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干流,流经滇、黔、桂、粤4省(区),流程2200多公里,在磨刀门出海。位于西江中游的肇庆历史地位显赫,有东西“两粤咽喉”之称,明初两广总督设在肇庆(当时是高要辖境),有“总制两粤”的职能,曾经是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早期中原文明向岭南传布必经的首途。
4月8日下午2点半,“文史广州”系列名家讲座上,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陈忠烈,与读者一起破解蕴涵文化密码的“活化石”。
10多年来,陈忠烈一直在西江流域行走,考察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一开始,他介绍了本次讲座的来由——2021年,同处西江流域的“高要春社”和“澳门土地信俗”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陈忠烈介绍,“高要春社”和“澳门土地信俗”都是远古中国社稷崇拜的传承,其渊源可以上溯到数千年前的商周时代,文化上同根而生。
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陈忠烈做客“文史广州”。
岭南大地上的“商周遗制”
“社”是土地之神,“稷”是五谷之神。徜徉在岭南乡村,陈忠烈感到最触目的民间信俗景观,就是点缀在村头、坊间、路口的古朴社稷坛,还有坛后那棵参天大树。
高要蚬岗村的社稷坛。
顺德龙江镇沙田村巷口的“南阳社”。
肇庆封开县罗董镇杨池村龙塘社的社亭和匾额上的《诗》句。
岭南民间社稷坛大量涌现,除了省、府、州、县有官建社稷坛外,乡村、坊巷也配置社稷坛,形成密集的多层级祭祀圈。改朝换代,在北方社稷的建置和崇拜已渐式微甚至消失,但由于各种历史因缘际会,它在岭南的传布空间反而大大拓展,演绎得更加丰富多彩。“高要春社”和“澳门土地信俗”堪称代表作。
西江中游的“高要春社”
陈忠烈介绍,高要春社的民俗活动,都是以社稷坛组织展开的。高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经过几年努力,竟然收集和整理出4000多座社稷坛资料,分布在全高要17个镇街1436条自然村,每村必有社坛。据陈忠烈所知,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社稷坛集中数量最多,分布密度最大的地区,这同高要位于“两粤咽喉”,中原传统文明积淀深厚的历史地位极有关系。
高要4000多座社稷坛同各镇村及坊巷有着传统的专属配置关系,在重要的交通节点通常有个“大社”,在各村村口有一个全村的“众社”,村内坊巷各有次级的分社。水口码头、田头等重要经济和生产场所也有社稷坛配置。
高要金利镇要西村大社社坛。
高要金渡镇腰岗村的村口社。
高要河台镇都权巷口社。
高要蛟塘镇洞口村的田头社
高要金渡镇耕沙村的水口社(迎水而建,隐含着岭南的风水形局意念)。
这种规范的空间配属关系,沿承自远古以来社稷在基层社会配置的传统制度。古代乡村的入住、生产、生活、坊巷交通、治安防卫、公共事务乃至日常红白大事,受到社稷祭祀圈的节制,在古代对维系地方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一定的功能。在近现代进程中,这些功能渐次消失,但以社稷坛为组织核心的“春社”庆典一直在延续。2013年 “高要春社”,成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高要春社是西江中下游最多民众参与的民俗盛事,节期从每年俗称“社公诞”的农历二月初二开始,一直延续到三月初。
在节期安排上,借鉴了岭南墟期的做法,错开日子庆祝,目的是要使全高要17个镇街1436条自然村或各大社区都有机会轮流参与对方的庆典,这些节庆排期都是各镇村在历史上约定俗成的,整个高要春社要历时一个多月,是岭南节期最长的民间庆典之一。
在节前,各村父老召集村民合钱,用于社祭开支;在节期,各镇村先集中拜祭本土社稷之神,按照社稷坛在当地配置的层级,先拜全村大社,次及各坊巷和散布各处的小社。随后组织社日庆祝活动,龙狮、粤剧、八音、抢炮、庙会出巡、茶果美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轮到排期做节的乡村,村民还要为去年生子、挂灯、婚嫁、新居入伙等喜事答谢社公。春社完祭后进入分胙和宴飨高潮,各村社由父老分发酬敬过社稷的祭肉,重现汉代“陈平宰社”的遗风;100多万常住人口的高要,在春社节期会增加数十万宾客,重现古代“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风俗画面;在节后,各村公布社祭开支,筹款余额滚动至下年。
春社巡游。
社日抢炮。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会演。
西江尾闾的“澳门土地信俗”
沿西江走廊走向下游,社稷崇拜也沿西江流布到澳门。有些社稷坛同西江上游高要等地习见的社稷坛如出一辙,保持着四石合坛,中置一石,靠树为坛,不设神像的古风;社稷坛在坊巷、路口、埠头也沿承传统的配置关系。可见澳门社稷信俗,承受了西江走廊传输的中原传统文化“正脉”。
澳门的社稷坛,仍然保持“靠树为坛”的古风。
四石合坛,中置一石,不设神像。
同水埠头配置的社稷坛。
然而澳门民间对社稷的信俗表现为“土地信俗”,敬的当然是“土地公”。土地信俗的远根也源自远古中原,东汉王充《论衡·讥日篇》已有“土地之神”一说,社稷的人格化应当更早。被人格化的是土神——“社”,在流传过程中获得了另一个封号——福德正神,民间赋予他上保风调雨顺,下保家宅平安的职能和各种如意吉祥的朴素愿望,把他的形象塑造成慈眉善目的老公公,甚至给他配上一个老婆婆,组成一对和蔼可亲的老夫妻,他们的栖身之所就是广布各地的福德祠。
澳门坊巷的“禄秀社”石主靠边,土地座正,成了土地公的家。
澳门人也把“土地公”称为“社神”,土地诞又称“社日”。这种土地公和社稷神混同一气的文化现象,反映出社稷人格化的进程。澳门永福古社,据说创建于南宋,但里面供奉的不是封土或立石的社主,而是供奉土地公公和婆婆,在澳门人眼中,永福社就是较大的土地庙。澳门的社稷崇拜,就是以“土地信俗”这样的方式存在和发展。
明朝中叶以后,珠江三角洲全面开发,海外贸易发展,澳门作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港口,往来生意人多,可以随时拜拜的土地公,更多信众,把土地公和福德祠装点得越来越堂皇,压倒独立街头巷子、路口水埠的社稷坛,出现了土地公小神进大庙的奇观。澳门的沙梨头土地庙(永福古社)、雀仔园福德祠都是西江流域最宏大最堂皇的土地神祇。澳门土地信俗,是民众社稷信仰的主调。
澳门沙梨头土地庙。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土地诞”。澳门民众前往各自所属福德祠、土地庙或街头社公贺诞。各处贺诞活动各有特色,沙梨头土地庙、雀仔园福德祠仍然保持由其坊众值理管理的老传统,集资筹备庆祝活动,形式包括参神祈福、醒狮助庆、上演神功戏、举办宴会及敬老公益活动等,场面盛大。每年庆诞不仅有本地华人社群参与,还吸引许多外地旅客到场观赏,从中感受土地信俗文化氛围,已成为澳门一大民俗特色文化。
社稷坛:“永恒”的建筑
“行走过西江流域,我们看到肇庆、澳门一水相通,高要春社和澳门土地信俗一脉相承,文化上同根而生,都是远古中原社稷崇拜的传承,其渊源可以上溯到数千年前的商周时代。”陈忠烈在讲座最后总结说,社稷坛构筑简朴,所容纳的“劳动成果”极其有限,但它的永恒性不仅是建立在空间上,而且是建立在人心上,成为把人心连结在一起的“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