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聿,陆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陆游有不少冬夜读书诗,这是著名的一首。三冬文史足用,此时正宜读书。
据《汉书•东方朔传》记:
“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街鬻者以千数,其不足采者辄报闻罢。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
东方朔自认为学富五车,大胆上书,在汉武帝的面前放肆地炫耀了一番,终得赏识,且封了官,代代读书人对此总是津津乐道的。然而东方朔自夸,是真有其才的自夸,可不是瞎编懵人的,一代雄主汉武帝可不是好懵的。人家在“三冬”灯下,对文史典籍下过硬功夫,是真有学问的。学问和政绩一样,“吹”出来的,终究会破产。
关于读书的诗名人多有,我们先看韩愈的《出门》:
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
岂敢尚幽独,与世实参差。
古人虽已死,书上有其辞。
开卷读且想,千载若相期。
出门各有道,我道方未夷。
且于此中息,天命不吾欺。
再看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这二位在读书人群中诗文成就都是“偶像级别”的,但韩愈高唱读书与古人“千载若相期”,笃信“天命不吾欺”,辛弃疾却说读书“信着全无是处”。到底哪个是真的,读友们自辨吧。(环江老民)
甘 肃 文 物 鉴 赏
▲虫类纹双耳彩陶壶
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东坪乡坪山村出土。新石器时代器物,属马家窑文化。口径10.7厘米,底径15.4厘米,高36.8厘米。施黑彩,纹饰分两层,颈部绘6条平行宽带纹,肩部绘5只头向左方的虫形图案,之间用纵向6条弧线纹间隔,其下方绘两条平行宽带纹。现藏于天祝县博物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