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白玉堂前(白玉堂前一树梅 为谁零落为谁开)

白玉堂前(白玉堂前一树梅 为谁零落为谁开)

白玉堂前(白玉堂前一树梅 为谁零落为谁开)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中说过:白玉堂前(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起结即章法安排,句法、字眼就是炼句,练字。字眼是一句之眼,是句子中画龙点睛的哪个字。那么,哪个字是字眼呢?又如何炼字呢?汪彦章移守临川,曾吉甫以诗迓之云:“白玉堂中曾草诏,水晶宫里近题诗。”先以示子苍,子苍为改两字云:“白玉堂深曾草诏,水晶宫冷近

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中说过:

白玉堂前(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白玉堂前(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起结即章法安排,句法、字眼就是炼句,练字。字眼是一句之眼,是句子中画龙点睛的哪个字。

那么,哪个字是字眼呢?又如何炼字呢?

汪彦章移守临川,曾吉甫以诗迓之云:“白玉堂中曾草诏,水晶宫里近题诗。”先以示子苍,子苍为改两字云:“白玉堂深曾草诏,水晶宫冷近题诗。”迥然与前不侔,盖句中有眼也。

因此《诗人玉屑》说:

作诗在于炼字。

清朝贺贻孙《诗筏》写道:

炼字炼句,诗家小乘,然出自名手,皆臻化境。盖名手炼句如掷仗化龙,蜿蜒腾跃,一句之灵,能使全篇俱活。炼字如壁龙点睛,鳞甲飞动,一字之警,能使全句皆奇。若炼一句只是一句,炼一字只是一字,非诗人也。

炼字在一句之中,炼句在一诗之中,要起到全句皆奇、全篇俱活的作用。否则何必“锻炼”呢?

而白居易在《金针诗格》中讲到:

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炼意不如炼格;以声律为窍,物象为骨,意格为髓。

说到底,就是“炼”,炼即选择,选择合适的字就是炼字。选择合适的句法结构,就是炼句。

炼意、炼格,都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字句来表达作者的思想。

古人认为,不可以只注意炼字,而忽略了整首诗的水平。避免只有好句,却没有好诗的现象。因此会有炼字炼句,不如炼意炼格之说。

意思是,诗人眼界要高,不要局限于细微之处。即使推敲了半天,也仅仅是写好了眼前景物而已,并不代表这首诗水平如何。

下面,抛开其他,单说以下炼字。

《诗人玉屑》中提到:

古人炼字,只于眼上炼,盖五字诗以第三字为眼,七字诗以第五字为眼也。

元代杨载《诗法家数》讲到:

五言字眼多在第三,或第二字,或第四字,或第五字。

除了第一字外,似乎都可以安排字眼。《诗法家数》继续举例说:

诗要炼字,字者,眼也。

如老杜诗:“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檐虚。”炼中间一字。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炼末后一字。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炼第二字。

非炼归入字,则是儿童诗。又曰“暝色赴春愁”,又曰“无因觉往来”。非炼赴觉字便是俗诗。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有人说,每句炼2个字,2个字中,第5个字更重要。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每句也有两个字眼,看来前人认为,第2个字更重要。

仔细观察一下诗中的字眼,会发现大多是动词或形容词。

例如动词字眼:

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晓山。

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

形容词字眼:

两行秦树【直】,万点蜀山【尖】。

动词和形容词,两个字眼组合

楚【设】关河【险】,吴【吞】水府【宽】。

注:古人有虚字、实字,以及活字、死字之分。动词一般都是虚活字,形容词一般是虚死字。

杨载的一段话,可以作为诗词需要锻炼的总结:

诗要苦思,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虽多亦奚以为?古人苦心终身,日鍊月锻,不曰「语不惊人死不休」,则曰「一生精力尽于诗」。

今人未尝学诗,往往便称能诗,诗岂不学而能哉?

首先,作诗要学诗,基本的知识必须掌握,才能说入得诗门。其次,作诗不要太凑活,草稿写罢,要多加锤炼。

@老街味道

王夫之说诗之情景,律诗中间二联,不必一情一景

上一篇: 关于故宫的资料(关于故宫的资料200字)
下一篇: 刮目相看的主人公是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主人公是谁)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