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陕甘分置,从此甘肃成为一个独立的省区,兰州为甘肃省会。地方行政制度是省、府、县三级制。光绪10年(1884年)由甘肃析置新疆省,民国17年(1928年)再由甘肃分置青海省、宁夏省(但不包括海原等县)1958年,根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决定”,将甘肃省属海原、西吉、隆德、泾源等县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海原现属宁夏中卫市。
1920年(民国九年)12月16日(农历十一月初七)晚8时6分09秒(上海徐家汇天文台测出时间是晚8时9分),甘肃省海原、西吉、固原等58县发生剧烈大地震。据测定,震中在海原南乡,北纬36°,东经105°。震级为8.5级,烈度为12度。极震区还包括靖远、会宁、通渭、静宁、隆德、化平(泾源)平凉等县,约2万平方公里。其震级、烈度为近世所未有,波及面积达170万平方公里之广,包括甘肃、陕西、内蒙、河北、河南、湖北、四川、安徽、青海、察哈尔、绥远等十多个省区。余震400余次,达年余。
大地震严重影响的地区是黄河和渭河之间呈椭圆形地带。因这一地区有两种不同的地质构造,因此加大了灾难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因那里的土壤是黏土和粉状石英岩的混合物,土质松散,在深厚的黄土层下,一旦发生岩石滑动,地层表面就会发生难以置信的震荡。每一处滑坡,先是土块松动,一块儿一块或呈颗粒状从山上滑落,紧接着便似瀑布般倾泻而下,形成大大小小的漩涡,然后形成奔流不息的土流。 巨大的滑坡吞没了无数村庄,覆盖了肥沃平原以及谷底开垦出来的农田,它还淤塞河床,将山谷变成堰塞湖。触目惊心的是年代久远而坚实的陕甘大道(驿道)也被硬生生的划切成不相连错位数截或不见了踪迹。
尽管当时甘肃人口密度不及翼鲁豫平原省份的十分之一,但在山崩滑坡窑洞垮塌及房屋倒塌中丧生的人数,加上严冬无家可归冻死以及伤重无法救治及役疾而亡者,据官方统计为23万余人,而据外籍调查员估计则逾30万人。另外全省还有百万灾民流离失所,风餐露宿。省内陇东、陇南与省会兰州交通中断,信息不通。当时光绪乙未进士邑人王曜南曾写有《冬月初七日晚八钟地大震志感》诗四首,详尽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现摘其一首如下:
火山爆发焰飞腾,东倒西倾地失衡。
自昔曾闻田海变,于今亲见谷为陵。
乾旋坤转伊胡底,魄动心惊怯不胜。
广厦万间零落尽,何年屋宇又重新!
时兰州(皋兰)数月内先后震100余次,震塌城墙18处,房屋、土窑八千余间(孔)。崔家崖白云观九级塔震落四级,皋兰山三台阁震毁上层,翌年全圮。县城及安宁堡、西固城城垛震落百余处。又据1921年3月3日《中国民报》载,全县死亡三千余人,房屋倒塌十分之三,压死牲畜七千余头,时居兰州的方志学家、史学家、金石学家张鸿丁(1890年—1950年)先生,在其所著《兰州古今注》一书中对此次大地震亦有记述:“民国九年十一月(阴历),甘肃大地震,海原最甚,兰州尚无大损失,而摇荡惴惧居人为之不安者,亦复月余。是夜初冥,月色微朦胧,有大声自东北来,如山崖崩裂,万窍怒号,砰轰若雷霆击大地俱动。城墉庐舍摇摇欲覆,人行地上若泛舟沧海而遇飓风,颠覆不能自主。与友过鼓楼西关庙,庙前铁桅忽折,击一人死。趋归不敢就寝,听窗纸微动,则知地又将震,竟夜凡震四十余次,各路电线皆断。数日后乃知震区遍于全省。”
对于这次旷世奇灾,极震区的海原、固原、靖远、会宁、静宁、通渭、隆德等《县志》以及王烜先生所撰《甘肃历代地震纪》均有详尽的记述。
大震后的灾区民众无食无衣无住,又值交九后严寒凛冽大风和不断的余震,忍饥挨冻,其流离惨状闻者心悸,面对地震形成的河寒流涨,势将崩溃造成更大灾难的后果而呼吁无门。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面对这一严重巨灾竟无动于衷,坐视不救,直到翌年3月,当时的教育、农商、内务三部方派翁文灏、谢家荣、王烈、苏本如、易受楷、杨警吾等六委员至甘肃灾区调查,到静宁后,由县知事周廷元陪同,深入震区查看灾情,救死扶伤,做了拯救灾民的许多工作。
而当年的甘肃政局亦特别让人揪心,督军兼省长张广建在任期利用心腹朋党贪污成风,以导致政治腐败,财政无法维持。汉回各族将领及甘绅纷纷反对,张广建当时深感不安,将搜刮的大批金银细软字画等财物偷运外地,自己也与1920年冬离开甘肃到天津做寓公去了。次年元月,经甘肃地方官员及在京甘绅秦望澜、宋梓保荐,徐世昌于1921年元月发表陆洪涛护理甘肃督军,以兰山道尹陈訚护理甘肃省长,任马福祥为绥远都统,甘肃易督风潮,至此告一段落。
当时甘肃虽然有电报设施,可是详细的震区情况从未通过电报线传送出去,震后一个月,固原电报局幸存员工在用席子门板搭起的棚子里才发出第一份电文,极震区较详尽的情况才为外界所知情。
最早的灾区报道来自约瑟夫·W·霍尔先生,他受国际救灾委员会的赞助与派遣,1931年3月6日与国际联合灾赈灾委员会北京分会的牧师约翰·海斯先生乘火车抵达铁路尽头河南省的观音堂车站,继而沿着古代的驿道从陕西到甘肃的重灾区现场采访,拍摄了大量的珍贵照片。通过他的报道,中国首都的官员和沿海城市的人们,才了解到中国西部省份甘肃到底发生了什么?
随着震中区域灾情细节的披露,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是如何疏通多处形成的积水堰塞湖以及道路桥梁的修复。时旅京的兰州人柴春霖先生联系“华洋义赈会”和“国际统一救灾会”人士共同到甘肃查勘灾情,联合省垣地方人士刘尔炘、王烜诸先生与中外人士组织“华洋救济会”于兰州。由王烜先生代笔拟“上北京华北救灾协会”于兰州,多方筹集资金,招募民工逾千人。当年(1921年)从夏到冬,终将会宁、静宁、通渭三县河道疏通、桥梁修复、道路修筑畅通,将巨大隐患化解为零,万民称颂。并由王烜先生撰写“甘肃赈灾华洋救济会”《静宁县疏河记》《通渭县疏河记》《会宁县疏河修路记》三通碑文存世,其意义重大。
骇人听闻的这次特大地震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因为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恐怖的大劫难之一。国内外的志愿者纷纷捐助资金,成立救助组织,冒着酷暑严寒步行在甘肃大地上开展救助活动,他们到灾区帮助治疗伤病患者,或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在重灾区,两位美籍女传教士住在一间破旧简陋的茅草屋中,虽然地方政府官员给他们提供了较好的食宿条件,都被其断然拒绝,因为她们更喜欢与灾民同甘共苦,在这些奋不顾身的人物中,首屈一指的就是静宁县知事(县长)周廷元。
周廷元(1886年—1956年)字定宣,湖北咸宁县人。甘肃法政学堂毕业,民国六年至十年(1917年至1921年)任静宁县知事(即县长),身为一县之长的周廷元在当晚大地震过后,他不顾妻儿安危,家中墙倒物埋的现状,立即叫人去抢救那些被埋压在瓦砾堆中的幸存者。翌日晨放粮于县仓,食无食之灾民,购衣于当商,衣无衣之灾民。周廷元在开仓放粮救济灾民的同时,还将县衙70多顶帐篷全部发给灾民栖身,而他自己与家人则住在露天搭起的抗震棚内,履行一县之长的职责,周廷元电请省城兰州当局派医生携药物赴灾区静宁医疗伤病、骨折之灾民,由于周廷元措施得力,故人心较为安定,源于地震的引发,县内河道悉被塌山填塞。水不能排流,县民惴惴不安,害怕再来水患,周廷元带头捐出薪水(俸银)募捐以工代赈,召集灾民疏通河道,导水疏流,不使溢决。当全国救灾会代表来甘勘灾,见静宁疏河工赈深为嘉许。
继大震过后,当月又发生大风拔树,飞沙扬雪,灾民无处栖身,冻伤不下数千,周廷元在寒天腊月带领百姓奋斗在抗灾第一线,处处能见到他的身影。从防寒衣物、口粮食品以及临时居住的窝棚,事事操心、关怀备至。为防止发生疫病,他还命令并发资埋葬死者及动物尸体,效果显著。
在救灾的同时,周廷元还对地震前后的各种现象及有关数据进行记述和统计:“到翌年7月7日共发生余震441次,其中较大者227次,是静宁有史以来最为惨重的地震灾害,地震前几月,雷大梁一带的狗不安,对空嗥叫,震前数日,四面天边云黄如焰,晴空气燥,人感焦灼干热;震时, 星月呈现红黄色,尘雾四塞。”为后人留下了详尽的地震资料。
对奋斗在抗震第一线,一心为民的县知事周廷元,静宁全县百姓有口皆碑,县民记其恩、颂其德,民国10年(1921年)3月16日当时全国有影响的媒体《字林西报》刊发有关静宁县的赈灾报道时说:“那里的县长是一个精力旺盛,十分能干的人,对人民是一种真正的福分,人们对这位官吏充满了赞誉。……”内务、教、育农商三部代表翁文灏等六代表及国际饥饿救济协会J·W·霍尔、V·克劳斯、H·麦克考尔密克等亦对周廷元的体恤民情和救灾行动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扬,由于周廷元在救灾方面成绩卓著,一年后被省府调去办理全省地震疏河工赈事宜。后任代理甘肃安肃道尹兼嘉峪关监督、宁夏省政府参事。
解放后,1953年2月甘肃省文史研究馆成立,周廷元先生被聘任为副馆长,著有价值很高的文史资料《甘肃大地震记略》等文稿。巧合的是当年(1913年)任静宁县知事的前清光绪甲辰科进士兰州人王烜先生也在1955年任省文史馆第一副馆长,两人共事文史研究,发挥余热。
□柏敬堂 文/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