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先秦文学(一)(二)

先秦文学(一)(二)

先秦文学(一)(二)一、先秦文学(一)Ⅰ先秦文学类型a.非纯文学部分b.纯文学部分Ⅱ非纯文学部分a.神话类⊙主要作品·《山海经》·《庄子》·《楚辞》(楚辞是一部文学作品

一、先秦文学(一)

Ⅰ先秦文学类型

a.非纯文学部分

b.纯文学部分

Ⅱ非纯文学部分

a.神话

⊙主要作品

·《山海经

·《庄子》

·《楚辞》(楚辞是一部文学作品,将它划入此类是因为楚辞中所含有的神话是非纯文学部分;非纯文学部分的神话可以被保留在非纯文学作品里面也可以被保留在纯文学作品里面)

·《穆天子传》

·《淮南子》

·《列子》

⊙神话的定义

·最原始的定义(也是最没有价值的定义),神话说的是神的故事。

·神话是原始人类的综合的意识形态,是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是他们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又是他们的愿望的表达。

→德·卡西勒《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神话所赖以建立的基本构成就是要有信仰的要素,在神话想象过程中总是暗含有一种相信的活动,如果没有对它的对象的一种实在性的相信,那么神话就会失去它的根基。

→浦安迪:认为中国叙事文学的发展与西方有不同的发展源头和发展脉络。如果要建构中国很独特的叙事文学发展的话,甚至就要从神话开始作为它建构的始源。

⊙神话的文学意义

·神话实际上是孕育自非逻辑性的思维运作和感性的想象力互动的一种心灵的结晶。神话仿佛有一副双重面具,它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一个概念的结构(虽然它不是思维性的逻辑运作,可是它有结构的概念),另一方面又展示一个感性的结构,当神话以特有的方式来感知世界时,神话与诗就会像血脉互通的孪生子。卡西勒说,只要一涉及神话,我们首先的得到的印象就是它与诗歌的近亲关系。神话创作者的心灵基本上就是原型(原型就是可以在人类的历史当中,在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里面不断地积淀、不断地反复出现的那个固定的东西),诗人的心灵在本质上仍然是神话时代的心灵,所以现代学者把神话思维称为诗性的思维。

·当神话脱离用来解释宇宙自然的原始状态的时候,它事实上会更加反映人类社会中的生活情感以及矛盾冲突,由此神就具有丰富的人性而人格化,这样一来神话内容就会变成所谓的神话文学,因为这与叙事有关。(浦安迪说中国的神话基本上比较是局部性与片段性的,是静态式的并列;西方神话是动态的、叙事的发展)

·神话故事与神话材料成为后代创作时所取资的文学素材。

→卡西勒:神话世界犹如一个戏剧般的世界一样,对于西方神话来讲,神话世界就是一个关于各种活动、人物和冲突力量的世界。这种戏剧般的神话世界其实是初民在每一种自然现象当中都可以看见这些力量的冲突,而因此神话的感知总是充满这些感情的质,这些神话所看到或感到的一切,被某一种特殊的氛围所围绕,或者欢乐、或者悲伤的气氛、或者是苦恼,或者是兴奋、欢心、意气消沉等等。(如果用来衡量中国早期的神话,这段话并不完全成立,比较符合西方神话。)

→浦安迪:中西方神话的一大重要分水岭,在于希腊神话是可以归入到叙述型(在时间当中有先后不同的发展)的,而中国神话属于非叙述性(比较没有时间先后变化,比较是一个静态的呈现)的原型。希腊神话是以时间性为架构的原则,但是中国的神话比较是以空间性为经营的中心。

→俄·李福清:许多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一直积极在利用古代的中国神话,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且做这件事情的以叙事章回小说要比诗歌用得多得多。在诗歌里,神话形象只是作为比的对象,而且它出现的方式比较是偶然的散见的提到,或者是一种联想、暗示来表达。但是在叙事章回小说里的运用神话绝对不是如此,它甚至是以结构式的方式成为整部小说的基础,它甚至用它高度的暗示力来指引这个叙事的发展。

→浦安迪:在章回小说里面对于神话的运用非常的多,但是学术界长久以来忽略这个现象,另一个学术界久违忽略的角落,那就是所谓的中国叙事文体问题当中的原型问题。原型与神话密切相连,在很早以前根据原型批判理论来研究中国古代神话时发现,保存在先秦两汉古籍中的古神话,当然与西方神话大异其趣。但是就中国文化本身而言,中国古籍中的古神话也仍然保存了大量重要的文化密码。这个文化密码与后来叙事文的发展息息相关,甚至一直影响到明清奇书文体(包含四大奇书,经过文人高度雅化的作品,里面有很深厚的文化传统)的整体结构设计。这样一个无远弗届的神话的影响力使得我们后代在重新面对中国叙事文发展的时候,也一定要结合神话原型批评的方法,才能够讨论中国的史文在中国文化里所占有的特殊地位,因此他试图在做一件事情,他呼吁重新建构一个由神话到史文,这样一个对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最认可的一种著述的工作。由神话到史文,接下来就是明清的奇书文体,认为这样建构出来的一个发展途径与西方不一样,这可以是两条不同的演变路线,而各自可以成就这些文化里面的叙事文的发展途径,所以在比较文学的意义上,认为这是一个蛮有趣可是也很严肃的研究课题。

⊙神话的分类

·创世神话(用来解释这个世界是怎么产生的)

→三国吴·徐整《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 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méng,同氓)。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

·自然神话

→《山海经》中的烛龙

·战争神话

·感生神话

→吞玄卵受孕

·变形神话

→卡西勒:不止是变形,所有的神话都可以被解释为就是对死亡现象的坚定而顽强的否定。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中原美代子:中国与西方所谓的变形的逻辑是非常不一样的,决定于文化的性格。变形模式是依照什么样的推演关系(起于哪一种生命,终于哪一种生命类型)。中国变形神话常见的变形逻辑为向心型(动植物变为人形),西方变形神话的变形逻辑偏向为离心型(人类变味动植物)。

·推原神话

b.历史著作

Ⅲ《山海经》

a.约成书于战国中期至西汉初年,共有450多位神话人物,真正是人形的只有十分之二三而已。

→西汉·刘秀《上「山海经」表》远国异人。

→西王母,众神之神,大母神。

→袁珂:《山海经》是战国中期至汉初楚地人的作品。

→李丰茂:早期认为《山海经》的流传跟巫史相关。

b.关于山海经

⊙李丰茂:《山海经》调查资料的周详、保存史料的丰富,应该是属于宗周王室,传承于夏与商。

⊙宗周保存的资料里还有执官所掌理的天下舆图,当然这是古本《山海经》的来源。今本的《山海经》经过了整理和撰辑,它的收藏和流传与楚国的巫史、方式之流有关,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种秘籍。如果参照楚国的相关记载,像观射父、左史倚相、屈原等都是颂述古训、博学多闻而著称,进一步来比较的话,他们所展现出来的知识其实也跟《山海经》之类的奇书是相同的。

⊙古《山海经》与楚地有关,而楚地又与宗周的王室相关。《山海经》(尤其是中山经部分),经过学者的比对考察发现中山经里面所反映的地域背景简直就与夏人的活动区域是互相吻合的。夏商周是一脉相传的,夏商的档案传承到了宗周的王室,所以它拥有各种天下舆图、史料和文献资讯,就形成了《山海经》这部书。《山海经》的呈现形式应该是有文也有图,甚至有学者主张,《山海经》是先有图,然后才有文字说明。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南宋·朱熹《山海经》记诸异物飞走之类,多云东向,或云东首,疑本依图画而述之。怀疑《山海经》应该是一部图画形式的书籍。

→明·胡应麟《四部正伪》山海经记诸异物飞走之类。常常说东向或者说东首,方向感太鲜明,所以怀疑在讲东向或者东首的时候有一个图画在面前,做一个方位的指射。

→曹道衡认为最初的《山海经》可能是先有图后有文字。

⊙浦安迪:《山海经》以降,他们对于空间的描述方式,简而言之,就是博物体的发挥。再来考察《尚书》禹贡篇、《周礼》职方篇,一直都到《山海经》,到西晋张华的《博物志》,这类写法都展现出中国对于舆地空间的一种独特的叙事传统。虽然定位这地理疆界的划定与描述,内容也很荒诞怪异、变形,有各种奇异的图式,不过这些后来都成为魏晋志怪的创作来源。

上一篇: 中国文史出版社雅安书屋挂牌建立经验很具推广意义
下一篇: 计算机网络技术自主招生考试题,清华等17所高校2017年自主招生笔试真题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