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改革开放口述史#
题 记
1980年,江汉大学开始以四所分校的名义招生,分教学点教学。1981年10月8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计委、教育部同意,武汉市正式成立江汉大学。江汉大学设立之初,是在几所大学分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所新型综合性大学,由武汉市领导,属于收费走读职业性质的大学。校本部设在汉口赵家条,在汉口、汉阳、武昌分设三个教学点。所有收费走读生的食宿、医疗、文具、书籍费用自理,交通费享受走读生月票。学生毕业后国家不负责分配,自谋职业或由学校向有关单位推荐,择优录用,录用后享受普通大专学校毕业生同等待遇。
突破体制 创办市立大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久,武汉市政府就考虑设立一所地方性高校,以解决人才市场供需双边矛盾。江汉大学就在这一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江汉大学第一任校长王千弓1亲身参与了该校的初创。在《武汉文史资料》2009年第1期由徐志刚整理的王千弓口述《我有幸参与了江汉大学的初创》一文中,他回忆道: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了,当时各行业人才奇缺,武汉市也不例外。
虽然武汉名为教育大市,高校林立,但高校毕业生的分配由国家统一进行,当时湖北省每一年分配到武汉市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只有 300-500 名。而且这些分配来的毕业生专业比例极不协调,有的专业只有 1-2 名,个别专业甚至没有,大部分毕业生都是师范生。另一方面是武汉每年有 3000-5000 名应届高中毕业生没有书读。他们在高考时虽然分数考得很好,但因为国家实行统招统分政策,武汉市大学生招生计划指标有限,许多优秀的考生往往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而这种分数在外地都可以上重点大学的。
这种情况,让时任武汉市副市长的黎智很着急。因我当时在武汉市政府担任秘书长,性格上与他合得来,年龄相差一岁,所以黎智便经常和我交流。有一次,他为这事跟我商量:“老王,你说怎么办啊?”
我1958年曾在武汉中医学院担任过副院长,对武汉市的办学情况比较了解。于是,我就说,武汉市历史上办过大学,1958年“大跃进”,武汉市就办起了武汉市中医学院、武汉市第二医学院、武汉财贸学院、武汉工学院。后来因为学校调整,武汉中医学院、第二医学院撤销,合并改为武汉医师进修学院,以培训提高在职医生为主要任务,有时也用武医、湖医的名义招收一些应届高中毕业生。武汉工学院被湖北省收走,改为武汉汽车工业学院(今武汉理工大学),武汉财贸学院被撤销,后改为武汉财贸学校。
王千弓同志(左四)与干部、教师座谈交流
听了我的介绍,黎智就有了在武汉办大学的想法。随后他就派市文教办的刘笰笳、市委宣传部的王宏业去外地调研。他们发现外地开始出现了扛着“××大学分院”的牌子办学的情况。回来后,大家一商量,都认为武汉市最好能办一所属于自己的地方大学。
关于校名的确定过程,王千弓在《我有幸参与了江汉大学的初创》中是这样说的:
按我们的思路,办地方大学最好起城市的名称,但当时武汉已经有了“武汉大学”,所以我们就考虑其他的校名。名字起了好几个,有“江汉大学”、“汉口大学”,还有其他的。考虑到武汉地处江汉平原和长江、汉水的交汇处,所以就定为“江汉大学”。
边筹备 边招生
1980年9月6日,武汉市政府召开有市计委、市文教办公室、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招生办公室等部门参与的办公会,讨论筹建江汉大学的方案。经讨论,武汉市与几所在汉高校合作,以武汉大学分校、湖北财经学院分校、华中工学院分校、武汉工学院分校这4所分校的名义,开设7个专业8个班,首批招收学生274名。21981年9月1日,湖北省政府批复同意武汉市成立江汉大学;10 月 8 日,国家教育部批复:“经与国家计委研究,同意武汉市办收费走读性质的江汉大学。招生必须面向社会,按统一标准录取。学生毕业后择优录用,国家不负责分配。望认真抓好各项办学条件的落实,切实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参与江汉大学筹备工作的魏震祥3回忆说:
我是81年到江大的,江大的建设算起来应该是从1980年开始的,1981年以前我在武师汉口分院工作,1981年接到通知后过去。当时有一个筹备小组,项本承4、熊向高5、凌实哉6,加我一个,四个人,项本承同志担任组长。当时我就感觉接触到的情况跟我原来工作的学院不一样,因为武师汉口分院的前身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起来的中师武汉一师,它是有几十年历史的。我到江大这边来了之后感觉到的不同是:一个是有两个教学点,一个在汉口的六十七中里面有8间教室,几个人在那里管理,挂的牌子是武大分校、湖北财经学院分校,凌实哉同志是这一个点的临时负责人;汉阳那边是在鹦鹉洲中学借的8间教室,几个人在那里管理,熊向高同志是汉阳点的临时负责人。当时汉阳那边也是两个分校,一个是华中工学院分校,一个是武工学院分校。我过去的时候是调到湖北财经学院汉口分校。当初政府就决定把这些教学班、教学点规划一下,理一理,在这个时候就用湖北财经学院汉口分校的名义就把这四个牌子收拢来了。但是当时华中工学院汉口分校也由我们代管,就一起在当时的四十中拨了一栋有十几间教室的教学楼,加上一栋两层楼的办公楼,这样就把四个分校集中过来了。就在这个时候,市里和省里就商量想进一步扩大江大的规模,省教育厅批准了武汉市办江汉大学,同时在教育部去备案,结果教育部就正式批了同意,收费走读、择优录用、不包分配,就这样批了。
真正要办一所大学,就在中学里面借几间教室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候市里面又决定把武师汉口分院并入江汉大学,把武汉市财贸干部学校也并入江汉大学。我个人觉得不能说在江汉大学以前武汉市没有高校,它也有高校,但是那不是普通全日制的高校,原来都是成人的,叫做进修学院,或者像武师汉口分院主要是师范院校,作为全日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是从江汉大学开始的。当初这两所学校并入了之后仍然还在武昌那边,在粮道街中学、星火街中学等单位都设过教学点。江大后来又跟农委一起办了农学系,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7
初期江汉大学
王沈顺8是江汉大学1980年首批招收的学生之一,他回忆说:
我当年高考后先去了一个电大的分校上学,后来我们原先所在的中学通知我们说有几个分校开始招生了。那一年理工科的分数线是357,我们江大的分校理工科的录取分数线是320分,文科300分。我就到武汉工学院分校来了。
最开始是原四十中的校长熊向高牵头,包括后来在江大学生处当过副处长的李涛,还有金老师、曾新民、彭金娥、教体育的童老师等一共七八位老师,负责武汉工学院分校的行政工作,管我们的吃、教室安排、教学管理,再就是上课,边教学边管理。
我们跟华工分校最先开始在汉阳鹦鹉洲中学借了别人的一层楼,在那里上课;还借了一个教室,把它变成了阅览室、图书室;再就是管理我们的几个老师有办公室。我们吃饭,中学食堂哪能够管得了我们吃饭呢?我记得我们先在一个运输公司吃饭,后来又到另外一个公司吃饭。吃饭都换了两个地方,到吃饭的地方去还要搭公交坐一站路,吃了饭以后再坐公交回,相当于搭的别人企业的食堂。
武大分校跟湖北财经学院的分校就是文科,在汉口蛋厂,那里有六十七中,也是借的别人学校的一层楼在那里上课,和我们是分开的。
后来几个分校合并起来以后,我们就到四十中去了,在六十七中上课的也都过来了,条件就好一些了。江大附中是江汉大学的,那相当于是自己的院子,有自己的教室和操场了。那一届开始我们学生都认为自己是江汉大学的,没有哪个说我是华工的还是怎么样,只在内部叫华工班、武工班。9
夏宏武10和王沈顺是同班同学,他记得:
1980年9月份大学都开学了,我们有的同学还没有书读,有的去读电大了,有的准备顶职上班。大概到了10月初的时候,就要我们增加填报志愿。我记得很清楚,后来正式上课的时间是11月4号。后来江汉大学整理校史,说当时总共是16个老师、16间教室。我们是四个分校,分成两边上课,一个叫汉阳教学点,一个叫汉口教学点。我们武工分校的平时在汉阳锅厂对门的鹦鹉洲中学上课,在四楼做一个铁栅子一拦,我们平时就在里面学习,但是做实验,最基本的物理实验、化学实验都是到武工校本部去做。我们学工科的有金工实习课,武工把我们安排在暑假,因为正常上课时间全部安排给他们校本部的学生了。当时华工分校的实习也是要到华工校本部去。
我们1981年过来汉口江大本部,那时候江大还是没有自己的教学设备,工科学生还是分别到武工、华工各个学校本部去实习。11
历史链接:
江汉大学是武汉市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主要为武汉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1981年,当时校本部设在武汉市第四十中学(江岸区)内。在武汉市第二十七中学(江岸区)、新河街中学(武昌区)、鹦鹉洲中学(汉阳区)设立了三个教学点。江汉大学相当于局级。
1982年8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市属的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并入江汉大学;同年10月将武汉市财贸干部学校并入江汉大学,并定两校校址为江汉大学本部。1982年11月,三个教学点移交给三个中学,随后将武昌区中华路中学、武汉市第七十三中学(汉阳区)分别改作江汉大学武昌分部、汉阳分部。1982年8月,将武汉市第四十中学定为江汉大学附属中学。12
刘晓天131981年被以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的名义招生进入江汉大学就读,据他回忆:
当时蛮早就成立了江大的筹备领导小组,14还抽调了原来江汉大学附中,就是原来四十中的校长,还有魏震祥副校长,都在那里面。江汉大学真正成立应该是到王千弓校长来了以后,这个领导小组拆了,组建了一个专门的班子,刘家穆15这些领导都到江大来了。
我们进来的时候都晓得是以江汉大学的名义进来的,但是录取通知书上面写的不是江大,是武师汉口分院,但是我们晓得是江大在招生。16
魏震祥记得:
江汉大学1980年以四所分校的名义招收的首批学生,虽然实际上他们后两年都是以江汉大学的名义在读书,但是毕业的时候领的毕业证要跟这四所分校相对应,所以他们的毕业证是这四个分校的。
邓传德17在江汉大学校长办公室工作了数十年。他补充说:
也就这一届是这样,第二年就变了,因为江汉大学是教育部1981年10月8号批的,从1981年入学的学生开始,毕业时,统一颁发江汉大学毕业证。18
关于江大刚成立时的师资队伍建设,夏宏武回忆说:
我们1981年过来汉口江大本部的时候,第一届77级的大学生就分配过来当老师了。理工科这边基本上都是用的新来的大学毕业生,77级、78级的学生。
刘晓天则记得:
千弓来了以后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一方面有很多大学毕业生分配过来,一方面就是把武汉市原来被打成“右派”的一些很有名望的老师从中学里面直接调过来了,文科的比较多。工科方面也有一些老师是从其他学校调过来的。当时第一任机械系的系主任陆兆熊教授就是从华工的系主任位置上调到江大来搞系主任,他过来后出版了全国第一本无线电专业的教材,19当时连华工都没有。因为有那样一批老师过来了,所以后来力量就慢慢增强了。
到我自己留校当班主任的时候,就我比较了解的文科部分来说,有少量的老师还是请的外校的,但是基础课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江大自己的了,而且年纪大的老师比较多。特别是武师汉口分院合进来了以后,中文的那一批老师就慢慢都起来了。从师资队伍来说,一个真正的高校的教师队伍的雏形就慢慢具备了。( 编撰人:邹俊)
1 王千弓,男,1923年10月5日出生于陕西临潼,1946年7月至1948年4月在重庆、南京中央大学参加地下党,曾任武汉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市外办主任,市政府秘书长,江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等职。1993年6月离休。于2016年10月21日在武汉逝世,享年94岁。
2 参见王千弓口述、徐志刚整理的《我有幸参与了江汉大学的初创》,载于《武汉文史资料》2009年第1期。该文称江汉大学首批招生人数为284名,但是徐耀良、柏盛湘主编的《江汉大学二十年——改革发展回眸》一书第413页记载:1980年11月,“第一届274名收费走读生入学” ;《长江日报》1984年19月8日刊登的《江大——新型的高等学府》一文报道:江汉大学“首届毕业生二百七十四名,已全部走上工作岗位”。综上,考虑到口述人可能因时间长远记忆产生偏差,江汉大学首批学生应为274人。
3 魏震祥,男,1981年7月至1982年4月,担任江汉大学筹建阶段领导小组成员,后在中共江汉大学党委宣传部等机构任职,1988年8月12日被任命为江汉大学副校长。讲述时已退休。
4 项本承,男,安徽人,1950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7月至1982年4月,任江汉大学筹备领导小组负责人;1982年4月22日至1988年7月27日,任中共江汉大学党委副书记。于2016年7月10日逝世,享年86岁。
5 熊向高,男,湖北黄陂人,1950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5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4月22日至1983年3月7日,任江汉大学副校长。于2014年4月16日因病去世,享年92岁。
6 凌实哉,1980年9月至1981年7月,任江汉大学筹建阶段临时负责人;1981年7月至1982年4月,任江汉大学筹备领导小组成员。——录自《江汉大学二十年——改革发展回眸》第14页。
7 本文中魏震祥讲述的内容均为2018年4月23日口述。
8 王沈顺,男,湖北汉川人,1963年2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1984年3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江汉大学团委、中共江汉大学党委宣传部、纪委等部门工作,讲述时担任武汉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9 本文中王沈顺讲述的内容均为2018年5月27日口述。
10 夏宏武,男,湖北武汉人,1962年4月出生,曾在江汉大学团委等部门工作,讲述时担任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
11 本文中夏宏武讲述的内容均为2018年5月27日口述。
12《江汉大学二十年——改革发展回眸》,徐耀良、柏盛湘主编,武汉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页。
13 刘晓天,男,曾在江汉大学团委、人事处等部门工作,讲述时担任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14 1980年9月至1981年7月,江汉大学筹备阶段的临时负责人是熊向高、凌实哉。1981年7月至1982年4月,江汉大学筹备领导小组负责人是项本承,领导小组成员有熊向高、凌实哉、魏震祥。——录自《江汉大学二十年——改革发展回眸》第2页。
15 刘家穆,男,湖北汉川人,1948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3月7日至1988年5月21日,任江汉大学副校长。于2013年10月17日逝世,享年88岁。
16 本文中刘晓天讲述的内容均为2018年5月27日口述。
17 邓传德,男,曾在原武汉财贸干部学校政治理论教研室工作,武汉财贸干部学校并入江汉大学后,1983年起被调到江汉大学学校办公室,先后任秘书、副主任、主任。
18 本文中邓传德讲述的内容均为2018年4月23日口述。
19 指陆兆熊与张肃文合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通用教材《高频电子线路》。
本文来源:《1978-2018 武汉改革开放口述史(一)》,武汉出版社,2018
*图文照片均来自网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