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和交大是老牌的工科为主的院校。
北大和复旦是偏理学和文史的院校,工科相对较弱。
文史为主的,偏向理想主义。
人的奋斗的一生,就是努力把理想变成现实的过程。
理想和现实,二者并非矛盾对立,是事物的两种属性。
交大的创始人盛宣怀,是清末洋务派官员,主张实业救国,创建交大,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
如今的交大也开设了很多文史专业,也很重视对学生文史的教育,这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
大家都清楚,复旦的民间校训是“自由而无用”。
“无用”是告诫复旦学子、学者要摒弃浮躁的心态,无论学生读书还是教师做研究,都不能急功近利。
这种“无用”看似无用,实则有用,是培养有趣的灵魂,指引人生的方向。
《天道》中丁元英也说过类似的话“无所用,无所不用”。
实业是立国之本,理想情怀是立人之本。
对于学生选专业来说,其实理工和文史的素养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但是非要做一个选择,怎么办?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不考虑兴趣爱好等因素的条件下,应该先生存再发展。
在生存条件优越的条件下,可以更多地考虑发展,不要受制于人。
理工和文史之间还有一个可逆性的问题,学理工后再学文史容易,学文史后再学理工难。
在中国的投资界,你会发现很多杰出的基金经理是理工出身的,但是他们也精通文史哲。
因为处在复杂的金融市场里,不懂文史哲的投资者很难长期存活下来。
各位朋友方便的话,帮忙点赞和点“在看”,谢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