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市委书记想升任省委书记,写信给毛主席,伟人:开除党籍永不启用

市委书记想升任省委书记,写信给毛主席,伟人:开除党籍永不启用

市委书记想升任省委书记,写信给毛主席,伟人:开除党籍永不启用1951年,一河南市委书记写信向毛主席求取省委书记职务。要知道,主席向来痛恨领导干部伸手要权。但令人意外的是,他这一次似乎格外愤怒,还特地批示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1951年,一河南市委书记写信向毛主席求取省委书记职务。

要知道,主席向来痛恨领导干部伸手要权。

不出所料,毛主席不仅没有给对方升官,还对其严加斥责。

但令人意外的是,他这一次似乎格外愤怒,还特地批示中央办公厅,要把人开除党籍公职,永不启用。

通常来说,领导干部就算犯了错误,毛主席首先会选择批评引导,寻求解决办法。

这种处置看似有些过于严厉了。

文史博览文史_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理论

这么看来,此事绝非伸手要权这么简单,背后一定还有为人所不知的隐情。

肃反专家

土地革命时期,党组织曾开展过肃反运动。

原本肃反的初心是好的,清除革命队伍中的敌特分子,保证队伍的纯洁性,扫清革命道路的障碍。

但当时,一无侦察手段,二无反特经验的情况。

再加上一些人“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行动极容易就变质,锄奸变成误伤自己人,革命遭受了极其痛心的损失。

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文史

而这之中,戴季英就是出了名的“肃反专家”,一位不折不扣的狠角色。

1935年,政委戴季英率红25军到达延川与陕北红军会师。

恰逢此时,陕甘边区特委发布开展肃反运动的决议。

当时,担任政治保卫局局长的戴季英,走上了肃反领导岗位,掌握“生杀大权”,为该运动推波助澜,火上浇油。

肃反刚开始一个月左右,原陕甘边的几位领导干部就被逮捕了。

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文史_文史博览理论

戴季英将他们屈打成招,甚至逼迫其供认刘志丹是“右派反革命”。

就这样,最荒谬的一幕出现了。

西北红军的创始人刘志丹,因编造的罪名被抓进监狱,遭受严刑拷打。

他的妻女也被打入劳改队。

后来,戴季英还给刘志丹等人挖坑装备活埋,幸好事情传到毛主席耳朵里,才紧急派人到陕北根据地,阻止了悲剧发生。

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文史

在这场肃反中,还有不少如高岗等高级干部都含冤被捕,大批同志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惨遭处决。

一位陕北苏区领导后来回忆:“要不是毛主席说‘刀下留人’,我们早已不在人世了。”

事后,毛主席派人对此事进行了全面调查,处置了相关人员,撤销戴季英职务并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他还点名批评戴季英:“这次肃反事件是完全错误的,逮捕刘志丹完全是莫须有的诬陷,你这是机会主义疯狂病。”

其实,这也不是戴季英头一回肃反了。

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文史

早在鄂豫皖苏区肃反时,他就于1931年11月他直接参与杀害了根据地领导人许继慎。

后来,他又无故将红25军220团的政委、参谋长等49个干部打为“反革命分子”杀害。

74师师长徐海东得知后非常震惊,准备找他质问。

谁知,戴季英大言不惭地说:“我是省委常委,又是政治委员,肃反是我的事情,你少管,不要过问。”

当时一方面是党内“左”倾思想盛行,一方面当时我军反“围剿”十分艰难。

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文史

加上戴季英个性偏执,爱钻牛角尖,就很容易在肃反中怀疑一切,陷入极端教条主义陷阱。

受到审查后,他仍拒不认错,辩解说一切都是为了维护革命利益。

听到他的狡辩,一向脾气温和的周总理都被气得大发雷霆:“像刘志丹这样的‘反革命’越多越好,像你这样的‘真革命’倒是一个没有才好!”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给革命带来重大损失,受到如此严厉的批评,建国后却依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

这是为什么?

出色的革命领导人

戴季英这个人实在有些奇葩。

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文史

在肃反这件事上,他真心认为自己是为革命好,尽管受到处分,却仍坚定干革命且忠于革命。

很多对他义愤填膺,但却不能否认其忠诚与革命贡献。

土地革命时期,戴季英就备受组织赞扬。

他一入党就是黄麻起义总指挥部成员,年仅21岁,起点不错。

紧接着,其参与创建鄂豫边根据地、组建第七军,成为鄂豫皖省委委员,可以说年少有为。

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部队被打散,戴季英和徐海东重组队伍,坚持鄂豫皖根据地斗争,升任红25军政委兼鄂东北游击总司令。

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文史

在其带领下,红25军发展到1.3万多人,后又率部进入陕西洛南,建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第二次长征,红25军吸引20万敌军策应主力红军,也是功不可没。

戴季英的革命贡献毋庸置疑,个人威望也很高,对党和革命忠心耿耿。

没多久,抗日战争爆发,正面战场节节败退,正值用人之际。

或许这就是他犯下大错,却只是被撤职的原因。

文史博览文史_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理论)

作为一个善于带兵打仗,开创局面的人才,戴季英在这方面,还是得到重新启用。

抗日时期,他深入中原打游击,与日军作战百余次,凭借战绩出任河南党委书记。

1945年2月,其又与王树声一起创建以嵩山为中心的根据地、成立八路军河南军区。

他们领导豫西抗战,在伏牛山区与日军激战,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在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都被日军占领的情况下,能干出这样一番事业,戴季英是很不容易的。

其赫赫功劳值得肯定。

文史博览文史_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理论

解放战争期间,戴季英担任过中原局委员、中原军区副政委等职。

他曾带领部队打了几场漂亮的战役,为中原地区的解放作出很大贡献。

毛主席都多次公开表扬他。

建国后,中央考虑到戴季英的革命贡献以及曾经的错误,虽然没有授予重任,还是任命他为开封市市委书记。

如果戴季英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在岗位上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其政治前途还是一片光明的。

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文史_文史博览(理论)

可他偏偏又犯糊涂了。

向毛主席要官

1951年,毛主席收到了一封来自河南的信件,看完后怒不可遏,直呼戴季英“不可救药”。

原来,戴季英觉得凭自己的资历、能力与经验完全可以驾驭省委书记一职,而不是屈就于开封市委书记。

他不仅不满现在的职务,还攻击省委领导人,罗列其他同志的“问题”,和当年搞肃反一样,表演欲还是那么强。

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文史_文史博览(理论)

别的不说,戴季英真有能力出任省委书记吗?

他完全把开封市当成自己的地盘,常常不配合省委的决议安排,甚至公开与之叫板。

开封的情况传达不上去,上面的决议也传达不下来。

尤其那时正值国家开展轰轰烈烈的“三反运动”。

戴季英不积极响应,倒来捣乱,严重阻碍了地区工作的正常开展。

文史博览文史_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理论

偏偏这人还毫无自知之明,缺乏反省的能力,竟然敢写信找毛主席要权。

这不正好撞反官僚主义的枪口上了?

延安时期,毛主席就强调:“共产党员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

他老人家更是以身作则,大公无私,特别反感居功自傲之人。

主席当即批示中央办公厅:“共产党不需要戴季英这样的高级干部。这样的人,应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永不启用。”

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文史_文史博览理论

最终,戴季英不仅没要到官职,反而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

等到1960年,组织清算他肃反犯下的错误时,判其15年有期徒刑。

戴季英这才为当初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其政治生涯到此画上了句号。

只不过,他的故事远没结束。

在党内,戴季英成为反面教材的典型。

文史博览文史_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理论)

毛主席在七届六中全会上又点名说:“不可救药的人总是很少的,比如张国焘、饶漱石,还有陈光、戴季英。”

被毛主席这样批判,又遭逢牢狱之灾,戴季英的反应让人哭笑不得。

一如当年,他还是那副死不悔改,且对党和革命忠心耿耿的样子。

出狱之后,他被邀请对红25军军史初稿提修稿意见。

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理论)_文史博览文史

谁料,戴季英一个党外人士,却半点不当自己是外人,依然端着领导架子说:“根据你们的经历和水平,能够写到这个程度,也算不错了。”

而等到座谈红25军军史时,他又侃侃而谈,还建议:“毛主席从理论上对这个问题讲得十分透彻,应当总挂帅一下。”

可见他虽然没认识到错误,但倒十分操心党内历史,也一如既往敬佩毛主席。

其独特个性与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毁誉参半的经历,都称得上是个奇人、强人。

参考资料

辛向阳.戴季英与肃反及其多舛命运之生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37(01):39-45.DOI:10.13698/j.cnki.cn36-1037/c.2016.01.008.

廖春梅.毛泽东永不启用的人[J].文史博览,2012,(08):37.

#MCN首发激励计划#

上一篇: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是211吗?成都理工大学排名?
下一篇: 成人高考指南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