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锡伯族服饰(锡伯族服饰图片)

锡伯族服饰(锡伯族服饰图片)

锡伯族服饰(锡伯族服饰图片)锡伯族西迁节及其民俗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锡伯族服饰(锡伯族服饰图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语委研究员佟加·庆夫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是国家的根

锡伯族西迁节及其民俗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锡伯族服饰(锡伯族服饰图片)

锡伯族服饰(锡伯族服饰图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语委研究员佟加·庆夫

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是国家的根所在,民族的魂之所系,是我们生活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的精神财富。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公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2005年文化部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申报,全国各省市共申报1351项,其中“锡伯族西迁节民俗艺术”被列入国家级保护项目予以立项,项目代号为17,项目类别为文化空间。

二、西迁节及其民俗艺术的内容

西迁节是锡伯族的传统节日。锡伯语称“Duinbiywaizhuwanzhakun”,东北地区的锡伯族称“迁徙节”、“怀亲节”、亦称“西迁节”等。西迁节庆祝活动都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举行。

(一)西迁节的由来

锡伯族早期活动在大兴安岭一带,“畜牧迁徙,射猎为业”。公元386年拓跋鲜卑人建立北魏政权;另一部分人则以“室韦”自称,在嫩江、绰尔河、洮尔河流域过渔猎生活。康熙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间(1769—1701),锡伯八旗奉朝廷调遣,由伯都纳、齐齐哈尔、吉林乌拉等地南迁至辽沈地区定居,由渔猎生产生活转入农耕,士读于庐,农耕于野,兵役于旗,生活趋于安定。

早期的锡伯族先民形成了崇尚大自然的渔猎文化及其各类崇拜、信仰、习俗和以满萨教为原始宗教的萨满文化。每年的农历四月,族人纷纷外出选择水草丰美之地,举办祭祀、跳神等仪式,祈求人岁平安。由此形成“农历四月十八”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民俗传统。定居辽沈地区以后,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在盛京(今沈阳市)修建“锡伯家庙”,作为本民族的宗教、文化民俗艺术活动场所。每年都在家庙里举行一次“农历四月十八”节庆活动,在保留古代渔猎文化和萨满文化习俗的同时,节庆活动里还被注入八旗文化习俗的内容。

在传统节日里增加进来西迁屯垦戌边和爱国主义的内容,则始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奉朝廷之命赴伊犁地区屯垦戌边的一部分锡伯族官兵和眷属,在盛京锡伯家庙聚会,与留在故乡的同胞生离死别。242年以来,锡伯族人民一直通过西迁节活动,纪念当年的西迁壮举和在新疆屯垦戌边的英雄业绩,借以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热爱祖国、勇于牺牲的西迁精神,展示当今锡伯族人民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由此西迁节成为充分展示本民族各种民俗艺术的一个平台,形成本民族的文化传播空间,向世人展示锡伯族灿烂悠久的文化传统,并赋予这一节日一种浪漫的、动人的吉祥意义,使之成为锡伯族岁月长途中的欢乐盛会、生活中的美妙诗篇。

(二)西迁节的精神实质

“有清一代,边患之地,莫过于新疆”。18世纪70年代初,为了抵御和防止强邻沙俄向东扩张,清政府从东北、河北张家口等地抽调蒙古、索伦、锡伯等民族组成兵营,戌守祖国西部边境与沙俄交界的地区。其中,1764年从盛京调遣锡伯官兵1000名,连同眷属共约4000余人,西迁新疆伊犁地区戌守巴尔哈什湖以东以南的西部边境。

锡伯族军民在“农历四月十八”这一天,在盛京锡伯家庙与留在故土的同胞离别,翌日出发西行。他们通过柳条边彰武台边门,入科尔沁平原,绕过大兴安岭南端和达来诺尔,进入锡林郭勒盟境内境内及外蒙车臣汗部境内,经库伦行至乌里雅苏台过冬。

途中在大漠深处凿井解决饮水困难,在清朝疆域地图上留下“锡伯吉尔孟”的地名。在乌里雅苏台过冬期间,牲畜因长途乘骑驾驭,加之雪原无草,开春时又碰上一场瘟疫,起程时所带之牛3036头,先后倒毙2596头,仅剩400余头;所带之马2020匹,“大多疲瘦,生癞者众,不得其力”。经向朝廷呈报交涉,由乌里雅苏台将军报奏,朝廷允准从乌里雅苏台借给马500匹,驼500峰,抵伊犁后如数交还(后由锡伯营官兵分摊,折银赔偿)。

乾隆三十年(1765)阳春三月,锡伯军民每人带了四个月的口粮和一个月的茶叶,从乌里雅苏台启程,向西进发。行至科布多一带,阿尔泰山积雪大量融化,“水深流急,不能行走”。他们改变行进路线,穿绕科齐斯山而行,寻浅水处跋涉。但受困多日,“所剩兵丁之口粮,只足月余之食”,所借马驼,亦倒毙甚多,只得向伊犁将军府求援。在未得伊犁派人借济之前,余粮已尽,畜力短缺。锡伯军民沿途采摘野草,和着一点点粮食,聊以充饥(为了纪念这段艰苦的经历,锡伯人后来每年春季采摘一种叫“乌珠穆尔”的野菜吃)。期间架设浮桥渡过额尔齐斯河,在河畔留下“锡伯渡”的地名(今写齐伯渡)。

至六月下旬,过霍博克赛尔、察罕鄂博等地,两队人马才得到接济。继而,又经过额敏、巴图鲁克、博尔塔拉等地,穿越险关隘道果子沟,于乾隆三十年(1765)七月下旬抵达伊犁绥定一带。在进入绥定城以前,男女老少都换掉褴褛的衣服,穿戴上最好的衣帽,佩带武器,精神抖擞地接受了伊犁将军的检阅。锡伯官兵与眷属,从白山黑水到伊犁河,行程一万余里,将原定的三年行期缩短一大半,就抵达目的地,他们在祖国和民族的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此次西迁壮举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升华为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团结友爱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培育成为一种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众志成城的民族志向,成为西迁节所表现的永恒主题,成为锡伯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父亲的铠甲怀抱着身经百战的无畏,母亲的哺育筑成一道永不沉的忠诚,心中祭起不朽的丰碑,马蹄阵阵向边塞挥鞭。

锡伯族军民抵达伊犁以后,组成锡伯营,成为西部边防的一支劲旅,守卫祖国西陲与沙俄交界处的18座卡伦(哨卡)。同时驻防喀什噶尔、塔尔巴哈台等军事重镇,投身于平定张格尔叛乱、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军事斗争、反对沙俄占领伊犁的斗争等,忠实地履行抵御外侵,对内维护一方安定的神圣职责,付出重大牺牲,捍卫了国家的最高利益。

开挖伊犁河谷第一渠,千年沉睡的土地插入第一张犁,锡伯人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屯垦建设。锡伯族军民在戌边的同时,在伊犁河谷腹地开挖察布查尔大渠,引伊犁河水上岸,种植良田,筑堡屯居,在亘古荒原建设起村落相望、阡陌相连的居民区,成为现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刍形。1954年成立自治县时,便以大渠之名为自治县的称谓。如今在自治县境内形成亮丽的民俗风景线。

坚信自己锲而不舍的追求是价值无比的。锡伯族人民在长期的屯垦戌边生活中,将古代渔猎文化和萨满宗教文化传承了下来,并且生成和发展了本民族的民俗文化艺术。

(三)西迁节包含的民俗艺术内容

锡伯族的民俗文化是锡伯族人民群众世世代代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约束面最广的社会规范性文化。西迁节以其节日文化的特殊形式和广泛的传播空间,涵盖着锡伯族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各类民俗文化艺术。它与现代高度物质文明和谐相处,使古老的精神

文化与现代社会并存,与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气候条件、宗教信仰、历史发展状况相适应,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锡伯族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有:

1.传承着古老的渔猎文化

西迁节民俗艺术承袭锡伯族早期大兴安岭一带从事渔猎生活时生成的崇拜大自然的原始文化形态。“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落在沙锅里”、“飘飘雪花如蝶飞,驰骋骏马共撒围,搜遍一山又一山,猎队满载凯歌回”就是这种生活的真实写照。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主要有《亚其纳》、《蝴蝶舞歌》、《狩猎歌》等古老民歌。

在锡伯族的婚俗、丧葬、禁忌、礼仪、族谱和信仰中,还留存着祖先崇拜、火崇拜、图腾崇拜(包括对神兽的崇拜、对狐狸的崇拜、对动物神灵的崇拜等)、自然崇拜(包括天崇拜及祭祀、地崇拜及祭祀、星辰崇拜及祭祀、门神崇拜、路神和山神崇拜、河神和鱼神崇拜、猎神崇拜、树神崇拜等)、喜利妈妈(以绳纪事人口繁衍)、海尔堪(牲畜保护之神)等各类崇拜的许多遗俗,它们当中如狐狸崇拜、祖先崇拜、海尔堪等都曾供立神位祭奉,喜利妈妈实物至今犹存。由此产生的信仰、观念和禁忌等,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它们当中的许多痕迹和遗风,依然留存在锡伯族西迁节民俗艺术传统里。

西迁节民俗艺术依然留存着锡伯族古老的冬季打猎、春季捕鱼的渔猎文化习俗。迄今还留存着赴山野丛林之处,狩猎野生动物,“猎得山兽和野鲜,皮做衣来肉做餐”的遗俗。留存着在伊犁河拉网、挂网、扳网、迷魂阵、诱鱼篓、冰洞逮鱼,“撒网打鱼到河边,捕击河水捕鱼忙,欢歌喜舞生活甜”的渔猎传统。由此还创造一种“河水煮河鱼”的特殊吃法,成为在伊犁地区闻名遐迩的一种旅游饮食文化。

2.传承着原始的萨满文化

“萨满是一个演员,一个舞蹈家,一个歌手和一个整体管弦乐队。”锡伯族的萨满确是如此。萨满教是锡伯族的原始宗教,它对锡伯族西迁节民俗艺术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宗教文化(锡伯族在近代信仰过喇嘛教)的影响。锡伯族的萨满教以哈拉莫昆传衍,形成伊勒图萨满、布图萨满、额尔其、道奇、相通等形式。

萨满文化逐渐演化成为一种舞蹈化的形式,据此创编的《额姆琴舞》、《铃鼓舞》、《鼓舞》等古典舞蹈在国家级、自治区级比赛中多次获奖。萨满跳神时演唱的神歌目前搜集到的有《艾辛哈准》、《嚯里色》、《扎嘿也朱嘿也》、《杭啊尔常啊尔》、《阿尔坦库里》、《吾亚拉伊也》、《索哩仰克》、《托斯别久别》、《东布尔东布尔》、《额聂克尼》、《亚嘎伊格》、《霍博里格霍博里》等20余种,成为探究萨满文化极为的珍贵资料。

萨满音乐形成单点节奏和多点节奏,与萨满歌搭配形成宫调式、商调式、羽调式的鼓点音乐。萨满跳神时用的帽子、裙衣、腰铃、铜镜、铁矛、皮鼓以及萨满神像图等道具,在神奇的萨满世界里被赋予神化的意义后,都成为特殊的法器。比如神裙被认为是灵魂飞升,在与恶魔搏斗中光明在保护他;神帽和神矛,成为萨满的勇武精神;腰铃意味着身边风雷交鸣,行途遥远等等。而在西迁节民俗艺术里,萨满的服饰和道具都是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品。

3.传承着“国语骑射”的文化传统

有清一代,在锡伯族屯垦戌边的漫长时空里,满语满文被做为传承西迁节民俗艺术的工具和载体,生成其独特的语言与文化空间。凡懂锡伯语文者都懂满语文。基于这一优势,锡伯族学者在国内外的满语文研究、文献研究及其整理、翻译都作出了独特贡献。满语满文在锡伯族当中的留存,为我国和世界满—通古斯语族民俗事象的保存和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活化石”。

英姿潇洒/雕翎斜挂/锡伯儿女神射/引弓千钧欲发/一声鸣镝飞去/一朵彩云落下”

在八旗制度下,锡伯族村村有箭场,家家有弓箭,家中降生男孩,门口要用红绳挂一小弓箭,祝愿孩子成为一名勇敢善射的男儿。到十五、六岁时,进行严格的骑射训练;满十八岁后每年都要参加官方严格的骑射考核,达标者注册为“伍克辛”而应征入伍,成为誓守祖国边疆的战士。弓箭陪伴着锡伯人降生、成长,弓箭文化孕育了锡伯族战胜困难的动力,逐渐由古代渔猎生活的谋生工具转化为守卫祖国的军事武器,又由军事武器转化为民俗艺术当中颇具特色的娱乐活动。

新中国建立后,射箭成为现代竞技项目,这为传承本民族善射传统的锡伯族运动员创造了一个施展身手的平台。上世纪80—90年代,他们纵横驰骋在国内外箭坛赛场上,先后在全国射箭冠军赛、全国射箭锦标赛、全国室内射箭比赛、第六届会运会、第一届亚洲射箭比赛、罗马尼亚国际射箭邀请赛、中国射箭队访问爱尔兰、爱尔兰射箭比赛、日本射箭队访问中国、中国射箭队访问朝鲜、第一届亚太地区射箭锦标赛、石家庄国际射箭邀请赛、第九届亚运会、第三届亚洲杯射箭比赛、威尼斯国际射箭邀请赛、亚太地区青年射箭通讯比赛、第三十二届世界射箭锦标赛、第二届亚太地区射箭锦标赛、南宁国际射箭比赛、第二届“索非亚”杯国际射箭比赛、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第十届亚运会、天津国际射箭比赛、中国射箭队访问泰国、第三十四世界射箭锦标赛、第五届亚洲杯射箭比赛、美国射箭队访问中国、国际射箭邀请赛等多项国内外重大射箭赛事中,锡伯族运动员荣获近百枚金牌、百余枚银牌和铜牌。在2005年全国第十届全运会上,以锡伯族运动员为主组成的新疆代表队荣获团体赛冠军。

三、节日形式与内容的演变

“我乡自有艺人出,独领风骚二百年”。有清一代,锡伯营军民在屯垦戌边生活中,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以总官名义或以各牛录佐领名义举办,或由民间自发举办。节日内容涵盖对本民族历史的回忆,对戌边使命的再认识,以及各类民俗活动、祀祭、萨满跳神等,还开展文艺节目表演、射箭、摔跤、赛马等各类竞技活动。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八旗制度下的半军事化生活中,以西迁节为载体,生成和发展了本民族的屯垦戌边文化,使每一个锡伯人自小就知道本民族有一个每年都要举办的重要节日——西迁节,由此代代相传,一直延续到今天。

期间虽然节日内容和形式随社会的演进发生了诸多变化,但本民族群体对西迁节的认知没有变,对本民族民俗艺术的保护意识没有变,反而随着生活的富裕而对这一传统节日及其表现形式的认可程度越来越高,参与力度越来越大。

新中国建立以前,新疆锡伯族的西迁节民俗艺术活动大多是以庙会形式,在各牛录的寺院里举行,或者按照崇尚大自然的古老习俗,在野外举行。由此形成集宗教仪式、民俗文化于一体的节庆活动内容。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举办诸如给“关帝磨刀”、“向索木达神祈求安康”、“向主管普天下生灵的娘娘神祈求多子多福”以及萨满跳神、攀刀梯等仪式等活动。同时举办射箭、摔交、赛马、扭秧歌、民歌比赛、舞蹈表演、踩高翘、说唱、汗都春表演等各类文体活动,各种传统习俗艺术在节日活动期间得到集中展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工艺美术、书法类:西迁浮雕群,锡伯营八旗屯垦戌边纪念亭,在靖远寺、图公祠、民俗风情园、博物馆、西迁路线图及模型,木轮车、纪念碑,图伯特塑像,弓箭、刀枪及其他武器,战时召集兵员用的生铁大钟,神奇的萨满服饰及跳神用的器具、《西迁组画》等。在民间,各类生产工具、家庭用具、图案、剌绣、剪纸等物品中,都可看到与西迁节民俗艺术相关的制品、器具和作品。还有巨幅浮雕壁画《大西迁》(荣获《民族大家庭画展》最高荣誉奖大金果奖)、微石作品《西迁之歌》、有关西迁内容的书法作品,民间艺人们在翻译和抄写演义小说中创作的满文、锡伯文毛笔草体等。

文史类:研撰出版《锡伯族简史》、《锡伯族研究文集》、《锡伯族源流史纲》、《漫话锡族》、《沈阳锡伯族志》、《大连锡伯族》、《锡伯族图录》、《锡伯族百科全书》、《锡伯营官职年表》、《锡伯族民间图案集》及政协文史资料等多部著作,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多次召开全国性、自治区级学术研讨会,对西迁节及其民俗艺术作了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探讨。

书面文学类:忠实地记录历史,真实地反映生活、生产和战斗历程,讴歌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是锡伯族文学艺术的总体特征。口头文学作品记录成锡伯文出版发表的许多作品,或以手抄本形式留存于民间,由众多民间艺人和无名作者创作的有关西迁节民俗艺术内容的作品有很多。主要有数种版本的叙事长诗《离乡曲》《西迁组歌》《西迁之歌》(长达1500余行)《迁徙之歌》《噶什喀尔之歌》《拉希贤图》《海兰格格》《苏花之歌》《三国之歌》《锡伯族民歌集》《锡伯族民间歌曲集》《锡伯族民间故事集》《锡伯族谚语选》等;完

成锡伯族三套集成、曲艺志、音乐志的编辑工作;民俗风情有《锡伯族风情录》《锡伯族习俗志》(满汉合璧)《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锡伯族》等。

口头文学及民间文学类:用锡伯语传承的有关西迁的故事、民歌、儿歌、萨满神歌及音乐、戏曲音乐及曲牌曲目、民歌音乐,萨满舞、贝伦舞等系列舞蹈,谚语、歌谣、小型话(歌)剧及多篇(部)手抄本诗歌、传记、散记、纪实、家谱等,它们都用来记载、念说、表演和传唱,成为西迁节民俗艺术的一种传承形式。

翻译文学类:翻译媒体在锡伯族非物质文化作品的传播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凡是用满语文和锡伯语文创作的有价值的作品及代表性的口头文学作品,大都翻译成汉文发表或出版,有的还用外文译介到国外。通过“念说”这一集体性欣赏文学的形式,在民间进行传播,形成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传统,主要有译成满文或锡伯文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隋唐演义》《清史演义》《东周列国志》等多部演义小说以及满汉合璧《西厢记》《聊斋志异》《诗经》等。通过满汉、锡汉双向翻译,将西迁节民俗艺术及其原始文化形态介绍给其他民族的读者,扩大了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同时还将汉族的优秀文化代表作译介给本民族群众,使之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提升了本民族成员的整体文化素质。

舞剧、舞蹈、电影、电视片(剧)类:音乐舞剧《西迁之歌》,电影《现代角斗士》、记录片《消逝的足迹》《察布查尔锡伯人》《锡伯族婚礼》《走进锡伯族》《打牲部落的变迁》等。锡伯族民歌录音专辑、戏曲录音带等多部。从民俗文化艺术中汲取创作素材,创作出的多部舞蹈、歌曲、音乐等,这些节目参加国家、自治区、地州级文艺汇演,多次获奖。

综上,西迁节及其民俗艺术形成西出东进、纵横传播的文化空间,将全国各地的锡伯族人民连结为一体,起到了文化交流、民族认同的纽带作用,进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增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2004年,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政府举办的纪念西迁240周年节庆活动中,各种文体活动、学术研讨会、经贸洽谈会、旅游、饮食、民族服装表演、民俗文化展示会等同步进行,使节庆活动成为全面展示和介绍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传统、寻机遇、谋发展的平台。同年由辽宁省沈阳市新城子区政府主办的西迁节,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同胞参加,规模空前。两地的节庆活动及其民俗艺术都展示出锡伯族人民热爱祖国、同心同德、开拓奋进的优良传统。

四、项目工作方针和工作原则

(一)西迁节保护工程的工作方针

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西迁节及其民俗艺术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西迁节及其民俗艺术在社会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拓展西迁节的文化空间,保护和改善其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使之成为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动力。

(二)西迁节保护工程的工作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以保护西迁节及其民俗艺术为重点,全面推进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锡伯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有效方式、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管理模式、工作机制和市场化前景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积累经验,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和谐,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五、项目实施的预期目标

1.为我国民族民间文化财富的保护和传承,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为民族精神的弘扬、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有效地缓解技艺传承代表人物正在失去的危险,提升传承能力,培养传承人;改善西迁节及其民俗艺术特有的活动场所;

3.最大限度地降低西迁节原有的民族形式被同化或被替代现象的发生;加强传统文化与民族的联系,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4.保护,开发、利用和发展西迁节民俗艺术资源,充分发挥其民族性、大众性和时代性特质;拓展西迁节的传承、传播空间,丰富表现形式,使之融入现代日常生活;

5.为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之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实现经济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形成产业优势,进而促进本民族自治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六、项目主要实施的内容

(一)西迁节的文化空间保护

1.西迁节的由来、承载的原始文化或次生、再生文化形态;锡伯族先民的生产生活与社交、节庆活动;

2.西迁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嬗变,所表达的生命意识空间和拓展的生存意识空间;

3.西迁节承载的戌边屯垦历史及其培育的民族精神;

4.西迁节文化空间的超越能力,全国范围内西迁节活动的民间形式、官方形式;各地区举办节庆活动的内容、形式、特点及其文化场所和发展环境;

5.满语满文、锡伯语锡伯文在西迁节民俗艺术生成和发展中的传承作用;满语满文的留存与我国和世界满—通古斯语族民俗事象的保存和研究提供的“活化石”价值;锡伯语文的环境建设及其对西迁节民俗艺术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二)西迁节的民俗艺术形态保护

1.古代渔猎文化、山林文化的原生形态与现代遗存;

2.祖先崇拜、火崇拜、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的痕迹与遗风;

3.萨满文化的活态遗存、萨满巫术的表现形式及民间艺术化;

4.近代以“国语骑射”为主体的屯垦戌边文化与多样性文化的融合;

5.民间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知识和实践;

6.古代、近代、现代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岁时、民间记忆;

7.民间表演艺术:歌舞、音乐、器乐、戏曲、吟咏、说唱、文体娱乐、竞技;口头传统:故事、歌谣、神话、传说、念说;

8.传统手工艺技能及工艺品、相关实物;萨满服饰和道具的工艺价值;民间美术、绘画、雕刻、刺绣、书法、古文书;

9.生态文化与人:服饰文化;饮食文化;

10.历代民间艺人传承谱系、历史档案;

11.西迁节的历史、宗教、艺术、人种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民间文学等多学科的突出价值,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等。

(三)西迁节的典仪形态保护

1.保护西迁节民俗艺术的民间生态,积极鼓励节日期间民间民俗艺术活动的开展;

2.开展文化广场节庆文化活动,使之规模化,成为群众喜闻见的文化欣赏形式;

3.开展西迁节主题日活动,每年节庆活动都要确定某个主题;

4.与全国锡伯族地区建立横向联系,相互交流,共同搞好西迁节活动。

七、项目实施的软件、硬件建设

(一)软件建设

1.利用报刊、教材、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建立动态保存、保护、传承体系;

2.利用节日活动、展览、观摩、培训、专业性研讨等形式加强宣传和介绍;普及西迁节及其民俗艺术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3.建立西迁节及其民俗艺术网站及县、乡(镇)、村三级互联网传递、发布系统;建立西迁节及其民俗艺术数据库和电子图书馆、电子博物馆(站)。

(二)硬件建设

1.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建立西迁节民俗艺术保护与传承中心;在自治县锡伯族居住的八个乡、镇、村建立西迁节民俗艺术传承点;

2.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县城中心地带建立锡伯族西迁戌边屯垦纪念碑;

3.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建立锡伯族西迁戌边屯垦纪念馆。

八、项目拟实施的各子项目(2006—2010)

(一)西迁节及其民俗艺术情况调查

1.全面调查,了解和掌握西迁节活动情况、举办方式、生存空间、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2.民俗艺术的类别和形态、蕴藏情况、流布地域、传承范围、传承脉络、衍变情况以及人文背景进行全面普查,全面搜集、记录。

3.通过普查,发现讲述者、承者、表演者,采集有代表性的艺术产品;对传承者或传承群体进行认定,对保存技术作完整记录。

4.通过实地调查,记录或录制各类民间作品和民间技艺,岁时节令、

5.通过实地调查,记录或录制各类民间作品和民间技艺,岁时节令、风俗习惯、民间信仰、民间知识等民俗事象。经鉴别、认定、筛选,作为保护工程的主要内容和作业依据。

6.对参与普查人员进行培训。普查小组做到领导、专家、地方文化工作者三结合。普查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作出合理分工,并吸收民俗艺术爱好者和搜集者参加。

(二)建立西迁节民俗艺术档案

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根据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民俗艺术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三)西迁节的文化空间与环境保护

以锡伯族居住的各乡、镇、村为保护重点,对西迁节民俗艺术环境和生态保持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同时,改善西迁节及其民俗艺术的传承、传播文化空间,在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镇)村,建立传承之乡。

九、项目研究与主要成果

(一)出版物(草拟)

研撰出版:《锡伯族的西迁节及其民族精神探究》《锡伯族非物质文化研究》《锡伯族非物质文化名录汇编》《锡伯族民俗词典》《外来文化对锡伯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世界满通古斯语族的民俗事象与锡伯族民俗研究》《满语满文在锡伯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锡伯语锡伯文在锡伯族非物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锡伯族渔猎文化》《锡伯族萨满文化》《锡伯族歌舞音乐》《锡伯族说唱艺术》《锡伯族民间工艺美术》《锡伯族汗都春》、《锡伯族节日文化》《锡伯族饮食文化》《锡伯族服饰文化》《锡伯族传统文化图鉴》《锡伯族民间知识》《锡伯族家谱研究》《锡伯族民歌》《锡伯族民间故事》《锡伯族民间谚语、成语、歇后语、熟语》《锡伯族民间制作技艺》《锡伯族传统文化研究通论》《锡伯族民间艺人录》《锡伯族民俗与旅游文化》《锡伯族的弓简文化》《锡伯族八个牛录志》。其他。

(二)电子产品

与上述出版物相配套,制作发行CD、VDC、DVD等电子音像产品。

(三)信息化网络建设

加强科技力量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入高科技手段,研发锡伯文、满文多媒体、数据库和网络应用软件,建立虚拟空间锡伯族非物质文化网站,互联网三级传输、发布系统和电子图书馆站。

(四)建立民俗艺术传承中心

通过硬件支持与群众性文化普及相结合的方式,在传承中心、各传承点和文化之乡建立西迁节民俗艺术的培训、传播中心,经常性地开展民间艺人的培训、培养工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演出活动。

(五)纪念碑馆建设

西迁节民俗艺术保护与传承中心,乡、镇、村民俗艺术传承点、锡伯族西迁戌边屯垦纪念碑、锡伯族西迁戌边屯垦纪念馆等硬件建设,与上述各子项目的实施同步进行,为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果利用,为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传承和传播提供支撑平台和活动、表演、示范、教育的场所。

主要参考文献:

(1)《西域锡伯人》,佟加·庆夫著,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

(2)《锡伯族风情录》,佟加·庆夫、佟林清编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3)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锡伯族》,佟加·庆夫、郭庆、葛丰交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4)《世界满学著作提要》,阎崇年主编,民族出版社,2003

(5)《锡伯族研究文集》(第一集),永志坚主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6)《锡伯族民歌集》,关宝学主编,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

(7)《锡伯族民间故事集》,关宝学主编,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

(8)《锡伯族谚语集》,关宝学主编,辽宁民族出版社,2004

(9)《沈阳市锡伯族志》,沈阳市民委民族志编纂办公室编,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

(10)《呼伦贝尔盟情》,呼伦贝尔盟地方志办公室编,1986

(11)《西域历史地理》(二),苏北海著,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

(12)《清代北部边疆卡伦研究》,宝音朝克图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3)《濒危语言研究》,徐世璇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14)《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史资料》(第一辑),县政协文史委编,2002

(15)10集电视专题片《走进锡伯族》,伊犁电视台,2004

来源|察布查尔在线

上一篇: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
下一篇: 中国朝代更替(中国朝代更替顺序)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