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麟实践平台
给你最有收获的实践机会
喜爱的文学的学生,都会对北师大的文学院心向往之,这里有德高望重的教授、专注学术的氛围、系统的文学和汉语言研究。
而励耘文科实验班又是北师大的特色,相对其他文学专业,励耘文科实验班更重视多领域的通识教育培养,学生不止要学语言学和文学,还要学经济学、宗教史、艺术史、历史、哲学、法学、社会统计学等。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大学能接受到广博的通识教育,北师大的励耘文科实验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青麟带你走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励耘文科实验班
北京师范大学励耘文科实验班汉语言文学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仅设汉语言文学一个专业,励耘文科实验班需入学后参加选拨
专业全国排名:1
主要专业课程:文学史、文学作品精读、文艺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理论、词汇学、修辞学、语法学、实验语音学、方言调查、历史、哲学、艺术史、宗教史、经济学、法学理论、社会统计学等
(励耘实验班更注重多领域通识教育)
未来从业方向:高中语文教育、文学语言学研究等,或转其他职业
关键词:德高望重教授多;中文专业种类全;通识教育多领域学习,视野广阔;阅读量大
受访人:十七
河南省某师范性高中
高中阶段年级前十名以内(年级内大概400人)
2012级北京师范大学励耘文科实验班汉语言文学方向,目前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二年级
Q: 文学院的专业划分是怎样的,以及不同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和未来从业方向是什么?
(1)专业划分:
北师大文学院本科所包含的专业仅为汉语言文学。
文学院本科汉语言文学方向大致由三部分学生构成:师范生、非师范生和励耘文科实验班的文学方向生。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在报考时会有区分,师范生本科时会有更多教育类课程。而励耘文科实验班是在大一刚入学时对全校学生选拔的。
我是理科生,报考了理科实验班,然后被调剂到法学专业,入学后参加了学校励耘实验班的选拔,在文科类三个学习方向“文史哲”中选择了文学方向,实验班共招收30人左右,我们班有2人选哲学1人选历史其他都选的是文学,实验班每年由文史哲学院轮流接管培养,因此我的本科专业学习与传统文学院有一些区别,具体区别会在后面课程设置部分介绍。
(2)学习方向:顾名思义,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的学习内容包括文学和语言学,本科以文学为主。
(3)从业方向:师范生按照合约本科毕业后一般均从事教师行业(师范生有在职读研政策);励耘文科实验班的文学方向的学生本科毕业后绝大多数选择在国内或国外继续深造;非师范生毕业后或选择继续深造、或从事教育行业、或从事媒体行业,不一而足,也有小比例同学选择自主创业。
学校主楼
Q: 之前报考专业时为什么选择了汉语言文学?
选择北师大一是因为北师大基础教育专业很出色,二是因为未来有志于从事教师行业,于是考入北师大,开学一周后选择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即“励耘实验班”)文科类的考试(学校规定不区分高考考试类别,可自由选择报考文科实验班或理科实验班),经笔试和面试选入励耘文科实验班并在“文史哲”三个方向中选择了文学方向。
选择“文学”方向的原因有二:一是对文学作品一直十分有兴趣,希望在该方向上深造。二是北师大文学院在同类专业中排名顶尖,在这里可接受到非常高质量的“中文系”教育。
励耘文科实验班的2012级的笔试内容大概包括专业测试和心理测试,专业测试是一些文史哲知识。面试只记得其中一个问题是问了为何对文史哲方向感兴趣,介绍读过的书,挑选其中一部详细介绍。
校内无名小路
Q:报考前对于汉语言文学的认知都有哪些?学习本专业后觉得和之前认知不同的地方都有哪些?
报考前认为文学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应该就是文学作品研读,对“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名称没有深入的理解。
学习后了解到:
(1)“汉语言文学”专业包括“文学”和“语言学”两个不同的方向,这两个方向之间差别较大,有着截然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在研究生阶段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学界一直有将“语言学”从“中文系”独立出来之提倡,可见二者差异。文学用来怡情化性,语言学用来锻炼逻辑,做研究性学习我更喜欢语言学,日常读书思考我更喜欢文学。
(2)本科阶段“文学”方向的学习是以文学作品为核心和起点的“文学作品-文学史-文艺理论”学习链,也就是除了文学作品本身的理解和研读外,还要借此构建文学历时发展体系,并结合历史、哲学探寻文学创作背后所蕴含的规律性内涵。
(3)本科阶段“语言学”方向的学习对“文学”方向来说起着重要的工具作用,尤其是古代汉语相关课程的学习,对于阅读古文献、古代文学而言至关重要。
语言学是一门以研究人类语言的共性原理为目标、关于语言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语言学通过多种语言对比探求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语法、语汇在共时结构上的共性,探求所有人类语言在历史发展中的共同规律。
(4)我所在的励耘文科实验班进行的是文史哲打通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除了包括文学院的文学方向课程外,还有历史、哲学、宗教、艺术史,甚至经济学、社会统计学的知识。
课程设置的出发点是要囊括做文史哲研究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学、艺术、社会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大文科”关于与“人文”相关的各个方面,所以理论上以“文史哲”为出发点可做多维度延伸,都可包括于“通识”教育的教学大纲内。
通识教育有利有弊。就我个人体验而言,通识教育带给你最不可替代的东西是广阔的学科视野和更完整的知识架构。可能存在的弊端是在等量的时间内,文史哲兼修自然无法在某一方面更加精专。
木铎 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木铎以引起众人注意
Q: 现在有没有后悔当时的专业选择?
虽然在早期的“就业焦虑期”曾产生过后悔情绪,但从理智而言选择这个专业并不后悔。
所谓的“后悔”,无非来源于作为高考理科方向考生,放弃了可以学更加“实用”的专业、毕业时获得更容易就业的机会。
但仅从专业而言,若重新选择,仍愿意选择这个专业,汉语言文学方向的学习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开阔的视野,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探究学习的方法,这些或许不能为学生在刚刚毕业时就带来可见的丰厚报酬,但说是建立了一种人生的基点和支撑,给我一种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从容的能力。
大东门
Q: 汉语言文学都有哪些专业课程?
文学方向(传统文学院课程):文学史(古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作品精读(古代、现代、当代、外国)、文艺理论等;
语言学方向(传统文学院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理论、词汇学、修辞学、语法学、实验语音学、方言调查等;
励耘平台课程(励耘学院单独开设):历史(中国古代史、西方上古中世纪史、史学理论等)、哲学(哲学导论)、艺术史、宗教史(佛教史、基督教史、道教史)、经济学、法学理论、社会统计学(spss使用、社会统计学理论)等;
Q: 你觉得学校的教学质量怎么样?
北师大文学院的教学质量堪称一流,在这里可以得到全方位的、高质的汉语言文学教育。
全方位:专业种类全,如我上面所介绍的,从大类上包括文学和汉语言学,门类非常齐全。
高质量:具有众多成就卓著、德高望重的教授,包括古代文学专业的过常宝教授、郭英德教授、李山教授等;现当代文学的刘勇教授、李怡教授(现调往川大)等;古代汉语专业的王宁先生、朱小健教授等。
更多专业及教授介绍可登陆北师大文学院官方网站,有详细介绍。
学院包含众多学科带头人,在学界享有非常高的声誉,在读期间认真按照老师的指点进行学习,并加强自我拓展,会在专业方面十分出色,值得跟随他们深研学术,化育人品。
教八
Q: 你喜欢的课程都有哪些?
最喜欢的是文学院古典文献学方向的郭英德教授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文学)。内容主要是元明清三代的文学作品、文学形式、文学创作及其相关的社会历史探讨。
课堂以老师讲授为主,同时学生需要分小组做presentation,内容是自选老师给出的书单,小组合作探究老师给出的相关思考方向(一般是关于该作品的学术探讨热点)并向全班介绍,这一部分大概占到期末成绩的40%(具体每年可能有变化)。
平时没有课后作业,只有期中考试时,以一篇论文的考核作为期中成绩(论文为根据老师给出的元明清经典数目自选角度探究)。期末考试是试卷闭卷考试形式,涉及文学作品的理解、文学史的梳理和与之相关的学术史的探究,难度较大,需要在学习及复习期间多做相关深入探究。
Q:汉语言文学最有特色最主要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什么?
从“最主要”而言,应该是与文艺理论相关的各门必修和选修课。
我修读过季广茂教授的《文学概论》,其它许多同学修读过文艺理论研究所的其它各位老师所开设的选修课程。
我所修读的《文学概论》属于必修课程,内容主要是关于文学的性质、创作以及其背后哲学内涵的探究,课堂上经常以老师搜集的经典影视片段、思辨性短片为切入点,探究其文艺创作内涵。
平时无课后作业,期中考试以一篇书评作为评定成绩的标准,期末考试闭卷答题,内容是文学理论基础知识,通常按照文学理论入门书籍的编排和板块安排考试内容。
木铎
Q: 你觉得有难度的课程都有哪些?
有难度的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东方文学史(主要是日本文学)、古代汉语和文字学等。
以古代汉语为例,古代汉语专业是北师大文学院极具优势的专业,具有系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累深厚学识渊博的教授团队。
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古代汉语理论和文选,理论是对古代汉语的研究的总结,是理解古代文献的工具,通过学习可掌握理解古代文献的方法和思路,文选是经典古文的汇集,按照不同难度梯度编排,用以实践在理论部分学到的方法。
难点在于古文阅读的积累。理论来自于实际的文本和学者的研究,若无一定量的古文阅读积累,很难与研究者所总结出的理论知识呼应,遑论进一步应用。但文言文体系下的古代文献,历时跨度广、与现代思维差别大、与历史哲学思想勾连深,因此理解起来需要多个维度、多种知识层面的支撑,需要厚积薄发。
Q: 你有考虑过未来从事什么职业么?或者未来是留学还是考研?
目前研究生二年级在读,专业是文学院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北京师范大学)。
毕业后打算从事教育行业,首先以公立学校高中学段作为起点,工作期间注重知识体系的完善和深化,结合教学和先进科技做课程和教学方法的研发。
图书馆
Q: 学校的社团学生会活动丰富么?
社团和学生会活动都非常丰富。我本科期间主要参加了学生会的文化交流部和白鸽青年志愿团,后期为了解学校就业形式加入过就业指导中心。
文化交流部主要是定期请来各界文化名人与在校生进行交流。白鸽是学校内最大的志愿者团体,内部分工合理,可自由选择加入志愿服务方向或技术支持方向。就业指导中心是隶属学校一个部门,为全校学生提供包括学生就业指导、来校招聘单位扩展、来校招聘单位接待等各方面的服务。
Q: 能介绍下你日常的时间是如何分配的么?
我所在的实验班以学习为主,因此我在大三大四就退出了全部社团活动。
日常除了上课以外,一般需要在图书馆看书学习(除了文学专业读书量要求大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寝室太挤)。
课程大概每天占一半以上时间,其它时间读书、完成作业,基本没有参加实习,有过少量兼职,每周花费时间不超过5h。
邱继端体育馆
Q: 大学期间都做过哪些实习、兼职和实践活动呢?
大四下学期开始在新东方高中语文部门进行过为期4个月的实习,主要进行一对一教学。该实习适合高年级做,对知识量、学习方法以及体能的要求较高。
Q: 学校校园环境如何呢?
本科宿舍条件总体欠佳,几栋新宿舍楼较宽敞,但旧有宿舍楼比较狭窄,我就读期间女生寝室7人间,现在不知是否有改变。
北师大食堂较多,包括学生食堂、教师食堂、留学生食堂、西北食堂等,选择较为多样。菜品总体而言比较丰富,除基础食堂外其它食堂的流动性较强,所以每学期都有更新。
Q: 谈谈这个学校你觉得最喜欢的地方和想吐槽觉得不太喜欢的地方吧
最喜欢的地方:文学院教育环境。
如前所述,北师大文学院拥有一流的师资,同时也很重视对本科生的培养,在读期间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常有出国交流活动,且覆盖率较高,能够辅助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
不太喜欢的地方:生活环境(宿舍)。
本科宿舍环境较为逼仄,因人数较多很难在宿舍完成学习工作,好处是有利于构筑亲密的室友关系。
京师学堂
Q: 和高中相比,觉得大学都有哪些不同呢?
(1)学习自主性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自高中开始,到大学达到新的高峰,尤其对于文学院来说,老师为我们指明方向,奠定基础,剩下的每一个节点都需要自己一一攻克。
(2)独立生活。大学需要完全具备独立生活能力,比起高中时几乎所有精力都可投放于学习(如果愿意的话),大学的精力需要被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切分,需要精密分割以达成总体目标。学会分配时间和精力是独立生活能力的一个基础。
(3)独立思考。大学培养目标的一个基础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独立探究能力的人,需要庞大的知识体系和精密的思辨能力做支撑。
Q: 你觉得高中有什么没有遗憾?
高中的遗憾是投入给学习和家人的精力和时间不够。如果重新过会增大这两部分的比重,找到最值得为之努力之事,无悔奋斗。想对高中的自己说,“志而后学”,多了解世界,找到“志”之所在,才能真正学有所成。
Q: 你对高中的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吗?
(1)思想方面:其实在高中很多人已经初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了,要注重保持、并通过自己感兴趣的探究学习方式深化这种能力;不要走极端,不要轻易下定论,我们的人生长度尚有限,且看人生还会带给你怎样“论据”。
(2)学习方面:不要单纯为了考试而学习,不要封闭式地学习,学习是一种综合性作用的过程,了解他人、了解社会、了解世界、了解宇宙都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的途径,通过了解他人来了解自己,通过理解世界是什么来理解自己的位置,通过了解社会来理解所学科目的意义,这些思考都对学习大有裨益。
看完有没有很想来北师大
还有疑问想问学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