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激扬青春】
编者按
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关心青年成长成才、谋划青年工作发展进步,激励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习近平总书记常常同青年朋友谈及自己的成长故事,激励青年奋斗逐梦。每到青年人的节日,无论多忙,习近平总书记总要同青年人亲切交流,听取青年心声,感受青春脉动。
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值此五四青年节,《青年说》推出“激扬青春·五四青年节专版”,走近收到过总书记贺信、回信的青年群体,分享和感受他们在总书记的指引下,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的蓬勃朝气。
上得去高原,做得了科研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成员 张旭
“希望你们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精神,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着力解决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绿色发展途径等方面的问题。”
——2017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的贺信
2022年7月,初到青藏高原,恶劣的环境就给我们上了一课。之前已经做好了接受考验的准备,但低氧、高原反应仍然超乎我们的想象,头痛欲裂,整夜整夜睡不着。我们结结实实躺了三天,靠嚼葡萄糖补给能量,才算挺过这第一关。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成员在科考途中。
这次科考任务是“青藏高原人地关系综合考察”,我们“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影响”分队要用一个月时间进行60多处科考点的综合野外调查、采样。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里,我是个“新兵”,这是我第一次深入一线参与青藏高原科考。我们在海拔四五千米的生命禁区里,忍着低气压,风餐露宿,徒步登山。研究测量时的每一个动作,都感觉在挑战人体极限。
我们的领队陈发虎院士年已六十,可他始终走在我们所有人前头,他手里拿着扩音器,每到一处科考点,都会给我们授课解惑。我至今还记得,在讲解研判采集地层砂石样品的性质时,他亲自舔尝砂石给我们示范。
这就是我们的前辈。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导航,路况、车况、沿途条件也差,有时停了车发现刹车片通红,保护发动机的钢板被磨得不成样子。但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的基础,科考队员必须去往一线。院士们一有时间便泡在野外,跟随着他们,青年人没有一个当过“缩头兵”。
青藏高原科考虽然困难重重,却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2022年8月,我们在路途中撞见了难得一见的“日照金山”!金光从长空照射,雪峰披上一层金灿灿的夺目光芒,这“十人九不见”的瑰丽景象,就是自然给我们这些科研人员最好的馈赠。
很多人问我,当初为什么选择到青藏高原上进行科学考察研究?我的答案很简单——使命。
2017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发来贺信。身为地球科学工作者,我反复阅读总书记的贺信,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因此,2021年,我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科考队,希望能为我国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事业贡献力量。
我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是气候模拟。科考队员在高原冰川上钻取冰芯、研究湖泊沉积状态,这冰芯、湖泊里记录着过去气候环境自然变化的信息。如何根据这些信息,了解过去千百年甚至万年的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如何以点带面,把青藏高原与全球气候变化联系起来、为人类环境事业提供启示?只要我们能将这些问题往前推进一小步,那么我们就随时准备着再次上路,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前路多么困难!
(光明日报记者殷泽昊、通讯员王舒雯采访整理)
群众在哪里,舞台就在哪里
讲述人: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长 扎那
“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
背好乐器,揣上道具,带上服装,出发!
奔行在草原上,这套动作我们太熟练了,不肯多耽误一秒钟。因为我们太渴望现场农牧民们的欢呼声了,太渴望与他们欢聚一堂了。虽然来到乌兰牧骑已17年,我仍像个孩子一样,赤诚地渴望着它们。
2006年,我刚入队,老队员告诉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人民群众在哪里,舞台就在哪里”。
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正在表演。
20世纪90年代,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到赛汉塔拉镇都呼木苏木演出。演出结束以后,一个牧民找到我们,说他的额吉因身体不好,没法来现场看演出,心里非常遗憾。一听说这个情况,队长斯琴高娃当即拍板:“走!我们去老额吉家里去!”
第一次在炕头上听到乌兰牧骑的现场演出,老额吉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双手拉着队员,久久不放。大家伙儿也流泪了,拿出十足的劲头,在炕边演了一个又一个节目。
自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成立以来,这样的故事在草原各地上演过无数遍。苍穹下,牧场上,帐篷中,无处不是我们的舞台!
2019年,我和队员们去嘎查与农牧民们同台演出。演出结束后,一个农民拉着我的胳膊不放:“到俺家弹琴去!”
去!当然去!
到了他家一看,不得了!乐器挺全,还挺先进!他搬出电子琴说:“队长,你试试咱这琴咋样!”说这话时,他的脸上难掩自豪。看到农牧民生活好了,我心里甭提多敞亮了!
每次演出完,队员们都会走到观众中间,和他们聊天,询问他们对节目的看法,再把大家的诉求一一记录下来。“哎,你那笛子今天怎么没吹啊?”“你怎么没唱你那主打歌啊?”通过交流,我们才知道观众爱看什么、想听什么,农牧民群众的心声和故事,就是乌兰牧骑最好的创作源泉。
2017年11月21日,是所有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永生难忘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回信了!总书记的信里,字里行间都是对我们满满的关怀和嘱托,让我们深受鼓舞。
回望1957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乌兰牧骑在苏尼特右旗诞生,那是最艰难的时候,没有车,队员们就骑着骆驼、赶着马车下乡;没有电,就点着煤油灯照明;遇到雨天,草原上一路泥泞,大家披着油布推着车走……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不惧怕任何困难。
这种好传统一直继承了下来。新时代,我们乌兰牧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现代化的音响乐器一应俱全,适应各类演出形式的服装道具应有尽有!我们的演出也真实地再现着农牧民的新生活,见证着他们一天更比一天好的幸福日子。
作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长,我深知肩头上的担子更重了。生在这样好的时代,我和队员们一定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光明日报记者殷泽昊、光明日报通讯员王舒雯采访整理)
古典资源与时代精神深沉互动
讲述人: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副教授 邹晓东
“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
2015年,我入职《文史哲》编辑部时,便感受到她“不甘平庸、迸发活力”的脉搏。
《文史哲》创刊于1951年5月1日,为向创业原点致敬,编辑部每年四五月会发布两个系列品牌策划:《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
《文史哲》编辑部成员在讨论学术问题。
刚参加工作的我,虽为“躬逢胜饯”而兴奋,但心中有疑惑:常言道,为学者要板凳宁坐十年冷,如此大张旗鼓设置学术议题、托举学术热点现象,岂非有违古训?后来的经历告诉我,为在当下语境中激活古典学术资源,为提升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这高品位的“热闹”盛况,太有必要了。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如能持之以恒地贡献高品位的策划,其引领学术潮流、促进专业学术与社会文化联动的功能,势必大大加强。
2020年—2021年,为迎接创刊70周年,我们对《文史哲》办刊史进行了梳理,形成《〈文史哲〉与中国人文学术七十年(1951~2021)》一书。这段历史的“补习”经历让我认识到,《文史哲》主打中国古典人文学术,但并不崇尚躲在象牙塔中好古而复古,而是孜孜以求让古典资源与时代精神深沉互动。
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肯定了几代编辑人员在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成绩,并勉励我们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
“昌明传统学术,锻铸人文新知,植根汉语世界,融入全球文明”的办刊宗旨是我们要坚守的初心,那在此基础上,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引领创新呢?这是我和青年同事们在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思考的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无疑是当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生长点。“两创”,理应成为《文史哲》发挥“引领创新”功能的重要着力点。自收到总书记回信开始,《文史哲》便进一步强化已有的“文明互鉴与中国道路”栏目,并成功举办第二期《文史哲》青年学者工作坊。这些工作皆有助于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增强我们中国人面对当今世界格局和发展问题的底气和信心。
总书记在回信中,要求我们“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文史哲》将青年学者工作坊办成了新的品牌,为优秀青年学者策划“品位高”又“热闹”的学术舞台,当是发扬传统、支持学术人才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受此感染,我和同事们自发组办了一些操作灵变的学术论坛,以期“将学术论坛变成干编辑的工作现场”。让古典资源与时代精神深沉互动,我们青年人有信心、更有办法,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继续在创业路上迈步前行。
用仁心仁术架友谊之桥
讲述人:第19批援助中非共和国的中国医疗队队员、眼科医生 章友美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2023年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第19批援助中非共和国的中国医疗队队员的回信
第一次以医生的身份到国外行医问诊,这太不寻常了!
到来前,我想象不出中非这个国家究竟是什么样的。但有一点我知道:这里缺少优质医疗资源,许多病患无法得到好的救治。因为2022年6月出发前,我就看到了手术安排——我要做的第一台眼科手术,竟然是2021年年底预约的。
援助中非共和国的中国医疗队队员正在研究病例。
来这快一年了,我做了300多台手术。最棘手的一次是一位96岁阿婆的眼球摘除手术。
我们所在的友谊医院,没有专业的呼吸机和心脏检查设备。老人术中发生危险怎么办?术后唤醒困难怎么办?
太多问题在我脑海涌现。中国援中非医疗事业持续了60年,中非民众对我们的医术十分信任,我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手术肯定得做!“全麻”不行就“局麻”,能做心电图和肝肾功能检查就先做……我们把现有的条件用到极致,手术方案就这样敲定。
也许是这片土地眷顾我们这些来帮助它的人,也护佑着它的子孙。半个小时后,手术圆满完成。
随访中,我们了解到阿婆术后恢复良好。见到她时,阿婆说了很多,我只听懂了一个词“Merci(谢谢)”。能听到一声“谢谢”,对于一个医生来说,一切都值了。
2023年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回信,鼓励我们大力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如果不是近一年来在中非问诊治病的职业路上吃过苦、流过泪、收获过感动,我不会对这16个字体会得如此深刻。我也更加明白,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我们重任在肩。
希望,我一直都有。即使语言不通,60年来,我们不也和中非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吗?
中非很热,也很干燥。这里的网络很难支持稳定的视频通话,我便常常给亲朋好友发些我的照片。妻子说我的皮肤看着糙了很多,我说大家都这样!我眼中,被烈日晒过的皮肤,和那些被我们治愈的非洲朋友的笑脸,都是我们为援中非医疗事业贡献青春的最好见证。
(光明日报记者殷泽昊、光明日报通讯员陈涟漪采访整理)
(本期选题支持:齐芳、陆健、高平、冯帆)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04日07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