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广东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学术座谈会在广州举行。本次座谈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来自文史、非遗、工艺美术、文保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广东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据悉,主办方计划沿着“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这个主题,每年举办一到两次研讨会,助力广东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活化。
广东文化遗产丰富
承载岭南灿烂文明
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折射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体现着各族人民的独特创造、精神理念、道德规范,涵盖表演艺术、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遗产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是我们的宝贵遗产。保护好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在座谈会致辞时,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主任(馆长)杨汉卿表示,广东是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自古以来,中原文化、百越文化与海洋文化在此交汇,先民们创造并留下了种类繁多、风格独特、辉煌绚烂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宝贵财富。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广东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55处,省级水下文物保护区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00余处;核定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共计2.5万余处,国有可移动文物875254件/套;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65项,省级代表性项目70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32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837人。
赓续传统文化,投入巨额资金扶助各地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一批广东历史文化游径、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串珠成链”,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网红打卡点;广东非遗再添18张国家级“文化名片”……过去一年,广东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上持续发力。
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提升文化凝聚力影响力
本次“广东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学术座谈会,由文史馆与主流媒体联手主办,体现了文史界与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份深植岭南、享誉全国的文化大报,作为主流的大众媒体,羊城晚报一直把做好广东文化遗产的宣传作为己任,探索如何高举岭南文化大旗,帮助文化遗产‘开口说话’、讲述历史,助力高质量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在更高格局为广东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和传承鼓与呼。”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刘海陵在座谈会致辞时提到,近年来,羊城晚报围绕广东文化遗产策划了《岭南文史》和《岭南文脉》两大系列报道。其中,“岭南文史”专栏关注侨乡觅踪、南海明珠、驿道探史、烽火读书声等更广义上的文化遗产,深耕历史、深入现实。目前,该专栏已见报了约70期报道,是广东目前以文史挖掘、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持续时间最长、最具规模的媒体报道专栏。
此外,2020年12月31日推出的《岭南文脉》系列报道,聚焦岭南大地的人文史脉、文化传承等方方面面,共同挖掘、共同梳理、共同守护“岭南文脉”,共同推动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广东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时至今日,《岭南文脉》系列处处开花,《惠州文脉》《潮人文脉》《客家文脉》《佛山文脉》《莞邑文脉》《五邑文脉》等“文脉”纷纷开设。读者们争相传阅,从“文脉”中读懂岭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广东省文史研究馆文化遗产研究院也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和探索努力。该院撰写了《关于提升广州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水平》《关于推动潮州实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质增效发展》等建议,得到了有效研究与落实。今年年初,该院提出的《关于把广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活化利用问题列入省“十四五”规划的建议》得到高度重视,被成功写入今年出台的《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杨汉卿表示,举办本次座谈会,不仅是回顾与总结,更希望藉此机会,集中智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通过扩大交流合作与发展、加强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等措施,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提升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
【文脉众议】
广东传统工艺又逢发展机遇
张春雷(广东省文史馆馆员、省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级工艺美术师)
我国传统工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双重属性。在精神生产方面,传统工艺具有其他艺术的一般属性,可以美化和丰富人们的生活,给人以审美的精神享受。在物质生产方面,传统工艺通过实用性体现其最本质的特征。
当前,广东传统工艺又逢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仅2019年,国家先后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为广东发展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带来新的重大机遇。广东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多元化市场开拓,扎实推进产业振兴,打造创新人才高地等。这些都会带动传统工艺的快速发展,是广东传统工艺再度振兴的天赐良机。
“开平碉楼”活化利用还有提升空间
徐真华(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校长)
“开平碉楼”作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遗产保护实体,从活化利用视角审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如何提升“开平碉楼群”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性价值?除了对碉楼建筑群本身的修缮,楼内各居室旧时生活样态的恢复布置、旧时主人家庭的身世钩沉需要精准挖掘。布展外,对整个景观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游憩娱乐、以旧时耕读传家、商贸兴族为特征的传统生活、生产、经营活动的活化再现等仍需作整体性的谋划。
如何强化“开平碉楼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的本土性或者“在地性”特征?每一座碉楼都透视着极其鲜明的中西跨文化特征,无论从建筑物的结构,造型还是从内部的家具陈设都可以看到早年开平华侨对异族文化的吸收、接受以及对中华根文化的坚守。要通过对“碉楼群”的人文挖掘,讲好碉楼故事,彰显“开平碉楼”地方特性的独特魅力,为公众提供更具亲和力的公共空间和人文思考。
此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态传承必须坚守原真性和整改性、系统性的原则,重在再现“开平碉楼群”的生活形态、人文风貌和历史内涵。
传统工艺提高人们生活的品质
齐喆(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传统工艺的存在价值实际上就集中在提高生活的品质。传统工艺,它蕴含着中国很多传统文化思想、哲学的精华,而这些东西的现代化,恰恰是中国能够提供给世界很宝贵的贡献。当代的工艺美术创作如果不从传统吸取文化内涵,必然显得单薄乏力;而传统的创作材料和形式如果不介入当代意识,寻求力量,那就只能永远留在过去,无法突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对于西方现代文化的借鉴则应立足于民族审美心态的现实性。
振兴广东戏曲是广东现代文化建设新课题
罗斯宁(广东省文史馆馆员、中山大学教授)
广东各地各剧种的戏曲源远流长,是广东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们彰显着岭南文化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广东戏曲,对弘扬岭南文化,建设广东文化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振兴广东戏曲,体现其当代意义和当代价值,成为广东现代文化建设的新课题。建议从四个方面进行振兴:继承古代戏曲的优秀文化传统,创作出今天观众所喜闻乐见的戏曲作品;深入现实生活,加大戏曲创新的力度和精度,传统戏、现代戏、新编历史戏的创新同时并举;进行戏曲传播方式的创新,运用今天的新科技、新技术,促进戏曲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以爱国、爱中华文化为引导,加强粤港澳的戏曲交流,让三地的戏曲文化成为新型大湾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跨文化视角下的非遗传播实践
方昕(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非遗中心主任)
如何走近受众?我们面对的是伴随科技创新浪潮和信息大爆发成长的一代。信息的传播手段和载体迅速更迭,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手段必须相应发生改变。以受众的语言和掌握的传播方式进行信息传递,降低学习成本,缩短信息传播者/编码者和信息接受者/解码者之间的距离,精准传递至目标受众。
如何走进生活?我们面对的是伴随消费社会不断发展的一代。泛文创是一股强势、有效的传播力,在增加传播环节的同时延长传播链条;文创产品是文化符号转译的有效方式和与当代结合的现实途径,能较好进入消费市场,与生活日常结合。
如何走得更远?我们面对的是伴随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一代。最本土的即是最国际的,是国际通用的语言。青年一代应以更平视更自信的姿态向外输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积极展示、发声。
重视民间文学的积极作用
张宇航(广东省文史馆馆员,省人大原常委、教科文卫委原主任委员)
在广东发展历史上和岭南文化厚重内涵中,传说、故事、神话等民间文学素材的蕴藏量十分丰富。仅据2006年编纂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东卷》,就收进广东民间流传的神话9篇、传说548篇、故事345篇,共902篇。
在当前世界经济文化交融发展的复杂环境里,更好地重视挖掘和焕发民间文学的有利因素,充分发挥其在讲好“中国故事”“广东故事”“湾区故事”中的积极作用,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意义和当代价值。
广东文化基因成就广东非遗特性
裴继刚(广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广东文化基因具有“务实、开放、兼容和创新”的鲜明特性,决定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产生旺盛生命力、文化多样性、价值认同感、求新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
由于广东文化基因中的先进特性,因此成就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兼容性、开放性、创新性,因而具备广泛的认同感和可持续感。它对于当代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再创造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示范应用价值。
提炼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郑佩瑗(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存留的宝贵足迹,是人类精神物化的结晶。保护文化遗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归根结底,要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育、开发,还原历史,吸取营养,传承精华,古为今用。广东的文化遗产丰富多元,如何使其当代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现、发挥,往往是最薄弱的一环。
文化遗产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因此只有以历史的眼光,持一分为二的态度,客观地分析,才能脱离混沌,提炼出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比如,我们对祠堂文化应剔其封建之糟粕,取其尊祖爱国、敦睦联谊之精华,使其在爱国爱乡教育、和谐社会建设、统战联谊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守正创新,彰显广东非遗崭新格局
蓝海红(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
广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目前,广东已初步建立起符合本省实际的非遗保护制度,非遗保护已成为全民参与、惠及全民的文化民生工程。这些非遗给予了我们一种归属感,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
非遗从最初的“活起来”到今天的“火起来”,通过建章立制保驾护航,构筑非遗保护体系,提高传承实践能力,传播交流讲好广东故事等措施,今天的广东非遗保护工作呈现一个全面性、整体性、法制化,注重活态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存续力和生命力得到彰显的全新格局。
做好广东名城保护工作
吕永强(广东省住建厅二级调研员)
截至2021年10月,广东省有广州、佛山、梅州、潮州、肇庆、雷州、中山、惠州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片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中山市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以及15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5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04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各地确定公布了3827处历史建筑。
目前,广东省历史文化保护工作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包括:基层工作能力差距较大,部分地市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得不到保障;部门文件“打仗”,影响工作有序开展;保护资金没有保障;历史文化资源普查认定仍有缺口等。
岭南文化遗产保育的社会共建
陈劲佟(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东省岭南文化遗产研究院执行院长)
社会组织参与遗产保护可起到积极作用,包括推动活化遗产价值;促进形成社会共识;观察遗产变化;促进社会资源的投入;自下而上的推动;创新遗产保育服务。广东地区有过百个社会自发的文化遗产保护组织。这种数量规模的社会组织自发参与遗产价值保护的现象,形成于近20年以来,尤其以广州地区为主。
通过民间社会组织参与遗产价值管理而产生的影响是持续的而且深远的。这种区域民间力量对公共文化保育行为的普遍性、持续性、自觉性在中国并不多见,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突出现象。
勿把非遗传承当成复古模仿
王增丰(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东省锃风艺术研究院院长)
作为在工艺创作一线的匠人,我提出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非遗与时代审美脱节;没有处理好非遗的活化利用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非遗活化无法适应时代要求;非遗的认知与认同感有待提高;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非遗传承与保护缺乏资金投入。
当下,有关部门把非遗位置抬得过高,个人认为不是所有列入项目都重要。许多项目是农耕社会遗留的技艺,在宣传口径上不能一刀切。我认为,不能把非遗传承当成复古、复制模仿;非遗项目有些是落后的技艺,含金量少;宣传过头了,有些地方把非遗数据当作政绩,认为越多越好,出现了众多误区,如重申报轻保护、重复制轻创新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