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贵州省的乡村记忆

贵州省的乡村记忆

贵州省的乡村记忆今天是公元2021年8月28日,星期六。从上午十一点半到下午一点半,我参观了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原址在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路

今天是公元2021年8月28日,星期六。从上午十一点半到下午一点半,我参观了贵州博物馆。

贵州省文史馆是什么单位_贵州省文史馆_贵州省文史馆副馆长

贵州省博物馆

贵州省博物馆原址在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路,后来搬迁到了观山湖区林城东路,也就是现在所处的地址。博物馆目前包括三个展厅,其中一号展厅位于一楼,专门用来展示贵州省的民族习俗。

走进一号展厅,眼前是一处圆形的小型展区。展区的墙上陈列了贵州省每个常住民族的基本信息,例如名称、人口、聚居区域;同时通过照片展现了全体民族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情景。

从这处小型展区继续向前走,很快就来到了一处方形的展区。方形展区里面没有照片;但在它右侧的墙下,陈列着一台机器。

虽然它同样是机器,但既不像现代的起重机、压路机一样高大威猛,也不像电视机、计算机一样由精密的电子元件组成。这台机器本身是用厚重的木材制作而成的,被安放在两道充当底座的、用石灰岩雕刻而成的石条上。由于年代久远,这两道石条的颜色早已显得暗淡,还带着一些洗不掉的污渍。同样,制作机器所用的木材也早已不像刚被采伐时一样新鲜,同样色彩暗淡,甚至布满了许多细小的裂纹。不过,它的榫卯结构仍然在发挥着应该发挥的作用,在牢牢地连接着机器的横梁、支柱等部件。

贵州省文史馆是什么单位_贵州省文史馆副馆长_贵州省文史馆

放在石条上的机器

榫卯结构堪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一个实例。木匠经过精心设计,把不同的木材末端雕刻成突起或者空洞的形状,然后就可以把它们稳固地拼接起来,而不需要借助铁钉、胶水等其他连接物。山西省的应县木塔便是采用榫卯结构搭建而成的,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霜雨雪仍旧巍然屹立;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同样用到了榫卯结构。

然而和应县木塔、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相比,这台机器的知名度实在是相形见绌。包括我在内,绝大多数参观者(尤其是年轻人)甚至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是什么用途。好在博物馆已经在它的左边放置了一块解说牌,这才让众人明白:它叫榨糖机,顾名思义,是用来榨取甘蔗等糖料作物当中蕴藏的糖料的机器。

贵州省文史馆是什么单位_贵州省文史馆_贵州省文史馆副馆长

解说牌和水牛模型

榨糖机本身不带动力;它工作时所需的动力来自旁边的一头牛。当然,博物馆不会真的牵一头牛来栓在榨糖机旁边,而是制作了一尊栩栩如生的水牛模型。我以前近距离观察过真实的水牛,所以可以看出:这尊模型的大小和真实的水牛相当。模型的脖子上套着一道箍,被称为“牛轭”;牛轭上系着绳子,和榨糖机的木把手相连。不难推断:当牛绕着榨糖机转圈,榨糖机的滚筒就会转动,把糖料榨出来。

榨糖机对面是一座仿制的吊脚楼,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用来放置石碓、石磨、木桶等劳动工具。

贵州省文史馆副馆长_贵州省文史馆_贵州省文史馆是什么单位

吊脚楼上层

贵州省文史馆_贵州省文史馆是什么单位_贵州省文史馆副馆长

吊脚楼下层的石碓

贵州省文史馆副馆长_贵州省文史馆_贵州省文史馆是什么单位

石磨

贵州省文史馆_贵州省文史馆是什么单位_贵州省文史馆副馆长

木桶

贵州省文史馆_贵州省文史馆是什么单位_贵州省文史馆副馆长

吊脚楼的栏杆

我对这种场景非常熟悉,因为我爷爷奶奶住过几十年的老房子就是这种布局。在我读小学三年级以前,几乎每年都要回爷爷奶奶家过春节,所以印象特别深。后来他们被接到城里来住,老房子平时都没人,我也很久没回去了,但仍然清楚地记得这些细节。

吊脚楼右边是一座风雨桥;风雨桥旁边有一副翻车(司机可能会嫌这个名字晦气,但它的正式名称就叫翻车),也叫龙骨水车。由于时代的发展,这些器物都越来越少见了。但能在博物馆里见到它们留下的痕迹,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贵州省文史馆是什么单位_贵州省文史馆副馆长_贵州省文史馆

风雨桥

贵州省文史馆副馆长_贵州省文史馆_贵州省文史馆是什么单位

风雨桥旁的翻车(龙骨水车)

上一篇: 公示丨2020年度贵州省绿色网络文化工作室名单出炉!贵途网上榜!
下一篇: 文史天地 ︱当代国学思潮的复兴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