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致力于国内外临朐人合作联谊的实体平台,欢迎关注!
事业合作与推介:13963620706
|张金良|||||
【临朐根脉·文史探源】
沂山与东镇文化
------临朐文化根脉的历史探源(之四)
学术论文·授权发布·侵权必究
宫德杰
3、镇山祭祀与国家政治密切相关
沂山作为镇山,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明代临朐籍进士、西安知府吕三才,在给王居易编写的《东镇沂山志》序文中有“故昭代庙祀有典,名封有诏,一监周镇焉。且革命必告,承统必告,雨旸祈,兵灾祈,圣嗣祈,载在诸祭文,至炳琅也”。[ [明]王居易《东镇沂山志·序》。]这段话很明确说明了镇山祭祀与国家政治的密切相关。
帝王亲自封祀沂山占了一部分,除此,还有皇帝遣臣,遣地方官或道士祭祀,涉及内容主要分常规祭祀、圣嗣、灾祈、兵革军事和太子废立、皇后驾崩等。这些碑刻祭文或见诸于文献,或至今仍立于东镇庙。
常规祭祀,一般由地方官员或庙道士按时祭祀,但有时朝廷也遣臣祭祀。
圣嗣则必定是皇帝遣臣或皇帝遣道士致祭,祭文大意一般为“我继承祖宗的大业,严肃的进行祭祀典礼,希望神灵前来享用,永远保佑人民”等内容。如《东镇沂山志》仪铭致祭御制祭文中有“维神奠兹东土,民物育成,允赖神化,予嗣承大统,袛严祀礼,惟神歆格,永佑群生”的碑文。而有的嗣承则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意义。如“洪武三十五年”皇帝遣道士“杨崇翊、熊启南致祭”御制碑文(碑在东镇庙)。就是永乐帝,为表明自己皇位取得的正确性,而在岳、镇、海、渎立碑,告知于“神界”,洪武年号共三十一年,而所谓“洪武三十五年”意在永乐不承认建文帝。
灾祈方面的碑刻数量亦较多,这类祭文一般记录了皇帝遣臣祭祀沂山之神祈求神灵捍患御灾的内容。如嘉靖三十二年御制祭文“去夏以来,黄河水涨溢,水患异常……惟神雄踞一方,永享秩祀,兹宜体上帝好生之德,捍患御灾,俾浚筑工成,水循故道,民安常业”(碑在东镇庙)。灾荒之年,朝廷通过祭祀岳、镇、海、渎,客观上起到了安抚黎民百姓的作用。
兵革方面的祭文亦有一定的数量。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朝廷用兵一般会对镇山进行祭告,但就明王居易《东镇沂山志》所收录的48篇御制祭文中关于兵革祭告的就有5篇之多,内容有洪武二十八年,广西龙州赵宗寿,奉议州黄世铁“不循治化,负固殃民”的征讨;永乐四年对“安南(越南古称)贼人黎季犛及子黎苍,骄盈凶悖,屡犯边疆”的征讨;永乐五年为征讨安南贼人,阐明对安南的将士祈福消灾,“潜消瘴疠早降清凉,将士安宁,百疾不作”;正德六年“宁夏作孽,命官致讨”;正德七年“群盗为梗,生灵被害,在在有之,命将徂征”。清代在兵革方面的致祭碑有乾隆四十一年的征讨氐、羌部落之后的致祭碑(碑现立东镇庙)。
除以上原因致祭于沂山外,还有皇帝寿辰、太子废立、皇后驾崩等。如康熙二十七年“皇祖妣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神主升祔太庙礼成”遣官祭告碑(现立于东镇庙);康熙五十八年“孝惠仁宪懿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神主升祔太庙”碑(现立于东镇庙);康熙四十五年皇帝七十大寿,全国一片欢腾,特申明昭告神灵碑(现立于东镇庙);康熙四十八年太子废立碑(现立于东镇庙)等等。
历代帝王举行重大的政治军事活动,往往借助神灵,求神帮助,由于神的参与,如果成功则是帝王的德行为神界认可,所以得到神的帮助。如果失败,则归之于得不到神的相助。且作深刻的自我反省以缓解矛盾的激化。再就是通过祭告岳、镇、海、渎使之更为合法化,以提高百姓的认可度。翻阅镇山历史,不难发现,镇山不仅仅是古代帝王在冥界守土安江的山神,也是现实世界中,帝王将相政治活动的舞台。一通通碑刻真实地记录了历史,记录了一些重大的政治军事活动,这些碑碣既是见证历史的珍贵文物,又是历史文献史实的有力佐证。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宫德杰文博副研究员。供职于县图书馆。现为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长城学会会员、山东省考古学会会员、山东省博物馆学会会员。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或省级以上文博专业书刋发表文章70余篇,与山大合作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一项,并出版研究成果。独立或合作编著出版考古、文史类书籍十余本。
--------------------------
阅读链接更精彩,点击即可阅读:
|)
作品专辑:隐士散记|隐士散记|我送娘归去|
《人民公社拾记》:(之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