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照亮追梦路,诞生奠定影响力。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是周恩来同志于1959年4月亲自倡导和培育起来的一项富有统一战线特点的重要工作,也是人民政协各级组织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
1959年4月29日,周恩来在全国政协茶话会上的讲话,标志着人民政协文史资料事业的开端。至 “文革”开始前,有18个省级政协先后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全国性文史资料征集工作初步展开。在此期间,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制定了文史资料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和史料征集规划,成立了文史专员室,召开了第一、第二次全国文史资料工作会议,编辑出版《文史资料选辑》《辛亥革命回忆录》。部分省级政协也编辑出版了《文史资料选集》。全国各级政协共征集各类“三亲”史料2.05亿字。
1959年5月12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常委会议,通过了成立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决定。历史学家范文澜任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根源、王世英、杨东莼、申伯纯、顾颉刚为副主任委员,王伯祥等40人为委员。
1962年12月和1966年2月,全国政协召开了第一、第二次全国文史资料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经验,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明确指导思想和原则,为进一步推动文史资料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1978年,各级政协先后恢复工作,大力开展 “三亲”史料的抢救和征集,文史资料工作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局面。全国政协相继创办文史资料出版社、《纵横》杂志,出版《革命史资料》《工商经济史料丛刊》《文化史料丛刊》《文史集萃》《文史通讯》等,并在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专题化、系列化史料;先后召开第三、第四、第五次全国文史资料工作会议,提出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1984年,倡导文史资料工作大协作,制订选题协作规划,全国各地协同运作,取得丰硕成果;成立港澳台史料征集组,海外史料征集工作陆续展开。
1989年8月,全国暨地方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会议在北戴河召开。此后全面开展工商经济、民族和海外史料征集,征集重点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转移,制订了征集出版协作选题规划。文史资料的专题化、系列化和全国性、区域性大协作继续蓬勃开展,其中最为重要、最有影响的成果是《中华文史资料文库》和《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的编辑出版。两者分别于1995年和2002年出版发行。
进入21世纪后,文史资料工作不断与时俱进,出现了征集内容和出版形式多样化的新局面。2007年11月2日,全国政协文史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贾庆林主席在讲话中指出:“文史资料工作深深扎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伟大实践,在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会后颁布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加强文史资料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文史资料工作的指导方针、原则、要求和任务。这是文史资料工作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重要文件。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经历了创建与奠基、恢复与推动、开拓与发展、创新与繁荣四个阶段,至今已征集各类史料近80亿字,编辑出版50多亿字,构建起我国近现代史珍贵的“三亲”史料宝库。
初心照亮追梦路,壮志引领时代风。政协文史工作者来自各行各业,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同一条道路上。这个目标、这条路就是坚持“三亲”原则,用让你人民满意,对历史负责的优秀的文史资料,承担起政协文史专员“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神圣职责,发挥政协文史工作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文史专员 萧军)
审核:王志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