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文史新探.doc 10页

文史新探.doc 10页

文史新探.doc 10页文史新探.doc,编辑心语 文史新探 凌龙华 2007年底,我进入市政协任文史委主任,组编完《吴江文史资料》第22辑,忽然想到要对“入门”阶段的学习与摸索作个小结

编辑心语文史新探凌龙华2007年底,我进入市政协任文史委主任,组编完《吴江文史资料》第22辑,忽然想到要对“入门”阶段的学习与摸索作个小结,于是就写了该辑的“编辑心语”——《文史何为》。一晃,两年,值《吴江文史资料》第24辑付梓,再作小文《文史新探》,聊作“登堂入室”呈上的一份答卷。一文史资料工作给人的感觉仿佛就是“固守”,在固守中保护和挖掘。这没错,应当秉承并深化。在人民政协体系中,文史委应算是一个资深的专委会,其初衷就在“存史”。网上搜求,偶见如下一段亲切的史料,可作求本溯源的佐证。1959年4月,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刚刚闭幕的当天,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召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茶话会。到会的都是年满花甲的全国政协委员,非中共人士居多。会上,周恩来说:“在座的都经历过四个朝代:清朝、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和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自清末戊戌以来的史料,很值得收集。时间过得很快,如果不抓紧,有些史料就收集不到了。”周恩来还指出:“从最落后的到最先进的都要记载下来,包括人物及家庭、家族史、文化史、军事史、工商业史、政治史、经济史等等。”他一再强调:“新的东西总是在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暴露旧的东西,使后人知道老根子,这样就不会割断历史。

”他号召大家把亲身经历的史料留下来,传给后人。周恩来最后提出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人和机构来做组织工作,政协是联系各方面的,要在政协常委会领导下成立组织收集史料的工作组(委员会)。周恩来这一倡导得到与会委员的热烈拥护和响应。(河边文化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开拓者申伯纯》)这段创建历史,有助于我们对政协文史委特定的功能、特殊的作为有本质的、全面的理解——以“三亲”(亲历、亲见、亲闻)方式“存史、资政、团结、育人”。20世纪末,在基本达成最初设定,基本完成建国前史料的抢救性任务后,文史资料工作进入了一个重心调整的新时期。“一个转移,两个继续”成为探索与实践的共识:“文史资料工作重点从征编出版建国前史料转移到征编出版建国后史料上来;继续搞好库存资料的清理、保管和利用工作,继续探索文史资料工作为现实服务的新途径。”党的“十七大”后,文史资料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也得到进一步弘扬。2007年全国政协颁布的“关于加强文史资料工作的意见”中特别指出 “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一项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延伸的长期任务”,“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原则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忠于史实、秉笔直书;坚持统战和‘三亲’特色,允许多说并存,尊重历史见证人从不同侧面对历史事件的表述;坚持服务大局,注重社会效益,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梳理发展脉络,我们不难找到做好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关键所在——路径,传承与创新;功能,内聚与辐射。二政协文史资料的特别贡献是“匡史书之误、补档案之缺、辅史学之证”,尤其在“补”与“辅”方面,地方文史资料工作更有作为天地。传承要求不走偏,创新要求不僵化。基层政协文史委,储存的重大史料资源相对有限,联系的重要人物更是屈指可数。如果,文史资料工作总守着条条框框,老是纠缠于某事某人,非但不能推陈出新,而且还会缺氧失色。就吴江而言,被人念及的近现代著名人物也就柳亚子、陈去病、张应春、金松岑、毛啸岑等十数人。如果吴江文史资料总锁定这一圈子,总扯牵着那一点史料絮絮叨叨,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无法做到“三亲”,而且可能造成“二手炒作,以讹传讹”。因此,在传承方面,我们的做法是“拾遗补阙”,既不避“熟”,努力觅“生”(挖掘未被认识的近现代本土人物)。以文存史,以史立鉴。新时期,文史资料工作要落实重点转移,要在传承中开拓,必须解放思想,不拘一格。要敢于为认识不足的、认识不一致的“过渡性”人物(介于著名于一般之间、近现代与当代之间、肯定与争议之间 )作传,要敢于为未被披露的、不便言说的但影响广泛的、意义深远的事件作证。

只有这样,史料方可出新,史论才见求真。显然,这样的敢为,须备相当的“史德、史识、史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对于渐行尘封的史料,抢救、保护工作,必须请当事者、当时人担当,只有“三亲”,才能最大限度地“原生态”呈现,也才能使史料具有再创作和可持续研究的增值,由此发挥文史资料“团结、育人”“内聚、辐射”的广泛作用——“记述一个人,团结一大片”“记述一代人,影响几代人”。推陈以出新。新时期文史资料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更大的功能是“资政”,是“服务大局”。因此,与时俱进、有所突破,势在必行。首先,要确立新的文史观——今天的事即明天的史。政协文史工作并非“一般过去时”,更不是“过去完成时”。它是动态的,是行进的,是生成的,因此,大可承前而启下、继往而开来、存古而志今。就改革开放以来,甚尔就新世纪近十年以来,我们亲历、亲见、亲闻的惊天动地之事还少吗,可歌可泣之人还少吗,该记该鉴之史还少吗?及时记录,全息保真,对后人,不啻为最可信的文史资料。其次,要跳出某些既定的文史工作框架,培育新理念,选择新策略——不拘一格就是别具一格。文史委成立之初,为抢救、保护珍贵史料,主要通过当事人追述(或记述当事人追述)。

这无疑是明智之举,解决“当务之急”。这个法宝,今天,我们仍要继承。但,时势是变化的,历史是发展的,科学的态度应该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在“谁写——写谁”“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写了怎么样”这几组关系上,必须有新的认识、新的突破、新的建构。什么叫解放思想,什么叫践行科学发展观,笔者以为,开展文史资料工作,只要站准了基点,“出格”一点没关系,不拘一格才能别具一格!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2007年11月在全国政协文史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特别鼓励撰写稿件“要真实、具体,要大胆直书”“撰写史料可以不限体裁、不求完整、不拘观点、不扣帽子”。这“四不”可以说是给新时期文史资料工作指明了“解放”的道路。文史资料征编要拓宽视野,解冻禁区。允许当事者言,也允许局外人说。允许多说并存、允许有价值的残缺与遗憾留存。不要苛求系统化,不要急于评说,有时,一封信札,一张便笺,影印一下,就是一份值得信赖的文史资料。置身读图时代,这样“率性”存史,反而是最简捷最真切最能印证“三亲”也最可吸引读者的文史笔法。第三,要找准路径,脚踏实地践行——思何为,谋可为,求有为。文史资料工作绝非说古道今,更不是游离于现实之外的“空对空”。

对于基层文史委,文史资料工作的作为可能更要谋划“当下”和“当务”。一、关注“本土”,服务“本地”。不管立事、立人、立言,基于本土,源于本土,才能“独此一家”,才能保证第一性与唯一性,也才能铸就史料不可取代的独特性。而服务“本地”,则又让地方文史资料有效彰现“资政”功能。文史委员首先是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义不容辞。依托文史委(文史委委员)的特长,一方面古为今用、存史资鉴;另一方面,现场调研、专题提案。2008年上任的第十一届全国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陈福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坦言“组织具有文史特色的履职活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是文史委工作的特色之一”。二、瞄准“节点”,谋求“接点”。今天在创造着历史,历史上的今天则在提醒着未来。每一个年份都有大事件,特别是“大历史”年代,昨天与今天交接,现实与未来呼应。找到相关的“节点”,也就找到大有文章可做的“接点”。这样的“节点”和“接点”可以是全局性的,也可以是区域性的;可以是共同的,也可以是独有的。对于基层文史委,一要放眼宏观全局,二要聚焦本土当下。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做出地方文史资料的阶段性特点和亮点。如2008年为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2009年为建国6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纪念,结合本土历史,选择一些条线、一些点,完全可以做出一系列具有独特价值的纪录文本。

再加上地方节气、庆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等,基层文史资料工作不愁无米下锅,也不忧品质保证。三2009年在吴江文史资料的纪历上注定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大年”。属于全国的纪念节点有建国6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属于吴江的纪念节点有建县1100周年。特别令人瞩目的是“全国性、近代性的文学团体”南社,2009年11月,将迎来“百年大庆”。南社雅集始于苏州,其发起人共3人,其中2人(陈去病、柳亚子)为吴江人,社员中吴江人也是绝对“大户”。为此,我们兴奋;为此,我们也不安。责任与使命意识让我们早在2008年本届文史委开局之年就紧锣密鼓全面出动。藉上届文史委雄厚的积淀,2009年上半年,我们及早推出南社百年纪念专辑——《吴江与南社》。作者李海珉先生为本土同郡人,柳亚子纪念馆原馆长。十年磨一剑,甘苦凝一书。该书出版后,索求不绝,赞誉纷至。在由政协吴江市文史委与吴江报社联合举办的小型研讨会上,我作了这样一个告白:作为《吴江与南社》一书的责任编辑,我有幸赶上了“百年值一遇”的纪念时机,有幸先睹了“十年结一集”的研究书稿。在编辑出版过程中,我常被两种精神感召着,一种来自历史的天空,那就是“南社精神”;一种来自现实的热土,那就是“吴江精神”。

前者唤起一种传承的使命感,后者激发起一种创造的责任感。《吴江与南社》一书的价值,我谈三点最直接的感触:一是对南社这一特定时代的社会团体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新界定,“南社是进步知识分子组建的文化团体”;二是尊重历史,对南社社员的归属地进行了比较客观的新划定。追溯了南社之源,理清了南社之脉,突出了“吴江与南社”非同寻常的关系,从而创新了特定社团的独特“地缘研究”;三是抢救和保存了许多第一手史料,书中所附的资料插图约三分之一属此类,难能可贵,弥足珍贵。因为专辑容量的限制,其中《吴江南社社员作图寄意表》一章忍痛拉下。好在该章独立成文,原料性、原创性高,趣味性、鉴赏性也强,因而,作为“百年南社”的华彩压轴,我们化遗憾为期待,在本辑《吴江文史资料》(24辑,综合辑)续辟专栏,图文刊出。从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江建县,一方泽国,一洼鲈乡,不觉已悠悠千载,至2009年,“垂虹秋色满东南”的吴江,已有1100周年的“城史”。这是个藏在岁月中、印在心坎上的记忆“接点”,是一个淌在越韵里、蕴在吴风中的纪念“节点”。本辑《吴江文史资料》特辟“千年吴江”专栏,试图以系列、专题的方式较为宏大地叙述、展示吴江的文人历史。

其中有吴江的“桥文化”、吴江的“镇变迁”、吴江的“丝绸业”、吴江的“中医史”……舟过吴江诗韵长。因为那一湾东太湖波,因为那一江古松江水,千年吴江,掀起的何止只是绵长的莼鲈之思,也何止只是新城现代化建设的勃勃雄心!顺便提一下,本年度我们与政协城乡委联手,向市政府提交了一份“实时资政”的建议案《关于滨湖新城规划建设更好更多融入吴江文化元素的建议》,并特别“研制”了一份附件《吴江地方文化元素参照表》。这也算是发挥优势,体现“文史委工作特色之一”的一次尝试吧!令人欣喜的是,2009年吴江金秋经贸洽谈会的主题就是纪念南社百年、纪念建县1100周年,其口号为“百年南社,世界吴江”。看来,史是不忘过去的,史是立足本土和现实的,史还是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因而,我们又特辟“祖国庆典”专栏,约请地方党史专家作《中国共产党在吴江》一文以资庆贺、寄缅怀。值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作为民进主要创始人之一,王绍鏊纪念馆在吴江同里落成。本期“人物春秋”栏特请建馆当事人作一历史背景与现场场景交互的简介。 值得一读的还有“笠泽乡韵”一栏。这是一个旨在珍藏并渴望弘扬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栏,本期特请出版过相关研究专著的学者、作家作“午梦堂三人谈”。

午梦堂为明末清初隐居吴江分湖滩边的叶家,族中5人被录入《中国名人大词典》,可谓“满门风雅午梦堂”。三位作者的文风不同,文笔有异,为尊重原意,“不限体裁”,这里也就不再作传统文史资料的“格式化”处理了。 史是跨越时空的,文史资料工作也是跨越门户的。感谢吴江这块热土,她让爱好文化、文学、文史的朋友都聚到了一起。回望作者名单,温暖油然而生。文史不寂寞,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堂室不寒冷,但愿,我能进得更深些,但愿我们在这方天地相聚得再多一些。兼容并包,联袂同行。明年(2010年),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盟中央原领导人费孝通先生百年诞辰。费老是吴江人,吴江有费老的“江村”。在此,我们有一个梦——2010年,吴江的各路文史力量能否联合起来,共同推出《费孝通与吴江》这般的独家史料。存在与缘,会让一切变得有可能、有希望。我们祈愿!谨以此辑《吴江文史资料》献给吴江市政协十三届三次全会!2009年11月1

上一篇: 品读|芒种时节,诗联天下清风明月
下一篇: 民国元老陈墨西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