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以文史视角讲好慈溪故事

以文史视角讲好慈溪故事

以文史视角讲好慈溪故事走进历史,观照现实,于阅读和思考中知古鉴今。日前,《浙江文史记忆》(慈溪卷)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走进历史,观照现实,于阅读和思考中知古鉴今。日前,《浙江文史记忆》(慈溪卷)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覆盖省、市、县(市、区)三级范围的《浙江文史记忆》丛书由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牵头编纂,系统地介绍浙江历史上的主要文明演进、重要文化人物和重大文史事件。丛书的慈溪卷由我市作者潘玉毅编写,以文史视角讲述慈溪故事,钩沉“文史记忆”,展现慈溪风骨。

■全媒体记者陆燕青通讯员胡蓓

人物简介

潘玉毅,1987年生于浙江慈溪,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第七批“新荷计划”人才,国内多家报刊特约撰稿人。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十月》《脊梁》《散文百家》《当代人》《安徽文学》等报刊发表文章200余万字,部分被选入大陆和台湾的中考、会考真题及教辅。出版有散文集《纸上红尘》、长篇报告文学《点灯人》(合著)、纪实文学《烽火热土:三北抗战十四章》(合著)等。

浙江文化辉耀古今

“文化是条来自远古、途经现在、流向未来的河流。在这条大河之上,浙江文化如一颗璀璨明珠,从古闪耀至今。”抚今追昔,鉴往知来,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浸润着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凝聚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力量。

浙江历来“人文渊薮”,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浙江文史记忆》丛书经5年左右、数百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才编纂完成。整套丛书包括省卷1卷、市卷11卷、县(市、区)86卷,共98卷组成。在内容编排上,它以时间朝代为序,从史前文明曙光初照起,绵延先秦、秦汉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辛亥革命,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在写作手法上,它把“文”和“史”结合起来,使其具有文学性、史实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丛书以浙江历史上的重大文明实践、重大思想文化成果、重要文化名人为基本线索,简要介绍自浙江文化发祥至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间的重要“文史记忆”,比较系统地展示浙江省域历史文化风貌和地方历史文化总体特征,突出阐释浙江在文史哲、科学、教育、艺术等方面发展历程和人文脉络,力求通过总结浙江历史上的重大人文事件,挖掘浙江文化的丰厚底蕴,展示浙江文明成果,传承浙江文化根脉,呈现浙江人文精神和文化品质。

慈溪文化绚丽多姿

“北纬30度,这是一条奇特而又神秘的纬线。这条线贯穿了四大文明古国。”同属于北纬30度的慈溪,也有其不平凡之处。这是作者在文章开头的叙述,也由此开启了慈溪绚丽多姿的历史文化长卷。

慈溪卷,包括“水有灵兮山有魂(先秦)”“仙佛多从此地栖(秦汉六朝)”“青瓷如玉盐如雪(隋唐五代)”“江山代有才人出(宋元)”“一世忠贞死难移(明代)”“夜深还照读书窗(清代)”“天地能知许国心(民国)”“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共八章,30万字,它以时间为序,引领读者在历史长河中追寻那些烙在基因里的文化印记。

“独特的自然禀赋、丰厚的历史积淀、壮阔的创业历程,形成了慈溪鲜明的人文气韵与底色。”慈溪卷截取了浙江文化这条浩瀚长河中具有地域性的“文史记忆”,介绍了“围垦、移民、青瓷、慈孝”四大地域文化,从多个视角展示慈溪的历史文脉、文化风采、精神风骨,体现了慈溪浓厚的地方气息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独特的自然禀赋

距今约2亿年前,慈溪全境已经隆起成陆,经历了几次地壳构造运动和间歇性火山喷发后逐渐形成,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才最终呈现如今的地理地貌。今天看到的慈溪,境域内土地以平原为主,有“二山一水七分地”之说,陆域之中,丘陵在南,滩涂在北,平原在丘陵与滩涂之间。向海而生的慈溪孕育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和精神风貌。

临海而居,这样的地理环境无疑为围垦创造了条件。考古发掘证明,早在沿山平原成陆之初,慈溪已经围筑海塘,历史上称为“散塘”,把这些“散塘”连接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大古塘的修筑。大古塘以北,旧时并无天然河湖,而是后期人工挖掘而成。有记载的大规模筑塘始于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之后慈溪人捍海开路,围塘筑堤,沧海变桑田,开辟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铸就了慈溪人勇于开拓、锐意进取、迎难而上、敢于争先的精神力量。

土地的开拓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开荒者。慈溪境域最早的一次人口迁移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时期(距今7000年至5300年)前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为了生存,被迫迁移,而今的慈溪人中有一部分是这批坚守在附近山麓的先民繁衍下来的。约2500年前,先民在沿四明山余脉——翠屏山(余慈山地)山麓小块平地上聚集和生活,形成村落和集镇。之后,慈溪沿山一带一直处于持续成陆状态,为持续移民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优良的生存条件,因此,迁入慈溪境域的移民绵延不绝。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移民,为慈溪带来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造就了慈溪地域文化的鲜明个性。

丰厚的历史积淀

慈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时属越,秦代属“句章”,到唐朝时设县。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的传说而得名。千年的历史积淀,孕育了璀璨的文化,也诞生了很多美丽的传说。

在达蓬山南坡竹林深处有一个秦渡庵遗址,诉说着2000多年前徐福东渡的故事。徐福,字君房,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人,秦著名方士。公元前219年,“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为了长生不老,秦始皇命令徐福出海求药。公元前210年,徐福率领大批工匠和三千童男童女在达蓬山成功启航,东渡日本,从此开启了两地的文化交流。

借助海上丝绸之路,上林湖越窑青瓷也扮演着文化使者的角色,远销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阿拉伯、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一千多年来,上林湖一带窑火不断,始烧于东汉,停烧于南宋,烧制出了一窑窑似冰类玉的青瓷。因为上林湖地处越州,所以称为越窑,唐代时已成为全国的烧造中心,是秘色瓷的主要烧造地。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越窑青瓷更被誉为母亲瓷。千年的传承发展,积淀成了慈溪的青瓷文化。

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从古至今,慈溪人才辈出、群英荟萃。汉代严子陵,宋代孙应时、高翥、黄震,明代徐爱、孙月峰,清代高士奇等,近现代有吴锦堂、虞洽卿、马宗汉、杨贤江、陈登原、陈之佛、袁可嘉等代表性人物。其中,“九叶派”诗人袁可嘉是中国新诗和西方现代派文学交融借鉴过程中介绍最早、成果最多、影响最大的中国学者之一。为纪念他而设立的袁可嘉诗歌奖已打造成为慈溪的文化品牌,奖掖了一批批卓有成就的翻译家、诗人、诗歌批评家。

壮阔的创业历程

姚北三件宝“棉花白盐草凉帽”。慈溪人吃苦耐劳、敢打敢拼,才在这海隅僻壤打下一片天地。慈溪这片区域,种植棉花的历史很久远,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多次提到这里的植棉技术,并称“似草之木棉也。此种出南番,宋末始入江南”。清乾隆时“姚邑北乡,沿海百四十余里,皆植棉花”,说明那时“姚北”沿海已广植棉花。自明代至民国,三北地区一直连片种植棉花。解放后,慈溪的棉花栽培技术、生产水平都有明显提升,是全国的重点产棉县,有“浙江棉仓”“百里棉乡”之称。

制盐始于唐代,盛于宋代,曾创建有龙头场、鸣鹤场、石堰场三大盐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慈溪是浙江最为重要的产盐地,远销到江苏、江西、安徽等省份。据《中国历史海洋经济地理》中的统计数字,在宋代,光是鸣鹤、石堰二场的食盐产量就已占浙江盐产量的60%以上。

长河草编,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清乾隆年间已具规模,为当时的八大集市之一,更是三北最大的草帽集散地之一。“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尽是编帽人”。长河先民就地取材,用滩涂上野生的萱麻编织麻网、麻绳、麻衣等以备家用,这是长河草编的雏形,最负盛名的是金丝草帽。

新中国成立以来,慈溪这片土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55年,五洞闸高级社和龙南互助合作网的事例双双入选《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典范。慈溪人发扬“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创造出国有、集体、乡镇、个私“四个轮子一起转”的慈溪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慈溪开辟出一条切合慈溪实际、适合慈溪发展、有慈溪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之路,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民营经济蓬勃发展。1988年,慈溪撤县设市,开始了全新的发展轨迹。2000年,慈溪市列入第二批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市)。2008年,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全线通车,不断加快与上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1世纪的前20年,慈溪人民把“八八战略”视为改革发展的“根”和“源”,奋勇争先,逐梦而行,齐心协力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获得了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等诸多荣誉。

观照现实开创未来

自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设县以来,慈溪县境先后做过几次调整。在二十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慈溪行政区划则经历了三次重要调整。潘玉毅将此书的立足点定在慈溪县境,列入记忆名录的多是出现在慈溪现境的人物、故事,还有那些从慈溪县境走出去的名人。在编写时,以时间为经,人物、事件为纬,如一棵树生长于森林之中,将慈溪历史上的人物事件融入整个时代发展的潮流当中。

不忘来路,始知归处。为了更真切地感受历史、贴近历史,潘玉毅除了阅读相关史料,还常常去到相关的遗址进行实地采风,让自己离那些身临其境的人和事更近一些。针对不同史料在同一事件上表述的差异,能列举的尽量列举,以做比对和旁参。在写作时注重文史结合,以细腻的笔触、优美的文字展现真实的历史,这样的处理方式拉近了读者的距离,给人亲切自然之感,少了些呆板与枯燥,多了些韵致与趣味。他希望尽可能准确生动地展示慈溪的文史脉络,让更多的人和他一样在了解历史、感知历史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丰润和情感的洗礼。

潘玉毅说:“这次写作对我而言意义深远,身为一个慈溪人,我一直想为慈溪写些什么,只是囿于学识和认知,始终没能遂愿。此次有幸参与《浙江文史记忆》(慈溪卷)的写作,不仅使我获益良多,更圆了多时的心愿。需要说明的是,书中所述,其来有据,除了史家典籍,多是基于前辈们的研究与著述成果。”他表示,卷帙浩繁,想要找出有用的材料,梳理一条清晰的脉络并不容易,所幸在这个过程中,童银舫、王孙荣、厉祖浩三位老师给予他许多的指点和帮助,“从某种角度来看,与其说是我独自完成了一个作品,毋宁说是我们共同记录了一段回忆。”

观照现实,开创未来。从新石器时期童家岙一带先民的活动,到捍海开路、沧海变桑田,从上林湖畔燃烧千年的熊熊窑火,到无边无际的百里棉田,从抗击倭寇的海防遗迹到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碑,从创业初始的筚路蓝缕到高质量发展迈入快车道的意气风发……过去,现在,未来,一脉相承的是慈溪的地域文化,一以贯之的是慈溪人的精神风骨。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深远。绵延不绝的历史文脉、世代相承的精神风骨,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和基石。这片历史厚重的沃土,推动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激励我们奋勇前行,努力实现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共同富裕。

上一篇: 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
下一篇: 排序版!2020福建高招本科批投档分,对应高考排名有变化!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