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让盛长柏、顾廷烨心心念念的燕云十六州指的是哪?为何宋朝屡次想夺回都以失败告终?
在看电视剧《知否》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盛长柏与顾廷烨相识是因为华兰的订婚,而两人相交则是因为一张燕云十六州的地图,此时两人虽然年少,但也表现出对失地燕云十六州数年的痛心。顾廷烨甚至说出自己的理想:“若能有朝一日,我能出兵边疆,收复故土,真是死而无憾。”
燕云十六州地图对照表(宋朝燕云十六州地图)
其实不止是这两个少年,整个宋朝都曾因为燕云十六州争夺数回。那么燕云十六州究竟在哪?“燕云”两字最早出现在《宋史·地理志》,将其对应到今天的地理位置就是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等地区。
燕云十六州的故事要从北宋建立之前说起,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为了获取兵力支援向当时的契丹族,也就是后来的辽国割让燕云十六州换取求援,这样就导致了辽国的疆土越过长城,深入到了汉人的腹地,“弱宋”的祸根就此埋下,也间接促成了少数民族一度马踏中原的乱世之象。
在宋朝完成了名义上的大统一后,对于占据中原北方门户虎视眈眈的契丹族提心吊胆,宋太祖最初想以交换金钱的形式拿回燕云十六州,还专门在内库建立了一个特殊得到“封装库”,想慢慢积累通过以金钱换土地的方式把这片土地赎回来。这条路显然走不通,辽国君臣不傻,自然知道燕云十六州对于他们南下意味着什么,燕云十六州之所以为各朝各代争夺,不仅是因为它有着天然屏障的作用,还是最适合养马的区域,当然不会为一点小钱丢弃这片土地,北宋想要拿回燕云十六州只能直接通过刀兵硬夺。
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挥师北上,兵临幽州,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虽然声势浩大,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宋太宗受伤中箭,一度沦落到驾驴车落荒而逃,很是狼狈,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想法夭折;宣和四年,宋金签订“海上之盟”,宋金联合灭辽,金朝归还燕云等地,宋朝短暂地收复了燕云地区,但这片土地在宋朝的手上还未焐热又展开了追逐;当时的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去世后,金朝撕毁盟约,反过来攻打宋朝,宣和七年十二月燕云十六州失守。
之后就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变”,宋王朝历经三百年折腾,再未收回这片土地,燕云地区长期被少数民族统治,直到明初汉人王朝再次统领中原,明太祖朱元璋派遣手下大将攻破元大都,将元朝统治者赶回草原,趁势将燕云十六州收复,短短一年汉人再次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宋朝政权从建立到结束经历三百年都未能将燕云地区拿回,任由少数民族自由驰骋,而明朝只用了一年时间便将这片失地收复,并将蒙古赶出长城,两相对比不难看出不同执政方式的差别。
宋朝重文轻武,从最开始的“杯酒释兵权”到后面一系列打压武将的行为让整个宋朝的军国实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导致收复燕云成了一个遥遥不可及的愿望,而明朝政权建立,开国皇帝朱元璋本身就是行伍起家,马上打天下的,手下也是猛将如云,兵强马壮,自然明白军国之重,收复失地也在情理之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