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苏辙《历代论》散文的艺术特色屮国是一个重视历史传统的国家,上自传说屮的“三皇”“五帝”,下至历朝历代,皆冇详细的历史记载,中国古代的文人也善于从历史人物及事件中得岀治乱兴亡的经验,于是产生了史论散文,汉代贾谊的《过秦论》便是史论散文的滥觞,司马迁《史记》创立了“太史公曰”的范式,也对后世史论散文产生了影响。到了宋代,随着文献典籍的大量整理出版,文人参政议政意识的增强,文人借古而鉴今,以古而讽今,通过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及政治观点。苏辙早年即有进论二十五篇,晩年闲居时期更是著成《历代论》四十五篇,极言历代治乱Z得失,观点新奇,文字老成,体现了他史论散文的最高成就。一、论点新奇,一唱三叹。苏辙在《丿力代论》并引屮说:“予既壮而仕。仕宦之余,未尝废书,为《诗》、《春秋》集传,因古之遗文,而得圣贤处身临事之微意,喟然太息,知先儒昔有所未悟也。”苏辙一生未废史学,他说“吾为春秋集传,乃平生事业。”①从他所说的“知先儒昔有所未悟也”可见其观点往往能发前人Z所为见,形成自己独特新颖的见解。《拙堂文话》指出:“苏氏论占人,多借题述己见,犹诗家之于乐府,不必拘旧制。”②苏辙《丿力代论》散文就冇不囿于旧说而独抒己见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善于辩异,所谓辩异就是先举出历史上传统的观点,然后提出异论,加以论证。
比如《晋宣帝》一文,作者首先指出:“世之说者匕I:司马仲达之于魏,则曹孟德之于汉也。”将司马仲达与曹孟德并举,而苏辙却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是不然,二人智勇权略则同,而所处则异。”接着开始分析,曹操处于汉室衰微Z际,气数已尽,曹操只是假借汉室名号,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英豪尽归曹操,曹操之取天下是天命所归;但司马懿则不同,当吋曹氏基业稳固,天下未畔魏也,司马懿只是乘其隙而取之,因此苏辙评曰:“仲达因其隙而乘之,拊其背而夺其成业,事与曹公异矣。”但苏辙所论并未止于此,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由司马仲达Z窃国,而论到对托国Z臣的选择上,汉武帝托国于霍光,霍光拥立昭帝,昭帝早丧后又迎立昌邑,昌邑不立,乂援立宣消,如此霍光权利之大可知,但霍光从未有二心,可见霍光之高于司马仲达之处。但接下来苏辙又笔锋i转:“然光犹不足道”,因为诸葛亮所拥立的是一个昏主:“奉一昏主三十余年,而无纤芥之隙。此又霍光之所不能累也。”文章写到这里已经观点明确,论证充分了,可是作者的落脚点却不在这里,他在最后说:“故人患不诚。苟诚忠孝,舜Z于父母,伊尹Z于太卬,终无间然者。”司马仲达窃国的根本原因是品性不诚,之后和司马仲达相似的人有很多,他们多选择和司马仲达-样的做法:“自仲达之后,人臣受六尺之寄,因而取之者多矣。
皆以其地势迫切,置而不取,则身必危,国必乱,至自比骑虎不可复下,此亦自欺而已哉!”那么在苏辙看來,那些窃国Z臣说门己不得已而取国只不过是□欺欺人罢了。这篇文章一开始指岀冇人将司马仲达比作曹孟徳,苏辙继而捉岀异论,加以分析,得出结论,接着乂用霍光、诸葛亮做对比,最后得出结论是那些窃国之人都是甜性不诚之人,将那些趁隙窃国的臣子进行批评讽刺,其内容可谓是一唱而三叹也。苏轼评曰:“子出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Z,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Z声,而其秀杰Z气,终不可没。”③《拙堂文话》指出:“三苏之文可学,其持论不可学。学其持论,则流为纵横家。”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