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台北故宫文献“回归”戍台名将故里 两岸文史交流谱新篇

台北故宫文献“回归”戍台名将故里 两岸文史交流谱新篇

台北故宫文献“回归”戍台名将故里 两岸文史交流谱新篇来自台北故宫的 乾隆年间闽安水师防务地图。由曾国藩等八名朝廷要员联名保举黄礼鉁为闽安水师都司(正四品)的奏折《为请以黄礼鉁什署福建闽安水师协左营都司事》(咸丰五年(1855年)。

来自台北故宫的 乾隆年间闽安水师防务地图。福宁府(左下)-福安县城(右下)及周边澳口岛屿一目了然。蒋滨建 供图

人民网宁德1月12日电(吴隆重)近日,福建文史专家蒋滨建将从台北故宫征集来的一批清代海防文献赠送给宁德蕉城区黄礼鉁研究会(筹),谱写了海峡两岸文史交流的新篇章。同时赠送的还有数帧戍台名将黄礼鉁故里百年老照片,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这些珍贵材料对研究闽台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据了解,这批文献包括一份清朝咸丰年间的奏折《为请以黄礼鉁升署福建闽安水师协左营都司事》和一幅乾隆年间的《浙江福建沿海图》宁德湾福宁府局部图,系蒋滨建委托在台湾的琴江水师后裔张长卿先生从台北故宫军机处文献中征集而来。这两份文献曾在2015年福建长乐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闽台海防文献展》上亮相,引起宁德方面的关注。

《为请以黄礼鉁什署福建闽安水师协左营都司事》这份奏折记述的是咸丰五年(1855年)十月初七日,八位朝廷要员保举福建省宁德市焦城人黄礼鉁升任闽安水师都司(正四品)并获得咸丰皇帝批准的情况。这八名朝廷要员分别是太子太保大学士兵部事务裕诚、兵部尚书阿灵阿、兵部尚书周祖培、尚书常志、左侍郎王茂荫、宗室春佑、右侍郎曾国藩、沈兆霖等。

黄礼鉁(1808—1862)字步云,号瑞堂,乳开义,是清朝爱国守台的著名将领。他驻闽台沿海军事重镇十几年间积极进行防务建设,坚决抗击倭寇侵扰,为维护福建沿海的安定和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多次受到朝廷褒奖。咸丰九年(1859年)补授黄礼鉁为水师安平协副将(从二品),诰授武显将军(正二品),1862年在台湾彰化的一次平叛战斗中为国捐躯。

蒋滨建介绍说,这份奏折反映的史实与台湾相关文献记载相符。据台湾文献记载:黄礼鉁于1859年(咸丰9年)奉旨接替吕大陞,任台湾水师协副将,此官职是台湾清治时期的台湾海防军事层级最高武将,统帅三标水营,麾下水师兵勇数千名。

这份奏折赞扬了黄礼鉁打击海盗维护闽海治安的突出成绩,也反映了朝廷对闽安水师驻守当时福建省会咽喉地带的重视,而《浙江福建沿海图》宁德湾福宁府局部图,则直观地展示了黄礼鉁故乡三都澳至罗源湾一带的防务形势,揭示福宁府在清代闽台防卫中的特殊地位。闽安水师与长乐琴江水师同属福建海疆军事要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极为突出。

据了解,清政府一贯加强闽台海防,雍正二年升福宁州为福宁府,加强闽安水师防务建设,又在海坛水师重兵把守的三江口设立水师旗营,强化澎湖、金门、厦门、铜山和闽粤结合部南澳岛的官兵驻守,形成完备的闽海防卫体系。

蒋滨建表示,他近年来发现在台北故宫藏有与福宁府有关的文献超过360份,目前正抓紧整理已经征集到的史料,以便继续赠送给宁德方面,推动闽台文化交流互动,留住闽东海防记忆。

由曾国藩等八名朝廷要员联名保举黄礼鉁为闽安水师都司(正四品)的奏折《为请以黄礼鉁什署福建闽安水师协左营都司事》(咸丰五年(1855年)。蒋滨建供图

1926年的三都澳。蒋滨建 供图

1870年的三都澳村舍及外国办事处。蒋滨建 供图

1870年的三都澳.蒋滨建 供图

1月10日,蒋滨建专程来到宁德市蕉城区虎贝乡向黄礼鉁研究会赠送清代故宫奏折、舆图和老照片。蒋滨建 供图

上一篇: 从选题到付印:一本书是如何“诞生”的?
下一篇: 2023新增本科专业大盘点!你pick哪一个?(理工类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