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2023年6月“十大好书”

2023年6月“十大好书”

2023年6月“十大好书”陈平原教授的这部新作,可以说是一次特殊的探索:通过钩稽“演说”的变化,兼及阅读(文字)、倾听(声音)与观看(图像)三种触摸历史的路径,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现代中国

文史哲学_文史哲类的书有哪些_文史哲是什么

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10版)》

纸书、APP都有哪些升级?

收词228000,收词量增幅有史以来最大

"10全10美”,不止一次版本修订那么简单

文史哲类的书有哪些_文史哲是什么_文史哲学

2.《有声的中国——演说的魅力及其可能性》

陈平原 著

钩稽历史深处的“演说”

寻找“触摸历史”的入口

陈平原教授人文史研究新近力作

“大抵国民识字多者,当利用报纸;国民识字少者,当利用演说。”

——梁启超

“现在的中国人,大多数是不识字,不能读书,然而他们的耳朵,是可以听的;吾人如果想要引这大多数的中国人,入到正轨,非先说服他们不可。”

——余楠秋《演说学概要》

文史哲是什么_文史哲类的书有哪些_文史哲学

1919年6月3日北大学生在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大楼前演说

演说在晚清的兴起,绝对是一件大事。

1899年,梁启超接受日人犬养毅的建议,将学校、报纸、演说定义为“传播文明三利器”。此后, 从孙中山惊呼“中国的安危存亡,全在我们中国的国民睡还是醒”,到毛泽东自豪地宣称“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整个20世纪中国,无论哪个政党、派别或个人,只要想进行有效的思想启蒙或社会动员,都离不开“演说”这一利器。

晚清以降迅速崛起的演说,不仅仅是政治、社会、学术、文化活动,甚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章变革。

陈平原教授的这部新作,可以说是一次特殊的探索:通过钩稽“演说”的变化,兼及阅读(文字)、倾听(声音)与观看(图像)三种触摸历史的路径,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现代中国,也借以透视整个时代的政治与文化氛围。

作为“传播文明三利器”之一,演说在晚清的兴起,令人瞩目。整个20世纪中国,但凡有效的思想启蒙或广泛的社会动员,都离不开“演说”这一利器。正因此,对于现代“演说”的研究,不仅涉及其具体内容,更牵涉演讲的立意、文体、姿态、听众反应及传播效果等诸多视角。而所有流传久远的“伟大的演说”,不仅系于演说者的个人才华与诉求,更与整个时代的风尚与精神相契合。

正如作者陈平原教授所言:“演说的魅力及其可能性,乃一时代社会是否活跃、政治是否开明、学术是否繁荣的重要表征。”本书亦希望借助那些隐匿于寂静深处的“演说”,寻找触摸历史的入口。

3.十三经汉魏古注丛书

为什么读这套汉魏古注本《十三经》?

20世纪20年代,商务印书馆曾经出过一套深受学界好评的丛书《四部丛刊》。 《丛刊》由张元济先生主持编辑,以精选善本为胜,赢得口碑。

时至今日,商务印书馆邀请中青年学者们整理了一套经过整理的儒家经典古注本——十三经汉魏古注丛书,选目以《四部丛刊》所收汉魏古注为基础,辅以其他宋元善本,期望为读者呈现一套全面的古籍注释佳本,无论是专业读者还是大众读者,都能从中获益。

本套丛书包括《周易注》、《尚书传》、《毛诗笺》(全二册)、《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全二册)、《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合编本)》(全三册)、《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全二册)、《春秋榖梁传集解》、《孝经注》、《论语集解》、《孟子章句》、《尔雅注》13种共18册。

文史哲著名学者联合推荐

(按年龄排序)

文史哲学_文史哲类的书有哪些_文史哲是什么

朱凤瀚

文史哲类的书有哪些_文史哲学_文史哲是什么

陈尚君

文史哲学_文史哲类的书有哪些_文史哲是什么

陈来

文史哲学_文史哲是什么_文史哲类的书有哪些

虞万里

文史哲是什么_文史哲类的书有哪些_文史哲学

杨国荣

文史哲类的书有哪些_文史哲学_文史哲是什么

刘钊

文史哲类的书有哪些_文史哲是什么_文史哲学

杜泽逊

丛书简介

文史哲是什么_文史哲学_文史哲类的书有哪些

纪念张元济先生及《四部丛刊》

经部文献精华,完整整理本

经部位列传统典籍经、史、子、集四部之首,《十三经汉魏古注丛书》是经部文献的精华。本丛书是1949年以来首部《十三经》汉魏古注的完整整理本。

经典著作入门要籍

本丛书收录《十三经》非常重要的汉魏注本,是学习中国古典学、语言文字学、中国思想史、先秦秦汉史、传统经学入门的重要参考书,也是传统文史爱好者的常备参考书。

读书藏书上佳之选

《十三经》与《二十五史》是中国国民的必读书,本丛书作为《十三经》的经典注本是中国家庭读书藏书的上佳之选。

文史哲类的书有哪些_文史哲是什么_文史哲学

4.《乘冰越洋:一场伟大的极地科考》

[德]马库斯·雷克斯 著;王一帆 译

本书讲述了一次名为“MOSAIC”的北极科考。

这是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北极科考,由20个国家300多名科学家组成,耗资1.4亿欧元。

科考破冰船“极地之星”号于2019年9月出发,在被北极海冰牢牢封锁的状态下 乘浮冰流抵达北极点并穿越北冰洋——漂流中破冰船的动力来源只有浮冰流的自然力。

此次科考的成败掌握在大自然手中。

科考队员们可谓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不断出现的冰裂隙、骤然隆起的巨大冰山、肆虐的暴风雪、极度的寒冷、极夜里伸手不见五指且长达数月的黑暗还有与凶猛北极熊的屡次遭遇。而在科考期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科考濒临绝境。

马库斯·雷克斯用扣人心弦的文字,记述了他的团队如何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又如何获取了具有开创性的关于北极腹地气候过程的知识,从而使得人类能够更好地认识北极地区剧烈的气候变化现象。

点击图片 购买图书

5.《那些动物教我的事:一位自然观察者的博物学札记》

张瑜 著

三十年的素材积累,聚焦身边的野生动物

分享城市里的荒野人生,与身边那些动物相识相知

在自然观察中收获自我成长

文史哲类的书有哪些_文史哲是什么_文史哲学

这是资深自然观察者张瑜以长达30年的积累书就的博物学札记。

作者采用轻松、幽默的笔触,以自己从小到大和四种动物——鸭子、松鼠、螳螂、刺猬——相识相知的故事为线索,通过摄影和文字刻画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场景,回顾了自己一路走来是如何与这些动物结缘并从中获得成长的。常年的细致观察与缜密思考,不仅让他收获了科学知识,更影响了他看待自然的方式,塑造了他的个性。可以说,作者的职业选择和所取得的成就,与自然观察的经历密不可分。

在张瑜看来,观察自然,能让他以最为慵懒的方式收获最多样化的快乐。即便是城市中的野生动物,生活细节之丰富也完全超出常人的想象:鸭子求偶炫耀时的热舞表演,暴雨中松鼠妈妈守护幼崽的机智策略,刺猬逃生避险所用的“遁地术”,螳螂捕猎的惊险刺激丝毫不亚于纪录片里非洲草原上的猎豹扑杀……这些现象总会引发好奇,而在持续不断的长期观察中,答案往往能够在不经意间浮出水面,这也正是自然观察的魅力所在。

文史哲类的书有哪些_文史哲学_文史哲是什么

点击图片 购买图书

6.《现代财税体制理论大纲》

高培勇 著

一本关于现代财税体制的理论著作

将现代财税体制从理论上说清楚、讲明白

一位持续关注和探索现代财税体制多年的学者的厚积薄发之作

“十四五”规划做出了关于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部署,其理论源头系“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这一论断出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它牵动了包括财政概念、财政职能格局、财税体制性质、财政学科属性、财政基础理论体系、财税体制改革方向等一系列变化。从根本上说来,关于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部署及作为其理论源头的“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重大论断,揭示了现代财政发展规律的基本底色,开启了一个大不同于以往的财税体制建设和财政基础理论建设的新阶段。

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现代财税体制建设走向和财政基础理论建设成果,确保将建立现代财税体制行动落到实处,确保抓住要害、踩到点上、不走偏变样,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义十分重要。

由社科院副院长高培勇老师撰写的这部书稿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国情土壤,循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现代财税体制、怎样建设现代财税体制这一主线而展开。从中国实际出发,着眼于在实践中发现理论问题、筛选理论问题,致力于在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过程中研究理论问题、解决理论问题,努力揭示中国财税体制建设的基本逻辑、基本趋势和基本规律,系本书的宗旨与特点。

文史哲是什么_文史哲学_文史哲类的书有哪些

7.《什么是好大学?》

邬大光 著

力图解答人们心中对好大学的困惑和疑虑

在不同个体的心目中,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背景下, “好”大学都有当时、当地不同的内涵与最“好”的答案。

我们需要承认,中国的大学,新的东西多,历史的积淀少;改革的东西多,坚持的东西少;跟别人学的多,自己原创的少;理想的成分多,落地的实践少;概念讲的多,行动做的少;人才的称谓多,大师的数量少;宏大的叙事多,精致的东西少。

在这样的总体认识的前提下,作者以多年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素养、多年分管学校教学与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 阐述了好大学的十个特征:

一所好大学,一定是以培养人为第一位的大学。

一所好大学,一定是能够改变学生命运的大学。

一所好大学,一定是超越了排行榜的大学。

一所好大学,一定是能够领跑的大学。

一所好大学,一定是制度与文化有机结合的大学。

一所好大学,一定是有定力的大学。

一所好大学,一定是懂得经营的大学。

一所好大学,一定是十分精致的大学。

一所好大学,一定是能够把教育理念转化为扎实行动的大学。

一所好大学,一定是有危机意识的大学。

作者透过历史的尘埃,穿越东西方文化的阻隔,从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东西方文化思想的激烈碰撞中找寻什么是好大学的答案,力图通过对好大学、好校长、好教师、好氛围的全景式刻画,为大家呈现好大学的独特风貌,揭示好大学之所以好的内在奥秘,为中国建设一流大学贡献一份智慧启迪。

8.《现代科学的诞生》

[意]保罗·罗西 著;张卜天 译

现代科学从何而来?

对于思考这个问题的读者来说,这部作品是非常理想的科学史入门读物。

轻松读懂现代科学如何诞生,深刻理解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人们对价值体系的调整和重新认识。

作为一部讨论科学革命的普及读物,

本书通俗易懂,非常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本书广泛考察了现代科学诞生的背景,为我们呈现了各种传统思潮及价值体系间的复杂互动,如何在17世纪孕育出现代科学。书中描述了现代科学的种种特征,呈现了这种独有的知识究竟“新”在何处,详细介绍了笛卡尔、伽利略、牛顿等重要推动人物的影响,纠正了“科学是枯燥的”、“科学与文化互不相关”等偏见。这本通俗易懂而又具有深刻思想性的书,将使读者洞悉科学与哲学复杂交织的关系。

9.《宪法古今概念史》

[德]海因茨·默恩豪普特 [德]迪特·格林 著;雷勇 译

十分清晰地论述了作为基本法的宪法

如何从启蒙法权观念发展成为实证宪法法律规范

本书由马普法律史及法律理论研究所著名研究员海因茨•默恩豪普特(Heinz Mohnhaupt) 和世界知名宪法学家、前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法官迪特•格林(Dieter Grimm)合著,已被翻译为多国文字。

本书在丰富史料基础上考证“宪法”一词从古希腊到当代在不同时代用法的概念演变史,其中详细地阐述了从希腊词“Politeia”到拉丁词“Constitutio”, 从“Lex fundamentalis”到英、法文“Constitution”以及德文“Verfassung”和“Grundgesetz”的语义转变,然后历史地剖析“Konstitution”从启蒙时代到当代的意义转化,十分清晰地论述了作为基本法的宪法如何从启蒙法权观念发展成为实证宪法法律规范。该书对宪法学和政治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参考意义。

该书对于我们梳理宪法古今概念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宪法学和政治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文史哲类的书有哪些_文史哲学_文史哲是什么

10.《昔日的世界:地质学家眼中的美洲大陆》

[美]约翰•麦克菲 著;王清晨 译

1999年普利策非虚构类图书奖作品

《江城》作者何伟非虚构写作课老师的“寻路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为什么将来还会发生8级以上地震?

内华达州为何富含金矿,西部的淘金热又如何蔓延?

板块学说能解决所有地质问题吗?

◎一次跨越20年的旅行写作,用一本书展现北美大地构成的波澜壮阔,最终成就普利策奖。

◎跟随地质学家的视角,从岩石中解读出北美大陆在几亿年前甚至几十亿年前的昔日世界。

◎梳理地质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发掘地质学家的人生故事,揭秘地质工作和研究的开展。

《昔日的世界:地质学家眼中的美洲大陆》记录了一次跨越20年的旅行。作者约翰•麦克菲偕同不同的地质学家在美国北纬40度附近取一个横截面,来回穿行,描述这个截面里的一个个地质地貌,解读一个个地质故事,挖掘一篇篇历史。作者游览了一个个风貌各异的地理省区,描写所见景点的景色,写陪同他旅行的地质学家,穿插着写了这些地质学家的人生历史,地质学的历史,乃至地球的历史。通过这些历史的解读,他看到了高尔夫球场和冰川地貌的密切联系,理解了摩门教为什么最终选择在盐湖城栖身,明细了标新立异的美国风景画派为什么被称为哈得逊河画派,而且,他还在地质学家的指导下,从沿途所见的一块块岩石中,解读出北美洲大陆在几亿年前甚至几十亿年前的昔日世界。

浅夏茵茵恋读书

商务印书馆6月新书发布会

文史哲是什么_文史哲类的书有哪些_文史哲学

时间:

2023年6 月8日(周四)19:30-21:30

平台:

(当当自营、京东自营、天猫旗舰店、抖音、快手、视频号、B站、微博等)

京东入口

主讲嘉宾:

李婷婷

主持嘉宾:

雒华

特邀嘉宾:

马浩岚、金莹莹、金晔、韩之易

往期推荐

上一篇: 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初试文史哲分析,初试大概是什么难度?
下一篇: 什么才是真正的理论重建?——读马茂军《宋代散文史论》.doc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