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白化文,北京市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员、副教授、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任《中华大典·民俗典》主编,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编纂出版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委员会委员。《文史知识》杂志编委。北京大学图书馆《版本目录学研究》学刊顾问、《国学茶座》顾问、《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编纂顾问、新版《乾隆藏》顾问等。著作已出版四十馀种,文章二百馀篇。
佛经题签上常有一个标识,这个标识,有的佛教护符上也有。其形态大致如下页图,列出甲乙丙三种:
甲种可称最为标准,把它的左右两端合在一起,有点像汉字楷书的“以”字,故而习称“‘以’字点”。佛家认为,“以”是悉昙体梵字谐音“伊”(ī)的同音字。乙种就是三个点,佛家称为“伊字三点”,同样指的是“伊”(ī)的谐音,其内涵下面再说。丙种就更简单了,上下各戳上两笔就算了,对此,佛家的解释更为玄妙,因为下两笔像“八”字,上两笔又像没写完的“以”字,所以,禅宗就说是“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据说,按禅机,指的是以任何方式均难以表达出其本来面目。
现在,就得介绍“伊”字代表悉昙体梵字的情况。如图,它表示的就是悉昙体的“ī”字。必须说明的是:
梵语、梵文、梵字是三种不同的概念。梵语是古代南亚次大陆多种语言中的一种。据说,在佛教建立以前,古老的经典如《吠陀》《奥义书》等均用此种语言写成,称为Sanskrit,有“成就,完成”之意。据说是由创世大神梵天所造,故汉译称为“梵语”。到了佛陀立教时代,梵语已成为一种“雅语”,有点像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等小说中俄国人说法语,或明清时代的人写文言文那样了。佛陀传教,据说用的是当时当地的几种土话。可是,后世书写佛典,却常常以梵语书写的为准。经过不同的整理,梵语有四十七个音以至五十个音之不同,记录下来的文字称为“梵文”。记录梵文的文字有多种,可以统称之为“梵字”,但它们的写法很不一样。也就是说,可用多种不同的拼音字体来记录梵文。可是,中国人采用何种文字记录来进行阅读和翻译呢?用的是悉昙体。
悉昙体只是记录梵文的字体之一。但它在记录佛典的文体中颇占优势。中国人早期跟着西域等地来华的僧人学习翻译佛经,原始的本子未必是梵文,说不定是怯卢文字、婆罗谜文字或其他西域通行文字,那时的译本可能经过再翻译。后来,如法显、玄奘、义净等位中国高僧觉悟到:要取真经,不要二手货。于是,远赴南亚次大陆学习。取得并学到的大半是悉昙体梵本。唐代以还,佛经翻译就以梵本为准了。其实,后来南亚次大陆特别是那里的南传佛教体系,通行持诵巴利文本大藏经。巴利文与梵文的佛经中专名词有许多是相通的。
前面说过,梵文有多种梵字,写法各异。汉文大藏经主要根据悉昙体翻译。后来,宋代,一种“天城体”梵字输入。元代,另一种与藏文写法有点关联的“兰扎体”也在内地流传。此种写法有点像是我们当代的“艺术字”,见棱见角的,与别种梵字区别甚大。元代以下,认识此种梵字的人不多。据说,居庸关“云台”上刻有四种文字,其中一种就是兰扎体。有台湾学者认识,问过季羡林先生,季先生老实回答,说不认识。可见,兰扎体在当代已很不通行了。天城体比较好认些,佛经中亦不甚通用。现在,咱们谈佛典用字,还是得说悉昙体。悉昙体的第二个字母就是“ī”。其写法如图所示,有多种变体。附带说一下,欧洲学者,特别是德国学者,在使用打字机打梵字时颇感不便,于是,创造出以拉丁字母代替梵字和巴利文字的一套方式。后来逐渐推广,世界通用。季羡林先生在德国学的,除了要认识悉昙体、天城体梵字以外,写作论文用的就是拉丁字母体,台湾学者称之为“罗马拼音”。现在,通行的梵语辞典,为排印方便,用的全是拉丁字母体了,偶而缀上悉昙体,以示本源而已。
佛家对这个标识的较为详尽的解释,今知首见于宋代僧人善卿编著的《祖庭事苑》卷一中“以”字条,内容大略如下:
“以字不成,其说有三:一谓是“呕”、“啊”二字;二谓是“音字:不译;三谓是梵书“心”字。并指经签题上“以”字也。“呕”、“啊”者,清凉疏主云:经首立如是,谓异外道故。外道经首皆立“呕”、“啊”,或云“阿”、“优”,以为吉。“阿”之言“無”,“優”之言“有”。万法虽众,不出有无。此则断常之计。今如即真如,是即妙有。对破邪宗,以彰中道。一代时教,不出如是二字。
《高僧传》有“译经新意”六例。一、译字译音例,内分四:(一)译字不译音,谓“陀罗尼”;(二)译音不译字,谓佛胸前“卍”字;(三)音字俱译,谓经律论;(四)音字俱不译,谓经题“以”字,所谓“呕”、“啊”,经首“如是我闻”,即不在经外签题之上。所谓“音字俱不译”,未详起自于谁。考其二说,似乎无稽。或者妄指为梵书“心”字,梵本且无,此说尤谬。
愚尝过兴国之传法院,窃取西竺贝叶真书考之:其未译之书,经题尚且未立,何有“以”字之文?盖自古习谬,妄为其说。先圣法门不在斯焉!或问:“经首‘以’形自何而得?”盖当时傭书者运笔以覆经题,固无疑矣!然宗匠假此以接来学,岂知识拟议哉!
善卿的生平,我知道甚少,仅能据卷首法英的序,略推知一二。法英原序文如下:
大观二年(按:宋徽宗,公元1108年)春,吾以辅道之缘,寓都寺之华严。会睦庵卿上人过予手书一编,甚巨。其目曰《祖庭事苑》。……仅二十载,总得二千四百余目。
…上人生东越,姓陈氏,号善卿,字师节。幼去家,事开元慈惠师为弟子。访道诸方,元符中(按:宋哲宗,公元1099年。元符年号只用了三年,此处只能是元符二年),以母老,不忍远游,而归隐卿(按:疑为“鄉”字之误)里。昔睦州有尊宿,姓陈氏,亲老,无所归,织蒲履,鬻以自给。上人窃慕之,因命所居曰“睦庵”。其志识固可尚矣!四明比丘法英书
我们能提供的材料,具如上述。
日本僧人运敞(公元1614—公元1693年,即日本后水尾天皇庆长十九年至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六年),字元春,号泊如,俗姓藤原氏,真言宗僧人,曾任僧正,著作等身。其中《寂照堂谷响集》前集十卷,续集十卷,均采问答体,解答疑问。其卷二“经外题‘以,字”条,全抄《祖庭事苑》之文,几乎一字不差,最后加上一小段按语:
今按,前三说义皆不成。之中谓梵书“心”字者,甚似昧于梵书。梵书安有“心”字哉?
附带说一下,由于悉昙体“ī”字有多种变体,极可能由此引出佛家“伊字三点”的神化说法:此三点既非纵列,亦非横列,是一种不确定的流动的三角形,用以比喻事物“不一不异,非前非后”。这是传达一种佛教概念了。更有说是这三点表示涅磐的法身、般若、解脱的三种德行,此三德有“相即不离”之关系。这又是另一种佛教概念了。由此生发,中国各个宗派的解释多种多样,不赘述。另有一种上推到开天辟地的神异之说,说摩醯首罗大神有三只眼,状如“伊字三点”。录之以备一说。
——摘自白化文《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