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老师常提起一句话叫“文史哲不分家”。日常读书或是做学术研究时,常常需要翻阅很多跨学科的书籍,文史哲都是不分你我的“连襟”。同样,人文艺术范畴内的事物,大抵都是贯穿相通的。如果一个人依靠读书化解苦楚烦闷,其实正是人自身内化的吸收、调整和自我建设。同理,喜欢读书的人不免也会对美术、音乐等相关领域产生相应的兴趣。
于我而言,利用努力挤出来的空闲时间,读一本书,看一幅画,写一页字或是听一张CD,往小了说是为怡情放松。往大了说,其实是持之以恒的自我建设、自我修复和自我教育。深知自己离开校园已经很长时间了,或许也没有可能再重新回归学生的角色,再无业师能就某项学科某个问题指点一二,只是全凭热情与自律在维系着这些心之所向的事情。
聆听古典乐,即是我为自己制定的自我教育课程中的必修课。
很多年前曾扪心自问,古典乐帝国如此广大,作为一个在门口打转了老半天的门外汉,我该从何处开启漫长的征程呢?我知道的乐理有限,认识的伟大音乐家演奏家寥寥,一时间真是有些着急又无措。索性,每个方向,我只听一个人的系列作品好了。比如大提琴听史塔克,小提琴听海菲兹,钢琴听鲁宾斯坦好,能听熟听透了,此生亦足矣。就这样,我听了很长时间的史塔克、海菲兹和鲁宾斯坦。
另一种方法,是以读音乐随笔的方法配合聆听。在我的记忆中,虽然从小与乐器结缘,但接受的并不是传统正规的古典乐训练。似乎是有意在弥补这种“后天不足”,我从读大学开始,就更加有意识地去寻找音乐类相关的书籍来读。读的最多的,是音乐类的评论和随笔。如今市面上田艺苗、焦元溥的书都是极好的自我教育辅助教材,言语通透,循循善诱,专业性系统性强却又不是连篇累牍的理论说教。阅读音乐家传记也能有所助益,阅读与聆听同时进行,便能设身地体会音乐家的处境与心情,了然音乐作品背后隐藏的心事与内涵。
巴赫是所有古典乐爱好者绕不开的必修课。即使对于古典乐不感兴趣的人,也难免在影视剧作品中遇见他的身影。电影《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一边杀死了守卫监狱的警察,一面摇头晃脑地沉浸在《哥德堡变奏曲》的著名旋律之中,成为载入影史的经典情节。
门外汉如我,久仰古尔德大名多年,也听了许许多多遍。但我并不认为古尔德是巴赫入门之选。聆听巴赫,首先需要建立对巴赫的客观认知。如果偏倚于任何的个人特色,将大大限制日后很长时间的主观聆听效果。菜鸟常常惆怅的就是,我怎么听古尔德弹海顿、莫扎特,也像在谈巴赫呢?因为古尔德的巴赫不是巴赫,而是古尔德本人。古尔德像一把双刃剑,他高超的技艺和对乐曲的独特认知,会扰乱聆听其他作品时的感受。但听古尔德也极其容易上瘾,会成为他的死忠拥护者,久不听古尔德便会心痒难耐。
巴赫入门第一课,我想图雷克(Rosalyn Tureck)和朱晓玫会是更好的选择。她们数十年如一日研究和弹奏巴赫,她们的演绎严格、公允、克制、细致。只有对巴赫作品的形成初步印象,再去听古尔德,方能体味出古尔德的妙处与难得。
系统性地听完一位演奏家或指挥家的作品,是很好的训练。奥地利钢琴大师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深得我心,他的舒伯特、海顿系列作品都弹得非常棒,他也曾演奏过巴赫的作品,但并不多见。
听巴赫该从哪一部作品开始呢?入门首选《十二平均律》与《哥德堡变奏曲》。这两部作品相当重要, 是训练耳朵,磨炼听力和理解力的必经之路,请耐心并专注地听每一首旋律,感受其中的变化与差异,中途尽量不要停下,否则只能从头来过。
除这两种之外,我最爱的是《勃兰登堡协奏曲》,长年将第五号第3乐章设成手机铃声,小提琴、长笛和拨弦古钢琴在嬉闹中秩序井然,斑斓交织,相映成趣。再往后,巴赫的各种组曲、协奏曲、赋格曲,都可以自由选择。普罗大众的选择,应该是《大提琴无伴奏组曲》、《赋格的艺术》、《英国组曲》、《法国组曲》等。
听古典乐是一个纵横交织的过程,有时会系统地听完一位演奏家或指挥家的作品,争取能对艺术家的作品全貌有所掌握。有时会就某一部作品,聆听和阅读不同演奏家不同演绎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并尝试理解差异背后的独道之处。
如果说古典乐如浩瀚的太平洋,一望无际,深邃而辽远。门外汉如我,依然只是在海滩上行走着,也许涨潮时海水时而会没过脚面,但更多的时候仍然只是在感受脚下残留着水汽的湿润沙滩罢了。或许,这辈子我都无法抵达古典乐的彼岸。但这并不重要,也没什么遗憾的。世事荒芜聊赖,若与永恒美好的伟大灵魂作伴,日子能够活得更自在一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