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同意“经管的学生会相对更活跃”这一点。
高出一本线60分,为了学经管,来到一个非211经管类学校。也非常犹豫“一流选学校二流选专业”的说法。并不是非常喜欢经管,但是如第一个答案所说,只希望生活稳定有保障。
我是个很纯的文科生,虽然读东西总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但是在语文上的行云流水和数学上的举步维艰是从小学就体会得到的。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个选项很脑残吧,但是就文科生而言,找个现实点的出路很重要。文史哲一类说是人类智慧的钥匙并不为过,但就现实来看却显得大而无当。哲学观点诗词歌赋随便拿出一句来都让人终生受用,却不能在某个具体的领域创造具体的价值。这其实是个颇为无奈的选项,所以我私下里一直认为,文科生应该走精英教育的路子,大浪淘沙,最终剩下一批能够驾驭文史哲真正智慧的人,来运用这些知识更好地改善这个社会,也发挥自己的作用。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出来“纯文科生”(如中文、历史、哲学等专业)的出路在哪里,尤其是太多人因为理科不好而来学文科,毫无人文素养可言,最终也没能学到真正能为自己谋生的技能。
跑题了,回来说经管类的问题。
我校虽然不是211,最低分数线却高出一本线30分,我个人觉得这就是主要的理由了。我们学校的学生相对其他学校要世故老练很多,场面事做得滴水不漏。他们能够有效地利用规则和规则的漏洞,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他们很少去陷害打压他人,却不放过每一个竞争的机会。他们在思想的深度和道德的修养上可能并不精深,也很少去思考家国天下这些大事。他们的眼光只放在当下,最近要做的社团,期末考试的成绩,六级英语的单词,以及保研或出国要刷的绩点。这样一个环境,(至少在我看来)已经很接近社会,至少是接近社会上我未来应当浮沉的层次,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实是很有帮助的。
所以我说了这么多,中心思想就是,可能高三孩子在报志愿时只看到院校专业啊前景啊爱好啊这些非常表象的东西,但一个学校的文化,一个行业的形态,是很微妙的。报志愿时无论谋划再精妙,实地操作起来也可能会有差距。答到现在才发现这问题是去年的了,不打紧,今年的孩子若能看到,也算是个小参考吧。
这文章是2013年5月写的,要和大家说的是,我最后还是改行来做文字工作了……
很多事情不是想象中做好了计划就可以沿着计划一步一步走下去的,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以及做文字工作竟然,不仅比会计没那么累,而且大家人际关系也更好。当然也可能是我司特色,总之震碎三观。
我虚度的五年青春啊,再也找不回来了,真的用生命在验证年轻人制订一年以上的长期计划基本都是不靠谱。因为你根本对这个事儿没概念,你也不知道自己将面临的到底是什么。
我从上大学第一天就在后悔,后悔了五年,现在终于某种程度上由于自己的回归而释然了……
现在所有人都在学财经,财经内又尤以会计金融为先,本科不行就研究生考mpacc,国内考不上就花钱去英国弄个一年制FA硕士。我挺好奇三五年内会计类人才会不会井喷,井喷了之后怎么办。
以及,选专业,选你最擅长的,选你最喜欢的,选你会而别人都不会的。这年代,世界都平了,你做任何事情只要牛逼就会被人发掘到,然后你就是这领域的王。核心竞争力是第一位的。这是这个答案四年以后的思考,因为发现时不时还会有人看。两种观点,互为参照,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