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基础》
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以下简称“专升本考试”)是普通高校全日制高职应届毕业生升入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的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在高职阶段相关专业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掌握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于各普通本科院校择优选拔,确保招生质量。专升本考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史基础》作为专升本考试文史哲法类的专业基础课,其考试说明依据当前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文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情考情,结合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类别“文史哲法”各专业(哲学、法学、文学和历史学)对于文史素养的要求及我省考试命题的实际,依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特命制本考试说明。考试注重考查考生对高职高专阶段的文史基础知识的掌握、重大文化历史问题的认识及综合文史素养的运用。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文史基础》考试内容包括“中国文化”与“中国近现代史”两大模块的内容。“中国文化”模块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整体面貌、基本规律和历史本质,理解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发展、扩大、升华的内在原理和深层流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和民族观,从而获得全面的文化素养和运用能力。“中国近现代史”模块注重考查近现代国史、国情,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把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步变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从而获得较为全面的历史素养和运用能力。
考核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立足基础,突出运用,引导高职学生从文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世界的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历史文化底蕴,坚定历史文化自信,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要求如下:
(一)文史基础知识
1.了解中国文化的概念、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类型特征、基本精神、价值系统以及对于世界文化的贡献和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2.了解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历史阶段及其植根的经济基础和所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3.了解中国各类文化的代表人物、标志性成果和事件,并认识其在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意义。
4.了解中国近代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5.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6.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成就;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
(二)重大历史文化问题
1.理解传统文化中语言文字、教育、艺术、史学、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哲学等的内涵与特征,认识中国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和基本精神。
2.理解中国文化是多民族文化交融和中外文化交汇的结果,认识历史文化认同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关系。
3.理解中国文化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类型和特点,认识中国伦理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4.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5.理解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
6.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
(三)文史素养及运用
1.掌握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掌握闽台区域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能够充分利用闽台区域优势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专业知识与运用方法,形成专业素养,具备良好的人文、艺术、科学等综合素养。
3.通过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掌握与运用,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
4.掌握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能够将事件、人物、现象等置于历史发展的特定或总体进程及具体的地理空间中加以考察,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其地位和作用。
5.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能够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对相关史料加以理解和辨析的基础上,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加以论证,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
6.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国情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增强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中国文化模块(约120分)
1.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
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与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理解并掌握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和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并能分析二者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2.中国文化发展历程
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和规律,认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文化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点、标志性成果和事件,理解中国文化涵盖传统社会的语言文字、教育、艺术、史学、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哲学等分科的知识、内涵、特征,并认识其在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意义。
3.中国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流
了解中华民族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和中外文化的两次大交汇,理解中国文化和外域文化的交汇对中国文化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能结合史实分析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4.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征
了解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的原因,理解中国文化的类型,掌握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结合实际认识中国文化对中国现代生活的影响。
5.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系统
了解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蕴,理解中国文化精神主体的内容、主要功能和中国传统文化多元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
(二)中国近现代史模块(约180分)
1.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抗争与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了解近代中国基本国情,正确认识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后果;正确把握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早期出路探索的方案、特点、作用及局限,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和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贡献;认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2.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
了解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掌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必然性与历史意义;结合史实分析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进程及其根本原因。
4.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了解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和改革开放后四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正确认识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三、考试形式与参考题型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全卷满分300分。考试不使用计算器。
(二)参考题型
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辨析题、材料题和论述题等,也可以采用其它符合学科性质和考试要求的题型。
四、参考书目
(一)《中国文化概论》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1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章旨在为广大升本学子传递资讯
|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
|若与实际有偏差或侵犯您的权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