、徐再思、杨朝英等。散曲创作也趋向于诗词化、规范化,并且出现了一批理论著作和散曲总集。

5.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五、明代小说

1.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讲史把长篇历史故事分成多次讲述,每讲一次,即后来的一回每回前用标题点出本次主要内容,即后来的回目。元末明初的一批章回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水浒传》等,分为若干卷,每卷中分节,每节前有单句目录:明中叶后由分节改成分回,回目由单句变成双句。

2.拟话本

明中叶以后拟话本盛极一时。文人创作的拟话本与说话艺术开始分家,成为专供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并随着印刷业的发展大量刊印上市。拟话本和话本的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话本是口头文学的记录供说话艺人演出之用,拟话本是文人模拟话本形式的书面文学作品供案头阅读之用二是话本主要反映市民阶层的生活,拟话本经过文人创作改编,更多地渗透了封建士大夫的意识三是话本人物、情节较简单大多数只写一人一事.拟话本篇幅大大加长,情节、人物更细腻丰富。

代表人物及作品:

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濛初“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六、清代文学:

1.桐城派

桐城派是康熙乾隆年间兴起的一个散文流派因代表人物方苞、刘大、姚鼐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后人称之为“桐城派”,后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

桐城派的古文理论由方苞首倡到姚鼐完成。他们的基本主张是:

一、尊奉程朱理学作文目的是通经明道,道统和文统的结合是古文最高标准,所谓文统,指六经、《论语》、(孟子》、《左传》.《史记》、唐宋八家到归有光。

二讲究"义法”,义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法指文章的表理形式。

要求内容与形式统一三、义理、辞章、考据三者结合。义理即有关圣人之道的内容:考据是使文章更加信实有据;辞章是对神气、音节、字句等形式的要求。

2.清代戏曲

花部、雅部

乾隆后昆曲衰落,花部兴起。清代以来,昆曲经过逐渐改良,得到士大夫和宫廷的欣赏,过分重视辞藻逐渐雅化。被北京、扬州的士大夫们称为堂戏,又称“雅部”。这时各种地方戏曲得到迅速发展,包括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等等,一般风格比昆腔粗犷,语言也较通俗。这些昆腔以外的地方剧种就被称为“花部”或者“乱弹”。

花部都是草台戏、土班子,各种戏曲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唱腔、乐器化妆、排场方面加以改进,表现出丰富多彩的不同特点。受到一般观众的欢迎,因而深渐取代昆曲的优势地位。当时有一位经学家焦循在《花部农谭》中对花部和民曲加以比较,指出花部的三大优点,使花部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京剧的形成:

乾降以后,道光、咸丰年间,著名演员吸取昆腔和花部诸腔之长,在唱腔和表演艺术加以提高和再创作形成盛极一时的皮黄剧,最后在咸丰、同治年间逐渐演变成京剧,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一个剧种。

3:南洪北孔

“南洪北孔”,即清初著名历史剧作家洪昇和孔尚任。

清代初年,剧坛出现了洪昇和孔尚任两位著名的剧作家。洪昇创作的《长生殿》和孔尚任创作的《桃花扇》,是康熙剧坛上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他们因此也享有了“南洪北孔"的美誉。

七、近代文学:

1.“五四"新文化运动

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座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和现代文学的起始。1917 年《新青年》迁京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希望打破专制主义的思想统治,争得普遍的精神解放。在《新青年》的带动下.激进的知识分子们纷纷以“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批判的眼光,围绕许多社会问题开展一系列的讨论,从而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文化批评和讨论的空气。

意义:

新文化运动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又成为新文化运动最重要、最有实绩的一部分,文学革命的性质与导向、成就与局限,都与新文化运动息息相关。

2.初期新文学社团和流派文学研究会:

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孙伏园等12人,后来发展成员达170多人。文学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创造社:

于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初的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穆木天等人,文学研究会受到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而创造社则更倾向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认为文学要忠实于作者“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和“美”,推崇文学创作中的直觉与灵众强调文学的审美功能。

“五四时期的文学社团还有新月社、语丝社、未名社、莽原社、浅草一沉钟社、南国社、弥酒社、湖畔诗社等。这些文学社团的创作大多具有鲜明的流派特点,推动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文学风格的形成和传播,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八、20世纪三十年代文学:

1.左翼文学:

左翼文学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倾向的文学潮流。

1930年3月2日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并在此基础上先后成立了包括戏刷,电影,美术音乐等方面的隶属于“左联”的多个文艺团体,参与革命文学论争的左翼作家和文化人求大同存小异,抱着其同的目标参加了各个左翼文艺团体,革命文学联合体性质的左翼文学阵营就此建立并且取得了积极的发展。

后来,随着目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殖民侵略以及淞沪战争和接连不断的民族危机,民族救广和全民族典同抗日咸为压倒性任务,“左联”内部也产生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和“国防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在阶级性与民族性、民族抗战文学与阶级性文学存在的合法性等问题上产生认识分歧。按照典产国际和中共中央为适应形势的需要而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示,“左联"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停止了组织活动。

2.新感觉派

中国现代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世界性的左翼文学思潮,同时也出现了现代主义的诗歌与小说思潮及其创作。新感觉派就是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前半期的具有现代主义征候的小说流派,是海派文学的一支。

新感觉派的主要阵地是《无轨列车》《新文艺)和《现代》等刊物,主要作家是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此外还有黑婴、禾金和徐霞村等。

特点:

侧重展现半殖民地大上海的日常现象和世态人情,从都市独有的空间物象如影戏院、赛马场、舞厅、夜总会等.表现出入其中的水手、舞女、商人、银行家与少爷、姨太太等“黑暗环境"的人物,醉心于乱伦、投机、暗杀和性放纵等病态的生活与人格,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建立在广大底层民众痛苦的“地狱”基础上的殖民都市“天堂”的真实面目,也揭示了殖民化、都市化、商业化的环境所造成的罪恶和堕落。

新感觉派小说在艺术表现方面有所创新,以强烈的主观色彩遗射于现实的描绘,把主体投诸客体,使客体主体化、感觉化与物化,以通感手法打通主体与客体的界限:以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分析理论揭示人物的压柳心理和潜意识。

借鉴意识流手法和电影的蒙太奇手段,表现时空和人物心理的跳跃腾挪。

新感觉派给现代都市文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和创新,但也存在某些弊端,比如过分地用性心理,潜意识和精神分析法表现人物压抑隐秘的心理意识和乖张的行为,过多地描写和渲染人物性格的二重性和都市生活颓废、享乐的一面思想倾向容易沧于虚无:艺术上的莱些创新也容易造成作品在读者中"水土不服"的现象。

新感觉派的一些作家如施蛰存等,后来的创作又都向现实主义回归。

九、红色文学经典

红色文学经典”一词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文学评论,是对80年代文学界提出的“革命历史小说"概念的时尚称谓。“革命历史小 说",特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革" 开始的17年(1949-1966)间出版的一批长篇小说,主要讲述“革命”的起源故事,讲述中国革命在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之后,如何最终走向胜利。

这些小说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和写作规范,在既定的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著名的“三红一创,山青保林”(即《红岩》《红日》《红旗谱) 《创业史》《山乡巨变》《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以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三家巷》《上海的早晨》等作品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7年“红色文学经典”的主体。

十、近代重要文学流派:

1.新时期文学:

1977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在“文革”结束,并把“文革"结束后的中国社会,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与社会政治关联密切的的文学界,随后也把“文革"后的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新时期文学”的诞生,被看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另一次重大"“转折”。

新时期文学"包括“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知青文学"等几 重要的文学潮流。

2.朦胧诗

朦胧诗是1980年前后兴起的一种具有文化叛逆性的诗歌潮流。

朦胧诗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最早的“解冻文学",朦胧诗在论争中影响迅速扩大,确立了自己在中国当代诗歌转折期 的主导地位。1984年以后崛起的更新。

一代的诗人,被称为“后朦胧诗人""第三代"“新生代" 。

朦胧诗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是北岛、舒婷、顾城、江河和杨炼。

3.寻根文学

1983-1984年,一些以“知青作家"为主的中青年作家发起“寻根"问题的讨论。1985年“寻根派”正式打出旗号。主要的宣言性文字有:韩少功《文学的“根”》、郑万隆《我的根》 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阿城《文化制约人类》等。

他们认为,中国文学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之中,开掘这块古老土地的“文化岩层”,用现代意识探寻民族文化的得失,才能获得民族精神自救的能力,与“世界文学”对话。

上一篇: 陈平原:学术史视野中的“述学文体”
下一篇: 论新时期文史研究馆的宗旨和荣誉性.doc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