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中的食用油是人们制作饮食时必须使用的关键食材之一。从清朝末年开始,唐山的榨油业就有了初步的发展,但是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大多数经营者是采用前面的店面销售,店后就是手工加工的作坊。(土法榨油)一年中只能生产两三个月,产油有限。
唐山后来发展形成了6家小型使用机械榨油工厂,分别是:复盛合、庆德隆、广元昌、瑞信栈、隆义栈、永德栈。后3家原来是粮栈(批发经营粮食),还兼营转运和客栈等业务。其中,隆义栈每天分两班进行加工工作,使用豆子10吨,其余各家企业每天只生产一班,共计使用豆子25吨。瑞信栈与庆德隆还兼制造豆饼。
(位于东局子街的瑞信栈 绘画:赵以松)
瑞信栈有资本21000银元,庆德隆有资本15000元,两家共计有16名工人,产量两家大体相同,每天各榨出豆油700斤左右,豆饼150片左右。豆油基本上在市内销售,豆饼用做养猪饲料和种地的肥料。他们还把部分豆饼运到天津东西各市镇销售。两个厂子各有电碾一台,是电力驱动,两厂还有2台榨油机,豆饼模型各数十个。
瑞信栈位于东局子街路南(老车站),是唐山著名的“瑞”字号买卖之一,其创始人是开平镇聂各庄赵岚,他是唐山有名的巨商。瑞信栈的掌柜(经理)是唐山商会会长、唐山风云人物吴杞芳。赵岚为谋求更大的发展,在1937年计划成立一家更大、更现代化的榨油工厂,并给这个新工厂起名为:“中华油厂”。该厂在1938年,由(北)瑞生成绸布庄投资创建,1943年建成投产,工厂座落在唐山市小窑马路(由唐山矿通往西北井的马路)
(位于小窑马路的中华油厂 绘画:赵以松)
占地10.77亩,有厂房14间,宿舍11间,办公室12间,仓库43间。厂内有设备23台,以生产花生油和棉籽油为主。
1943年,该厂正在筹备投产之际,工厂突然被日军强行占据,设备遭到破坏,投产受阻。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赵岚重新投入资金,添置和修理设备,招聘工人,并于1946年1月正式投产。当时此厂共有资金24754银元。雇佣工人14人,经理由(北)瑞生成绸布庄的副经理江汉屏兼任。另设专职副经理1人。主要生产两种油,一是花生油,每月使用原料约10万公斤,产油3.5万余公斤。此厂当时在唐山市的植物油加工业中,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其经营方式自购原料,自销产品。原料主要从丰润、丰南、滦县、遵化等地购买,产品除在当地销售外,同时也销往北京、天津和其他地区,生产经营状况基本正常。
到了1947年,唐山市的植物油加工业已发展到20多家,各家争购原料,争销产品,导致恶性竞争,出现一些企业赔钱的局面。
因为唐山附近的油料资源不足,中华油厂依仗自己雄厚的资金到东北采购原料。
(民国时期花生油油筒 收藏:周同年)
到1949年年初,离开工厂去天津躲避战乱的经理与一位驻天津的股东返厂,并开始组织准备开工复产。当时在北京、天津、唐山开设的其他4家“瑞"字号企业已关闭。股东孙国华来唐山不久,就将这4家企业的经理和有关人员陆续集中到中华油厂,研究如何使各家企业复产复工等问题。当时有人建议分掉唐山(北)瑞生成绸布庄的财产,关闭油厂,但被否决。经过研究、分析后,最后决定:中华油厂的职工一律不动,开工恢复生产。股东孙国华正式责令经理任光应负责油厂的管理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终于开工恢复了生产。但是因为原料不足,生产时断时续,不能正常连续生产,随之而来的是唐山市出现了水灾,工厂无法生产。
到了1949年6月,在公方、资方和职工代表3方共同努力下,油厂才恢复了生产。
(解放后百姓到合作社去买油 绘画:赵以松)
1955年,油厂组建了公私合营筹备小组,由政府代表、资方和职工代表3方人员组成。按照“实事求是,公平合理”的原则,对油厂进行财产清查评估,最后确定:中华油厂资产净值为89613元,比帐面原值减少了11667元,贬值率为9.53%,负债总额为21157元。
1955年12月15日中华油厂正式公私合营,原中华油厂的经理、资方代理人任光庭和原油厂监理、资方代理人胡相墀2人为副厂长(厂长由政府推荐的代表武锡珍担任),王春如担任生产股长,解光新担任财务股长。从而中华油厂开始了新的生产与发展之路,翻开了新的一页。
中华油厂在唐山的商业发展中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它们的产品,使老唐山人餐桌上飘出油香味,用这些油烹调出的美味佳肴,让那些过来人久久回味,并深深的印刻在脑海中。
来源/《唐山文史》、近儒山人的绘画世界及网文。
文/周同年。
图片/周同年。
绘画/赵以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