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3月12日电为深入研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下一阶段的工作思想和思路,继续发挥其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提高拔尖人才培养质量,2018年“拔尖计划”研讨会近日在合肥召开。会上,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回顾了“拔尖计划”1.0版实施情况并重点介绍了“拔尖计划”2.0工作考虑。
吴爱华介绍,“拔尖计划”实施以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0所试点高校大胆改革、努力创新,在选拔拔尖学生、开展因材施教、吸引学术大师参与以及加强国际化培养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机制。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吸引最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研究,完善拔尖创新人才重点培养机制,形成拔尖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逐步跻身国际一流人才队伍,为新时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播种未来火种,“拔尖计划”在“1.0”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改革。
吴爱华表示,“拔尖计划”2.0的改革内容和举措主要表现为“强化使命驱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应对人类未来重大挑战、探索科学重大问题、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注重大师引领,实施更加有效的学习,提升综合素养,促进学科交叉、科教融合,打造双向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以及完善科学选才鉴才机制”七个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1.0”升级版,“2.0”在“拔尖计划”前期探索形成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拓展了学科范围和高校范围。在“拔尖计划”五个学科的基础上,增加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基础医学、基础药学、心理学、力学、文史哲等哲学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同时在20所高校的基础上,将增加部分学校作为试点。论坛当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仙辉,浙江大学教授彭笑刚,北京大学教授方方,复旦大学教授林鑫华,中国科学院教授陈熙霖围绕物质结构、认知科学、生命科学、计算科学等作了学科前沿报告。清华大学教授郑泉水、北京大学教授裴坚、复旦大学教授徐雷作为“拔尖计划”试点高校代表,就各校的“拔尖计划”课题成果和培养特色进行展示。
郑泉水围绕清华大学开设钱学森班的理论与实践,介绍了破解“钱学森之问”的“多维招生”。“多维招生”采用“文”、“理”分类且全国统一考卷的统考分数,主要考核学习力一个维度,加上除学习力以外的其它多维测评分数,最后构成供录取学生用的总分数。他建议,“多维招生”可在教育部“拔尖计划”下进行小范围试点。当多维测评“选才”与培养的小生态取得显著成效并获得全社会较广泛的共识后,再考虑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在随后的演讲中,裴坚着重介绍了北京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取得的成果及下一步建设思路。裴坚表示,“珠峰计划”对于相关学科本科人才培养水平、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重大作用。该计划自实施以来,培养了一批具有优秀科研潜质、高远科学志向的毕业生。据他透露,“下一步建设思路将结合北大自身特色,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开展基础学科优秀专业人才创新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营造拔尖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北大的引领作用,探索具有北大特色、世界水平、面向未来的基础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与新模式。
“2016年,复旦大学在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等‘拔尖计划’试点院系率先启动‘荣誉项目’试点建设。”徐雷在随后的发言中着重介绍了复旦大学“拔尖计划”的升级版——“本科荣誉项目”。徐雷说,“本科荣誉项目”的开放性和学业挑战性方面相较之前更进一步,具备“高开放度”和“高挑战度”的特点。“本科荣誉项目”主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为核心,力求培养能力卓越、志存高远、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前沿的学术视野以及拥有持久的学术竞争力的拔尖人才。“未来,学校将以该项目的逐步推进带动本科教学的深入改革,并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人心向学、追求卓越的学习氛围,同时这也是学校创‘双一流’目标的一个重要举措。”徐雷表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家的需要、人类的需要,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各校要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试点。
此外,大会还对如何实现“拔尖计划”2.0版的突破和如何做好“拔尖计划”十周年总结进行了讨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是为回应“钱学森之问”,培育21世纪杰出科学家而出台的一项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实施。统计显示,从2013届到2017届“拔尖计划”共培养出毕业生4500余人,近97%的“拔尖计划”毕业生获得进一步深造机会,近五届“拔尖计划”毕业生进入世界前100顶尖名校深造的人数平均占比约为67%。
来源 | 新华网
编辑 | 王佳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