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1期P23—P24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原题《学术期刊的学术史价值及其追求——基于〈文史哲〉的办刊实践》,摘自《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4期,于世华摘
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创办学术理论性期刊只有《新建设》《学习》和《文史哲》,以及之后的《史学月刊》。《文史哲》近乎全程参与因而见证了新中国人文学术发展的风雨历程。它在新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界乃至人文学界,更在新中国人文学术发展史上,无疑具有标本意义。
2021年5月,值《文史哲》杂志创刊七十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鼓励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界“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高度决定视野。”办刊理念的高下,决定一本期刊的运势。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有三重境界之别:谋生的境界,职业的境界,事业的境界。从谋生境界的层面看来,编辑工作不过是谋生的工具,因此,择稿的标准以利益的最大化为转移;从职业境界的层面看来,编辑工作被看作一项职业,为职业操守计,办刊者多数情况下会尽量择优录稿;从事业境界的层面看,编辑工作者肩负着神圣的繁荣学术事业的使命,以质取文是择稿的唯一标准,质量面前人人平等。
扶植小人物,延揽大学者
“扶植小人物,延揽大学者”,是《文史哲》赖以立足刊界乃至学界的一大法宝,更是《文史哲》七十余年来赓续不变的办刊传统。
创刊伊始,《文史哲》就把“扶植小人物”当作自己的学术使命,着意发掘和推举富有潜质的学术新秀。在《文史哲》的识拔和鼓励之下,一批青年学者脱颖而出,由此走上了自己的学术研究之路。
“延揽大学者”,也是《文史哲》从创刊伊始就形成的优良传统。《文史哲》甫一创刊,就展露出大刊气象,一大批著名学者,如王亚南、吕振羽、顾颉刚、任继愈、季羡林等先生无不慷慨赐稿,得意之作首选在《文史哲》发表。七十多年来,这一传统一直为《文史哲》所执守。
发现与锻造公共学术话题,在论争中求取新知
自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文史哲》编辑者继承前人基业,在日渐浮躁的学术环境下,坚持走厚重办刊之路,通过选题策划和专题稿件组约,积极主动地介入当下学术界,探索、提炼和锻造公共学术话题,自觉充当当代学术史的创造者。
“知出乎争。”学术讨论、学术争鸣是推进学术研究最为有效的形式之一,《文史哲》七十余年来所享有的盛名,与它发起的一场接一场的诸多学术论战及重大讨论密切相关。20世纪50年代,涉及学术论争,我国史学界有“五朵金花”之说(即五场重大论战),其中至少有三朵即“中国古史分期论战”“中国农民战争史论战”和“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论战”,是在《文史哲》杂志萌发与绽放,即由《文史哲》所发起和推动而陆续展开。
中国思想文化界关于传统文化的大讨论即所谓的“文化热”,即始于《文史哲》1984年第1期的一组“文化史”笔谈。随之,在世纪之交,《文史哲》又发起了两场引人瞩目的学术大讨论,即“儒学是否宗教”和“疑古与释古”两个专题讨论。从2010年开始,《文史哲》辟出专栏,在新的时代契机之下,再度推动“中国社会形态问题”的大讨论;随后又发动“贤能政治与民主政治”“道德、理念与制度”等集束型专题研讨,数度引发学术界和理论界的热烈响应。
以问题统领学科,而非以学科切割问题
综合刊或“大专业刊”办刊的最大问题或难题,就是开杂货铺,无机拼盘。而作为以“小综合”或“大专业”为学科定位的《文史哲》的一贯传统,则是以提出和凝练“问题”为中心,打破森严的学科壁垒,通过学科融合,把刊学两界心目中综合刊的办刊劣势转化为难得的办刊优势。
《文史哲》所刊发的主要是古文、古史、古哲方面的文章,亦即侧重于中国古典人文学术,而中国古典人文学术在传统上是一个整体,难以分科治学。即使在非古典学术领域也是如此。
这种学科融合的主要实现形式,无疑就是专题化。这个专题,或者是不同学科互相激荡所生成的、学界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如“儒学与自由主义的对话”;或者是用不同学科的方法,研究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如“社会科学视野下的儒学研究”;又或者是,从不同学科角度和观点,看待和观照一个深具普遍意义的话题,如“文明互鉴与中国道路”。
超越功利性目标追寻,着眼长时段学术史价值
2011年,《文史哲》编辑部举行创刊六十周年纪念活动。著名学者李泽厚的题词表达了感谢之情。2005年,李泽厚先生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也曾谈及此事。这提出了一个关乎学术评价的重大话题:对于一篇学术文章或一本学术期刊质量高低的评价,是看当下评价还是看长时段评价?事实上,李泽厚先生不过是用传统言说方式,表达出了这一为当下学术期刊界所关切的话题。
只有那些经过学术理论与现实生活双重实践反复“冲刷”而留存下来、仍然不断启迪着一代代学人的学术思想凝练与凝结,才是富有恒久性价值的学术成果甚或观念成果。
关于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学术性尺度的把握,于编辑者而言,通常难以拿捏。从学术角度而言,只有给事物的发展演变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并且经历一个由喧嚣到冷却的沉淀过程,再予观察和研判,所得出的结论方可更加客观。换言之,就《文史哲》而言,它的办刊路径实则只有一条,那就是坚持“长期主义”原则,着眼于“潜结构”和“长时段”,倾力于长时段学术史价值及其追求。
以个性塑就品牌,以品牌张扬个性
个性是“不可取代性”。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以期刊的独特优势和个性为核心的竞争能力。在办刊理念上,它主张进行以主打栏目为核心的“归核化”经营,即建构以主打栏目为轴心的同心多元化经营体系。换言之,它主张期刊依据自身优势,通过“期刊市场”寻找学术空白点和生长点,进行差异化分工,各自培育不同于别人的优势栏目,进而形成个性化的核心竞争优势;它主张期刊间的竞争从盲目的、雷同化的死磕,转向理性的、以差异分工为基础的个性化竞争,以个性立足,以差异取胜。
以制度建构为抓手,凝练期刊发展的普适性规律和个性化品格
期刊内在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围绕内在质量这一核心,进行期刊的个性化塑造,进而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无往而不胜。只是以质量为内核,以个性为其表现形式的核心竞争力的获得和稳态保持,又离不开一个前提,那就是内部制度建设。
内部制度建设包括两个层面,即普遍性制度建构和个性化制度建构。前者须遵循学术期刊共同体所探索和凝练出来的普适性规律;而对于后者的建构,其用意则在于塑造期刊成长与发展的个性化品格。
(一)普遍性制度建构
结合《文史哲》编辑部的工作实践,保障期刊的内在质量,使之始终处在一个稳中有升的恒常状态,在编辑队伍比较精干的前提下,有三个带有普遍性价值的制度法宝须臾不可离:一是严格的匿名审稿制度(“三盲匿审”);二是“三校加会校”制度;三是以奖惩为手段的激励约束机制。
严格的匿名审稿制度的确立,是一本期刊内在质量得以切实保证的首要制度前提。其最为可取之处有二:一是只认稿子不认人,客观公正;二是同行评议,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而严格的校对制度是编校质量得以保证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个性化制度建构
如果说,普遍性制度建设指向的是期刊界所共同面对的内外在质量问题的解决,那么,个性化制度建设与安排,则决定着期刊的风格、气度和个性。换言之,比起只是注重普遍性制度建构但缺乏个性化制度建构的期刊,有意识地进行个性化制度建构的期刊,其个性化品格的形塑或许更加成功,因而更加富有以独立精神为内涵的“刊格”。在个性化制度建构方面,《文史哲》编辑部近年来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文史哲》的风格或者说是特色,集中表现于如下几个方面:学者办刊,编学互长;延揽大学者,扶植小人物;倡导新方法,研究新学术;关注学界动向,引领学术潮流;立足本土话语,放眼世界文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