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新,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原沈阳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院务咨询委员会主任,文博研究馆员。中国清宫史学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紫禁城学会会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联拍在线专家组成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专家组专家、辽宁省善本保护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古玩艺术品商会总监、沈阳师范学院书法专业客座教授、沈阳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著有《周铁衡作品选集》《半聋楼画集》《禅学与意境》《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精萃·书法卷(上下)》《沈阳故宫博物院书画源流》。
片楮如金 翰逸神飞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法书综述
周维新
沈阳故宫博物院法书藏品庋藏丰富。
自后金天命十年(1625)始建,即有文物留存。清军入关之后,历朝皇帝多次颁诏,内务府承旨将重器十余万件,由北京故宫运抵盛京大内尊贮。至晚清由盛而衰,内忧外患,国运日蹇,国之重宝被迫移出宫门,充盈宫室之藏徒于四壁。1926年辟为博物馆后,开始徵集文物,虽履历多艰,然而收效甚微。新中国诞生,几经有识之士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在党和政府关怀下,经过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文管会等有关单位多次向沈阳故宫调拨文物,分批入藏大量明、清两代历史、艺术和清宫旧藏文物。经数十年持续努力,社会人士慷慨捐赠,沈阳故宫文物藏品多有积累,使其历史艺术性质博物馆之称谓实至名归。
沈阳故宫博物院现有院藏文物两万余件,分为宫廷遗物、绘画、书法、瓷器、织绣品、陈设品、雕刻品、碑志、珐瑯器、漆器、玻璃器、金银珠宝、乐器、武器、金属器、家具、钱币、现代工艺品、民俗、考古出土文物、古建筑附件、革命文物、杂项等二十三个门类。法书藏品为宫藏之中翘楚。
据金良[ 金良(1878-1962)字息侯。浙江杭县人,满族正白旗瓜尔佳氏。少有才名。最后一科进士,历京师大学堂提调等职。随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至盛京,任奉天旗务总办等职。辛亥革命后,任奉天省洮昌道道尹,为张作霖佐政,兼代省长。溥仪封为逊清小朝廷的“内务府大臣”。]先生汇著《盛京故宫书画录》注录,盛京大内法书藏品103件,其中《唐释智永真书千文卷》1件,唐人1件。《宋苏轼书中山松醪赋卷》等4件;《宋米芾行书卷》等3件;《宋蔡襄书唐白居易动静交相养赋卷。等3件;《宋刘松年二十四孝图赵孟坚书合册》1件;《宋黄庭坚书轴》1件。宋人书作12件。《元赵孟頫书道经生神章卷》等7件,《元人书金刚经册》1件等元人书作8件。明人法书23件。清人法书62件。
盛京大内宫藏法书洋洋大观。然国运不济,新中国诞生之前盛京宫藏消弭殆尽。
新中国建立,百废俱兴。1952年沈阳故宫陈列所(沈阳故宫前身)成立,1955年更名为沈阳故宫博物馆,1986年恢复为沈阳故宫博物院。建国以来,沈阳故宫藏品经几代不懈努力,寸丝半粟积攒已具规模。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法书,是以明清为主,尚有近现代书家作品。法书入藏,曾蒙吴湖帆、孙煜峰、谢稚柳、启功、徐邦达、刘久庵、杨仁恺、谢辰生诸多前辈襄助庋贮。
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法书有卷、轴、册、札、联,计一千四百余件。
明王鏊草书壁间杯底联墨笔纸本127x32cm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明之书艺崇帖复古。
明代国祚二百七十余年,帖学再炽。近人马宗霍《书林藻鉴》精辟概括:“有明一代,亦尚帖学,成祖好文喜书,尝求四方善书之士以写外制,又诏简其尤善者于翰林写内制。凡写内制者,皆授中书舍人,复选舍人二十八人专习羲献书,使黄淮领之,且出秘府所藏古名人法书,俾有暇益进所能,故于时帖学最盛。”庙堂庠塾,视帖学为圭阜,王、赵书风遍及朝野。
明初,太祖所尚书风遒丽,以求得婉丽中庸浸毓笔势。“臺阁体”则应运而生,以能书而入翰林之沈度、沈粲兄弟为时人称为“大小学士”,与宋克、宋璲、宋广之“三宋”同为“臺阁体”之先锋。笔意端凝以饰太平。
“臺阁体”因干禄所期,故其势大。《永乐大典》参与缮写者俱执“臺阁体”书坛别无二致,日趋僵化,昔日端凝之风轨日渐颓势。至成化、弘治朝,书家则皈依传统。师苏轼之吴宽,法晋人之王鏊,工张旭、怀素之张弼、张骏,习怀素、米芾之徐有贞等。最富个性者李应祯,其任中书舍人,官至太僕少卿。因有虞于“臺阁体”习弊,遂与吴中先贤徐有贞、沈周等启迪后学,望后辈传其衣钵,其中代表祝允明、文征明二人领军于吴门。
祝允明书学钟繇,文征明书法王羲之,王宠书崇虞世南。书风并非统一,然各具旨趣。“吴门书派”纠正“臺阁体”流弊,所求文人尚韵,所谓字有真态。
明 祝允明 草书洛神赋(局部)墨笔纸本32x688cm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吴门书派”以外书家,名播海内者如王守仁、丰坊、陆深、徐霖等,精熟传统锲而不舍实现个性外化。亦佳作叠出,与“吴门书派”撑起明中期书坛繁荣。
明代晚期,诸家并峙,艺术思潮异彩纷呈。晚明呈现出四家并称之“邢侗、张瑞图、董其昌、米万钟”及特立独行之徐渭,创草篆之赵宦光,宗法汉隶的宋玨。有并称“黄、倪”之黄道周、倪元璐书艺璀璨。董其昌之书风因为康熙所尚其后之三百年间颇有市场,成为书史之重镇。
承袭传统为明之书艺大端,书技更具表现力。帖学至明式微,为书法艺术规律发展史中之必然。
明邢侗草书临王羲之十七贴屏墨笔纸本146x48cm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烁金熔石脱去楮帛之清代书风。
甲申之变,政局不宁,仕宦文人命运多舛,为避世文人醉心书艺。清初之书家为冲破“阁帖”之藩篱,从秦篆汉碑中另辟蹊径。将五体杂揉,形成草篆、草隶者有郑簠、朱彝尊、万经等。因统驭文人所需及私爱康熙崇尚董书,故清前期世人多习董书。乾隆一朝帖学依然流行,因乾隆尚赵(孟頫),“馆阁体”又是题本、科场所需,仍为要津。
清朱彝尊隶书七言联墨笔纸本125x29cmx2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朝书家张照、梁诗正、汪由敦与董邦达、董诰父子为“馆阁体”书家代表。以“乾隆四家”并称之翁(方纲)、刘(墉)、成(亲王)、铁(保),崇尚帖学,均为饱学,位高权重,影响朝野,均为天子重臣,圣眷隆崇得以名闻遐迩。
雍、乾时期尚有“领异标新”之扬州八家,一校时流革新故鼎,推动书风变革。其中金农、郑燮富创新。扬州八怪不仅书风有异,更因为艺理前卫,兼具人格魅力,仰慕者广泛。
雍、乾、嘉三朝文字狱严酷,株连之广,令文人不敢为文。朝野仕宦将系于修齐治平情结,转向与世无涉考据之学。邓石如之篆书,伊秉绶之隶法,全新眩人眼目,遂成流派。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完白山人未出,天下以秦分为不可作之书,自非好古之士鲜能为之。完白即出之后,三尺竖童仅解操笔,皆能为之。”于邓石如之前尚有桂馥、洪亮吉、孙星衍、钱坫等擅篆书。程荃、吴熙载等皆为此派名家。
伊秉绶官至扬州知府,以隶书名著当时,有“集分书之成”美誉,与邓石如合称“开碑法之门”。此时金石学盛极,有桂馥、洪亮吉、黄易、孙星衍诸家,颇赋金石气象。
朴学兴盛,小学为士林推崇,篆法与隶书结构杂揉,隶书面貌大为改观。乾、嘉之时尚巴慰祖、黄易、陈鸿寿、姚元之、翟云昇等皆以金石北碑融入汉隶。至嘉、道时期,以碑入隶之者如:钱楷隶书古朴奇异、钱泳隶书圆润逎媚、阮元篆与碑于隶书中突显、张廷济将草隶融入北碑、赵之琛隶法与篆法相通。
清黄易隶书轴 墨笔纸本117x72cm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清 俞樾 行书试札册 墨笔纸本23.5x12cm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清末,咸丰、同治至光绪朝,碑学为书家称颂,进而崇尚简牍、碑额,北朝石刻。篆、隶流布同时,楷、行、草诸体也是异彩纷呈。何绍基、赵之谦此派代表。光绪中期后至民国初年,殷虚甲骨出土,敦煌汉晋木简、帛书及各朝写经发现,引起更多关注。其时最擅胜场为吴昌硕、杨沂孙、莫友芝、吴大澄、杨岘、俞越、张裕钊、翁同龢、李瑞清、沈曾植、康有为、杨守敬等。
何绍基通经史,精小学,考订金石,兼擅各体,尤以楷法见长。邓石如,古拙有金石剥蚀美。吴大澂篆书取法认秦诏版,再参酌金文。杨沂孙篆书体貌端秀, 功力深厚。杨岘工于考据,隶书飘逸,由《韩敕碑》中得法,宗《石门颂》之结体,纵横随意。吴昌硕为清末、民初书画、篆刻重镇。影响所及至当代,书画、篆刻名家奉为准绳。
清末书家不独宗碑学,涉猎更广,三代吉金文字、秦汉刻石、瓦当、木简、帛书、北碑、唐碑、写经等,兼收并蓄,各擅胜场。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因南北朝、北魏墓志相继出土,形成以碑学为纲发展主流成为必然。
清金农 楷书销寒诗序册墨笔纸本21x8cmx2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近现代法书,异彩纷呈。
1911年至建国以来,风云际会。历经辛亥革命,清帝退位,继之群雄并起军阀割据、北伐、抗日、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人民最后胜利。巨变之中,众星璀璨,政治家、军事家虽不以书家自适,然龙蛇走笔。
此一时期书法艺术,己不扃鐍于仕宦手上,而“泛化”于民众之间。政治、军事、文界、工商界颇具圣手。上承清末,“抑帖扬碑”理论,碑派书法仍占主导地位。然帖学一路,却有沈尹默、白蕉等一代名家。仅用“碑、帖”之论民国期间书法现象,远不足以涵盖书法流派全貌为“才人辈出,风骚各领”时代。
以政治家身份名重书坛,无不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训为座右铭。“文艺之道”是为“小道”,诸多政治家,从未希冀以书名世。然其影响,惊殊世界。孙文民、谭延闿、于右任等皆为此类书家。
以学者闻名之书家,书艺当为余事,不以此术骄人。李叔同为最。鲁迅之书魏碑脱化,行笔厚重。沫若评其书“远越唐宋,直攀魏晋。”
书画兼擅之书家,此类书家画名甚钜,其书名为画艺所掩。张大千与溥心畬不愧于此。
齐白石妇孺皆知,集书、画、篆刻之大成。篆法成就最高,老人自言“书法得手李北海、何绍基、金冬心、郑板桥与《天发神讖碑》。
职业书家于逊清之前,以书法进身士林是为正途。民国之后,百业并举,以书艺为业陆续出现。
曾熙、李瑞清、王福庵、各擅胜场。
清曾熙 行书论书轴 墨笔纸本 123.5x55.2cm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清 李瑞清 楷书七言联墨笔纸本 144x36cm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沈尹默遍习晋唐以帖学名世,于碑学亦苦心孤诣。晚年目力不佳,犹能作朱丝精楷。
沈阳故宫博物院还藏有相当的地方名家书法作品,如启功先生誉之为“如今魏法在辽东”的沈延毅,专攻汉隶的霍安荣,溶篆隶为一体的宁斧成等诸家作品。
现代沈延毅 沈阳故宫建院六十周年二首墨笔纸本89x260cm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如是林林总总法书藏品,浸涵华夏文明经典,彰显华夏民族文化传承。由先民结绳纪事起源而衍生甲骨文,而金文、而隶书、而章草、而草书继之以楷书,文字的功能由工具而转化为艺术。书法艺术诞生与发展是与社会进化规律相同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与标志。中华文化繁衍不绝贯古通今,是人类奇迹,中华民族方化以资自信雄厚基础。
本文刊载于《美术家》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专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