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红军
口述历史资料是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资源。许多人之所以喜欢口述历史资料,除了独特的学术取向和历史眼光之外,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他们从这些口述历史资料中发现了被以往历史记载忽略或掩盖了的鲜活史实。
收集口述历史资料,大致有以下三个基本方法:
一、发现并挖掘资料线索
要做到“三心”:
平时留心,发现口述历史资料线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很多人,在这些人里可能有些人有艰难的经历、奇特的人生。我们应当做有心人,平时聊天时留意一点,敏感一点,把一些逸闻趣事或者感兴趣的话题记录下来,很可能激起你进一步弄清楚它的渴望。有了这种渴望,就会想方设法寻找相关的人进行访谈,扩大线索,了解更多资料,然后将访谈资料整理记录下来。
读书细心,寻找历史资料缺失或断线的缝隙,将其作为进一步深究的线索。
研究专心,多方追寻口述历史资料线索人或知情人。
二、做好资料收集准备工作
确定被访人和访问主题。
扫清周边资料。集中访谈之前,应尽可能多地掌握采访对象、采访主题的相关资料,比如已发表的文章、相关影像资料、实物等,做到对被访人和被访事件有概略的了解。
列出访问提纲。要将需要继续了解的问题一一列出,进行归纳后详细写出访问提纲。
做好笔录、录音、录像等准备工作。包括纸、笔、录音机、照相机、录像机等。
三、学习研究访问技巧
收集口述历史资料的成果多少和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口述者与采访者的心灵沟通。基于口述者与采访者之间讲述与倾听的关系,二者间的互动与共鸣,使许多藏在记忆死角里的历史不经意地流露出来。而这些原汁原味的第一手资料,恰恰被史学家们视为珍宝。
激发当事人的口述愿望。历史当事人有的愿意接受访问,有的不大愿意。访问者需要事前与当事人进行恰如其分的沟通,使当事人了解亲历的史料价值,了解访问者的意图、能力、人品等。访问者的感情投入,可以逐渐与当事人相互信任,从而使当事人愿意谈,大胆、没有顾虑、不避讳,知道什么就谈什么,很从容地讲述记忆深处的如烟往事或历史片断。
调动口述者的激情。一般来说,采访者巧妙的提示有助于唤起口述者对往事的记忆,激发他们对访谈问题的兴致。孙科的二夫人蓝妮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没有人提问,自说自话,不能勾起对往事的回忆。”著名导演、戏剧教育家欧阳山尊在接受笔者访问之前曾明确地出:“你最好事先提出需要了解的问题,以便于集中回答。否则,经历的事情太多,从哪里谈起呢?”可见,确定访谈切入点对于有针对性地挖掘资料非常重要。采访提问是否有深度、有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采访人的关注点、兴趣爱好、知识储备、采访技巧、机智敏感、研判能力等。如果采访者的政治、文化、史学知识等积累较为丰厚,初次访谈能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那么口述者就会增强讲述激情,就会主动揭示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
2019年6月,中国政协文史馆工作人员采访周令钊先生,回忆参与设计政协会徽的过往。
对于过从较密、友谊较深、随时可访可问的口述者,以闲聊方式收集资料更好些。这样口述者比较轻松洒脱,思路自由开阔,在不经意中,往往沙里藏金,其史料价值有时远远大于有提纲的正式访谈。当然,这样收集的资料比较零散,但是可以日积月累,随时记录或及时补记。我收集欧阳予倩后人的口述资料,曾陆陆续续用了好几年,最终为读者研究中国话剧史提供了一些难得的材料。
进行群体访谈困难多一点,可以集中座谈,也可以单独访问。集中座谈比较省时省力,口述者可以相互启发,易于唤起沉睡的记忆;不利之处是口述者易生从众心理而忆事较泛,或许有的人出于种种原因不好表达意见。单独访问,口述者可以不受任何外界影响谈出亲历、亲闻,避免集中座谈时对往事回忆的趋同,但比较费时费力。从复原和接近历史的真实性方面考虑,单访比较好。
善于发现新的资料线索。采访时,除了依循采访提纲收集资料外,思想要敏锐,要善于通过新旧事物对比发现变化,注意搞清楚变化的起始和最先出现的新生事物,及时发现和捕捉访谈现场新的谈话线索,往往能得到意外的收获。
2003年9月,笔者向著名表演艺术家石维坚了解孙维世的事情。交谈中,偶然看到书桌一角摆放着石维坚与张学良的合影,意识到这里很可能有故事,于是紧紧围绕这张照片开始追问。石维坚详细地回顾了一段很宝贵的经历:1993年,在大陆与台湾隔绝40多年后,他率领青年艺术剧院访台演出田汉编剧的《关汉卿》(演出时剧名改为《双飞蝶》),其间,拜访了张学良将军和蒋玮国先生。这段史料的公开,为研究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提供了新鲜资料。
四、整理口述历史资料的方法
整理口述历史资料最重要的是把握两点,其一是真实性,其二是独特性。
要做到口述资料真实,采访者就不能照录口述者的原话,而要肩负记录历史真相的任务,对口述内容的历史还原进行一系列严肃认真的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要记录历史的辉煌、人生的成就,也应记载某些曲折、失误、争论,力求不粉饰溢美,不避疵掩瑕。
要做到口述资料独特,采访者就不能张扬自己的文采,而是要体现口述者的精神世界和语言特点。口述者回忆起往事常常表情丰富,具体生动,有时甚至只是摇摇头、耸耸肩、摊摊手,肢体就代替了语言,令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身临其境之感。但是,要把口述变成文字,非得经过一番加工组织不可,须剪裁删节那些重音沓语、句法凌乱别扭的语言,才能做到精华部分点滴不漏。
下面分别谈谈整理个人口述和集体口述资料的注意事项。
(一)个人口述历史资料的整理
历史上,有些人曾经拥有辉煌,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被人们淡忘了,现在只能根据口述者自述或其亲友、部属的回忆来描摹。在现实采访中,大多数口述者没有完整而有条理的资料,所存资料零散而杂乱,甚至片纸皆无,只凭记忆。为了提高史料的真实可靠性,整理口述资料即使参考口述者本人自传,也不能不加考证地运用,最好将口述记录与相关史籍报章加以对照。
笔者在整理口述资料时发现,将口述记录与文字记载核对,大致会出现三种情况:有的口述记录与文字记载史实相符;也有的两者基本符合,小有出入;还有的两者大相径庭。前两种情况较好处理。对第三种情况,就必须另找旁证,引证贯穿,慎重分析,鉴别判断,有所取舍,选用比较合乎逻辑的说法,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真实。
(二)集体口述历史资料的整理
整理集体口述历史资料较为费事。众人回忆同一件事,由于各自参与的时间空间不同,在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承担的角色不同,亲历亲闻的细节不同,个人的视角不同等,大家所谈的历史情况既有许多重叠,又存在不少相悖之说。
对重叠的口述,只要将他们各人所谈进行对比、归纳、适当删节之后,再进行整理就可以。对于相悖之说,不要武断盲从,也不能轻易弃之,必须持谨慎态度,要从其他渠道、路径核查,最好请教专家,通过多种旁证材料的比较鉴别,言之有物,字出有据,对不同说法逐一进行排除,最终得到可信的史料。如果经过上述努力仍不能得到可靠的材料,就要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允许几说并存,实事求是地将一时弄不清楚的问题留待日后或他人解决。
口述资料整理完毕,应做好归档工作。要说服口述者相信档案馆的保管条件和服务质量,争取收集他们的笔记等文字记录和照片等有价值的物品。因为笔记里有历史细节,有罕见资料,可补正史之不足,照片对时过境迁的事物是有力的佐证。对于收集到的档案文献、照片、实物以及采访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录音、照片等要妥善保存,征得口述者同意后最好进馆存放,以确保口述历史资料及相关材料齐全完整,不散乱、不流失,方便更多使用者。(2021年2月)
本文选自中国政协文史馆编《文史学刊》第12辑,2023年5月出版。文章有改动,原标题为《浅谈抢救口述历史资料的必要性及其方法》,图片为编者所加。
作者杨红军,北京市档案局(馆)退休干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