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几十个初一同学讲了讲文言文的读法。提前准备了一份讲义,各位读者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在我的小报童专栏《游牧教室》下载打印。那是个订阅制专栏,每季度订价59元。
在这里,只讲一讲40余分钟讲座当中值得一提的部分。
阅读的材料是《淮阴侯列传》的一部分。
这个班级的孩子,除了小时候背过的“小古文”之外,大多数都读过十几篇文言文,仅仅以这个数量来论,比起我初中一年级时的基础已经好了很多。不过,现有的训练体系能否让他们在若干年后足够深入地处理文言文材料?还需要观察。
我们从“没有注释、没有老师如何读一篇文言文”这个问题开始,有孩子提到了资料、参考书,随后终于有人讲到了字典。我推荐的字典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已经有不少人拥有这本。
但正确使用古汉语字典的方法,他们还没来得及学到。
这里的“亭长妻患之”,“之”字究竟如何解释?讲义当中已经准备了对应的内容。
初中生们选择了黄绿色的释义。
“指示代词。这,此。”
字典的错误用法中,这是最常见的一种。
之:
许多教师会让学生直接记下笔记、整理笔记、背下笔记,而笔记上的内容,就是这样子看似直截了当的字词释义。
看起来,“亭长妻患之”的“之”,就是在指代某个人、某件事,那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因为这两个例句
与“亭长妻患之”,结构看起来大不相同。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编辑者,是把这两种将“之”字放在句首的用法归纳出共同点,才定义出“指示代词。这,此。”这一条释义。
只盯着释义,去纠结于“这”、“它”之间的异同,而不注重从文言例句自身感受结构、逻辑、语境的差别,恰可称作是刻舟求剑。
上面演示的仍然是读字词的方法。此前的专栏文章里讲过,学徒们只有超越读字词这个阶段,才有资格去看见真正的问题。
常从人寄⻝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寄⻝,数月,亭⻓妻患之,乃晨炊蓐⻝。
“之”的含义已经清楚,但“亭⻓妻患之”的缘由却还不能读懂。于是,用白板列出来,继续讨论:
“是前面讲到的南昌亭长和他的妻子”。
既然如此,就可以有两条摘录:
这两条信息之间似乎有个空档,应该怎样去填补?
“该向前面还是后面找呢?”
在亭长家蹭饭,一连数月,这才是让亭长的妻子不高兴的缘由。
这种把文本当中的信息一条条抽离出来,再分析逻辑关系的方法,初一学生的头脑已足够理解,但不经训练,就很难主动用出。
超越字词,把显而易见的语句读通,其实算不上成就,只是刚刚通过门槛。再往下,才谈得上读书。
“读书”阶段的特征是,开始遇到比“不认识字词”更像样一些的问题。当然,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一切就都是理所当然的,只有经过训练的头脑,才能意识到,在短短的几句话内,就蕴含着许多可以追踪的线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