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文史通义》之《诗教》篇注释对比研究+

《文史通义》之《诗教》篇注释对比研究+

《文史通义》之《诗教》篇注释对比研究+72文学评论· 古典文学《文史通义》之《诗教》篇注释对比研究——以叶瑛、仓修良版本为例刘晓玮河北师范大学摘 要 :《文史通义》是我国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由于其地位之重要

72文学评论· 古典文学《文史通义》之《诗教》篇注释对比研究——以叶瑛、仓修良版本为例刘晓玮河北师范大学摘 要 :《文史通义》是我国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由于其地位之重要,历代诸多学者为其进行校注。本文主要以叶瑛的《文史通义校注》与仓修良的《文史通义新编新注》为例,将两个版本中《诗教》篇的注释进行对比,研究其注释内容与风格方面的差异,以期深化对于《诗教》篇的理解,为《文史通义》的研读提供一定参考价值。关键词 :《文史通义》;注释 ;叶瑛 ;仓修良作者简介 :刘晓玮(1994-),女,河北省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 :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 ] :I206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2139(2018)-02-072-02章学诚(1738-1801 年),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市)人,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杰出的史学评论家。《文史通义》是其代表作,与刘知幾的《史通》并称为我国封建时代史学理论的双璧。无论在文学、史学还是哲学领域,章学诚都是一位重要人物,我写此文,是希望对《诗教》篇做一次小推广。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把叶瑛的《文史通义校注》(以下统称为“叶版”)与仓修良的《文史通义新编新注》(以下统称为“仓版”)两个版本对于《诗教》篇的注释内容进行归类总结,第二部分比较分析两个版本注释的不同之处,第三部分对两个版本注释的内容与风格进行总结。

通过以上研究,以期深化对于《诗教》篇的理解,为《文史通译》的研读提供一定参考价值。一、注释内容归类“叶版”对于《诗教》篇的注释内容主要分为五部分 :1.人物,引用古书对原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做注释,如对申不害、韩非的注释引用了《史记 • 申韩列传》,对范晔的注释引用了《宋书 • 范晔传》等。2.书籍,用以书释书的方式对原文中提及的古书进行注释,如对《论语》的注释引用《汉书 • 艺文志》,对《论衡》的注释引用了《后汉书 • 王充传》等。3.典故,原文中引用典故的只有“安陵之从田,龙阳之同钓也”一句,叶瑛指出这两个典故出此《战国策 • 楚策》与《战国策 • 魏策》。4.字词释义,如“衺,邪之本字” [1] ; “折,谓折中也”;“微言”,“精微要妙之言也”等。5.段意总结,叶瑛将《诗教》上、下篇都分为六段,在每一段结尾进行段意总结,如上篇第一段“按此节论古今文章之流变,以战国为枢纽”,下篇第六段“按此节论《文选》义例之失,益见论文不可拘于形貌”。“仓版”对于《诗教》篇的注释内容主要分为五部分,除了上述人物、书目、典故这三部分外,还有两点,其一是总结了《诗教》上篇的大意,“文中主要讲古代文体的演变,认为后世各种文体都大备于战国,战国之文,源于六艺,特别是多出于《诗...

上一篇: 特游网:在杭州的小巷里寻访时光印记
下一篇: 杭州最特色的十条老街巷,你去过几个?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