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定会面临选学科的问题,很多人纠结的要死。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能选理科就选理科。
有人可能会不服,你是不是重理轻文?当然不是,实际上我自己就很喜欢文史哲。而且不同于那些认为文科是逃避选项的人,我认为要学好文史哲比学好理工科难多了。
我之所以说选理科,是因为选择权。
学计算机耽误你做作家吗?
学生物耽误你当销售吗?
但学文学一定耽误你搞科研。
理科能做的,文科不能做,理科能选的,文科不能选。
选专业时你会发现,理科随便选,而文科只能选特定的专业,这只是个开始,等毕业参加工作,你又会发现大量理工科毕业生从事偏文科类工作。
但你见过文科毕业从事理工类工作的人吗??
少之又少,我听过文科专业毕业当程序员的,但这真的是天赋,人家有这个思维,不会因为学了文科这个思维就消失。。
绝大多数文科毕业生,是绝对不会考虑理工类工作的,即使考虑了,用人单位有明确的门槛,大概率不会用你。
别人的路越走越宽,你的路越走越窄,要命的是很多人还能来挤,这就很尴尬了。
你可能会反驳,即使他来竞争,也不一定能竞争的过我啊。
这还真不一定,看文史方面书籍时,我有一种深切的感受,这东西太虚了!即使你觉得看完某书收获良多,你也并不能运用到实际。更何况很多人是没有看书习惯的。导致学文极容易在大学里无所事事。
你问学文的人,大学四年学了啥?他真不一定回答的出。
而且理工学的很好的人,真以为他文史类很差?
我们那些建国的科研先辈,文学素养之高,有目共睹。即使现在高校里,那些科研搞的厉害的,文史素养同样不低。
文史是故事,人天生喜欢故事,而且研究问题本就要理工类的思维,不然为什么那么多文科研究生,如法律,金融,喜欢招理工本科生?
你学金融毕业,发现竞争不过学物理的太正常了。
别人可以替代你,你却无法撼动别人,这还怎么打?
你说如果我功底过硬,如写作能力极强,不就不会被替代?
话是没错,但大部分人根本达不到那个地步,如同只有少数极度热爱理工科的人能做出非凡的成就,这道理放在文科也一样。
大部分人是平均值,个个功底过硬是不可能的,都是可替代性极强,既然如此,我什么不选一个可替代性稍弱的呢?
这个趋势未来也不会变,国家明确给出的重点发展方向如5G,AI,新材料,医疗等等,哪一个一个文科生可以参与的?
不是说文科生没机会,未来怎么发展谁也预料不到,就像没人预料到互联网会催生出短视频,文案工作等行业。
但这些行业产生是随机的,你怎么知道还会有?
而且这些工作理工类学生同样做的很好啊,你看看多少媒体是理工类出身的?他做过这方面工作,懂行业,懂技术是优势。你看到没?理工科还在不断蚕食文科的生存土壤。
于其赌这种随机性大的行业,为什么不去确定性强的行业呢?
没人料到程序的发展会催生视频,但我们都知道程序员一定会因此受益,的确,大量的程序员在互联网浪潮中实现阶级跃升,计算机专业火热至今。
连文科生都得学习编程,如python。
文科的窘迫,可见一般。
当然,文科永远不会没落这是一定的,除非人没了情感。。
有人可能会问;“实在不喜欢怎么办?“
就我的经历而言,喜欢与不喜欢是伪命题,它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我小时候极其讨厌英语,因为我压根不知道这是干嘛的,老师没有告诉我:在地球上,有像我们一样的人说这这种语言,在他们眼里,这是他们的语文。
我当时想的是,这背背背的有啥用?
所以我英语一直很差,中考120分的卷子我只有50多分。但到高中认真学英语后我又喜欢上英语了,反而它成了我高考分数最高的那门。
高中我又讨厌语文了,认为阅读理解答案都是别人编的,作文明明让我写自己的想法,我写上我认为的却不得分,说到底还得按你想的写,这不是很搞笑?
但大学我又非常喜欢语文,写作没了条条框框是种享受。
所以,我不认为人天生讨厌某个学科,都是后天影响,如果是生理厌恶那就没办法了。
但如果是认为文科简单选文科那就太了,首先文科学好一点不简单。
其次,事事图简单,将来一定会遭遇更大的困难,抱着这样一份心态,一开始就输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