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历史】洪江古城收到来自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的礼物

【历史】洪江古城收到来自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的礼物

【历史】洪江古城收到来自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的礼物我们意外收到一份来自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陈书良先生的礼物,是他在整理其五世祖陈士杰所著的《蕉云山馆诗文集》时,从中发现的有关洪江育婴堂的重要文字记载

湖南文史资料_湖南文史_湖南文史书局

NO.5898

湖南文史_湖南文史书局_湖南文史资料

乾隆初期《洪江育婴小识》中描述了洪江的繁华景象:“当是之时,列肆如云,川楚之丹砂、白蜡,洪白之胶油,木材之坚美,乘流东下达洞庭,接长江而济吴越,连帆大舳衔尾而上,环货骈积,率以花布为大宗。南连桂林,西趋滇黔,利市三倍,居市者长子孙,百工技艺之流襁至而辐辏,地窄人众,至劈山湮谷,连屋层楼,栉比而居,俨然西南一都会。”《洪江育婴小识》一书是我们挖掘洪江文史资料的重要史料依据。

湖南文史书局_湖南文史资料_湖南文史

近日,我们意外收到一份来自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陈书良先生的礼物,是他在整理其五世祖陈士杰所著的《蕉云山馆诗文集》时,从中发现的有关洪江育婴堂的重要文字记载。陈士杰为曾国藩最重要的心腹幕僚之一,历任兵部侍郎、浙江巡抚、山东巡抚,在清代的洋务、海防、河工、教育等方面都作出过贡献。而其文集所记载内容是清代清官周步瀛在洪江任职期间,主持并倡结洪江商人兴办育婴堂一事,一直被后人歌功颂德。

洪江古商城曾经经济繁荣,社会公益事业兴旺发达,为四方商旅汇聚之地,城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外地移民,故而会馆之多,也是我国内地之最。洪江商人都追求和谐包容的思想,广大商民也都热心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具体由会馆出面,计有“义山”、“义园”、“义渡”、“社仓”、“义学”等公益。

湖南文史资料_湖南文史_湖南文史书局

明、清年代,五溪地区几近蛮荒,弃婴、溺婴时有发生。据《洪江育婴小识》记载“洪江众商于光绪六年(1880年)捐建育婴堂收养弃婴,其输助倡于十馆,其岁入仰入月捐。更虑婴口岁增,难其为继也,复筹增贴捐以济其不足。堂内出纳,井井有条。”其描述内容与《蕉云山馆诗文集》所记载的“洪江育婴堂小识”几近相同。

而对于所收养的弃婴,《洪江育婴小识》又有记载“女婴过七岁,堂给棉花五斤、苎麻五斤,责令老媪教督纺织,按日责工;纱线布匹,由治事、经理变价存记,及岁遣嫁时,并作嫁资。男婴过八岁,出居外堂,入塾读书三年。治事体察资禀,量能授事。”

湖南文史_湖南文史书局_湖南文史资料

据悉,育婴堂的前部分是“恻隐堂”(负责打捞掩埋尸体),中间是“育婴堂”,后部分是“保赤堂”(负责种牛痘等接济穷人事宜)。整个三堂通长二十一丈一尺,右长二十丈六尺,前广三丈六尺五寸,后广四丈九尺,经计算占地约一千平方米。至今亦保留较为完好,在当年比许多州衙、县衙都要大,可算洞庭以南最大的育婴堂之一,也可能是全中国唯一留存的明清时期育婴堂了。育婴堂不仅设施完善,而且分工明确,特别是帐目清楚,每十年刻书公布一次,历经六十余年,及至民国中期因弃婴渐少,育婴堂才告结束。为洪江古商城一地的平安和社会福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一篇: 毛主席唯一曾孙毛东东:650高分考上人大,19岁高1米8神似毛主席
下一篇: [资料]湖北省人平易近当局文史研究馆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告诉.doc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