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世界五百强机密文件】《文史要览》重点笔记.pdf

【世界五百强机密文件】《文史要览》重点笔记.pdf

【世界五百强机密文件】《文史要览》重点笔记.pdf《文史要览》笔记中国古代史政治史三皇五帝:中国古书上,把伏羲、女娲、神农称为“三皇”,把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称为“五帝”,其实“三皇五帝”都是象征性的..

文史要览》笔记中国古代史政治史三皇五帝:中国古书上,把伏羲、女娲、神农称为“三皇”,把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称为“五帝”,其实“三皇五帝”都是象征性的人物,是想象中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三代: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和西周时期,奴隶制度得到发展。夏、商、周三代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春秋五霸:春秋时期,见于史书的诸侯国名有一百二十八个,但比较重要的不过十几个,它们主要是位于今天山东的齐、鲁,位于今天河南的卫、宋、郑、陈、蔡,位于今天山西的晋,位于今天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燕,位于今天陕西的秦,位于今天河南、安徽南部和两湖的楚,位于今天江苏中南部的吴和位于今天浙江一带的越。这些比较大的诸侯国凭借其实力,用战争来扩充领土,迫使弱小国家听从他的号令,并互相争夺,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霸,又写作伯,就是诸侯中的老大的意思。春秋时代,先后出现五个霸权,史学家称为"春秋五霸"。春秋初年诸侯国有一百多个。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发生混战。力量强大的诸侯国一面不断吞并弱小的国家,一面争夺霸权。春秋时期先后起来争当霸主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还有一种说法,“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七雄: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是齐、楚、燕、秦、韩、赵、魏,人称「战国七雄」。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逐渐解体、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时期。周平王东迁洛邑,实力不及一个大的诸侯国,从此失去了控制诸侯国的能力,于是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形势。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以及各国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最终瓦解了奴隶制,促进了封建制的形成。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在世界历史上,我国是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之一。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王朝:战国七雄互相角逐兼并的结果,出现了秦的统一。秦朝的建立,结束了诸侯林立的局面,开创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统治。这一政治形式,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以秦国原有制度为依据,整齐划一全国的各项制度,如郡县制和度量衡制度等,对于巩固与发展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前206年,秦朝灭亡。四年之后,西汉建立。到西汉中期,逐渐确立起来的封建制度,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汉武帝加强法治和削弱封国势力,有利于专制皇权的巩固。

东汉是西汉政权的延续和发展。在光武、明、章时期,政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和帝以后,封建政治日趋衰落,外戚宦官专权。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东汉名存实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分裂割据的时代,其中除西晋的短期统一外,分裂达四个世纪之久。但就总体而言,这一时期承接了秦汉以来的趋势,并不断发展演化,为隋唐时期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两大鼎盛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对举荐人才,起过一定作用;但后来却造成士族垄断政局的现象。西晋统治者分封宗室,诸王权力很大。西晋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演变为全面内战。自西晋时期确立的门阀(士族)统治,至东晋盛极一时,一直持续到南朝前期,此后士族势力逐渐衰弱,庶姓寒士政治地位提高。隋唐是封建社会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隋朝统治者采取强化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确立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能;改革地方机构,把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建立科举制度,扩大地主阶级政权的基础;改革西魏以来的府兵制,寓兵于农,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唐朝沿用隋的三省六部制而又有所发展,最重要的是增加宰相名额和设立政事堂。这反映了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而当时解决矛盾的办法,总是有利于加强皇帝的权力。唐高宗时制定的封建法典《唐律》,对中国及亚洲国家都发生重大影响。唐朝继续实行府兵制和科举制。“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繁荣昌盛时期。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盛而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和唐末农民战争加速了唐朝统治的瓦解。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时期。中原地区封建生产方式的发展和边疆地区封建化过程的完成,是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五代十国是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北宋在完成统一的同时,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由于北宋统治者推行守内虚外的政策,导致了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北宋中期,为挽救社会危机,富国强兵,王安石实行变法。变法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遭到失败。辽金政治制度各具特色。辽太宗耶律德光时,推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策。金政权实行兵民合一制度,其统治力量大大加强。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后来发展成为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

元朝时候,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台湾。元朝的重新统一,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的统一国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与此同时,封建制度也逐渐走向衰落。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个重要王朝。明初的专制主义政权进行了全面的强化。皇权至高无上,具有绝对权威,成为明朝政治制度的特色。朱元璋罢中书省,分相权于六部,宰相制度从此废除。明朝的军队,在中央由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共同管理,二者互相制约,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明统治者建立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等特务机构,以加强对官吏和人民的监视和统治。地方政府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三司”互不统属,有利于中央集权。明中叶以后,官僚地主与皇族、宦官相勾结,形成最腐朽的大地主集团。皇帝奢侈淫乐,不理朝政,大权旁落宦官之手。此后又出现激烈的党争,从而国力日削,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的统治。清朝是由满族贵族建立的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专制主义封建王朝。军机处的设立,使朝政大计,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理藩院的设置,空前地增强了中央对边疆各民族的管辖。

康、雍、乾时期,清政府有效地战胜了各族上层反动分子的分裂叛乱活动,抗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武装侵略,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独立,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我国的疆域得以最后确定。古代史上的分裂时期: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先秦是指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这段历史。原始社会时间很长,但无文字记载,其间经过原始的群居生活到氏族公社的出现。原始群居生活的标志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以及山顶洞人,这几种文化的历史跨度从距今170万年前到1千多年前之间。而氏族公社时期,有代表性的文化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以及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居民大多过着定居的生活。进入阶级社会后,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先秦是中国历史上自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公元前21 世纪,夏朝建立,“天下归家”,父子 相传、兄弟相传成为制度,家庭、私有 制、阶级和国家成为现实, 标志着中国文明社会的开始。奴隶社会经历过夏(约公元前21~ 前16 纪)、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西周(公元前11 纪~前770年)三个历史阶段,在春秋(公 元前770~前476)、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之间演进成封建社会。

在长达1800 国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其中夏、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 标志。这 一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 次文化学术的繁荣。孔子、老 子等人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乃 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 今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经济等领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 上最早的恒星表。在这 个历史阶段中,中国从分散逐步走向统一,春秋时期的诸侯称霸 和战国时期的七 国争雄,客观上都为秦的统一创造了历史条件。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 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结束了长期诸侯争战的局面,完成了 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 民族的国家——秦(公元前221~前206)。秦始皇着手集中权力, 宣布自己为 始皇帝,并以后世子孙代代相承,进一步确立了父传 子的世袭制度。 继秦之后,汉高祖刘邦和汉光 武帝刘秀相继建立西汉(公元 前206~公元25)和东汉(公元25~220),统称汉。汉承秦制, 进一步 完善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序。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 重要的 地位。

秦始皇统一中国及秦王朝的建立,是具有划时代意 义的。秦汉时期建立和完善了封建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以及诸 如建立郡县制等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措施,一直为后世帝王的专 制统治所效法。秦汉 以后沿袭了2000 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 秩序,基本上是秦汉时期建立起来的。这一时期,社会经济 大发展,西汉出现了文景之治那样的盛世。汉武帝后,在与西域及相邻的中亚诸国的交往中,开通 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秦汉 时期也是中国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较发达的时代。董仲舒之后, 儒家学说 被确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司马迁的《史记》, 张衡的候风地动仪,以及数学的《九章算术》,医 学方面的《黄 帝内经》等,均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蔡伦的造纸术,则被誉为中 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这个 阶段,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道教则从 本土源起。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起义,豪强地主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 中,加强了自身的力量,酿成封建割据 混战的局面。此后历经三 国(220~280)、西晋(265~316,见晋)、东晋(317~420, 见晋)、南北 朝(386~589),凡360 余年。其间,三国时魏、 蜀、吴鼎足天下,东晋时十六国纷争不已,南北朝时 南朝与北朝 长期对峙,除西晋实现短期统一之外,中国基本上处于分裂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南方经济 有了较大发展。西、北各少数民族陆续 内迁,各民族之间的迁徙和杂处促进了融合。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至林邑(越南中部)、扶南(柬埔寨境内)、朝鲜半岛、日本、 中亚诸国、大秦(罗马帝国)等地。文 化方面,玄学盛行,佛、道二教在相互斗争中蔓延、发展,但统治者一般都保护佛教。文 学艺术方面, 建安七子、陶渊明等人的诗文,刘勰的文学评论《 文心雕龙》,王羲之等人的书法,顾恺之等人的绘 画,敦煌石窟 等石窟寺艺术,皆为不朽之作。科学技术方面,祖冲之第一个将 圆周率准确数值计算到小 数点以下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1000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则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巨著。隋唐五代时期(581~960) 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589 南北重新统一。618年,唐高祖李渊 在其子李世民(见唐太宗李世 民)支持下建立唐朝(618~907)。907 年,朱温篡唐为梁(后梁) 代(907~960)之始;约在同一时期,南方出现了或并列或相续的9 个小国,加上北方的1 个小国,合 称十国(902~979 )。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由分裂进入长期统一,而后又步入 短期分裂的时期。

从 总体上看,这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 化昌盛,中国封建社会一度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隋唐时,典章制度方面多有建树,其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两税法等,对后世影响深远。隋唐对 外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 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是中国历史上的高潮时期。隋唐文化是中 国封建文化 的高峰,当时在世界上也位于前列。文学以唐诗成就 最大,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 2000 多位诗人的 万首诗歌。以初唐陈子昂,盛唐李白、杜甫,中唐白居易、元稹,晚唐李商隐、杜

上一篇: 文史要览复习技巧.doc
下一篇: 政协学习文史委工作总结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