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nk you! * 中国古代教育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 一、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教育 1、据传说及古籍记载推断,中国在夏代已有庠、序、校三种学校,奴隶主贵族及其子弟在学校接受生产技能及与战争相关的武士教育。 2、西周官学分国学和乡学,中央有国学,地方有乡学。国学分小学与大学两级,乡学只设一级。教学内容包括德、行、艺、仪,主干课程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大学教育以礼乐为重点,小学教育以书、数主。办学目的是培养奴隶主贵族的年青一代,“学在官府”是西周官学的显著特点,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庶民子弟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 3、春秋战国时期国学与乡学衰微,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齐国的稷下学宫是著名学校,教师择优聘请,教学内容不受官方限制,促进了诸子学派的形成;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办学原则、不同 学派兼容为办学方针、百家争鸣的学风,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 稷下学宫古代齐国设立的齐都临淄稷下学宫,是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堂,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也是战国之世闻名列国的文化教育中心和多学科的社会科学院。 稷下学宫讲学场景 * 稷下学宫的文学游士 稷下学宫的特点: 1)性质二重性:官私合营的自由联合体 。
2)多功能性:集讲学、教育、咨议为一体 。 3)士人充分享受学术自由、精神自由与人身自由。 邹衍荀子淳 于 髡(kūn) * 4、汉代独尊儒术,经学的兴起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汉代官学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类。太学是中央官学的主体,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地方官学除传授儒学外,还包括识字教育 汉武帝的文教政策: ①立五经博士,罢诸子博士。 ②办太学,培养儒家人才。——我国大学教育开始的标志。 ◆太学的教学内容:经学 ◆太学的教学风气:重师法和家法 ◆士子读太学的出路:考核合格后可以授官 汉代太学讲学图 * 5、设国子学 :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设国子学(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 )。 设分科大学 刘宋设四大学馆: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 意义:分科办学冲破了汉以来儒家学说垄断太学课程的局面,对隋唐的分科教育很有影响。 宋文帝 * 6、隋唐时期的教育 1)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隋代在中央设置了国子寺(后改“国监”) ,内设祭酒一人,总管教育事业。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事业成为独立部门。 唐朝设置国子监,国子监既是唐代中央官学的行政管理机构,也是最高的国立大学;地方官学包括府、州、县学校。
唐代官学制度的特点:多种形式办学;教师管理完善;学生管理上有升学、退学、考试、作息等规定。 * 2)学校等级性设置进一步明确: 弘文馆,崇文馆:皇帝,皇太后近亲,及宰相等一品功臣子弟才能入学 ; 国子学:供文武三品以上或从二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 太学:供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 ; 律学,算学,书学等:八品以下子孙入学; 药学:只招收庶人子弟入学 * 7、宋代书院: 1)起源,早期被称为书院的两种场所: ①、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主要用作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 ②、由民间设立的主要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 * 2)唐末五代以后书院发展的原因: ①、?官学衰落、士人失学 。晚唐五代军阀割据十分严重,战争不断,严重危害了学校教育事业,士人大量失学,需要寻找求学的途径。 * ②、私人讲学的传统 私人讲学自古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3)宋代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 * 4)宋代书院的特点: ①、自由风气浓重:教学上实行自由讲学 、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 。 ②、教学条件(场所、设备)逐渐规模化 。 ③、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管理人员(山长以及职事人员)、管理制度(学规)等等。
④、师生之间有着极强的 和谐精神。 * 5)宋代书院教育制度的意义:书院教育制度体现出来的有别于官学的特征,弥补了官学教育急功近利、常常流于形式的弊病:①书院本身学术自由的风气,极大促进了宋代理学的发展;②构成对官学教育的挑战,从而促进了官学的发展。 * 6)蒙学教育的发展: 蒙学教材的编写:《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等。 * 8、明清两代狭隘的立国思想制约了官学发展,政府对学生思想控制极严。明朝中叶起封建官学在官方严格钳制下走向衰落。国子监为明清两代国家最高学府;地方官学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学宫”。 * content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中国古代教育家辈出,孔孟,朱熹,黄宗羲等等。 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文主义教育。它以做人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注重教人以德行与智慧并重。尤其注重道德教育和道德责任感、历史责任感。特别注重道德教育与自我修养,重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克己内省,身体力行等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 * 时代 教育机构 选士制度 夏商周 国学、乡学 ? 春秋战国 官学、私学、 ? 汉代 中央、地方、私学、如太学 察举制(孝廉、贤良方正、茂才) 魏晋南北朝 中央、地方、如国子学、太学 九品中正制 隋唐 中央、地方、如六学二馆 科举考试制 宋元 中央、地方 科举考试制(元中断) 明清 中央、地方、如国子监 科举考试制(乡试、会试、殿试) * 中国古代产生了无数著名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秋时的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春秋战国之交的墨子(言必信,行必果);孟子(养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荀子(劝学篇“主张日积月累,专心致志”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契而不舍,金石可镂”。);董仲舒,汉代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化民成性进行教育。唐韩愈《师说》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宋代朱熹提出“循序渐进”与“熟读精思”。明代王守仁(王阳明)重视“躬行实践”“自求自得”“循序渐进”。 *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1、综合观,即大教育观。 古代教育家早就认识到教育问题实质是社会问题。 孔子从“国之本在家”的思想出发,重视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孝悌忠义”的教育。 《礼记·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2、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强调道德教育的同时,也注重知识的教育。 孔子首先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肯定人生来性情非常接近,人的差别是后天教育和学习的结果。 孔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阳货》“未知,焉得仁?”《公冶长》 董仲舒:“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智而不为也。
”《春秋繁露》 * 3、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中国古代教育启发每一个人的内心自觉,提出一套做人的道路、方法,并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表现出人的崇高精神追求,这是不需要外在的神秘力量监督的。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强调人心中具有一种价值自觉能力,自省、慎独,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求取在人伦秩序与宇宙秩序中的和谐。 * 中国古代教育还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并重和有机结合。二是注重教育方式的灵活性,采用灵活的因人因事而异的教育方式。三是德智结合,突出德育、美育重要性。四是强调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五是重视人文教育文史哲不分家。 * content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教师思想 一、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是公认的优秀传统教学思想之一。所谓“因材施教”即根据教学要求,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使学生各尽其才。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为政》首先观察学生。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朱熹:“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四书集注》 * 启发诱导—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形式。孔子在教学中对能够“闻一知二”、“闻一知十”、“告诸往而知来”的学生大加赞扬 。 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 《学记》:“君子之教,喻也(启发引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做结论)。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轻松),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 * 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为政》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王夫之:“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四书训义》 * 三、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颜渊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子罕》 “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朱子语类》 《孟子·离娄下》:“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博学详说归于简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