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散文创作具有自己的传统。其特征是:鲜明地域文化背景中的自然关注和生存体悟。青海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体现为:雪域高原的雄峻,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的厚重,农业文明与牧业文明交融的深远,多民族共同生活的丰富多彩。自然与生活的召唤,注定了散文创作的积极回应。
纵览最近十年青海散文创作图景,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呈现出风格的多样性和题材的广泛性,作品体量倍增,质量明显提升,队伍更加壮大。可以说,近几年是青海散文创作成就最为丰硕的时期。
1、对高原自然的描绘一直是青海散文的重要主题,但是发生了从单纯的赞美向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转变。2、对历史与文化的关注更加深入,同时又更多地发掘了历史人文空间与现实生存际遇的内在联系与呼应。3、对亲情和乡土生活的细节讲述仍然是传统优势,然而越来越多的作家正在超越简单叙事,透过社会变迁,刻画平凡人物的性格矛盾和命运。
对民族身份和文化背景的坚持也是一个传统特点,而面对社会文化的交融与开放,不同民族的作家都展示了愈加宽广的现代视野和精神超越,让这种坚持更具有深远意义。
散文作家的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文化结构、地域结构日趋完善而合理。老作家持重深邃,中年作家干练成熟,青年作家热情独立,特别是农牧区基层作家持续为青海散文界带来新鲜饱满的果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