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长文创作季#
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下的绝对专制君主,全国子民都是其私财,都要为其服务。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之下,秦始皇掌握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启了大规模基建。这些建设有自己享乐的意图,但许多措施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今天就来看看秦始皇的伟大基建。
一、驰道
道路交通安全在历朝历代都是事关王朝生死的大事。因为中国是大一统国家,疆域辽阔,通讯条件有限,为了防止地方叛乱割据,就需要有通达的道路体系来联络中央和地方。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国还很落后,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修好了青藏公路,加强了内地和西藏的联系,有力地维护和强化了国家统一。放在秦代,这个第一个自上而下完全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对地方的控制,秦始皇也从修路开始。
秦驰道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20年,就下令修筑通往各地的驰道。驰道可以算作中国最早的国道了,它有严格统一的标准。根据《史记·贾山列传》中的记载:“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驰道以咸阳为核心,东至齐鲁,北至燕赵,南至吴越。
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说:“九条驰道出咸阳,同轨同文六国亡。”说秦驰道应该有九条,不过笔者目前查明的驰道为七条。第一条是通往北地、上郡的上郡道,第二条是通往山西的临晋道,这两条道的军用价值巨大,是为了应对北方匈奴的入侵。第三条是通往燕赵齐地的东方道,这是为了加强对山东地区的控制。第四条是通向东南的武关道,这是为了加强对东南吴楚等地的控制。第五条是入四川之栈道,这是为了加强对巴蜀地区的控制。第六条是入西北的西方道,这是为了加强对西北等西戎部落的控制。第七条为直道,这个直道后面我们会提到它。
驰道的宽度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撰写的《陕西西安邓家村秦汉古道路调查试掘简报》认为:驰道宽50步,至少有50米。每3丈(约7米)栽种树木1棵。地基上,用夹细沙的混合土以增加路基的强度,经夯打,夯土层要用20—30 厘米的礓石,使得地基坚硬,杂以细沙,加大渗水性,防止雨水冲刷。其中“隐以金椎”,唐代颜师古认为,这是说该道路中间高两边低,便于排水。总的来看,驰道修建包括路土、夯土路、排水沟三部分,可见驰道修建的科学性。
驰道修成后,还配合有完善的养护措施。《二年律令》的记载表明,地方官要定期派人修缮驰道,如果道路损坏、影响交通,“桥陷弗为”,地方主官和专门负责修路的官员要被重处,“主及曹事有不当及废之、留者,尽坐之”。
二、直道
直道是一条特殊的驰道,完全用于军事,于公元前212年由北地抗击匈奴的蒙恬监工修建。直道北起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南至云阳郡(今陕西淳化),全程约736公里,用人30万,历时2年修成。《史记·蒙恬列传》太史公称:直道在修建时尽量选取直线,遇山开路、遇水架桥,“堑山堙谷,直通之”,故有直道之称。西北大学赵丛苍教授认为:“秦直道归根结底是为满足战争攻防需求而出现的军事设施。”
秦军
直道的结构一如驰道,它是在匈奴犯边的背景下,为了加强北方防御力量,快速沟通中央和边疆,而修建的一条道路。这条道路,虽然费人费力,但对后代影响极大。西汉时,汉武帝亦由直道北巡朔方,“冬十月,武帝巡边,北登单于台,至朔方,临北河,勒兵十八万骑,旌旗经千余里,威震匈奴”,汉军亦由驰道北出边塞,扫穴犁庭。司马迁更是作为随从亲身走了直道,所以《史记》的《秦始皇本纪》、《蒙恬列传》、《六国年表》、《匈奴列传》都有对直道的介绍,表现了太史公司马迁对秦朝这个伟大工程的感叹。
秦直道遗址
三、五尺道和灵渠
战国时,中原人已经深入西南地区。针对西南十万大山,公元前250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曾用积薪烧岩的方式强行开辟了一条深入西南的道路。所谓积薪烧岩,就是指在没有炸药的背景下,李冰用火烧岩石然后冷水猛浇的办法,让岩石炸裂,再令百姓一寸一寸、一铲一铲挖掘,如此开路。该条道路自四川宜宾出发,渡金沙江,终点至云南昭通,被称为僰道,因道宽五尺,所以称五尺道。
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南攻百越,设南海、桂林、象郡。为了加强对西南的控制,连接云贵高原,由将军常安整理李冰修建的五尺道。常安自昭通开始,修筑了通往贵州威宁入云南宣威、曲靖的道路,至此五尺道长达1000多里,基本定型。
五尺道遗址
汉武帝时期,将军唐蒙率汉军继续修缮五尺道,于公元前112年完成,至此五尺道改名夜郎道。唐代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继续整备五尺道,并自曲靖修筑了通往大理、昆明、楚雄的道路。这条道路连接大理,经大理连接了安南的保山道,可达缅甸、印度。由此这条道路被称为“蜀身毒道”或南方丝绸之路。清乾隆年间,朝廷再次修缮五尺道,这条道路已经成了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可见秦代五尺道的历史价值。
而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公元前221年,屠睢率50万人南征百越,因军需艰难,进攻受挫,由此监御史禄通了灵渠,于公元前214年完成。灵渠沟通了湘江和珠江,满足了秦军的后勤运输,极大地帮助了秦军对南方的征服。此后这条运河被历代所修缮,是南方重要的水利枢纽。
灵渠遗址
四、长城
长城不是秦始皇的首创,早在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为了应对匈奴南下,就修筑了长城。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三国原有长城的基础上进行了拼接和加固。公元前215年,蒙恬收复河套地区,秦始皇由对外开拓转向了对内防御,于是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长城所经之处多穷乡僻壤、穷山恶水,当时动用了全中国1/20的人力耗时9年才完成这项极其浩大的工程。
秦长城遗址
秦亡之后,汉初依然依靠长城和匈奴进行拉锯战,汉初几位皇帝也对长城大加修缮。汉武帝时,汉军强盛,才能出长城扫穴犁庭。此后的中原王朝其实也没有废弃长城,他们也在对长城进行修补,秦长城仍是中原王朝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至明代,朱元璋重新规划了长城,在秦长城基础上形成了明长城,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清代的统治者本就龙兴关外,算是“胡马”渡过了阴山,所以长城自然就没用了,因此自清代开始,长城的影响力逐渐衰弱。
明长城
五、生前住所阿房宫和死后住所骊山陵墓
关于阿房宫,《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详尽描述,杜牧的《阿房宫赋》更是将阿旁宫写得华丽无比。传说秦始皇每灭七雄中的一国,就将一国的宫殿原样搬回咸阳,最后形成了阿房宫。阿房宫的宫殿共145种,包括芷阳宫、甘泉宫、兴乐宫、长杨宫。修建阿旁宫用人70万,耗尽了陕西、四川、湖北等地的木材和石料。
西安阿房宫景点
根据今天发现的阿房宫遗址可知,阿房宫东西长1270 ,南北宽426米,最大高度12米,总面积达54万多平方米,比天安门广场还大1/4。项羽入咸阳后,一把火把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群烧了一片焦土。但是根据考古人员的发现,阿房宫应该是一个烂尾楼,有地基而无建筑。秦国时期的君主和秦始皇居住的咸阳宫遗址的确有火烧痕迹,但阿房宫遗址没有火烧痕迹,所以有人推测阿房宫是规划好了,但根本就没有建出来。后代的文人为了突出秦始皇的暴政,警示当朝统治者要爱惜民力等,所以杜撰了阿房宫的奢侈。
骊山陵墓是秦始皇死后的住所。看过电视剧、电影《神话》的就知道,陵墓里面有多么奢侈,这些影视作品也不是凭空杜撰的,而是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内容进行构思的。但受制于技术问题,骊山陵墓不能打开,所以里面的奢侈程度到底如何,至今仍然是个谜。
骊山陵墓
文史君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六大工程,虽然说法不一,但笔者认为应该包括驰道(内含直道)、五尺道、灵渠、长城、阿房宫、骊山陵墓。其中阿房宫、骊山陵墓是为了自己的享乐而建,政治意义和军事价值不大。除此之外的驰道、五尺道、灵渠、长城等伟大工程,都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这些伟大工程当时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给当时的百姓造成了巨大苦难,这也成为秦朝早亡的重要原因。秦朝因此被钉上了暴政耻辱柱上,但是后世王朝都享受了秦始皇“暴政”的实惠。其中灵渠对西南开发意义最为重大,至民国时灵渠仍在修缮。驰道、直道意义次之,因为随着元明清都城迁到北京,其作用逐渐下降,却仍是西北重要枢纽。长城意义再次之,有种说法是长城阻遏了中国人对外探索的野心,而且长城的确没有阻挡住少民内迁。阿房宫、骊山陵墓则是完全服务于秦始皇个人的工程,至今天除了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外,政治意义不大。无论如何,这几项伟大的工程,仍然让我们叹服古人的智慧,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地标,极大地增强了后世人民对民族精神和国家统一的认同。
参考文献
《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史念海:《略论秦直道》,《秦文化论丛》第5期,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