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莫道才:把冷门做成显学也是一种人生价值

莫道才:把冷门做成显学也是一种人生价值

莫道才:把冷门做成显学也是一种人生价值人物介绍\x26ampnbsp莫道才,1962年生。广西恭城县人。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1983)、中国古代

骈文历史_骈文研究与历代四六话_骈文史论

人物介绍

莫道才,1962年生。广西恭城县人。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198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1987)。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8年晋升教授。现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广西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国学中心)主任。曾任广西十二届政协委员。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审专家、韩国《中国散文研究集刊》编审、《骈文研究》主编、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骈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柳宗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赋学会理事、中华诗教学会理事、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理事。获广西特聘专家(2016)、漓江学者(2017)、广西高校优秀人才(2007)、广西师范大学拔尖人才(2006)、广西师范大学优秀教师(2004-2006)、(2014-2016)称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普通项目2项,主持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2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唐代文学及骈文史论。

01

青年结文缘

骈文史论_骈文研究与历代四六话_骈文历史

骈文对于中文系尤其是爱好古代文学的同学来说并不陌生。从社会历史来看,骈文是一种主要运用于庙堂之上和贵族社会书面交流等礼仪性场合的文体类型,是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的重要部分。从文学内部来看,骈文对句式节奏之美的重视促进了大量成语的产生,对句相辅相成的表达更是把类比联想思维运用到极致。这两方面都反映了骈文在中国古代广泛的民众基础,也展现出它对古代文学体系的建设性作用。莫道才教授认为,骈文走向大众化,本身有广泛的历史基础和应用,但前提是大量阅读骈文作品熟悉传统的表达规则。可见,骈文研究是相当重要且必要的。

莫教授于1984年在南开大学读研时与骈文结缘。“当时通读了《全唐文》,觉得只从古文角度讨论唐代散文还不够全面,古文与骈文不应是对立的关系。”古文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唐古文运动兴起后,骈文并未退去——韩柳古文也大量吸收了骈文的句式和节奏的长处。在吸收各方知识的过程中,莫教授意识到或许可以从骈文角度讨论唐代散文,并选择了《唐代骈文的流变》作为毕业论文选题。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发现骈文研究尚有广阔天地,自此从未停歇前进的步伐。

骈文研究与历代四六话_骈文史论_骈文历史

莫教授主编的文献丛刊《骈文要籍选刊》

莫教授始终致力于骈文的学术传播和推广。骈文作为一种书面写作的话语形式曾传播到日本、朝鲜半岛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地区,深深地影响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早期文学样式。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浪潮高涨,中华文化会成为世界各国学习的内容。“了解骈文就是了解中国文化话语方式的钥匙。”莫教授如是说。

“一个人时间精力有限,坚持做一个学术方向,并且将其从冷门做成显学也是有意义的。”莫教授如是说。八十年代初,骈文并不被重视,甚至被简单粗暴地扣上形式主义的帽子。历经三十余载的学界研究,如今的文学史教材终于开始正视它的存在,其艺术价值和文学史意义也得到了肯定。多年以来,莫教授有意识地扩大研究队伍、推动学科发展。“我觉得,人生就很有价值了。”大概正是出于这样简单又真挚的想法,莫教授才能近四十年如一日地保持自己的学术热情。

骈文史论_骈文研究与历代四六话_骈文历史

莫道才教授出版的部分著作

02

潜心骈文路

骈文史论_骈文研究与历代四六话_骈文历史

莫教授的学术研究成果不在少数,先后出版了《骈文通论》《骈文观止》《骈文研究与历代四六话》《骈文学探微》《骈文要籍选刊》。他也重视骈文文体理论研究。他在《文学评论》发表的《骈文文论:从辞章之论到气韵之说——论朱一新“潜气内转”说的内涵、来源与价值》中阐述了骈文之气如何“潜”和潜气内转如何“转”的问题,并在这篇文章中提出:清代以前的骈文文论基本上是辞章之论,到了清代才开始走出传统的骈散对立以寻求调和。此前的骈文研究主要从句式、用典角度进行讨论,缺少宏观视野的理论支柱及观测点,而朱一新提出的“潜气内转”或许是一个解决的途径。从语源来看,“潜气内转”这一概念最早应是出自曹魏时期繁休伯的《与魏文帝笺》,而“潜气内转”说作为近代散文理论的重要思想则源自韩愈的“气盛言宜”说。音乐唱歌发声讲究运气,修身养性也要讲究养气,孟子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之谓也。韩愈说古文“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骈文既注重节奏之美,同时其文章内部也是有气韵的,否则就会文气阻滞不畅了,这就是“潜气内转”。

骈文历史_骈文史论_骈文研究与历代四六话

莫教授指导博士生在图书馆查阅利用《骈文要籍选刊》

在《初唐时期北方骈体文风在岭南地区的接受》《从“麻兰”到“兰麻”》等文章中,莫教授都提到了文学和地理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中国古代文学与地理有天然的联系。“以前学界讨论古代文学没有注意从地理角度来观察,其实古代文人首先是有家乡意识和故乡情结的——所有的作品都隐含了地理的观照。”文人及其创作的描写对象都是遵循地理空间规律的。把握文学的发展脉络,不仅要从纵向的时间维度观察,也要注意横向的空间维度。莫教授建议,在学习古代文学时,同学们也要注意实地考察。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仅在案头阅读作品文本,没有实地考察的经历,是体会不出作品中的时空感的,有时还会产生误读;如果有了实地体验,对作者写作时的地理环境和空间视角都会有新的认识,对作品文本也会有不同的领悟和深入的发现。

骈文历史_骈文史论_骈文研究与历代四六话

莫教授主编的学术集刊《骈文研究》

03

谆谆诲学子

骈文史论_骈文研究与历代四六话_骈文历史

大量的古文阅读是文学院同学夯实专业基础的关键。为此,莫教授建议: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同学要专注于多读作品、积累语感。首先,应尽可能读完文学史教材提及的作品文本、精读教材配备的作品选,对重要的作品还要能够背诵;其次,多看与作品相关的研究著作和文章,有意识地学习别人分析作品艺术价值的方法;此外,如果对某个作家感兴趣,可以进一步阅读其选集、别集和研究专著,以加深对作家的全面了解。

实现有效阅读也是有门道的。对于富有节奏感的骈文,可以进行大声朗读和反复背诵;而对于稍微陌生的作品,借助注本能更细致地理解文章内涵,即使没有现成注本,我们也应增强自主查找字词和典故的本事,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对于有志深入学习骈文的同学,莫教授认为骈文创作对体验文句的精巧之妙是有所增益的。学习创作骈文不但可以提高自身文言表达能力,更能体会古代骈文之美所在。能写出一篇好的作品既需要天赋,也需要文学写作的训练,而有意识地积累骈文写作技巧是深度学习的佳径。

关于部分学生苦于论证材料不足而不知从何处下手的问题,莫教授表示学术是需要长期积累的,积累一要靠大量的阅读加记忆,二要学会运用有效的查找方法寻求资料。如果在大量阅读原始文献基础上就熟悉了有关资料的所在,在研究时就会联想到这些资料;即使对某些资料把握不准或忘记了原始出处,也能通过有效的查找方法获得。学术上要有所发现和创新,也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大量阅读能帮助我们形成潜在的比较思考,甚至通过某种触动激发灵感。这就是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骈文历史_骈文研究与历代四六话_骈文史论

莫先生在给大学生做讲座

采访人:叶林芝 谢雨婷

撰稿人:叶林芝 谢雨婷

推送:龚宇龙

指导老师:马茂军

上一篇: 淮阴驿与淮阴递运所
下一篇: 【中传文史哲】考试重点有哪些?超详细资料助你高效备考文史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