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典籍丨没有它,就没有中华文明

典籍丨没有它,就没有中华文明

典籍丨没有它,就没有中华文明与之相对应的,还有“河出图,洛出书”的记载,汉朝人认为,伏羲之所以画八卦图,是因为看见龙马出于黄河,身有纹路,而大禹时神龟出于洛水,背有文字,大禹据此演为《洛书》。

典籍的诞生,被先人赋予了神圣的传说。《尚书伪孔序》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意思是说,早在三皇之一的伏羲时期,华夏就已发明书籍,改变结绳记事的旧俗。与之相对应的,还有“河出图,洛出书”的记载,汉朝人认为,伏羲之所以画八卦图,是因为看见龙马出于黄河,身有纹路,而大禹时神龟出于洛水,背有文字,大禹据此演为《洛书》。

典籍文化_文史典籍_典籍中的历史

河南省汤阴周文王羑里城龟驮洛书浮雕

图源丨图虫创意

几千年来,中华典籍浩如烟海,是形态各异的文化载体,从石器、玉器、甲骨、青铜器、秦砖汉瓦、竹简木牍、缣帛纸张流传至今;也是思想与知识的外化,从诸子百家、医学、科技到佛道经学,每一页都是文明的结晶。

惟殷先人 有典有册

中国人的典籍,与文字几乎在同一时期出现。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年代为3000多年前的商朝后期,为目前已知最早定型的汉字。(此前也有大汶口文化等的象形符号)。

典籍中的历史_典籍文化_文史典籍

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尊上刻有象形符号

图源 | 图虫创意

甲骨文本是殷人占卜留下的遗物。他们通过烧灼龟甲、兽骨占卜凶吉,并根据卜兆裂纹,刻上文字,作为卜辞。

在考古发掘中,已发现殷商甲骨文有编连成册的痕迹。考古学泰斗董作宾回忆说,有一次他在整理甲骨时,发现有几块龟甲粘在一起,揭开一看,其右角有“册六”二字,而另一端还有一个缺断的小孔。他推测,这个孔是用来贯穿编连龟甲的,这些龟甲原本应该是完整的一册。

文史典籍_典籍文化_典籍中的历史

甲骨卜辞 图源 | 图虫创意

甲骨文的内容包罗万象,一片甲骨上的文字少则几个字,多则上百字,涉及征伐、狩猎、畜牧、农耕、祭祀、气象及灾害等各个方面。从这些无声的文字中,可跨越时空,探寻商代先民的生活,甚至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

比如其中一片龟甲上的卜辞说:“乙巳卜毂贞(壳上的纹路),王大令众人曰恊田。其受年?十一月。”这是殷人的一个生活片段。乙巳这天,根据占卜结果,商王下了命令,叫平民种田。他问,有好收成吗?史官记载此事时,正是这一年的十一月。

殷商尊重文字与典籍的传统被周朝继承。《尚书》记载,周武王联合其他部族战胜末代商王帝辛(即纣王)后,他的弟弟周公旦对殷商遗民训话:“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周公向殷人解释说,周灭商是合法地秉承天命,你们看,殷商先人的典籍上不也写着“殷革夏命”吗?

典籍文化_文史典籍_典籍中的历史

安阳殷墟甲骨文碑林一角

图源 | 图虫创意

周人尚文重礼,仍有用甲骨记录卜辞的习惯,也将文字铭刻在另一种载体——青铜器上。青铜器发展到西周,铭文字数开始增多,成为继甲骨之后又一种重要的文字载体,其中,记录周王任命毛公为执政大臣的毛公鼎铭文,多达497字,在目前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多。

文史典籍_典籍中的历史_典籍文化

毛公鼎铭文

图源 | 图虫创意

建国前夕险些被运往海外的西周大克鼎,其铭文290字,记载了周天子对大臣克一家的赏赐与任命。通过这段铭文,我们才知道,克铸造大鼎是为了祭祀祖父师毕父在天之灵,感激周天子对他们一家祖孙三代的的提拔。

典籍中的历史_典籍文化_文史典籍

大克鼎铭文图源 | 图虫创意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西周虢季子白盘,则以111字的铭文,记述了虢国的子白战功赫赫,周王为他设宴庆祝,并赐予弓马的故事。

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的西周利簋,铭文只有4行33字,却记载了一件大事,即周武王在甲子日清晨出兵伐纣,一夜之间就将殷商灭亡。这段史料印证了《尚书·牧誓》中牧野之战的记载。

青铜器铭文,亦是华夏典籍的原典。

诸子百家 著书立说

周平王东迁洛邑后,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代被批判为“礼崩乐坏”,包括孔子在内的大咖认为,那世道坏透了。

另一方面,也有好事,东周时期,文化中心下移,以前,典籍被西周官方垄断,不能流传于民间,叫做“学在官府”,孔子之前,“惟官有书,而民无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变成了“学在四夷”,周王室与诸侯的藏书开始向列国贵族与学者开放。

于是,百家争鸣,著书立说,迎来典籍初兴的时代。春秋时期产生的典籍,不再局限于商周甲骨文、青铜铭文中的档案资料、政教典章,而更注重于表达思想、传播知识,在一个混沌的蒙昧时代,成为华夏民族的启蒙。

孔子正是当时文化名人的代表,他创立私学,门下弟子三千人,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他还自己动手,对当时已有的典籍进行搜集整理,编成教材,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化典籍:《诗》《书》《易》《礼》《乐》《春秋》,即儒家的六经。

典籍文化_文史典籍_典籍中的历史

孔子圣迹图浮雕

图源 | 图虫创意

有一句话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勤读《周易》,因为反复研读,翻了很多遍,连用来编连竹简的熟皮绳子都严重磨损,断开多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用。

从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可知,这一时期,竹、帛已取代金、石,成为典籍生产的主要材料,直到东汉以后逐渐被纸书取代。

竹简编排成册,有像孔子一样用皮绳的,也有用各颜色丝编成。而制竹简的方法,需将竹子火炙去汗后,刮去青色表皮,以便书写和防蠹。这一道步骤,被称为“杀青”。

典籍中的历史_典籍文化_文史典籍

“杀青”演示模型

图源 | 图虫创意

《墨子·兼爱》中有个故事。有一人问墨子,我们怎么知道先贤的德行呢?墨子现身说法,说我并未与先圣六王生在同时,更未曾亲聆其声、亲见其颜,我不过是靠阅读书写在竹简缣帛、雕刻在金石盘盂上的文字记载,才知道他们的贤德懿行。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开创的儒家与墨子开创的墨家,并称为“显学”。

除此之外,还有以老子等为代表的道家,商鞅、韩非子等为代表的法家,邹衍等为代表的阴阳家,惠施等为代表的名家,张仪、苏秦为代表的纵横家,孙子、孙膑代表的兵家,许行等代表的农家,吕不韦等代表的杂家,百家争鸣,不胜枚举。伟大的先贤们奠定了中华文化各个领域的理论基础,带来我国古代典籍的初兴,留下了大批文化遗产。

典籍文化_文史典籍_典籍中的历史

长沙简牍博物馆藏简牍图源 | 图虫创意

不幸的是,其中不少先秦典籍已经失传,如农家的《神农》、《野老》,名家的《惠子》、阴阳家的《邹子终始》、法家的《申子》等。从诞生到流传,典籍往往会经过无数次涅槃,能够传世至今,更是了不起的千秋功业。

焚书坑儒 伏生传书

大秦帝国的崛起,始于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作为法家人物的商鞅,却主张烧毁与之相对立的儒家著作《诗》《书》等。《商君书》中说,只要百姓不在意学问之争,就会专心于农耕。这无疑是一种愚民政策。

文史典籍_典籍文化_典籍中的历史

云梦睡虎地秦简

图源 | 图虫创意

嬴政灭六国后,将商鞅的思想付诸行动。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在一次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后,嬴政采纳李斯的建议,颁布严酷的焚书令,烧毁在民间流传的《诗经》《尚书》等诸子百家典籍。李斯向始皇帝指出,儒生“不师今而学古”,是在否定现行制度,扰乱老百姓的思想。

焚书后,秦朝官方还留存了许多诸子典籍,七年后,起义军将领刘邦攻入秦都咸阳,其他将士忙着庆功,随军的萧何却及时保护了秦朝藏书,使其中一部分避免了被毁的厄运。

之后,骄傲的项羽与刘邦开了场鸿门宴,率大军浩浩荡荡进入咸阳,杀死此前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放火烧毁咸阳宫室。大火烧了三个月,咸阳城中的秦朝官方所藏典籍皆化为灰烬。

当无数典籍毁于烈火中时,一位老者默默守护着他珍藏的《尚书》。在当时,私藏儒家典籍是死罪,伏生曾为秦博士,借机藏下百篇《尚书》。

典籍文化_典籍中的历史_文史典籍

唐写本《古文尚书》传卷

图源 | 图虫创意

兵乱马乱之中,伏生回到老家济南,将这些典籍藏于墙壁内。汉朝废除挟书令,在民间搜寻逃避秦火的珍稀典籍。汉文帝听说了伏生这批秦朝典籍的下落,征召伏生进京,但他年事已高,无法从老家山东赶往长安。

于是,汉文帝派大臣晁错前去拜见伏生,请老人家当面传授《尚书》。当时,伏生所藏《尚书》有数十篇已经亡佚,晁错从他手中得到《尚书》28篇,以汉隶书写,后世称《今文尚书》。有学者认为,伏生出生于战国末年。晁错见到他时,他已经90多岁了,早已言语不清,却始终留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将典籍传下去。

秦汉之后,历代统治者皆重视对典籍的搜集、保护。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尤其注重儒家典籍。为保护典籍,皇帝甚至下令将其刻为石碑。

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洛阳城南的太学立起了46块石碑,上书儒家六经,由著名学者、书法家蔡邕用隶书书写而成,此即“熹平石经”。书成之日,前来观赏与摹写的人络绎不绝,每天有上千辆车堵在洛阳街道上。

文史典籍_典籍中的历史_典籍文化

熹平石经残字图源 | 图虫创意

蔡邕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藏书大家,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文献记载的藏书万卷的藏书家。东汉末年,蔡邕将部分藏书送给了时年14岁、后来成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而更多的典籍在董卓之乱后毁于战火。

曹操是蔡邕一家的故交,他有一次问蔡邕之女蔡文姬:“我听说你家里先前有不少藏书,你还有印象吗?”蔡文姬答道:“先父的藏书大多已流离涂炭,我如今能完整背诵并记住的,不过上百篇而已。”

蔡邕的万卷藏书逃不过末世的离乱,熹平石经也在千百年间历经沧桑,仅余残石,现存8000余字。在蔡邕所书熹平石经之后,还有曹魏朝廷下令刊刻的正始石经、唐朝的开成石经、北宋嘉祐石经、清朝乾隆石经等。历代贤哲,也在各地摩崖刻石书写佛道经典、文书。中华典籍凝固在山石碑刻之中,至今不朽。

禁书 毁书 印书

秦汉之后,典籍遭受的劫难更甚于始皇帝焚书坑儒。

六朝焚纬,将曾经大行其道的谶纬典籍付之一炬。所谓谶纬之书,起源于西汉,是一种附会六经经义的著作,对大自然某些偶然现象进行解释,将其视为天下兴亡的征兆,实际上是一种被人利用的政治预言。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就是假借谶纬之学,哪里有什么祥瑞之兆,他的亲信就往朝廷上报,给王莽包装一个堪比周公的贤德人设。之后,刘秀中兴汉室,也是凭借谶纬之书。到了南北朝时期,皇帝们怕臣民学王莽、刘秀,危及其统治,就下令禁毁图谶之说。

隋朝时,隋炀帝杨广在夺嫡之争中不择手段,登上帝位后,担心世人以图谶说他坏话,命官吏四处搜查天下书籍,疯狂地焚毁谶纬之书,不分官私。至此,谶纬之书基本绝迹,只有《周易乾凿度》一种流传下来。

典籍文化_文史典籍_典籍中的历史

《易经》古籍

图源 | 图虫创意

谶纬虽多为迷信内容,但也有不少古代神话、传说、科技的记载,诗、书经过秦始皇与楚霸王放的两把火后还能流传,谶纬之学却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数百年间,还有三武一宗灭佛,这是佛教典籍遭受的政治灾难。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与本土的儒学、道教形成天下三分之势。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与后周世宗,在其统治期间,为了打击佛教势力,都曾下诏禁佛,大毁佛教寺庙,焚烧佛典。

典籍文化_典籍中的历史_文史典籍

北朝大般涅槃经,迦叶菩萨品藏卷图源 | 图虫创意

唐武宗会昌年间,佛教典籍焚毁惨烈,甚至出现无典可藏、无经可读的情况。当时,日本僧人圆仁来唐求法,却被迫还俗,在去长安的路上,他将一些典籍寄放在楚州(今淮安)翻译刘慎言处,当他再次回到楚州时,所藏佛典尽毁。昔日,法显、玄奘等高僧西行,带回佛典,开拓了中原王朝的视野,

每一册典籍,都是先贤的血汗,也是文明的记忆。统治者的独断专行,依旧无法杜绝典籍的流传,民间僧侣、信众、学者不惜性命,将一部分典籍保护下来,最终捍卫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史典籍_典籍中的历史_典籍文化

鼓山摩崖石刻佛经

图源 | 图虫创意

这一时期,雕版印刷术出现。雕版印刷,比原本手抄典籍更有效率,只要雕刻一套板,就可大量地印制典籍,但每套板只能印一种书,若要更新,就要另雕一套板。雕版印刷,至迟在唐初已经成型。

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不幸病逝,年仅36岁,留下一代贤后的好名声。宫女将她所编纂的《女则》十篇呈献给李世民。李世民睹物生情,更加悲痛,下令“梓行之”,以纪念他们夫妻的爱情。

梓行,即雕版印行的意思。这是有史记载的宫廷最早用雕版印刷刊行的典籍,还是一部妇女著作。从此之后,关于雕版印刷的记载逐渐增多。

典籍中的历史_典籍文化_文史典籍

雕版印刷传统工艺图源 | 图虫创意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改良了印刷典籍的技术。中华典籍的生产,又一次发生重大革新。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即用胶泥刻字,每字为一印,按照典籍内容排列,随时替换,而非难以修改的整块雕版。

典籍中的历史_文史典籍_典籍文化

活字印刷术字模

图源 | 摄图网

如此一来,印刷效率更快,这比德国人谷腾堡用活字排印书籍,早了四百年。直到清朝,毕昇的活字印刷术仍被广泛采用。

宋末,北方的蒙元崛起,横扫天下,后来参与制定元朝典章制度的汉人姚枢,在做过一阵子小官后,为弃官避祸,携一家老小隐居于河南辉县。在这个河南小城,姚枢除了开垦荒地,每日浇灌,便是用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排版印制《小学》这类书,传之于民,造福四方,后来,他被元朝起用,成一代名臣。

姚枢不仅屡次劝说蒙古贵族停止屠戮,还对儒、道、释、医、卜等各类典籍进行收集、保护,使典籍不再毁于蒙古铁骑的野蛮践踏之下。蒙古军队攻下湖北德安后,俘虏了人称“江汉先生”的学者赵复,姚枢前去劝勉一心求死的赵复,告诉他,只有活下来,他的毕生所学才能传诸后世。

赵复虽不愿跟随姚枢北上,但相信姚枢的传道之心,将所藏八千卷书全部托付给了姚枢。正因为有了这些学者的守护,宋朝虽亡,文脉不绝。

典籍中的历史_典籍文化_文史典籍

宋淳熙四年抚州公使库刻本《礼记》

图源 | 图虫创意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典籍发展达到极盛。永乐帝朱棣为彰显国威,命解缙、姚广孝等千名学者、大臣网罗天下典籍,编成《永乐大典》,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此后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只有800余卷散落于世界各地,不足原书的4%。而毁书最严重的王朝,莫过于清。

四库全书

清朝的文字狱,对典籍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在清初的明史案中,浙江湖州富户庄廷鑨购买了前朝朱国祯编纂的《明史》,因为有钱任性,召集江浙一带的名士对其原稿进行增补,并募集印刷匠刊印,以庄氏的名义出版发行。书中详细记载了崇祯与南明隆武、永历二帝的经历,提及满清入关的历史,却不用清帝年号。不久后,此书被人告发,清廷震怒。

当时庄廷鑨已死,他的家人与参与印刷、卖书的人都被捕处死,就连一些曾经购书的人也不能辛免,前后有200多人死于非命。除了明史案,康雍乾年间还有戴名世案、查嗣庭案、吕留良案等。据统计,康雍乾三代兴起的文字狱有100多桩,被毁典籍不计其数。

典籍文化_典籍中的历史_文史典籍

康熙皇帝

图源 | 网络

这一时期,只言片语就可能招来祸害。有关明史的著作,或者被清廷认为议论偏谬、有影射之嫌的著作,都被一并禁毁,如高拱《边略》、张居正《太岳集》、叶向高《四夷论》、顾炎武《亭林集》、黄宗羲《行朝录》等,都在焚毁之列,即便流传下来,也是历经艰险。清廷的思想禁锢,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近代前夜的落后。

乾隆皇帝在位时,为了显示自己的雄才大略,决定编一部庞大的《四库全书》,涵盖经史子集等各类典籍,还为收藏《四库全书》,修建了包括紫禁城文渊阁在内的南北七阁。

典籍中的历史_文史典籍_典籍文化

故宫里的藏书楼文渊阁图源 | 图虫创意

然而,乾隆命人编纂《四库全书》,还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他说:“明季末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抵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所谓《四库全书》的真相,是查禁“有碍”典籍,销毁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编修《四库全书》,也变成了禁书、毁书、焚书。因此,当乾隆帝颁发征求图书谕旨时,民间藏书家也不敢轻易献书,文字狱给他们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但是,有时候不献书更惨,广东的屈昭泗就因为被查出藏有未上缴的“逆书”,于乾隆年间被判斩决。

典籍文化_典籍中的历史_文史典籍

文津阁(南北七阁之一)本四库全书

图源 | 图虫创意

私人藏书,成为文化迫害下的最后一片桃花源。明清时期,以江浙一带为私家典籍收藏的主要区域。乾隆编修《四库全书》后,为了修建防火、防潮、防蠹、能够长期保存的藏书楼,特意派人前往宁波了解范氏天一阁的构造。

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年间,历经四百年不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第一任主人,为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

范钦嗜书如命,不但在天一阁的建设上费尽心力,还严格管理楼中典籍,他的书不轻易借人,就算是亲族也不外借。范钦怎么也想不到,天一阁的建筑可防止典籍防潮霉变,却无法躲过乱世之劫,在明末、晚清、民国的多次战乱中,天一阁的藏书先后被清军、太平军、英军等盗取,到解放初期,范氏藏书仅余七分之一。

文史典籍_典籍文化_典籍中的历史

天一阁图源 | 图虫创意

除了天一阁等明代藏书楼,有清一代,还有四大私人藏书楼,分布于南北各地。在江浙一带,江苏常熟有瞿镛修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湖州有陆心源建的皕宋楼、杭州有丁氏修建的八千卷楼。

北方藏书楼相比南方藏书楼而言,寥若晨星,其中,以杨以增修建的海源阁为代表。

海源阁位于山东省聊城市,所藏为清朝大臣杨以增在贵州、陕西、湖北等地为官时搜罗的典籍,还有明末战乱后,由钱谦益等学者收集的典籍也被他购得,藏书总数达几十万卷。杨氏认为,书籍是知识的海洋,“学者应该涉海而探源,知源之所出”,于是将藏书楼取名为海源阁。

典籍里的中国

典籍,也是文明的无尽之源。

有的人,为了典籍奔走。晚清时,八千卷楼主人丁申、丁丙兄弟一生致力于收藏典籍。太平军战乱席卷大江南北,许多藏书楼的珍藏被弃之如敝屣,藏于杭州文澜阁的《四库全书》也被太平军盗毁,在市场上论斤叫卖,或当做包装食物的纸张。

丁氏兄弟一边逃难,一边四处打听,花费巨资收回大批典籍,还在半夜里潜进文澜阁,将残留于此的万卷《四库全书》捆成八百多捆,运到上海保护起来。此后,经过丁氏兄弟四处求购,文澜阁所藏《四库全书》大体恢复原貌。

典籍中的历史_典籍文化_文史典籍

杭州文澜阁敷文观海藏书楼图源 | 图虫创意

有的人,为了典籍悲叹。19世纪末,负责看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王道士,将一些敦煌经卷当做礼物送给了来往客商和达官显贵。

后来,洋人斯坦因与伯希和相继慕名而来,他们通过哄骗王道士,骗去了大批的经卷典籍。此外,还有大量敦煌经卷因政府的漠视,遗失在国内。当中国学者意识到国宝流失时,为时已晚。陈寅恪为此慨然道:“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典籍中的历史_典籍文化_文史典籍

唐人写敦煌残经卷图源 | 图虫创意

有的人,为了典籍战斗。《赵城金藏》被称为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之一,为我国第一部木刻版汉文大藏经《开宝藏》的覆刻本,于1933年在山西省洪洞广胜寺被发现。

这一国宝,险些被抢到日本。抗日战争时,日军企图以武力抢夺《赵城金藏》,当地群众得知此事,联系上八路军,连夜将经书运出广胜寺。几年后,移交北平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保存至今。即便是在战火硝烟中,典籍仍然牵挂着无数人的心。

文史典籍_典籍文化_典籍中的历史

广胜寺

图源 | 图虫创意

从典籍诞生的那一天起,其命运似乎注定坎坷。早在典籍初兴的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叫崔杼的大夫,因弑君夺权,执政后逼迫史官给他写几句好话。齐国的史官太史却秉笔直书,坚持写下一句:“崔杼弑其君。”

当时史官是世袭的,愤怒的崔杼一连杀了太史氏兄弟三人。崔杼对太史氏最小的弟弟说:“你的哥哥都被我杀了,你不怕死吗?你就照我说的,把这句话删了吧。”太史氏却宁死不屈。

齐国另一个史官家族南史氏也站了出来,表示崔杼如果把太史一家杀光了,我们接着写。“崔杼弑其君”这个史实,再也无法抹去,而是由典籍记载一代代流传下来。

这就是典籍的力量,无论是史家绝唱、经学典籍、科技专著,还是轶事趣闻、宗教经书、诗词歌赋,典籍,书写着民族的源流脉络,讲述着文明的沧桑巨变。

典籍尚在,历史就在。典籍不亡,文明不亡。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75年

2.陈彬龢,查猛济:《中国书史》,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3.陈先行:《打开金匮石室之门:古籍善本》,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4.李致忠、周少川、张木早:《中国典籍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5.胡奇光:《中国文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6.孙英刚:《神文时代——谶纬、术数与中古政治研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7.李开升:《古籍之为文物》,中华书局,2019年

上一篇: 专升本都要考什么科目?
下一篇: 古代文化常识之文史典籍+目录辞书,赶紧收藏背诵打卡吧!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