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杂志创刊于1951年5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高校文科学报,也是目前刊龄最长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一份在海内外人文学术界享有巨大声望的老牌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文史哲》始终恪守“学者办刊”的原则,秉持关注学术动向、引领学术潮流的办刊旨趣,有意识地策划和参与了“五朵金花”讨论等多场重大学术论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刊风格,对中国当代人文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新中国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
“不入主流,难成一流”是《文史哲》杂志始终如一的办刊理念;质量立刊,专家办刊,视学术为生命,是杂志坚定不移的办刊原则;倡导百家争鸣,锻造公共学术话题,是杂志一直以来的办刊追求;发掘新生力量,扶植“小人物”,是杂志未曾动摇的办刊传统。70年的《文史哲》是这样走过来的,相信还会这样坚定地走下去!《文史哲》是中国高校文科学报的一个传奇、一面旗帜。多年来,《文史哲》以学术问题为导向,秉持主旋律与多样性、时代性与历史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办刊理念,刊出的系列优秀论文在学术史具有标志性和里程碑意义。同时,身处齐鲁大地、孔孟故里的《文史哲》,长期以来积极关注儒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1960年以来刊发了几十篇重新评价孔子、儒学与国学方面的重量级论文,是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著名学者张岱年、季羡林、蔡尚思、周振甫、李泽厚、庞朴等先生均发表有多篇高水平论文。当前学术期刊林立、竞争日益激烈,然而《文史哲》作为“文科学报之王”的地位仍然是无法撼动的。
创刊70年来,《文史哲》始终如一地坚持“学术为本,质量立刊”,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赞誉,也获得了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多方肯定,几乎囊括了所有期刊出版类的重要奖项和荣誉。1999年,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2003年,成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首批11家入选的学术期刊之一。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最有影响力期刊”称号。2011年,荣膺“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殊荣。2017年4月21日李克强总理考察山东大学时特意来到《文史哲》杂志编辑部,并勉励编辑部“要汲取传承优秀的人文精神,为当今所用,为后世续航”。
如今,《文史哲》是山东大学的一张学术名片,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文化符号,是学术界的一面旗帜,是期刊界的一个学术品牌。相信她一定不会重负所望,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扬光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