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11月13日,南社在苏州虎丘成立。南社社员追随孙中山,以文学倡导革命,由最初1180余人发展到五湖四海的3000多名社友。他们都是政治、军事、教育、文化、科学、新闻、宗教等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著述达两千八百余部,这些南社文化遗产是当代文化复兴的宝贵财富。
▲南社于苏州虎丘成立时社员合影
108年后的今天,由中共苏州市委统战部、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中华南社学坛、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主办的中国南社文史馆开馆仪式在苏州彬龙美术馆举行。苏州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朱民出席开馆仪式并讲话。
朱民副书记表示,南社文化是近代苏州先进文化的一个杰出代表,是苏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社先贤所提倡的弘扬国粹、文化革新理念,对于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南社文化遗产是苏州传统文化复兴的宝贵财富。中国南社文史馆的开馆,为专家学者和市民群众了解南社、深入开展南社理论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苏州向世人充分展示南社文化魅力、彰显南社先贤风采搭建了多彩平台。希望广大南社人以中国南社文史馆开馆为契机,务实钻研、努力探索,在传承发扬南社文化方面做出新的贡献。
开馆仪式上,钱彬龙先生代表中国南社文史馆致了欢迎辞,王飚先生代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致辞,钱培华常务副部长代表中共苏州市委统战部致辞并任命了馆长。
现场,南社先贤后裔们向文史馆捐赠了珍贵文化旧物百余件文物,还举行了中国南社文史馆揭牌仪式及中国南社文史馆名誉馆长聘任仪式。
中国南社文史馆由手稿馆、古籍馆、旧物馆、名人馆、当代南社研究馆、中国南社数字文献库、南社书房等展览区域组成。八百余平米的展览空间以江南人文水巷为概念、苏州园林营造为手法,再现南社雅集之韵色。
馆藏南社辛亥人物手稿、古籍两千余种(部卷),南社辛亥名人旧物两百余件,四百余件书画及百余种长卷、册页以及千余部当代中国南社研究著作,基本展现了近代南社辛亥相关历史文化名人的“时代文化面貌”。
中国南社文史馆的建立得到了广大南社辛亥后裔的大力支持,捐赠捐献了先贤们的珍贵文化旧物百余件,还捐赠了后裔们自己的学术著作和研究成果,有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刘氏三杰”及后裔专柜;柳亚子及后裔专柜;陈去病及后裔专柜;护国将军--李曰垓、李赣骝及后裔专柜。有中国南社研究发起人之赵朴初、周南先生专柜;有当代中国南社研究大家之杨天石、张炯先生等专柜;有当代南社研究成果“巨著”专柜;也有当代南社学研究的硕士、博士专柜。
馆中首次面世的全本《南社入社书》(唯一存世1:1高清复制十六长卷),《南社杂佩》--南社首部社员通讯录(陈去病手迹原件),《吴江诗录》《龙驯室诗稿》《明·女词人归编》《杂论艺术》《笠泽词徵补编》《唐·五十五家诗选》等三十余部南社陈去病、柳亚子、黄宾虹、顾悼秋、姜可生、谢晋的全本著作手稿及百余位南社诗人诗词唱和稿散页,既具极高的文学价值,也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瑰宝。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