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考研该怎样准备呢?

考研该怎样准备呢?

考研该怎样准备呢?我把考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搜索信息阶段;第二阶段,初试准备阶段;第三阶段,复试准备阶段。下面,我就这三个阶段,来简单谈一下考研应该如何准备。

我把考研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搜索信息阶段;

第二阶段,初试准备阶段;

第三阶段,复试准备阶段。

下面,我就这三个阶段,来简单谈一下考研应该如何准备。

搜索信息阶段

你应该干如下几件事:

1、先通过百度、论坛等了解考研考什么,有哪些科目,什么是专硕什么是学硕等信息; 考虑报考什么学校?跨不跨专业? 2、去浏览各校官网招生信息,做好笔记,对比各校招生人数、推免比例、初复试科目及参考书,锁定几所意向院校; 3、锁定几所意向院校后,去论坛、贴吧、扣扣群等勾搭该校直系湿胸湿姐(怎么没人来勾搭我),向湿胸湿姐咨询该校具体情况,最终定夺考哪所院校。

定夺好考哪个院校和专业以后,就进入了初试准备阶段。

初试准备阶段

考研初试共四门课程: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一门专业课。

两门公共课为政治、英语,全国统考、统一命卷; 一门基础课为数学或专业基础; 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专业: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由所报考院校自主命题。 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中医综合属统考专业课;但要注意的是有的院校历史学、教育学登退出统考实则自主命题,根据科目代码来判定。

下面,我就我个人的复习经验谈一下初试怎么准备。

英语

考研英语又分英语一和英语二,全部学硕和部分专硕专业考英语一,大部分专硕专业考英语二。

英语一和英语二除了规定词汇量都是5500个以外,有较大区别,如下:

1、难度:总体来说,考研英语一比考研英语二稍微难些。 2、词汇量:英语二大纲要求的词汇量与英语一相同,都是5500个。但在大纲中英语二阅读理解没有说明有超纲单词,而英语一明确说将有百分之三的超纲单词。 3、完形填空:英语一的文章相对较短,长度为240-280个单词;英语二的文章长度大约为350个单词。 4、阅读理解:英语二的文章比英语一的稍微简单点,主要是选项要比英语一的简单一些,英语一四篇文章长度大约为1600个单词,英语二则稍短大约为1500个单词。 4、新题型:英语二和英语一不太一样,英语一主要是七选五,选小标题和排序,英语二是选小标题,正误判断和多项对应。新题型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打乱文章排序列,一类是选段或句补充到文章里,还有一类是选标题。 5、翻译:这也是一大不同,英语一是从一篇约400词的文章中选出五句话来分别翻译,英语二是全篇翻译,长度为150词左右,是得分的重点 。6、 两篇作文:英语一和二题型基本一样,都是分为小作文和大作文,英语一小作文是以应用文为主,一般都是写信,英语二除了应用文(主要写信)以外,还考摘要,二者要求都是100字左右;大作文的话,英语一大多数都是以看图(动漫)说话并评论为主,字数要求是160——200单词,英语二也是看图,但是以看图表为主,字数为150字以上。

因为湿胸所考英语一,我就简单谈一下英语一的复习心得,考英语二的宝宝们可以适当参考。

英语一的题型一共是五大部分: a 完形填空,10分20个空,每空0.5分; b 阅读理解,40分20个空,每空2分; c 新题型阅读,10分5个空,每空2分; d 翻译,10分5句话,每句话2分; e 作文,小作文10分,大作文20分。从上述的题型分布和分值中,你就可以看出,英语一的考试中最拿分的是阅读和作文,正所谓得阅读者得天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与之相对应,我们的复习重点也应该是阅读和作文。所以,接下来我们讨论的重点就是阅读和作文,在讨论阅读和作文的复习方法中,捎带着提一下新题型和翻译。 阅读理解 很多同学看到这里可能会疑惑,怎么一上来就说阅读。会在想“湿胸,我的单词量很低,是不是应该先背单词”,会担心“湿胸,我语法一窍不通,是不是应该先学语法”,会质疑“湿胸,我打小就没学好英语,现在还学的好吗”。别着急,听湿胸慢慢来说。 单词量低就捧着单词书死背单词,语法不懂就捧着语法书死学语法,这是一种错误的学习方法。为什么错误,原因有三: 其一,针对性差。单词书里面的每个单词一般都有好几种释义,你全部背下来则任务太重,不全背下来则不知哪个释义是重点,而且考研单词往往考的不是最常用的那个释义,例如work,常用释义“工作”,考研常用释义“奏效,起作用”,意思天差地别。

语法也一样,有些语法结构考研根本不会涉及,有些即使涉及也是变化多端。 其二,效果不佳。捧着单词书背单词,很容易背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前面又不记得后面;背a打头的单词时感觉还好,背b打头的单词时就感觉很吃力,等背到C打头的时候,就完全出不来,然后永远停留在abc打转,陷入abc怪圈,单词书背到老也背不到xyz。 其三,实战秒成渣。有些同学单词量巨大,语法背的很溜,可是一上考场就懵逼。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所背的单词和语法脱离了实战,脱离了做题。虽然单词量巨大,虽然语法背的很溜,但是读不懂句子,看不懂文章,分析不出题干的真正含义,还是白搭。考研是一场极其讲究应试、讲究做题技巧的考试,不要整那些花里胡哨的歪把式,要把一切的复习备考工作都要建立在做题的基础之上,一切为了做题,一切指向做题。 那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正确的复习方法呢?那就是在真题阅读中去背单词,在真题阅读中去学语法,在真题阅读中去学做题。时常有同学问湿胸,那么多真题怎么用?怎么用,就是这么用!考研真题是复习过程中最权威、最直接、最客观的第一手资料,这么好的资料你不用,而去花钱买这个机构的题源阅读,那个机构的模拟训练,你傻不傻啊?好,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在真题阅读中去背单词、学语法、学做题? 1)死扣十年真题单词。

对于在真题阅读中出现的每一个陌生词汇,除了极少数生僻词汇外,都要查明它的释义,查明它在文章中的具体含义。然后做笔记,记录下来,可以写在本子上,也可以写在真题书上。这样做的好处是,十年真题弄下来,一可以准确知道每一个单词在考研里面怎么考,考什么含义;二可以清楚了解哪些单词在考研中是高频率词汇,哪些单词是低频率词汇;三可以积累一词多用、一词活用的经验,为后面的翻译和作文打下良好的词汇基础。 2)死扣十年真题句子。对于在真题里出现的句子,尤其是长难句,每一个都不要放弃。不要因为它难就选择忽视它,选择假装看不见它。每一个句子都要深度剖析它,进行句子划分,什么部分是主语,什么部分是谓语,什么部分是宾语,有哪些插入成分,以什么形式插入都要弄清楚。每一个长难句都要用汉语翻译出来,并尽可能的翻译通顺一些。同时,要对常见的长难句的句式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整理,找到规律,让自己下次再碰到类似长难句可以一眼就看出句子成分,可以通顺翻译出来,不需要磨蹭半天还翻译地乱七八糟。 3)死扣十年真题题目。上述两个部分讲的其实还是为了考试能够读懂文章,接下来这个才是重点,那就是做题。读懂文章是基础,但目的还是为了做题。对于十年真题阅读里出现的每一个题目,都要认真分析题干,分析题目到底在问什么。

弄清楚题干后,就要对每一个选项进行分析。正确的选项为什么正确,源于文章中的哪一段、哪一句话、哪一个关键词;错误的选项为什么错误,是对文章中的哪一句话进行的曲解,错在何处。十年真题阅读做下来,要对题目进行一定的归类和梳理,有哪些常考题型,如何快速确定正确选项。 对于十年真题阅读,要干死它,榨干它的价值。每做一篇真题阅读,早晨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像读课文一样读几遍,这样做一可以加强单词印象,二可以再次理解句子,撸顺句子,温习语法。 十年真题阅读暑假前可以每天只做一篇,暑假后如果进度太慢则可以每天做两篇。不要过度追求速度,要重视质量。真题阅读与其每篇囫囵吞枣、一天做掉好几篇,还不如每天只做一篇,充分利用其价值。 十年真题认真干完,单词能力、阅读能力、做题能力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这个时候再去做新题型,做翻译就不在话下,因为新题型和翻译其本质依然是阅读,考察的依然是阅读能力。 大小作文 小作文总共10分,一般常考书信和通告。书信类型包括投诉信、建议信、申请信、求职信、辞职信、感谢信、邀请信、道歉信等,通告类型包括寻物启事、招领启示等。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小作文一般是考书信类,通告考的概率较低。 大作文主要考图画作文。

给你一副漫画,让你描述图中景象,然后就漫画中出现的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最后发表一些个人看法。 复习建议如下: 1)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而言,平时做题的过程中多注重积累句子,暑假过后每周可以练写一到两篇真题作文,并与何凯文等仿写作文加以对比。 2)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可以先看何凯文等仿写作文,思考人家是如何入笔如何开展的,然后自己再仿写一篇,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3)对于基础很差,写作不知如何下笔的同学,背吧。嗯,死背模板。选取几篇优秀模板,然后自己稍微修改一下,使之变成能够直接套用,考试时只需填若干关键词即可的定型模板。然后拿来死背,背到滚瓜乱熟,并在草稿纸上默写数次,使之深藏于你的潜意识之中。为什么要达到这种程度,因为考试的时候很容易紧张,一紧张什么都忘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考前就要多下苦功夫。 关于真题书籍推荐,目前市面上卖的最好的是文都何凯文的《历年真题全解析》,我个人当初使用的是启航商志的《历年真题抢分攻略》。至于其他机构的真题书籍,我不是很熟悉,不做建议。 关于是否报班,湿胸觉得没必要报面授,一是价格太贵,二是效果有限。如果家里经济尚可,选报网课就好;如果家里经济一般,网上有很多视频在卖,湿胸这里也有,免费分享。无论基础好坏,都建议跟随考研老师学,毕竟一个教考研英语十来年的老师的经验比你一个人苦苦摸索的经验要强。基础较好的话,可以跟着文都何凯文学;基础较差,可以跟着启航商志学(强烈推荐);想学单词,韦林教育 不孕不育朱主任欢迎你,他的《恋恋有词》卖的不错。

政治

考研政治全称是思想政治理论,是我党进行思想统治的一项工具。复习心得如下:

a单项选择,16道小题,每小题1分; b多项选择,17道小题,每小题2分; c分析论述,5道大题,每道大题两个小题,每道大题10分。看: 肖秀荣《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内容充实,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或 教育部考试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别称红宝书。(内容全面、知识杂乱) 或 风中劲草《思想政治理论冲刺背诵核心考点》(重点突出、简洁明了。其实这本书应该放在“背”里面,但湿胸觉得用它配合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效果会更好) 做: 肖秀荣《命题人1000题》(起这个名字而已,不止一千题) 《命题人讲真题》 《命题人冲刺八套卷》(即肖八,后面的论述题答案拿来背) 《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即肖四,后面的论述题答案拿来背) 背: 风中劲草《思想政治理论冲刺背诵核心考点》 或 肖秀荣《命题人考点预测(背诵版)》 以及上述“肖四”“肖八”论述题题目及答案。鉴于考研政治的学科特点,不建议过早复习。复习早了很容易忘,起不到作用,所以建议七月开始复习即可。第一阶段:7月~9月,以“看”为主,“看”“做结合。第一阶段的复习是打基础,这个时间段要把《知识点精讲精练》里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看到,不要留下任何知识点死角。

同时,对于重要知识点,除了书中的有提示以外,自己也要准备荧光笔标注出来,为第二阶段的复习标出重点。对于书中出现的任何一知半解或完全不懂的知识点,一定要想方设法将其弄懂,为后期复习扫除障碍。这里的“想方设法”可以是去问老师、问同学、问研友,当然你也可以来问湿胸我,湿胸愿意免费为所有学弟学妹答疑解惑。在“看”的同时,我们也要“做”。每看完一章知识点,就去做相对应的《命题人1000题》。看一章做一章,尽量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于做题过程中做错的题目或者蒙中的题目,都要知道其所以然,为什么是选A而不是选B,CD又错在哪里。没必要去准备什么错题集,誊抄太费时间,但是必须对错题着重标注出来。 第二阶段:10月~11月下旬,以“看”为主,以“做”为辅,兼带背诵。进入10月份以后,第一轮复习理应结束,这个时候要回看知识点。但回看不是像第一轮那样到边到角,而是有选择性地回看重点,也就是回看上面湿胸让你标注的知识点。在回看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进行适当背诵。每看完一个版块,要注意进行梳理,建立框架结构,框架结构要熟记于心。在回看知识点的同时,还必须回看之前做错的题目。每一个做错的题目都要反思,再次来做会不会还做错。

这个阶段如果时间充足,历年真题最好也要认真做一次,像做《命题人1000题》一样。 第三阶段:11月下旬~考试前一天,以“背”为主,适当做题。进入十一月下旬以后,肖八肖四会逐步推出,各个机构的考点预测也会蜂拥而至。这个时候除了认真做肖八肖四,以及少量做一些选择题以外,绝大部分时间都要用来背诵。背什么?首先背肖八肖四的论述题,这个背完以后,可以背一些机构的考点预测。肖八肖四是这个时候的重点,每一年大量学生靠它来押题。事实上压得也很准。说到这里必须讲一个笑话,话说文都某蒋姓色狼每一年的十二月份都会对他的学生说:“等考完你们就知道谁才是考研政治预测第一人”,此时他壮志难酬信心满满,然而每一年学生考完以后就会发现,考研政治预测第一人原来是——肖秀荣。啪啪啪地打脸,原来他那么胖,是打肿的。说回正题,这个时候除了背以外,还要再次认真检查之前的错题。

专业课

由于我所考专业课为人文社科类,主要以背诵记忆为主,所以接下来所谈到的复习心得可能不太适用于理工科的同学。

我想,对于绝大部分考文史哲的同学而言,在复习专业课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不是理解不了知识点,而是即使理解了知识点,却发现根本记不住,更不知道该如何去灵活运用知识点。

所以,我就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谈一下应该如何复习。

很多同学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看似非常认真,书中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知识点也都非常认真地到边倒角地看过。但是一合上书,你问他这一章主要讲了啥,他却讲不出来一二三四,吞吞吐吐说了几个零散不全的知识点,一脸懵逼。我个人觉得,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根本原因还在于没有对每一章的知识点进行全盘掌握,不懂得如何去梳理知识,建立知识框架。 看书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专业课书籍里面每一章的知识点其实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第一小节的知识点是为了铺垫第二小节的知识点,第二小节的知识点是为了阐述第三小节的知识点,如此类推,层层递进。如果再细心一点,我们还会发现,虽然每一章的知识点看似是零散的,但他们其实都是在总章节的安排下分类阐述的,目的是为了描述或者证明总章节的观点。 所以,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两个特点,搭建每一章的知识框架。框架的第一步首先要抽出这一章的主旨,它是这一章的核心,这一章的所有知识点都是为它而服务的。有了主旨以后,第二步我们就得找出这一章是从哪几大方面来阐述主旨的,把这几大方面作为主旨延伸的第二步。第三步我们再把这几大方面中的每一个方面再次进行细分,弄清楚书中是用了哪些知识点来阐述这个方面的。第四步对知识点进行再次细分,剖析每一个知识点包含有多少内容,什么内容最重要,什么内容不重要。

要力图从全局去掌握每一章的知识点,记忆的时候按照从主旨到方面,再到知识点,再到具体内容的次序,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文史哲的知识点也可以量化吗?当然可以。 在看书之前,我们最好能够弄到所报考院校的专业课真题,了解专业课会有哪些题型,根据题型来量化知识点。 例如大部分文史哲专业会考“名词解释”。那我们在看书的过程中,对于每一章涉及到概念解释或者名词解释的内容的时候,可以用荧光笔标注出来,然后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一个M(名词名的大写字母),如果是本章的第一个名词解释,就写个M1,然后M2、M3、M4······依次类推。 再例如大部分文史哲专业会考到“论述题”,跟上面一样,对于书中涉及到论点论述的部分内容,我们可以用荧光笔标注出来,然后在旁边空白处写上一个L(论述论字的大写字母),如果是本章第一个论述部分,就写一个L1,然后L2、L3、L4······依次类推。这样做的好处是,当我们复习完一章以后,可以清楚知道这一章有多少个“名词解释”的考点,有多少个“论述题”的考点。这样,我们就可以量化每一章的知识点,甚至学完全书以后,可以清楚知道这本书总共有多少个知识点,其中每种题型又有哪些知识点。 在具体复习记忆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根据每种题型单独记忆,例如今天记忆M1~M100的名词解释,明天记忆M100~M150的名词解释,后天复习M1~M100的名词解释。当全书记忆完成后,还可以进行适当抽背,例如让同学随便抽一个M54的名词解释,你当着他的面解释一下。复试准备阶段

复试一般包括三个环节: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和英语面试。

专业课笔试用于再次考察学生专业基础学的怎么样,专业课面试用于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抗压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怎么样,英语的面试用于考察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怎么样。

初试考试结束以后,大概40天左右的时间,就会迎来国家分数线的公布。在这一段时间内,不管我们是不是感觉自己能妥妥地进入复试,在适当的休息后,还是要看一看书,准备准备英语,切不可玩地太松懈。因为从国家线公布到通知复试,这中间的时间很短,我们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准备充分。

国家线出来以后,如果我们非常幸运地过了国家线,那就正式进入复试准备阶段了。这一阶段我们应该干的事如下:

1、联系导师。不管之前有没有联系过导师,这时候最好联系一下一个导师,以咨询的方式问一下自己的这个分数能不能进复试,能否投在他的门下。一般而言,导师不会正面回答你的咨询,但是没有关系,至少他的脑海中有过你这个人。 2、联系直系湿胸湿姐。向他们要一份往年复试的真题,并咨询复习过程中哪些是核心内容,需要重点复习。 3、认真复习复试书籍,准备好英语或者中文的自我介绍。复试还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年经常会有大量同学初试考的不错,于是对复试不放在心上,最终与理想目标失之交臂。所以,对于复试的准备必须全力以赴。自我介绍不管是中文的还是英文的,时间不要太长,挑重点的说,太长老师会没有兴趣听下去。 4、适当练习自己的表达能力。在宿舍或者是在教室,让同学室友充当考官,你作为正在面试的学生,来几场实战演练。在这个演练的过程中,要逐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防止真的复试的时候吞吞吐吐。

大概在国家线出来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后,就会迎来复试。复试面试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自信。导师问的问题不回答就说不会,不要装逼。要时刻注意礼貌和微笑。如果你基础不是特别好,一定要让老师觉得,虽然你基础一般,但是你肯去努力,可以改造,不要让老师觉得你丝毫没有拯救的必要。

感觉这后面写着也没用,等你们考完再说吧。

唉,这么晚,也不知道这帖子会有人看到么?

上一篇: 普通专升本中按1∶1.5划定录取分数线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 夜校专科专业有哪些 读什么专业比较好?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